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就要说说和杨广争夺太子位的杨勇。杨勇之所以最终被废,除了杨广会装外,其实他有两条犯了隋文帝杨坚夫妇的忌讳。第一是杨勇信佛,且喜好奢华,对于厉行节俭的隋文帝来说,这可以说是顶风作案。第二个忌讳,隋文帝本身就是一个性情内向阴沉之人,杨勇偏偏子不类父,性格率真且喜怒尽形于色,偶有争执,即容易和杨坚变脸,长此以往,父子关系日益冷淡。比如他曾在公元600年冬至接受百官朝贺,担心儿子抢班夺权的杨坚,心里犯了嘀咕。杨勇败亡的导火索,就是杨广就任扬州总管时,行前与独孤皇后辞行,母子涕泪交流,杨广更趁机说杨勇要害他,并散布谣言说杨勇的妃子是被杨勇毒死的。独孤皇后听后大怒说:“若此子登位,我儿恐无幸免。”至此杨勇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公元600年十月,杨坚正式下诏废杨勇太子位,改立杨广为太子。值得一提的是,杨广诬陷了杨勇这么多年,但一直到杨勇被废太子位,却无一言攻击弟弟杨广,史书上说杨勇“性宽厚”,诚非虚言。

隋王朝此时经过杨坚励精图治,已成盛世之相,最需要的就是一位守成之主,就如同汉高祖身后的文景二帝。而性格宽厚的杨勇,显然更符合这个条件的,无奈厚道人无好命,会装的杨广,继承了这笔遗产。

客观上说,杨广本人的能力,在当时也确实是杨坚5子中最出众的,有过战功,博学多才,且有治理地方的经验,更有一干重臣的拥戴,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他似乎都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那天下大乱的局面,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二】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驾崩,杨广即位,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隋炀帝,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有关隋炀帝在位时期的种种恶行,史书上不胜枚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3条:开大运河,征高句丽,数度巡游。

而细观这3项恶行,却不难发现,尽管事情的最后结果是闹得民怨沸腾,天下大乱,但3件事情的发生,本身却都有各自的道理。

先说开凿大运河。其实从隋朝建国以后,开凿运河就是国家的一项战略重点。隋文帝在位的“开皇之治”时期,隋王朝就曾数次发动大规模的运河工程,在南方疏通了从建康到苏北的河道,在陕西疏通了渭水至长安的支流,甚至在甘肃河西地区,也曾多次修筑水利工程,河西地区在唐朝时期能够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州郡,底子就是隋朝时期打下来的。而说到大运河的开凿,早在隋文帝开皇十年,就有江南地方官请求开凿运河,以削减税粮运输成本。隋朝平定南陈后,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赋税激增,但是大量的赋税运送到北方,长途跋涉成本甚大,而按照隋朝的税法,百姓税粮的运送成本,即“损耗”,也是由百姓自身承担,在隋文帝时期,仅是江南地区的税粮,分摊到每个百姓身上,其要缴纳的“损耗”,竟然是赋税本身的9倍。而随着隋王朝不断拉拢突厥、吐谷浑等部族,赏赐日益增加,对于南方税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拓通南北交通要道,减少运输成本,成为自隋文帝时期开始持续10多年的呼声,在隋文帝在位的后10年,有关请求开凿运河的奏章,从中央到地方累积就有50多封,其中不乏高绍、杨素之类的重臣。可以说,在当时,开凿大运河,是一个举国上下的呼声,并非隋炀帝自己的心血来潮。

京杭大运河的整个施工设计,是由隋朝时期最著名的工程家宇文恺统筹规划的。宇文恺最初的计划,是以百姓分批服役的方式,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塘江5大河流,建立一条连接京杭的大运河。在宇文恺的最初设想里,这个浩大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步骤,他都考虑得非常详细,比如他建议,不宜一次性调动太多民夫,而是由百姓分批分散服役,保证每年动用民夫总数不超过20万人,而且凡是参与劳役的民夫,都由国家出粮给予补贴。以当时隋王朝在南方的粮食储备,做到这一切是不困难的。宇文恺最早的工程设想,是计划11年全线贯通,但奏报送上去之后,隋炀帝却嫌慢,11年?1年他都等不及,最后颁布下来,大运河工程的期限,被缩短到了7年,而粮食补贴也一概不准,又要马跑又不让马吃草,才是隋炀帝本身的性格。

结果,从公元605年开始,大隋王朝调动民夫110万,开始了这项声势浩大的工程,而且与宇文恺最早的循序渐进不同,隋王朝采取了同时开工的策略,即从中原到江南,5大水系的工程同时上马。同时开工固然进度快,但如此一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6省大部分百姓皆被征调,生产一下子陷入瘫痪,生产瘫痪税还不能少,该交的赋税照样要交。整个帝国举国之力,都花在了这项虽然利在千秋,却足够把隋王朝折腾到筋疲力尽的工程上。比如负责监工的河道官麻枯,被称为麻阎王,他滥用民力,以至于他的名字在中原农村都能止小儿啼哭。既要把活干完,还不让老百姓吃饭,外加横征暴敛,如此作为,老百姓自然苦不堪言。

到公元611年,这项纵贯南北的大工程全线完工,期间共调动民力200多万,6年的时间完成这样的工程,是人类古代工程历史上的奇迹,但奇迹的背后,却是中原百姓的斑斑血泪。仅就税赋而言,这6年里隋王朝在这6省的税赋,比隋文帝在位的时候缩减了许多,至于人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更是比比皆是。修是该修的,可这么个修法,任谁也受不了。

与修筑大运河同样遭到骂声的,是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如果说开凿运河是滥用民力,那么征讨高句丽,更被后人骂做穷兵黩武。但是后人很少有人意识到一个问题,在当时,高句丽,是必须要打的。

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后世,代隋而立的唐王朝,对高句丽同样采取了强硬政策。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御驾亲征高句丽,一样遭到了失败,直到唐高宗李治时,方才以大兵平灭高句丽。与高句丽的战争,贯穿隋唐两个王朝的交界时期,甚至贯穿整个贞观之治和永徽之治。为什么两个不同的王朝,四代统治者,对于这个中国东北的小政权,却一样采取了坚决打压的政策?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穷兵黩武?

要了解这个问题,先要看看高句丽是一个怎样的政权。

高句丽,地处中国东北以及朝鲜半岛,是一个从三国时代就存在的政权,这个政权向来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起初以游牧为主,后来转为半渔猎经济方式。在南北朝的末期,高句丽迅速壮大起来,到隋朝时期,高句丽人口已有500万,常备军多达50万,俨然已是辽东劲旅。事实上,隋朝在建国初期,对高句丽曾采取通好政策,但是最先挑衅的却是高句丽,他们觊觎隋朝辽西领土,在隋文帝在位时就曾发兵侵犯。为此,隋文帝曾经调遣30万大军北征,企图一举摧毁高句丽,却被高句丽击败。比起突厥这类游牧民族来,高句丽经济相对发达,处于半农耕状态,其国家政权组织严密,远非突厥这样松散的游牧民族能比,假以时日,必成中原王朝大敌。

隋炀帝登基之后,吐谷浑臣服,突厥接受了册封,唯独东部的高句丽,一直在不停地进犯,就在隋炀帝倾举国之力开凿大运河期间,高句丽在中国边境也不断有动作,一面遣使索取辽西领土,一面不停在隋朝边境攻杀。此外,他更与突厥汗国的不少部落结盟,互相呼应,骚扰隋朝边境,因此,通过一场战争重创高句丽,就是隋王朝维护边境安全的必然选择。

但是隋炀帝显然又犯了开凿大运河的毛病:操切。隋炀帝的目的不是重创,而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高句丽边患。因此在大运河工程接近尾声的公元610年,他调动百万民夫以及118万军队,发动了对高句丽的征伐战争。为了这场战争,他在山东蓬莱打造巨型战舰300艘,仅造船的民工,就有十分之三死于这场强制劳动。公元611年隋军出师,水陆并进,却不料遭遇顽强抵抗,虽然隋军前锋一度杀到高句丽都城平壤城下,却终因孤军深入而退军,隋炀帝本部的30万大军,回国的竟然只有2700人。随后的公元613年和614年,隋炀帝又两次出兵攻打高句丽,结果国内发生了民变,不得不草草收兵。

今人有“隋亡于高句丽”之说,主要是因为公元611年,因为抗拒征伐高句丽战争,山东农民王博起义,揭开了轰轰烈烈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二征高句丽的时候,重臣杨玄感又率兵造反,从此天下大乱不可收拾。说到这个教训,后人总在说这场战争不能打,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不是不能打,而是不能这么打。

后世许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以当时隋王朝的实力,是很难一下子灭掉高句丽的。这个半渔猎的国家政权不同于游牧民族,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毁灭性打击就臣服,即使是后来盛世的唐王朝,也是历经了两代君主的前赴后继,最终联合新罗,才将其彻底灭国。这个国家的坚韧程度和战争动员能力,远强于突厥、吐谷浑等政权,决不能以蕞尔小邦等闲视之。因此当时隋王朝最好的选择,是通过有限的战争打击其嚣张气焰,逐渐削弱,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很显然,隋炀帝又做了一个错误选择。

至于他另一个让后人诟病的事情:四处巡游。从当时情况看,也不仅仅是为了炫耀威仪,此时中国天下一统,北方边患未除,发动巡游,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但此时国家元气大伤,百姓不堪其苦,偏偏隋炀帝又是一个讲面子的人,皇帝讲面子,下面大臣要面子,只能不要百姓的面子了。从开运河,打仗,到巡游,隋朝百姓连吃了3遍苦,国家折腾得奄奄一息,如此局面,不乱也难。

【三】

该怎样评价隋炀帝的失败呢?3件亡国的事,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最后终于酿成大起义,在天下大乱中亡国了,或许有一个比喻最恰当:隋朝,好像一个身体健康但有隐患的病人,先动了一场血管手术来消除隐患,继而猴急着又不顾体弱去跟人打仗,接着又不顾身体盲目享乐,最后把自己折腾垮了。隋朝,就是这么一个可怜的病人。


第四章 唐王朝的“精神导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隋末农民战争,就是一个出英雄的乱世。先是杜伏威、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梁师都,各路群豪纷纷割据,群雄逐鹿,“逐”到最后,却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唐笑到最后,留下演义小说里瓦岗英雄的名号传天下。唐王朝更是英杰辈出,李世民麾下,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18学士,武有李靖、侯君集、李世绩等一干名将沙场横刀立马。战火纷飞的时代,流光溢彩的姓名,传到今天的,不少。

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生活在隋末的乱世中,一不曾揭竿而起,痛痛快快地当一把枭雄;二不曾运筹帷幄,为开国英主决胜于千里之外;更不曾游走乱世,行侠仗义;甚至连影视剧里八卦过的风流韵事,也不见一二。他的姓名到今天仍鲜为人知,但是他的卓越成就,却远胜于沙场千军万马的厮杀。他一支笔横扫天下,勾画出一个盛世的蓝图,他的深远影响,无论是算尽天下的谋士,还是气吞万里的猛将,在那个时代里,几乎无人可以比肩。

【一】

说王通这个人,今人知之甚少,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战国时期有鬼谷子的话,那么隋唐时代的第一智者,就非他莫属。

而看看这个传奇人物的履历,却是简单得很。

王通,字仲淹,公元580年生人,他一岁的时候,就赶上了隋文帝杨坚取北周自代,建立大隋,而谁都不会想到,彼时这个牙牙学语的婴孩,他日后的功绩,会远远超越这个朝代,甚至这个时代。

王通是山西河津人,出身于当地的儒学世家,隋炀帝在位时期,他一举考中秀才。当时的“秀才”可不像后来范进中举时那样不值钱,彼时隋朝科举初兴,“秀才”即为最高级别的考试,在王通之前,考取秀才的只有杜正玄一个人,终整个隋朝,秀才也不过十几个人,这时候的秀才,几乎相当于后朝科举中的状元榜眼。

而能有如此成就,也和他的家学渊源分不开。他的父亲王隆曾是山西当地大儒,在隋文帝时期入朝为官,做了“待诏云门龙”,负责拟定诏书,是隋文帝的“私人秘书”。王隆为官时,就曾向隋文帝上《兴衰要论》7篇。王通青出于蓝,在中秀才之前,年纪轻轻的他就是当地大儒。23岁那年就得到过隋文帝的召见,上《太平十二策》,其内容比他父亲的奏议更为细化,主张“兴仁政,轻徭役,不可轻动刀兵”。这时候的隋文帝正立志建“大功业”,王通当然碰了一鼻子灰,此后隋文帝给他安排了蜀王侍郎的官职,王通做得不如意,不久后辞官回家。那以后,除了之间考取秀才外,他只做了一件事——讲学。

王通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开课收徒,他在家乡龙门设立学馆,招收门徒,同时精研儒家著作。小小白牛溪畔,成了他避世的世外桃源,此后经地方官推荐考取秀才,但此时的隋王朝,已经暴政重压,民乱四起,他不愿意趟这个浑水,所以继续回家讲学。直到隋朝灭亡的前夜,即公元617年,他病逝于家,享年37岁。

这就是王通的整个人生,从表面看,他是一个不得志的儒生,一个讲学为生的先生,似乎仅此而已,然而翻开他履历的背面,却有惊天动地的真相,他是整个唐王朝的精神导师。

【二】

王通的成就,首先是学术成就。

在隋唐时期,王通的首要身份,就是“国学大师”,他的学派,时人称为“河汾学派”,当时人送雅号“王孔子”,把他与儒家圣人孔子相提并论。

能与孔子相提并论,首先因为他完成了《续六经》,这是他在研习孔子的《六经》之后,用自己的理论重新发挥,继续研究的结果。在他的《续六经》里,有他关于这个王朝最核心的理想——王道思想。早在23岁面见隋文帝的时候,王通就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即轻徭薄赋,施行仁政,而后在多年研习之中,他把自己的一套思想,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