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细说清朝-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墓倬簦募摇R虼酥剩持吻渍院螅突指此墓倬簦诖蟪迹芄苣谖窀
苏克萨哈本是多尔衮的亲信,积功也受封为甲喇章京。多尔衮死后,他与另一亲信詹岱,揭破多尔衮的种种逆迹,因此也获得顺治的信任,升为内大臣,加授“太子太保”衔。
遏必隆是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儿子,在皇太极的时候受封为次于甲喇章京的牛录章京(云骑尉),多尔衮晋封他为甲喇章京。但不久也有人告发他“与白旗诸王有隙”,多尔衮削去他的官爵。于是,顺治亲政以后,照样复了他的官爵,升他为“内大臣”,加官“少傅,太子太保”。
鳌拜呢,是一个“勇士”(巴图鲁),积功升至“一等昂邦章京”世职(一等子爵)又升至“三等侯”,他也是曾经被人告发图谋立豪格为帝,遭多尔衮罚钱、降级。结果顺治在亲政以后,也升他为内大臣,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晋封为公。
总之,他们四个人均可以说是豪格的余孽、多尔衮的敌人。顺治重用他们,而且在逊位之时指定他们为康熙的辅政,原因正在于此。
可惜这四个人并不能和衷共济,共谋国是。他们互相倾轧:最先是,索尼与苏克萨哈意见不合;其后,鳌拜与苏克萨哈也闹了纠纷。
索尼在康熙六年六月病故,鳌拜和苏克萨哈之间的争斗便白热化。
鳌拜与苏克萨哈二人所属的旗小同,鳌拜属于镶黄旗,苏克萨哈属于正白旗。
当年在多尔衮偷占北京、吞了北直隶(河北省)之时,曾经以征服者的姿态,准许旗人乱圈汉人的房子与田地作为己有,而命令受害的汉人自己另找房子与田地作为补偿。
多尔衮所领的正白旗,由于是“天之骄子”,就占了蓟州与遵化府、迁安府各县,地土较肥。镶黄旗虽则地位在正白旗之上,却被多尔衮限定在雄县、大城、新安、河间、任邱、肃宁、容城等县,地土较差。
事隔二十年,鳌拜要翻旧案,叫正白旗与镶黄旗互换土地。苏克萨哈反对,说两旗的人均已住久了,搬动起来不方便。
鳌拜很跋扈,不管苏克萨哈反对不反对,命令大学士兼户部管部大臣苏纳海,会同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去主持换地的事。这三个人试了一下,觉得很行不通,要求把换地的事停办。鳌拜大权在手,用康熙的名义,下一道圣旨,说苏纳海等三人“藐视上命”,一齐处斩。这是康熙五年(1666年)十二月间的事。
次年七月,康熙亲政,苏克萨哈自知斗不过鳌拜,上疏请求引退,疏中有这么两句话:“乞守先帝陵寝,庶得保全余生。”康熙这时候才有十五岁,看不懂这两句话,要问苏克萨哈:何以必须守先帝陵寝,才能保全余生?
鳌拜抓住机会,说苏克萨哈“怨望”(对皇上埋怨、失望),不愿意把政权还给皇上;又列举了苏克萨哈二十四项大罪,应该和他的大儿子查克旦,一齐凌迟处死。他的其他儿子与若干孙子、两个侄儿、两个远房本家,统统应该斩首。
康熙不肯,鳌拜卷了袖子走来,似乎要动手的样子。康熙害怕,就准了鳌拜的奏,仅仅把苏克萨哈一人的刑罚由凌迟改为绞死。
康熙虽则如此做了。心中却立定了除掉鳌拜的主意。他召集一些王公大臣的少年子弟作为侍卫,到宫里陪他练习“扑击之戏”(类似蒙古的摔交)。
这些少年侍卫之中。有一个叫做拜唐阿的,力气最大。
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初三日,鳌拜照例上朝,康熙使了一个眼色,拜唐阿迈步向前,出其不意,把鳌拜揪住,摔倒在地。众少年蜂拥而上,就把鳌拜捆了。
康熙随即叫诸王与大臣研究鳌拜的罪。诸王大臣回奏鳌拜有三十项大罪(比苏克萨哈多了六项),应该灭族。康熙说,姑念他效力年久,免死,改判监禁、抄家。他的两个弟弟玛里穆与塞本得、侄儿讷莫,他的党羽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璧图,学士吴格塞,一律斩首。
《细说清朝》三八、吴三桂叛清
康熙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十六岁除了鳌拜,二十岁向吴三桂挑战,二十八岁将吴三桂的势力铲除净尽。
在清朝所有的皇帝之中,他是景好、最能干的一个。关于他的好,我以后再说。他的能干,在对付吴三挂的战争之中表现得很清楚。
吴三桂自从进入云南、解决永历(永明王)以后,仗着洪承畴与鳌拜先后在朝廷中替他撑腰,事实上不仅当了云南的土皇帝,而且兼有贵州。云、贵的大小官吏一概归他任免;云、贵的种种税收一概由他经管,毋庸查账。他而且可以尽量保举其他各省的官吏,自铸云南的铜钱、银钱。由于他带的兵很多,朝廷规定别的省份要每年输送“协饷”绐他,协饷的数目在两千万两以上。 他的爵位,已由平西王升为“开国和硕亲王”。儿子吴应熊留在北京,当了“额驸”(驸马),娶了皇帝的第十五个女儿。
他住在昆明永历所遗留下的五华山宫殿,又占了沐国公(沐恩波)所遗留下的七万亩庄园。钱用不完,美女也买了不少,传说其中有一位“四面观音”与一位“八面观音”。(陈圆圆很消极,当了尼姑,法名“寂静”。)
先他几年而降清的洪承畴,虽则也是“位极人臣”,但和他比较起来,寒伧多了。洪承畴忙到死,才不过封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是二十六个贵族品级之中的倒数第三级。洪承畴在北京被配给了一所大住宅,便欢喜得了不得,可谓毫无出息。
倘若不是康熙为了谋求大清帝国的彻底统一而决心下他的手,这已经活到六十二岁的吴三桂,是颇想安于现状,不会冒险反清的。
康熙的错误,在于发动得快了些。康熙倘若能等待几年,等吴三桂死,便可以免掉八个年头的战祸。然而康熙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性急一点,不足深怪。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感觉到自己年已七十(比吴三桂大八岁),上疏给康熙,请求回辽东故乡去养老,让儿子尚之信袭封为平南王,留在广州。
康熙借此机会,命令尚可喜把所有兵丁与家眷带回北方,搬到(辽宁省的)海城去驻扎,撤消他在广东的“藩领”。
康熙的此一命令,惊动了吴三桂与开府福州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的孙子)。当时,平南王与靖南王、定南王合称三藩,三藩在事实上是三个“独立王国”。
吴、耿二人于是为了试探康熙有没有早晚也夺取他们地盘的意思,便忙着上疏,说他们也想退休,情愿“撤藩”。康熙回答说“好!”而且派钦差去昆明,督促吴三桂早日启程。
吴三桂想了又想,决定在这一年十一月的二十一日,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扣留钦差折尔肯与傅达礼,正式对康熙翻脸。 吴三桂生平喜欢歌舞,懂得做戏。他在发难的一天,穿了大明衣冠,率领若干将士到永历的坟前祭了一祭,祭毕大哭。这一哭,引起很多人的忠愤。
随即,吴三桂杀掉朱国治,拘禁折尔肯与傅达礼,发布“兴明讨虏”檄文。这一篇檄文在中国已经无法找到,日本人替我们保存了一份。
在檄文里面,他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理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他奉的是谁的旨?是崇祯皇帝的三太子的旨。他说,深悔在李自成占据北京之时,借了“夷兵十万”,没想到“狡虏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他深悔“拒虎进狼之非”,说当他正在准备“反戈北指”之时,遇到了“先皇之三太子,太子年甫三岁”。于是只好“避居僻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定于甲寅年(康熙十三年,l674年)正月元旦,恭奉太子祭告天地,敬登大宝,建元周咨。
他奉了“三太子”(朱慈炯?)为皇帝,建元“周咨”,国号仍是大明。清朝的官方历史家糟踏他,说他国号“大周”,称甲寅年为“周元年”。他们故意把“周咨”的“咨”字删了。
关于崇祯的第三个儿子(朱三太子)的传说极多。依照明史,他是周皇后的儿子,名叫朱慈炯,在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年纪十岁,两年以后受封为定王。那末,崇祯十七年北京陷清之时,他的年纪是十三岁,不是“三岁”。如吴三桂的檄文所说。可能是檄文或檄文的抄本漏了一个“十字”,或吴三桂所奉的为另一人。 吴三桂起事之时,声势的确浩大。最得力的一员大将马宝,是永历的旧臣。吴三桂曾经把永历的精锐选了十“营”,任命马宝等十人作为总兵。十人之中,夏国相与胡国柱二人被他招为女婿。均是健将。
高杰的外甥李本深,自从在徐州降清以后,替清朝出过不少力,这时候官居贵州提督,驻扎安顺。吴三桂的檄文来到。他立刻响应;于是马宝的兵顺利地开到贵阳,在贵阳的清朝巡抚曹申吉、总兵王永清,开城迎降。
马宝的兵继续前进,到达湖南的沅州(黔阳),清朝的另一总兵崔世禄也决定反清。吴三桂策动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开入湖南全省,于是马宝拿下常德,夏国相拿下澧州,胡国柱拿下衡州(衡阳),吴应麒拿下岳州。清朝的湖南巡抚卢震丢了长沙,狼狈而逃。吴三桂本人进驻常德。
四川的提督郑蛟麟,总兵谭宏、吴之茂,接到吴三桂的檄文,也决定反清。四瑏的巡抚罗森,本想从湖南调兵,抵御攻入四川的吴军将领王屏藩,也听从郑蛟麟的建议,挂上大明旗帜。
清朝的经略大学士莫洛率兵开抵四川西北的宁羌,被陕西提督王辅臣杀了。王辅臣决定反清以后,奉了吴三桂之命,向甘肃发展,一直打到兰州。
在湖北,有襄阳的总兵杨来嘉与郧阳的副将洪福同时决定反清,占了榖城、均州等地。在河南,有驻防彰德的“河北总兵”蔡禄,也加人反清的行列。
更重要的是在桂林的“镇守广西将军”孙延龄(孔有德的女婿),与在福州的靖南王耿精忠,也都反清,派兵进攻浙江,而且欢迎郑经在福建登陆,攻广东的潮州、惠州,答应把漳州、泉州割给他,作为酬劳。
康熙向吴三桂挑战,挑起了如此大祸,却能够从容应付。他听从索额图的建议,分遣军队,到几个险要地点驻扎,节节策应。 荆州(湖北江陵)最重要。他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前去荆州,抵住在常德的吴三桂本人。他又派马哈达去兖州、扩尔坤去太原,作为后劲。此外,西安、汉中、汝宁、南昌、安庆也摆了不少兵。他又创立军事驿站的制度,使得前方的消息在几天之内便传到北京。
康熙的第一个胜着,是在浙江。战事一开始,他就派兵部侍郎李之芳到杭州,“总督浙江军务”。当时耿精忠的三个大将马九玉、曾养性、白显忠,攻进浙江与江西,占了金华、处州(丽水)、天台、义乌、建昌(江西南城)等处。温州的守将祖宏勋也换了旗。李之芳这人对清朝很卖力,不在杭州偷安,而偕同满洲兵都统赉塔到衡州与耿军死斗。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赉塔大破马九玉于江山县的大溪滩,穿过仙霞岭,进入福建。两个月以后,耿精忠投降。留在浙江的耿军失掉后援,慢慢均被李之芳解决。
康熙的第二个胜着,是在江西。他在康熙十三年派安亲王岳乐(阿巴泰的儿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进驻南昌。这时候,赣北各地差不多全为吴军与耿军占领。岳乐不愧为满洲将门之子,很快便收复了饶州(鄱阳)、抚州(临川)、广信(上饶)、景德镇、上高、安福。
康熙所采的第三个胜着,是在西北方面。他在康熙十五年选用曾经反对撤藩的图海,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领满洲八旗的精锐,去甘肃平凉打王辅臣,以解除后顾之忧。图海去了以后,一举而占领平凉北边的虎山墩,王辅臣投降。
最难打的,是吴军夏国相所坚守的萍乡。康熙很了解新武器的重要,委任西洋人南怀仁负责铸造新式的炮。这新式的炮比吴三桂所有的炮厉害得多。康熙敕发了二十尊,输运给岳乐。于是岳乐就在康熙十五年二月打下萍乡,进兵湖南,于十六年攻下醴陵、浏阳,威胁长沙。
吴三桂听到长沙危险,亲自从常德回来布防,叫马宝坚守。他再去常德,中途被清将穆占邀击,败走衡州。吴三桂从此入于颓势。
虽则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已经在康熙十五年二月决定反清,接受吴三桂的号令,但是吴军所占的吉安、衡州、郴州、永兴却被清军夺了去。吴三桂叫马宝离开长沙,以全力攻永兴,攻了很久,攻不下来。清军却由赣南打进了韶州(韶关),尚之信又降了清(康熙十六年二月)。
吴三桂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去世。清朝的官方文书,说他在这年三月初一称帝于衡州,国号大周,年号昭武。我见到过“昭武通宝”铜钱,但国号是否不再称大明而改称大周,待考。
吴三桂死时,马宝仍在围攻永兴,另一名将吴应麒也正在死守岳州。然而主帅已死,大局更难扭转。继承吴三桂作为首领的吴世瑶(吴三桂的孙子),又无甚能力。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吴军的残余被围在昆明;围到十月城破,吴世瑶自杀。 总论康熙与吴三桂的胜负,可以这么说:吴三桂的最大错误,是滞留在常德与常德附近的松滋。他也许是在梦想与清廷划江而守,平分天下,忘记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大道理。康熙呢,却指挥若定,处处主动,竞能终于以一个二十几岁的、生长深宫的青年,击败一个身经百战、六十余岁的老将。
《细说清朝》三九、绿营立功
在对付吴三桂的八年战役之中,康熙所最先重用的是代善的一个曾孙顺承郡王勒尔锦。勒尔锦以“宁南靖寇大将军”的名义,到了荆州(湖北江陵),与吴三桂隔江相望,候到吴三桂死,才渡江攻取常德。其后,康熙叫他西攻重庆,他走到半途,就掉转头回师,自请解除大将军的职务。康熙很气,免了他的职,同时把他的顺承郡王爵位革去。
吴三桂无出息,不敢渡江来打勒尔锦。其实勒尔锦比吴三桂更无出息,这是吴三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