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琏儿匆匆而来,有什么事?”林如海端着茶杯面无表情道。

贾琏心下一堵,他前几次来,林如海并没有摆出如此脸色来,这一次,为什么一开始就冷着脸?

贾琏心中忐忑,却也无法,只得温声恭敬道:“回林姑父话,今日里老太太听下人回说姑父一家到京了,大为激动,想请姑父全家过府,备酒席接风洗尘,且她也想见见林表妹和表弟。”

林如海心中嗤笑,这贾家说来说去,永远是那样的几句话。自己怎么可能上贾府去?还全家去?她还想打黛玉的主意?

“接风洗尘就不必了。刚刚抵京,家中一切都没安顿下来,太太又有孕在身,你表妹要帮助太太学习管家照顾幼弟。你回去和老太太说一声,若是有空了,会让玉儿回去拜见她的。”

贾琏见状只得罢了。他自上次金陵回京后,行事收敛了许多,也劝过了父亲贾赦和东府的珍大哥,只是他们都不是听劝的人。加上妻子王熙凤在家中强势揽权,他日益沉闷,只能和府中的丫鬟媳妇偷情解闷了。

林如海看着陈裘道:“入了国子监读书,更要努力。不可坠了你陈家和你太祖父的名声。”

陈裘忙恭敬起身道:“是!”一身温润文人气质,和贾琏那是完全按不一样的。

贾琏看着这样的陈裘,有一瞬间的嫉妒,更多的是自惭形秽!华衣美服,并不能让自己比这样的人更加亮眼!贾琏心里有那么一点后悔少时不努力读书了。

许逸仙笑着打量贾琏,也不知道想什么,半天才笑道:“贾二爷,这样频繁来林家,不知道你的外祖家可有频繁来接你走动的?哦,我说的贵外家,当然不是落魄的邢家了。”

贾琏一怔,回过神后,脸色颇为尴尬。他的亲生母亲,贾赦的原配嫡妻许氏,出身名门,奈何在他还小的时候,就去了。自此许家人再也没有上过贾家门,而自己也从没有去许家走动了。

“家母过世之时,晚辈还年幼,并不见外祖许家有人上门,这么多年也不见又人来看过晚辈,若非许大人提醒,晚辈还真的忘记了亲外祖家乃是许家。不过如今晚辈名义上外家乃是邢家,突然去许家走动似乎,似乎不大妥当……”

“呵呵呵!”许逸仙一笑,端着茶杯笑看着贾琏道:“你这是怪你的外祖家了?当年许家看在代善公的面上,以嫡长女和贾家结亲。哪知令尊是如此德性,满屋子丫鬟沾了过遍。好色倒也罢了,男人嘛,几个不贪花好色的?不想暗地里还打着妻子嫁妆的主意。许家若非看在你的面上,早就将贾府和令尊告上大理寺了!我劝贾二爷回家后去打听打听,你母亲当年的嫁妆还剩下多少了。另外,我再告诉贾二爷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贾家和林家就像你们和许家的关系了,算不得正经亲戚了!”

贾琏脸上红一块,绿一块的,这个时候才明白,许逸仙姓许,定是和自己外祖家有什么关系的。不过说到母亲的嫁妆银子,他心中不由得一动。

许逸仙心中冷笑,说起来,贾琏的生母算是自己的族姐了。虽然隔着远了点,但是自己也见不得贾家这样的行事,不拿许家当正经亲戚,却在林家处处显摆自己是正经岳家?还真是让人瞧不上眼。“对了,我这番话,你可以一字不漏的转述给你们家老太太和老爷听听。”

贾琏脸更红了,看见一边林如海和陈裘脸上的笑意,越发觉得没脸,也不再耽搁下去,便提出了告辞。

林如海淡淡一笑,让林墨送客出门。

在林家的大门口,贾琏等王熙凤的轿子出来,也翻身上马,脑袋里一会是林如海不客气的样子,一会儿是许逸仙说的话,搅得他脑门儿生痛。不说这对夫妻轿里轿外各有心思,只说林如海,对着许逸仙举着茶杯默契而笑。

陈落秋既然已经起了,便没有了睡意,听金菊说家中大体收拾妥当了,便吩咐厨房里布置饭菜,因有许逸仙和陈裘两位客人,特地还让厨房准备得饭菜丰厚一些。

屏风将内外隔开,林如海、许逸仙、陈裘和枢钰在外面用饭,里面就是陈落秋和黛玉母女两人了。

“裘儿,用过饭时候也不早了,你回家去后,告诉你父亲母亲,就说后日里,我和你姑妈带着表弟表妹过去。”

林如海看和枢钰说话的许逸仙,便对着一侧直挺身子的陈裘道。

他见陈裘极是规矩,但是未免太过拘束了些。“林家便同你自己家般,不用太拘束的。在国子监里,千万要因为你父亲是监丞,而和其他同窗生分了。当然,也会有一些同窗冲着你父亲的身份,而对你奉承吹嘘。也不可因此失去了平常之心。”

陈裘对林如海这个姑父并没有面对父亲陈思渝时的敬畏,因为他觉得林姑父和祖父一样慈爱。忙笑着道:“姑父,侄儿知道了。”

林如海如果知道陈裘这番心思,定会伤心,哪里会笑的出来?——(老林:我哪里那样老了?)

许逸仙看着鼓着肉肉脸不慌不忙吃着东西的枢钰,很是有趣。伸出筷子压住枢钰的筷子道:“小枢钰,吃得这么快?来给许叔父我吟首诗听听,可要将桌上至少四道菜名包括进去呢!”

枢钰看着桌上的菜傻眼了,他瞪了许逸仙一眼,有些哀怨,自己才四岁(虚岁)好不好?正常的四岁的孩子才认识几个字啊?不过,背诗,谁不会?他这一世里在三岁生日后,便时常跟着黛玉读书,因为上一辈子的记忆,读书识字极快,黛玉为幼弟的聪慧惊叹后,更加用心的教他读书了,就是林如海心里也大喜儿子的聪慧。

枢钰的小胖手指着那盘点缀着点点绿色小菜的鲜鱼汤道:“锦鳞行处水纹摇。”指着一道火青丝肉片道:“秦桑低绿枝。”枢钰看了一眼许逸仙,对着酥炸乳鸽道:“鸟去鸟来山色里。”最后指着一盆水晶豆腐道:“一片冰心在玉壶。”

枢钰嘿嘿一笑,奶声道:“许叔父可满意了?”

许逸仙抚掌大笑,拧了下枢钰白嫩的脸蛋道:“还满意。不过你可是取巧了,这几句诗可没一首是自己做的哦?哎,真是个狡猾的小子。”

林如海也笑着摇摇头:“逸仙你不要逗他了,这小子仗着读了几本书最喜欢卖弄了。”

枢钰心中自嘲,我也不想做小孩子啊!随即拉着陈裘的衣襟道:“父亲,我以后也会像表兄一样,进国子监读书。可不是卖弄!”

又引来许逸仙和林如海的一阵笑声,就是陈裘,也觉得这个小表弟很聪明。

屏风另一边的陈落秋也听到了外间的欢笑声,看着黛玉,见她神色,便亲自给她夹了几片菜到她碗中:“明儿里你父亲要长朝去面圣,咱们家中肯定会有客人来拜访的,你明日里就随我见见这些夫人太太,她们都是京中诰命,虽然门第高低不同,但是很为人行事却是能从言行中窥见的,你要好生看着学。”

黛玉虽然不大喜欢这些事儿,有些羞怯,但还是点头应下了。

陈落秋看黛玉的样子,知道她有些羞怯,正色道:“咱们家虽然刚从金陵归来,但是切不可露出咱们家不如人家的样子来。她们虽然在京都,身上也有诰命封号,但是咱们家的门第也不低,林家祖上五代列侯,你父亲如今官至从二品,你是正经的书香世家的千金,一点也不京中的姑娘小姐们差的。和那些太太夫人们带来的姑娘相处时,大大方方的,不要让人小瞧了。当然也不能轻浮了,对着小姑娘们,不可因为人家父亲的家事官位低微而轻慢了。”

黛玉点点头道:“母亲放心,我记着了。”

陈落秋笑着摸了摸黛玉的头欣慰道:“玉儿你也大了,这半年来,除了拜见长辈客人外男外,我轻易不让你见外男,也是为了你好。若是哪家姑娘提及兄长,但不可胡乱应话。这事儿关系着姑娘的名节。”

黛玉红着脸答应了。

用罢了饭,扯下席面,陈裘和枢钰进了里间,陈裘向姑妈告辞。陈落秋叮嘱了他几句,就放他家去了。随后看着枢钰和黛玉道:“你们俩都回房去歇息吧,明日可要随着我见客呢。”

黛玉点点头,就牵着枢钰离开了。

吴嬷嬷看着陈落秋有些疲倦,担心道:“太太也早点歇息吧,老爷和许大人在外书房里商量事儿,估计一时半会完不了。”

陈落秋看了看一边的落地钟,道:“也好,嬷嬷你让人送温水去我房里,我洗洗就睡了、对了老爷也要用水,让他们多备点水放着。”

吴嬷嬷扶着陈落秋回房道:“太太放心,我省得的。”

林家这边早早的洗洗睡了,贾家人可都是气得很。贾母和贾赦贾政等人听了贾琏的转述许逸仙的话,顿时想起逝去多年的许氏。

贾母之前对这个大儿媳妇其实非常看重,行事做派都是大家风范,就是太爱拈酸吃醋了。赦儿虽然贪花好色,但是膝下子女不多,这姬妾才多了点的。只是这些事儿都是家事,揭过就算了。谁曾想到许氏被一姨娘冲撞,四个月的身子流了产,后来更是生生的去了。若是这样也就罢了,许家却闹上门来。那个时候,许家门第虽然不低,但是自家也不多让,最后看在贾琏的份上,许氏的陪嫁,两家协议留给贾琏,事情就不了了之了。这么多年,许家无人上门,还以为许家自此不会出现在贾家人面前呢,没想到这个许逸仙这样不留脸面,生生将贾家的伤疤戳开了。

贾琏心虚至极,原配许氏的陪嫁总共折银子不下三万两银子,全部被他拢着了,如今除了那些古董首饰和陪嫁庄子,四间陪嫁铺子全部抵给了王夫人。如今听到许家人突然冒出来,不由得有些恼羞成怒呢。

王夫人站在贾政后面,心中偷笑,许氏当年行事再得称赞又怎么样?如今可是什么都不曾落下,倒是自己,得了她的铺子,得了她的权,更比她有贤名呢!

贾母心中生陈落秋的气,却对她无法,而且这事儿,的确是自家站不住理。看来只能另想法子了。

林如海在茶事房中静静的喝着茶,等着一会皇帝的召见。之前看孔向繁的眼色,自己的新职位看来便是传言中户部左侍郎了。

一小太监进了厅里看了眼林如海,打断正在思索的林如海道:“林海林大人,圣上口谕觐见。”

林如海领了旨,谢过了小公公,弹了弹衣袖正了正冠帽,才恭敬的入了勤政殿。

“微臣林海叩见圣上,吾皇万岁!”林如海看到殿中还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全,户部尚书崔孝,大理寺卿郭正,御史台御史大夫邹静,林如海神色不变,这几人都是圣上的心腹了。

“林卿平身。”皇帝看了看林如海,神色平静道:“朕今日召见你,一是想知道,江南如今的情势;二是为当年卿之所言,朕继位已经近三年时光,宫中贵人入宫侍奉朕,却是不易,朕想许宫中命妇们明年元宵归省,也算是朕之仁政。卿有何看法?”

林如海心中清楚,世家如今之势,让圣上极度恼火,加上太上皇的压制,只怕圣上恼怒已久了!只是此时并不是诸妃归省的最好时刻。“启禀圣上,微臣只是觉得此时已经是年底,到明年元宵,不过两月时间,太过急切了。宫中贵人们入宫侍奉圣上,乃是天家之人,归省虽是人情,却恐怠慢了诸贵人,有损天家颜面。故臣认为可放在后年再做他议。”

皇帝听了,也知道林如海所言有理,无奈采纳了,便道:“卿在江南,对两江开海禁之事有何看法?”

林如海正色道:“海禁一开,两江沿海百姓,无一不称赞圣上之贤名。此举富庶了两江百姓,乃是圣上之德!”

皇帝听后,却嗤笑道:“真应该让朝中那些老臣们听听这话,他们都说海禁一开,沿海百姓被倭寇海盗骚扰,弊大于利,要朕重新颁布禁海令呢!”皇帝说完,想到刘冲,不由得冷笑。

殿中众人感受到皇帝的怒气,纷纷跪下!

皇帝看了看林如海道:“林海听旨。即日起,你便任户部左侍郎,务必尽忠职守,为朕分忧。”

林如海忙叩首谢恩。

皇帝呼了一口气,叫了众人平身,对着林如海道:“你和几位大人认识一下,尤其是崔孝崔大人,以后你要尽责协同崔孝办事,如今国库还空着呢!”

林如海领了皇帝命,和几个大人抱拳招呼!尤其是户部尚书崔孝!

崔孝如今已经六十五岁,他虽然终于圣上,但是却力不从心,如今有了林如海为下属,不由得觉得肩上担子轻了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回来晚了,我腹部疼痛是因为经期没有好好注意饮食原因,所以有炎症……大家原谅则个~~

恩,晚上还有一章,应该~~大家撒花庆祝吧!另外桥夕开原创的新文了,是古言悬疑类,喜欢推理的亲们多多支持啊!桥夕《血色清秋纪事》

黛玉初闻贾家事

林如海从宫中出来,在宫门前和崔孝的官轿碰上,林如海对他很是尊敬,对于崔孝的邀请,欣然同意了。

崔孝家的府邸在城东坊,这一片大多是积年大家的祖宅,林如海在官轿之中,掀开轿帘看去,一路上便见到了定城侯府,南安郡王府等。

看到南安郡王府,林如海自然想起了南安太妃胞弟,刘阁老刘大人了。圣上如今最急切的莫过于老臣掣肘过大,只要搬开了他们,圣上的政向便可在朝中安然推行下去了。不过因为上面有着太上皇,这搬开老臣的行径,不得不慎重。林如海心中默想,半响已经有了主意,先圣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刘阁老势大是因为和京中世家大户盘根错节,但是这些世家里,却是出蛀虫最多的地方。甚至刘阁老自己的儿子,也是其一。林如海想到那个任平安州知州的刘岳,微微一笑。

“如海初回京城,京中的情势,可打听清楚了?”崔孝直带林如海去了外书房,直言问道。

林如海答道:“昨日里我从许逸仙许大人那里打听过了,还算清楚。”

崔孝叹口气道:“如今北边不大安定,若是用兵,本就不充盈的国库只怕会空了。圣上大开海禁,也是想效法前朝,设立市舶司,开通海运,南边的商贸发展起来了,京里的钱袋也会充足起来的。于户部而言,自然是好事的。只是如今,北边的事情悬而未决,南边的海禁之事却是在朝中被过半数的大臣反对。其中最为激烈的,就是以刘阁老为首官吏,以及建朝所封的侯门世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