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云的古代生活-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二叔听了哥哥的话,想了想自己女儿那豆腐渣一样的脑子,还真的有可能发生呀,于是连连的点头说道:“谢谢哥哥,谢谢哥哥,你能去我就没它的要求了,都听你的都听你的。”

又是这句都听你的,当初在家里跟爹娘你就是说的这句,后来成了亲,跟媳妇你说的的还是这句,现在到了他这里,听到的也是这句,你这辈子就不会说一句别的了是吧?

看着唯唯诺诺的弟弟,关大叔恨的牙根都痒痒。

张云听说了自己的岳父要到高家去,心里很担心,到不是怕他过去吃亏,在理县的地盘儿,动他张云的岳父,高家还没有那个资格。

只是那一家人毕竟是胡子出身,走的又是黑道,两边话赶话的,万一要是起了什么冲突,连累到他就不好了。

于是张云叫人,送了一张自己的名帖到了高家,什么话也没说,但是意思却是很清楚的,就是叫高家的人在动手之前最好能考虑清楚,自己是不是付得起这个代价。

关二叔四处求助的事情并没有瞒着什么人,很快县里的上上下下就都知道了,对于关大叔在这种时候还能出来拉弟弟一把的行为,大家给与了高度的赞赏。

何家因为贞丫头的婚事,最近与张云家联系的很是密切,自然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在听说了张云往高家送了名帖之后,何家的小姑夫也叫人给高家送了一张自己的名帖过去。

小姑姑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虽然对丈夫力挺自己娘家的行为很是欣喜,但也不无担心的说到:“你这样做好吗?不会给你惹上什么麻烦吧?”自己的丈夫在衙门里熬了十几年才补了一个从九品,好不容易才出了头,可不要惹上什么事情呀。

何小姑父看着妻子忧虑的摸样很是满意,觉得到底是自己的媳妇,还是关心自己的,于是对她说到:“不要担心,只是一张名帖,有什么关系,我只是让高家人知道还有我这么个人而已。”

小姑姑闻言满是愧疚的说到:“总是累的你为我操心。”

小姑夫闻言回到:“那总是你娘家,你总是要叫声哥哥的,他们家要是落魄了,与你能有什么好处,还不是要叫别人看了笑话,所以只要是不过分,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吧。”

高家这一回是还没见到人,就先收了两份帖子,两相掂量了一下,那一边都不想招惹,但三千两又不是一个小数目,就这么割舍出去他们也着实是舍不得。

于是等到关二叔他们登门的那一天,两边还是吵吵了很久,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关蓉嫁妆里的金银首饰、玉器摆件、和压箱底的银子就留给高家算是抵账了,高家把他们给姑娘做的衣服、家具和他们陪嫁的土地给退回来。

算算那也是五、六百两的银子呀,高家本来是不想还土地的,但是关大叔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要他们打消这个念头了,他之说了一句:“这土地你们就是留下了也没用,衙门等级的地契上,土地的主人还会是我们家姑娘的,你买不了也种不了,何必做那些无用的事情那?”

高家一听立马就想到了自己受到的那两张帖子,有一张可不就是理县新的主管土地录事的吗?他要是不动他的笔杆子,还真就过不了户,那这地契要了也就没用了,无用的东西何必要争那,于是高家只得把地契还给了他们。




133

133、第 133 章 。。。 
 
 
廖二奶奶的娘家听说关蓉把嫁妆要出来了;等到第二天就也跟着登门了;他们家到是想的挺好的;心说都是徐家的媳妇;你既然能把关蓉的嫁妆给了,那就能把他们姑娘的嫁妆也给了;就算是只给一部分那也是可以的呀,总比一点都没有要强呀。

谁知他们才刚刚上门;话都还没说完那,就被一群高家的家丁挥舞着棒子给赶了出来。

高家这边现在正是满肚子的气那,还了关蓉的一些嫁妆那是迫不得已的;他们家的靠山太硬,不是高家能惹得起的,但是廖家算是个什么玩应儿呀,也敢上他们家的门口来叽叽喳喳的,不给点颜色看看,还真的就以为他们高家人都是吃素长大的吧。

被打出门来的廖家人很不服气,在门口与高家人理论,问他们凭什么还了关蓉的嫁妆,却不还他们家姑娘的,是不是因为他们家有人在做官,所以不敢惹,只能向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使威风。

高家人听了问话啐了一口回到:“娶进门来的太太才是有嫁妆的,纳进门来的小妾不过是个奴才,连人都是主人家的,哪里还有什么嫁妆,我们家主人是发了慈悲才留下了你们家姑娘的,识相就快一点走,惹急了我们现在就到徐家去,要他们写下卖身契,拉着你们姑娘就给卖了。”

这话说的虽然是有些过了,但道理还是有的,廖氏虽说是二房,但是衙门的文书上她还是徐家的妾氏,虽说是良家,不能随意的打杀,但是妾范了错,主人家要怎么处理那是谁都管不着的,妾无娘家,妾的娘家不算是亲戚,这是历来的规矩。

廖家人听了大惊,怕高家真的说得出就做得到,赶忙相互搀扶着离开了,在也不敢去提嫁妆的事情。

徐家儿媳妇们嫁妆的事情就算是解决了,但是徐家那里还欠着高家银子那,刨除关蓉用嫁妆替徐家还上的,那还要有1000多两那。

因为顾及着关蓉的娘家,高家不敢再提高利贷的事情,但是那3000两银子可是实打实的借出去的,借据见证人都有,就是到衙门去打官司他们也是不怕的。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一点就算是关二叔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更何况这是徐家的事情,他们一点都不想要插手。

借出去的银子都得回来,这是高家历来的传统,但是徐家现在真的是穷的叮当响,除了关蓉带回来的那些嫁妆,在多一个大子他们也是拿不出来了。

按说哪个要账的要是碰上这样的人家,那应该是要火冒三丈的,但是高家偏偏就没有,到了收账的时间,高家人笑眯眯的来到了徐家人的面前,把一身破败,刚刚回来没多久的徐举人给带走了。

这让不少等着看徐家笑话的人们都惊掉了下巴,心说高家带走徐言有什么用呀?要走也应该是把徐家两个年轻的儿媳妇给带走呀,关氏动不了,不是还有一个廖氏的吗?把这两个人带走了它好歹还是有些用处的吗,徐言他虽然是一个大老爷们,但是那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除了一身的穷酸味就在没在剩下别的了,把他带走了能有什么用呀?也没听说高家的哪位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呀?

别人想不明白,高家的人心里可是精明这那,他们家人在理县经营着十几家的赌坊,这玩意来钱快,高家两代人几十年的经营下来,现在的高家在理县虽然说不上是首富,在前十里那也绝对是排的上号的。

人要是有了钱,就会想要往更高的层次发展,高家当然也不会例外,有了钱的高老爷自然是想着让孙儿们去尚学的。

读书多好呀,不仅能明事理,还能考功名,有了功名就有了官身,高家已经很有钱了,若是在出了一名当官的,那就是如龙遇水,如虎添翼,那整个高家飞黄腾达的时候就指日可待了。

想的是很好呀,无奈他们家的那个名声实在是太不好了,县学根本就不收他们家的孩子,私塾就跟不用说了,先生们都是耻与他们为伍的,听说是他们家的孩子,连大门都不给他们开。

高家心说没人教,那我自己出钱请先生到我家里来总可以了吧,那知道读书人都是爱惜羽毛的,他们家招聘私塾西席的告示贴出去一年,连一个应声的都没有。

高家的大人们这回可是真的急了,这孩子们眼看着一天一天的大了,不读书那能成呀,看看家里那些老少爷们的社会地位,就知道读书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了,这耽误了什么,也不能耽误了孩子读书呀。

就在高家为了孩子读书的事情一筹莫展的时候,徐家撞上门来了,高家一想这徐言的人品是不怎么样,但是他好歹也是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的呀,这学问肯定是没得挑的,现在他们家那是一文钱都没有,莫不如就把他抓过来,让他教家里的孩子们读书,人品什么的他们家不挑剔,反正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从来就没打算要一个君子出来。

就这样徐言被高家的人给带走了,扣到家里教孩子读书了,高家人说了,管吃管住,还管四季的衣服,单独的开出一个小院给他住着,徐老太太和关蓉要是过来他们也欢迎,没别的要求,就是教孩子们读书,就先教20年看看吧。

出了这样的事情,关蓉怎么可能不闹,她本来就看不上徐家,现在更是借题发挥,吵吵的要和离那。

徐家是不可能同意和离的,他们家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想要活下去就只能靠着关蓉剩下的那些嫁妆了,而且徐老太太是恨关蓉入骨,怎么可能如了她的意,叫她这么轻松的就从徐家逃脱出去,她要关蓉留下来跟她一起受着这些苦,这样她心里才能解恨,所以对关蓉要和离的要求,她是咬紧牙关就是不松口。

而关蓉娘家这一边,对这个要求更是没有一个同意的,好不容易才把这个搅家精给送出了门去,现在还想要回来,不要说门了,连窗户也没有。

没人支持的关蓉势单力薄,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徐老太太在知道高家的意思之后,二话不说就提着包裹跟上去了,徐言在怎么不好也总是她儿子,她现在老了,就只能依靠着儿子了。

而关蓉则是根本就不想要过去,但是她现在也没有能住的地方,徐家被封了,娘家不容她,身无分文的关蓉在街头流连了一个下午之后,不情不愿的也跟着住进了高家。

廖氏到是想跟着进去,但是高家不要她,开玩笑,养着徐言那是因为他要给孩子们教书的,养着徐老太太那是没有办法,谁叫她是徐言的老娘那,不养着她徐言就要跟他们鱼死网破,反正他们家也不差一口饭吃,也就默认了。

可是你廖氏算是哪一根葱呀,不过是个妾而已,没看见人家正房太太都要自给自足的吗,敢找上门来让我们养着,觉睡太多了还没醒呢吧。

廖氏被高家的人给赶了出来,没有办法只好回了娘家,她娘家人过来找到徐家,希望他们家能把放妾书给写出来,也算是还廖氏一个自由。

徐老太太早就记恨着廖家不给自己的儿子出跑官的银子那,怎么可能会给写放妾书,一句话撂在那里,要放妾书想都别想,我们徐家人就是死了也要你们家的女儿陪葬。

因这徐、廖、高家的事情,青石镇上着实是热闹了一回。

不过对于张云他们一家来说,他们的事情在热闹也不过是别人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张府里现在讨论的是何家与袁家的订婚宴的事情。

袁家与何家联姻,张家是大媒那肯定是要请的,袁家在理县没有什么亲戚,朋友的也多是袁兵在军营里的那些同事,这帮混小子们闹腾的很,袁兵吸取了张云订婚宴上的经验与教训,这一回的酒席跟本就没有摆在家里,而是请在了县里的酒楼里。

他们家的人口少,也请不来什么帮手,这客要是请在家里,肯定是要人仰马翻的,还不如就请在酒楼里,虽说是要多花一些银子,但是也省了不少的心呀。

袁家请完了就是何家的了,他们家地方够大,人手也够用,这定亲宴就摆在了自己的家里。

腊月十二,黄历上写的是诸事大吉,理县何家今日是宾客迎门,这是他们家孙女的订婚宴,乡里乡亲的,亲朋好友的都要赶过来捧一个人场。

关璟今天也来了,坐在客厅的主桌上,这一桌已经坐齐了,正在喝茶聊天,菜虽然还是没上,但是气氛已经是很热络了。

在关璟身边坐着的,是理县主簿的太太王氏,这位太太性格爽朗极为健谈,她笑呵呵的对着关璟说到:“怎么没有看见你们家的宝妮?有些日子没看见她了,我都想了。”

关璟闻言回到:“昨天她玩的晚一些了,今早我出门她还没有醒那,我见她睡的香就没有吵她,只得把她留在家里教马婶他们照顾了。”

王氏闻言说到:“没来也好,今个天冷风大,闪到孩子就不好了,到是你的这个肚子,我听说应是才五个月大吧?怎么看着跟六、七个月似的?”

关大婶这是正来到他们的身边闻言回到:“那是当然的了,大夫说腹中的是双胎那。”

王氏闻言惊奇的看了一眼关璟说到:“你可真是有福气,想必你家张亲卫知道了,是要乐疯的吧。”

关璟闻言微微一笑,扶着高高的肚子没有回话,但是笑容中的满足已经显示出了一切。 




134

134、第 134 章 。。。 
 
 
张云的确是乐疯了;每日里看见关璟的肚子就傻笑不已;有时间的时候就粘在关璟的身边;赶都赶不走。

关璟不是不喜欢他的亲近;只是到了年根底下,家里家外的事情多;麻烦到是没有,就是琐碎的很。

可是张云那;他不仅帮不上什么忙,还总是时不时的给填上一些麻烦,叫关璟头疼不已。

一来二去的;就连一向都是好脾气的关璟也受不了了,把宝妮往张云的怀里一丢,将他们父女俩从屋里给撵出去了。

张云抱着宝妮,与怀里的女儿面面相觑,他真的不是故意捣乱的,只是看见媳妇对账辛苦,想着要帮一帮而已,谁知道那些小碎账那么的难算呀,他可是正经的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呀,居然还会算错账,真是悲哀呀,太对不起教他数学的那些老师们了。

宝妮在她爹的怀里欢快的吐着泡泡,这是她最新爱上的游戏,见到她老爹看过来的时候,她赶忙吹出来一个大的给他看,换来她傻爹一片的赞扬声。

应该是被夸的高兴了,宝妮在张云的怀里笑的是很开心的,张云看着怀里的丫头漏出来的那几个雪白的小玉米粒很是欣慰,这丫头的笑容已经从无齿进化到无邪了,这是多麽伟大的进步呀,总得跟大家分享一下才行呀。

于是张云抱着宝妮,转身又回屋里去了。

屋里面关璟正在飞速的拨弄着桌子上的算盘,合算着这一年以来,家里的收入和支出,结余的钱汇拢到一起,就是这一年来家里的纯收入了。

这一年来风调雨顺,家里买来的那些田地里,出产的粮食比往年多了两成,刨除家里人的吃、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