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改革。他任用了汉人燕凤、许谦等人,开始对拓跋鲜卑进行全盘的封建化改革,包括按照汉人的官职设立职务,设定了俸禄的等级,参照东晋的法律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尽管这些改革非常粗糙,但这时候的拓跋鲜卑,从此不再是游牧部落,而成为了一个文明的封建国家。公元340年,拓跋鲜卑在盛乐建立了都城,这标志着拓跋鲜卑从此正式从游牧转为了农耕定居。什翼犍是一个非常重视农业的人,他把奖励耕种做为一项重点,甚至拿出政权的库藏,去其他地区购买种子,然后分发给百姓垦荒。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他还出台了奖励土地的政策,从其他政权的地盘上招募人口,结果他所在的地区,一度百姓“归之如流水”,拓跋鲜卑的农业经济,就这么蓬勃发展起来了。
拓跋鲜卑转化成封建国家,从时间上来说,要比“五胡”中其他政权晚得多,但是拓跋鲜卑的发展,更应了“后发效应”之说。五胡十六国的其他政权,虽然大多都开始了封建化,但是他们的封建化,大多是在得到土地建立政权后,仓促地从游牧民族转型,结果就是转型不彻底,保留了大量野蛮奴隶制度,以至引起治下百姓反抗,政权也大多短命,石勒的后赵政权就是一个例子。相比之下,拓跋鲜卑的这个过程,看似比其他政权要慢,却来得更平稳,从什翼犍的曾祖父开始到他本人,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且始终得到了北方士大夫家族的支持。所以,也只有拓跋鲜卑,能够最后通过汉化改革的方式,成功建立一个强大持久的封建帝国。
同他的祖先一样,什翼犍的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面临着强大的敌人。什翼犍当政时期,对高车部发动了征服战争,并且平定了同样属于鲜卑一脉的敕勒部,后赵灭亡后,什翼犍曾经打算逐鹿中原,但是他的部落酋长们极力反对,甚至拒绝发兵支持,也就只能作罢。其实当时对于拓跋鲜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后赵灭亡后,北方再次战乱,南朝东晋政权无力北上,北方的冉闵政权虽然为汉人所建,但因为内外政策的失当,反而引发了新的战乱,这时候的拓跋鲜卑,本身就有北方汉族百姓的支持,又有强大的军队,即使不能得到整个北方,也完全可以扩大自己的实力。后赵灭亡后,代之而起的,就是著名的前秦政权,同样是汉化极深的苻坚,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横扫北方。公元367年,苻坚对拓跋鲜卑发动了进攻,什翼犍逃往漠北,又遭到了高车部的打击,这时候的拓跋鲜卑,再次重复了早年“九难八阻”的困境。北方草原此时爆发旱灾,部落在漠北连水源都找不到,绝路之下又爆发了内乱,本身就反对什翼犍汉化改革的旧贵族们再次发难,杀掉什翼犍后投降了苻坚的前秦政权,拓跋鲜卑的汉化改革,再次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们已经完成了从部落到封建王朝的改变,而且守旧派贵族的叛乱,虽然断送了锐意改革的什翼犍,却使拓跋鲜卑全族避免了灭亡的厄运,得以在苻坚治下生存下来。
【三】
拓跋鲜卑的再次发展壮大,是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之后的事情。公元383年,北方前秦政权与南方东晋政权爆发了淝水之战,结果东晋政权以少胜多,以8万军队击败前秦83万大军,上演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神话。原本统一的北方大地再次分崩离析,苻坚征服的各个国家纷纷复国成功,其中也包括拓跋鲜卑以及他们当年建立的代国。
领导拓跋鲜卑完成复国大业的,就是著名的拓跋珪。他是拓跋鲜卑走向辉煌的又一个重要人物。作为拓跋家族的直系后裔,拓跋珪在公元386年,由部下们拥立复国成功,重新恢复了“代王”的称号,这个称号是东晋王朝册封的,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权与东晋没有关系,他又改成了“魏”。其实这次改名,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平衡”,当时拥戴拓跋珪的鲜卑贵族,相当多是守旧派,改个新名,是为了照顾他们的要求。拓跋珪是什翼犍的孙子,最后也继承了什翼犍没有完成的汉化理想,在北魏的历史上,他被称为魏道武帝。
拓跋珪建国之后,很快打败了当年夹击什翼犍的铁佛部落,为他的祖父报了仇。这个铁佛部落是匈奴人的政权,后来在中原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夏国,涌现出了一位著名的君主赫连勃勃。这时候被拓跋珪打败,也注定了他们最后要被拓跋家族灭亡的命运。
打败铁佛政权,拓跋珪重新控制了河套草原地区,这样一来,当时北方最大的产马基地,就牢牢地抓在了他的手中。在南北朝的战争,尤其是中原的战争中,骑兵的优势,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这时候同样属于鲜卑民族政权的后燕,向拓跋珪索取马匹,这个后燕是慕容家族所建,地盘包括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河南,虽然他们没有战马,但是经济富庶,也是拓跋珪的一个强敌。公元395年,后燕皇帝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统帅重兵,进攻拓跋珪,双方在五原地区开战,这一场战斗中,实力明显不如后燕的拓跋珪,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他故意节节败退,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把慕容宝引诱到了黄河的北岸。是年十一月,劳师袭远的慕容宝人困马乏,决定先撤军,拓跋珪抓住战机,用两万轻骑兵快速包抄,在敌人回去的路上将其包围,一场激战全歼了慕容宝8万大军。慕容宝仅以身免,这一战后燕5万多人被俘,大多数被拓跋珪活埋。第二年,拓跋珪乘胜追击,一举攻占后燕的河北领土,后燕的残余力量不得不逃到了辽东地区。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山西平城,这也是北魏王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都城。
与后燕的战争,确立了拓跋珪北魏在北方各政权中的强者地位,尤其是军事上的强势。这时候的拓跋珪,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贫困,他所占有的河北、山西以及河套地区,都是北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是经过多年战争的破坏,更是经济凋敝,在这种局面下,拓跋珪采取了“屯田”的政策。从公元394年开始,他就不断派遣军队在河套地区屯田,灭亡后燕之后,又把俘虏来的几十万汉人,统一安置在山西平城周围。这时他独创了一个政策,叫做“计口分田”,也就是按照人丁来分配土地和耕牛,这个决定看似简单,但对于整个南北朝来说都有深远的意义,著名的均田制,从此开始形成。在中原地区陷入战乱,南朝政权由于士族垄断,经济日益僵化的时候,拓跋珪却采取了一个超越所有政权的先进农业政策,这个政策不但影响了北魏的发展,更对后来的隋朝和大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的直接意义是,原本是一片牧场的内蒙以及河北北部地区,从此阡陌纵横,荒废的土地重新耕种,北方农业开始恢复发展起来。
拓跋珪在灭亡政权后,和他的祖父一样,开始拉拢汉族士大夫,当时后燕的汉族人纷纷结寨自保,抵抗拓跋珪。对此拓跋珪采取了拉拢政策,他主动拉拢河北最大的两个家族张家和崔家,在这两个家族的支持下,他很快稳定了在北方汉地的统治。但和他的祖父一样,这时候拓跋鲜卑内部反对汉化的暴动再次发生了,公元397年,拓跋珪的堂兄拓跋顺以拓跋珪破坏祖制为名,在云中发动了叛乱,虽然被镇压,但鲜卑贵族的暴动,依然此起彼伏。就连拓跋珪本人,也没有避免祖父的悲剧,晚年的拓跋珪,因为他的几个兄弟连续反对他,精神陷入苦闷,甚至一度不得不以“寒食散”来排解精神上的痛苦,以至于精神失常。而反对却不因他的苦闷而停止,公元409年,拓跋珪的儿子拓跋绍发动谋反,将拓跋珪杀死,北魏一下子走到了一个历史的拐点上。关键时刻,拓跋珪的太子拓跋嗣,在汉化派的支持下打败了拓跋绍,最终重新夺回了政权。北魏,也就避开了这个历史的暗礁。
【四】
北魏统一北方,是后来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的。这之前的拓跋嗣,是个守成之主,他在位的时候,做得最多的就是修筑北方长城,发展农业,优礼士大夫。尤其为了避免前人的悲剧,他的儿子拓跋焘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接受了正宗的汉族教育,聘请汉族大儒为他上课,他真心希望自己能够教育出一个能够一统北方的英主。最终他做到了,不过结果,或许出乎他的意料,他培养出来的,不是一个仁君,而是一个五胡十六国末年最恐怖的战争魔兽。
拓跋嗣过世于公元423年,他也是拓跋鲜卑历史上之前少有的可以“善终”的帝王,之后13岁的拓跋焘继承帝位,本来他并不为父亲所喜,是因为以崔浩为首的一批汉臣力挺,才终保住了“继承人”资格。少年时代的拓跋焘聪明英武,文武双全,对北魏朝廷的汉族文臣也礼敬有加,因为拓跋焘的母亲是汉人,这也使汉臣们对他大为认同,认定其将来是做明君的好材料,从此悉心培养。至于希望其将来登基后大行汉化,尊儒尚孔,引导鲜卑民族融入汉族文明的愿望,那自是不言而喻的。
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他们培养出的,非但不是文质彬彬的好青年,却是黄河以北最凶猛的战争怪兽。估计,他们连悔青肠子的时间都没有——后来全被拓跋焘干掉了。
五胡十六国猛兽不少,拓跋焘成就最高,原因不在于他勇猛,而是他智商最高,所以,他完成了之前猛人猛兽们都没做完的事情——终结五胡十六国时代。
第一步,就是先拿北方柔然开刀。
柔然盘踞漠北,多年来骚扰北方边境,五胡十六国,鲜卑匈奴多少代帝王,全拿这支草原天骄没法子。14岁的拓跋焘却不信邪,铁了心要和柔然开战,消息传出来就炸了锅,除了大臣崔浩外,朝臣们都说不行,原因很简单,第一是让人家打怕了,第二是倾国之力北征,南方各国打进来咋办?
拓跋焘却下了决心:柔然不除,后方难平,统一北方就无从谈起。再说,咱鲜卑铁骑也是从草原上下来的,怕他个鸟。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鲜卑五路大军齐发,柔然也齐集举国精锐,两家在草原上杀得昏天黑地,最危险的时刻,拓跋焘中军陷入柔然人重围,拓跋焘毫无惧色,身先士卒冲上去猛砍,直杀得敌人血流成河,柔然可汗吓得拔马狂逃,几十万柔然精锐全线崩盘。经此一战,肆虐中国北方数十年的柔然民族实力大损,从此一蹶不振。14岁的拓跋焘纵马草原,用血淋淋的马刀昭示天下:我,才是北方的真正主人。
不知道柔然是谁?不要紧,东欧历史上有个部落叫阿瓦尔,在公元六七世纪,他们横行欧洲草原,战无不胜,几乎灭掉了西方最强大的东罗马帝国。他们,就是柔然人的后代,被北魏击败后西迁到那里的,却把欧洲一干“历史强国”修理个稀里哗啦,蒙古高原,真是自古多人才啊。
14岁的拓跋焘,在四面环邻强敌的情形下,敢和这等对手先开战并打赢,真有胆!
柔然歇菜了,盘踞关西的匈奴赫连夏国也做了下酒菜,匈奴人很有自知之明,见拓跋焘来攻,赶快来了个坚壁清野,知道你强悍,不出来和你打还不行吗?拓跋焘鬼,先派老弱病残在夏国重镇统万城前示弱,匈奴人脑袋发热追了出来,鲜卑精兵从山谷里齐杀出,砍瓜切菜般把匈奴人收拾了干净。这一战,拓跋焘继续发扬猛兽作风,带头上去砍人,被人家一箭射倒,差点“为国捐躯”,拓跋焘不愧为猛兽,眼皮不眨巴一下,忍着伤继续冲锋,匈奴人傻了,这是什么怪物啊!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敌人崩溃,破城,全歼,尽收关中地。
接着,拓跋焘连血都不带擦一下,掉转刀锋,再击柔然,经过两轮毁灭性打击,柔然终于把眼泪一抹,西逃!柔然部落陆陆续续向西方遥远的土地迁移,从此再难对中原形成威胁,当然,罗马人倒霉了(这是后话)。
拓跋焘马不停蹄,接着又拿另两个北方大国——汉人冯弘的北燕与匈奴人沮渠牧健的北凉开刀。此时北方,几位猛人败的败,死的死,剩下的全是些小鱼小虾的角色,谁能挡住鲜卑精兵呢?北燕玩完了,北凉崩溃了,然后是卢水胡人盖吴和西域焉耆。至公元450年,拓跋焘少年起兵,经过27年南征北讨,终奠定了一个一统北方,拥有今天辽东、中原、陕甘青海甚至西域东部的庞大帝国——北魏,也鼎定了南北朝百年对峙的大格局。这份功业,在五胡十六国纷乱争霸的舞台上,前无古人。
做到这一切,只因一个原因——军事天才!
拓跋焘用兵,怎一个“猛”字了得,每次打仗都第一个上去砍人,他的部将,也被他训练得勇猛好杀,强悍无人匹敌。更重要的是,拓跋焘自小受汉儒教育长大,宽仁孝友一样没学着,汉家兵书的奇谋韬略却烂熟于心,运用自如。这样有勇有谋的统帅,谁人能胜!这样的猛兽,说他是插了翅膀的老虎都不够,活脱脱一条西方神话里攻无不克的喷火巨龙。
现在只剩下一个对手:刘宋。
这也是他最想战胜的对手,不仅因为那份一统天下的荣光,更因为他的祖父在汉军面前蒙受了战败的耻辱!这笔烂帐,自然要留给自己来清算。
他知道这个对手厉害,刘裕的赫赫武功摆着呢,他也知道刘宋此时正处于“元嘉盛世”的顶点,可几十年承平,你们似乎已忘记了战争,能挡住我的百战雄狮么?
可这次,他却栽了大跟斗!
南征!拓跋焘大发兽威,率50万大军直杀入南朝境内,这样的情节和他之前的无数次战斗颇为相似,似乎,又是要重演攻城掠地,屠灭敌国的历史了。
可这次真不一样,过了长江,拓跋焘惊讶地发现,高歌猛进的鲜卑大军,仿佛被无数条绳索缠住,走不动了。
抵抗,到处都在抵抗,江南百姓凡是扛得动枪的,家家户户出来和鲜卑人玩命。游击队和正规军来回地招呼,战至流血凝肘而不退。在一个叫盱眙的小城面前,强悍的鲜卑大军终于停下了冲锋的脚步,这个小城用顽强的抗争给了拓跋焘以沉重的打击,历经数十天惨烈的攻防战却巍然不动!精疲力尽的拓跋焘终于崩溃了,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