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春-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毕竟庸儿是在南楚出生的,可一结合今天这出戏,元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来了。于是便不动声色的看着。
“唉,这老头子,真是糊涂。”戏一结束,圣祖太皇太后边感叹的道。
“这事,不仅是戏里有,现实里也有呢。”那云嫔道。
“哦,现实里也有?”圣祖太皇太后好奇地问。
“是啊。”云嫔说着,那眼神似有若无的扫了扫小周庸,嘴角是别有意味的笑容,接着说:“咱们朝就有,御史中丞杨大人,去年娶了一个小妾,当年就生下一个儿子,高兴万分,他去年长公子就死了,二公子又是个病痨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那家业就是这个小儿子的了,可那小妾有说梦话的毛病,杨大人一听之下才知道,原来娶小妾进门时,小妾已有了身孕。”
“那倒是幸好发现得早,要不然倒是为小人所乘。”圣祖太皇太后道。
这事,一边的庸儿插嘴道:“关于杨大人这事,我倒是听到另一种说法。”
“哦,皇上说说,还有什么说法。”圣祖太皇太后好奇地问。
“传言,那女子原是南楚人氏,是有夫婿的,今年三月,河水水患,这女子同家人一起逃难到京师,被朝廷安置在城郊的田庄上,不想这女子被御史杨大人看中,硬抢回杨府做了杨大人的小妾,当时这女子已有身孕,女子为保住腹中的孩子,才对杨大人虚与委蛇,可纸终于保不住火,事情还是拆穿了,那孩子也没逃脱御史大人之手,被御史大人一气之下闷死了。”庸儿神色一片平常的道。
圣祖太皇太后听了直皱眉头。
“皇上,此乃一派胡言,想那御史杨大人,何等人物,怎么会干那强抢民妇之事,此乃谣言中伤。”一边的德郡王连忙的道。
“是啊,是啊。”一边的云嫔连忙道。心中有些后悔自己提杨大人的事情。
此时元好探到圣祖太皇太后耳边,说了一句:“杨大人的那个小妾南陵氏正在宫中。”
“哦,此话当真?”圣祖太皇太后脸色凝重的问。
“当真,要不,我把人传来。”元好道。
“好,把人传来,哀家问一问。”圣祖太皇太后道。
元好朝身边的小梅挥了挥手,小梅下去,不一会儿,领了一个姿色极佳的年轻妇人上来。
那妇人上前,跪下一一行礼。
“你就是杨大人的小妾南陵氏?”圣祖太皇太后问。
“小妇人是南陵氏,为妾是被逼的。”那跪在地上的南陵氏道。
“有何凭证?”圣祖太皇太后道。
“田庄上人俱可为证,被抢当日,我夫君还去京师衙门告状,却被冠以诬告为由,赶了出来,随后我夫君便去杨府讨要小妇人,又被一众家丁打伤,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南陵氏悲泣的道。
这时,马公公又拿了一本册子,圣祖太皇太后接过一看,气的重重一拍桌子:“着刑部,彻查此案,依法严办。”
“是。”庸儿道,却偷偷地跟元好眨了眨眼。马公公所送的册子,那都是他派人暗查的。南陵氏所说基本属实,他夫君倒是还活着,只是家人怕了杨大人,没敢再告了。
原来,年前时,大雪成灾,城西贫民集的房屋倒了不少,陆灿接了安置灾民的差事,庸儿便随他去看了看,回宫的途中,正巧救了一个晕倒在雪地里的妇人,这妇人,正是南陵氏。周庸在了解的事情的经过后,就把这妇人送到元好宫里,暂时收留。
元好本来对这杨大人就有看法,这杨大人就是元阁老的马前卒,尤其是王丞相身故后,杨大人凭着自身御史的身份,大肆的参着王系的官员,全是些捕风捉影的东西。
元好便打算借南陵氏的事治治杨御史,只是要揭开这事,还得有个由头,这下倒好,云姹和德郡王这么知情识趣的把这个由头送到元好的手上。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一百零五章谣言
正和二年,新年的第一案就是杨御使霸女案,只不过为于朝廷声誉,这个案子办得很低调,然而越是低调,内里更是波涛汹涌,刑部在追查之下,杨御使并不仅仅是霸女,更是牵涉出一桩吞没灾银案,其矛头直指当朝阁老。
“孙媳妇儿,这案子不能查了,咱们如今是孤儿寡母,这案子一揭会是一场轩然大波,咱们万一一个控制不住那就是引火烧身。”圣祖太后宫,圣祖太皇太后看着奏折道。
“好儿明白,杨御使私下找了那南陵氏的家人,赔了银钱,两家恩怨算是了了,朝廷撤了杨御使中丞之职,并罚俸一年,最后放到了地方去当一任司马。”元好道,司马是一任闲差,基本上达到了元好的目的。
至于吞没灾银案,那是个马蜂窝,在庸儿还未能控制大局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去碰,如今,这才刚有点苗头,元阁老就告病请辞,而同元阁老一起告病请辞的还有朝中十几位官员,这是赤果果的威胁,可元好却无可奈何,她到是想借机准了他们的请辞算了,可是这么多官员,却还身处重位,同意他们请辞那也只是想想罢了,这真要同意了,那就同他们绝对对立起来,一个不好,朝廷就大乱了。
“明白就好,越是艰难的时候,咱们越要忍。”说着太皇太后道。
“好儿知道。”元好一边道。
“对了,那南陵氏还在你宫里?”太皇太后又问。
“是的,南陵氏毕竟跟了杨御使快一年,她夫家说她失了贞洁,不愿意收留她,我看她无处可去,正好我宫里笙儿还小,苏嬷岁数毕竟大了,精力不济,所以就把南陵氏留了下来,专门照顾笙儿。”元好道。
“唉,就这样吧,也是个可怜人。”说着太皇太后道。随后说着太皇太后又道:“对了,元大人是朝中阁老,如今又是首辅,这病着,你带皇上去看看,再跟他说,马上就是哀家的八十大寿了,让他赶紧养好身子,哀家可不希望哀家的寿诞宴上少了他。”
“是,好儿就去。”元好道,她知道,说着太皇太后是通过寿诞宴同元阁老妥协了,毕竟她们代表的是皇家,总不能说,好了,吞没灾银案不查了,你们也别装病请辞了,都来上朝吧。肯定不能这样干。
“对了,皇奶奶,好儿是不是可以借机跟他提一下新任御史中丞的人选?”元好又问。
“你心目中可有人选?”圣祖太皇太后微笑的看着元好道,对元好能抓住这个时机很满意,皇家妥协了,那你元阁老也要识数。
“嗯,北疆石县的颜大人,这几年来在北疆兢兢业业,政绩非凡,人又刚正,去年末他正好回京述职,以他的才学和为人倒是适合做这御史中丞,只是他一个七品县令,御史中丞是一个四品官员,这突然的越级提拔,不合规矩。”元好道。
“有什么不合规矩,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圣祖太皇太后道。
“是,尊圣祖太皇太后令。”元好道,有太皇太后这句话,那她就好办事了。
随后,元好同圣祖太皇太后告辞,回宫准备了一些药材和礼物,叫了庸儿在一干侍卫的护卫下出宫了。
元府。
元阁老正同德郡王喝着小酒。两人正说着杨御使的事情。
“云嫔娘娘不过是想借杨大人小妾的事点点圣祖太皇太后,没想过却叫那太后抓住了尾音,把杨大人拉了下马。”德郡王恶狠狠地道。
“听话可是贾大国士的弟子,这点事情难不倒她,其实,这次就算云嫔娘娘不说到杨大人,太后也会借机挑起此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她这是敲打老臣呢。”元阁老阴着一张脸道。
“太后不自量力,这回她挑起的事情,如今看她怎么收场。”德郡王说。
元阁老瞄了一眼德郡王,见他得意洋洋的,有些叹气,不知自己支持德郡王走这一招走的对不对,尽管这一年多来,德郡王看那架子,倒是有皇子的样子,可那毕竟是架子,内里还是那个厮混花街柳巷的草包。
不过,没办法,他的妹妹元妃已故,庆王又圈在了太庙,如果皇上还在世的话,那凭着父子之情,关一阵子,放出来就是。可如今这个情况,估计庆王这辈子也就这么过了,所以他只能转而支持这个女婿,再说了这样一个草包,也容易控制些。
“郡王你错了,太后可不是不自量力,他这一招让臣很被动的,别看现在臣占据主动,可臣这聚众称病请辞的行为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这失了臣子的本分,为人所诟病,若不是那灾银案牵扯太大,臣也不会这么做。”元阁老道。
正说着,门房匆匆来报:“大人,皇上,太后来了,来探病。”
“哦,快,把桌上的酒菜收拾了,扶我上床歇着。”元阁老说着,躺了上床,那德郡王却躲在一旁的屏风后。
不一会儿,元好同庸儿一起进来。
元阁老故作挣扎着要起床行礼:“皇上,太后亲至,可真是折杀臣了。”
“免了,阁老有病在身,还是赶紧躺着吧。”庸儿上前道。
“阁老身子可好些,哀家粗通医道,要不要哀家帮阁老看看。”元好道,神色却带着一些了然的意味,鼻尖还能闻到淡淡的酒味,显然在自己进来前,这元阁老在喝酒。
“不用,臣担当不起。”元阁老连忙拒绝道。
元好自然也只是客气一番,不会强求。
“圣祖太皇太后让哀家跟阁老说,再过些日子,就是她老人家的八十大寿诞,还望阁老养好身体,太后希望能在寿诞宴上看到阁老。”元好道。
听元好这么说,元阁老提着的心放下了,这一场对局,可以说他赢了,圣祖太皇太后这是放弃了追查灾银案之事,他自然见好就收,道:“多谢圣祖太皇太后的关心,他老人家的寿诞,臣一定在场道谢。”
“那就好。”元好回道,随后又提了让颜广做御史中丞之事。
“他,本事倒是有些,只是这飞似的提拔,不合规矩吧。”元阁老眯着眼到。
“圣祖太皇太后说了,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元好回道。
“即是圣祖太皇太后的意思,那就让这颜广试试吧。”元阁老不甚在意的回道。
元好看到元阁老同意了,心里也松了口气,这颜广是她一步重要的棋,有颜广守着这御史中丞的位置,许多事情就好放手了。
之后,庸儿又关心的问了问病情,随后两人告辞离开。
看着两人离开,德郡王从那屏风后出来,冲着元阁老说:“岳父大人,这御史中丞的位置怎么能随便让出。”
“不让出怎么办,圣祖太皇太后那话里可已经妥协了,我们自然也要给他们点甜头,不能逼得太甚,要是惹得圣祖太皇太后火起,真弄个鱼死网破的话,我们也讨不得好。”元阁老下床道。
圣祖太皇太后的脾气元阁老可是清楚的,从那句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就可见一斑。
“倒真是便宜了她们。”德郡王气哼哼的道。
“对了,你那边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元阁老问。
“圣祖太皇太后那边,我这段时间经常跑,变着法自讨她欢心,现在他对我的印象有了改观,至于南楚那边,当年在质子府里的人根本就没处寻了,接生的稳婆更是无法知晓,不过,我手下一个叫周狐狸的提了个办法,如今我五哥和南雅太妃都已亡故,姚春也死了,而那个跟在周庸身边的二婆是在皇上出生后再进的质子府,如今,当年曾是质子府的人只有禁卫首领秦大,可秦大是侍卫,他进不得后宅,可以说,如今,皇上身边的人也没见过那个接生的稳婆,所以,我们可以去南楚随便找一个稳婆,然后买通她,让她指正当年南雅是假怀孕,那孩子是她抱进去的。”德郡王道。
“不行,这行不通,南雅又不是不能生,他为什么要假怀孕,抱个孩子?”元阁老摇摇头。
“爹,我觉得这完全有可能。”这时一个样貌姣好的女子插嘴道,她正是元阁老的小女儿,元青茹,是德郡王的王妃。
“怎么讲?”元阁老问。
“当年,容华太后要为先殿下选妃,女儿不是也参选了吗,女儿为了选中,曾买通殿下府里一个叫平儿的丫头,跟她打听南雅的事情,结果,女儿得知,殿下对南雅十分冷淡,而她曾跟姚春打听过,知道这种冷淡不仅仅是回到大周,其实在南楚时,殿下对南雅就挺冷淡,据说。南雅最初只是殿下的侍婢,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后来,又一次殿下喝醉了,两人才发生了关系,殿下还很恼怒了一番,不过,此后不久,就传出南雅怀孕的消息,先殿下才将他收为夫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南雅为了能顺利嫁给殿下,而弄出假怀孕,到时,只要稳婆一作证,再把这事情一说,圣祖太皇太后不相信都难,都这时,圣祖太皇太后将不会在支持周庸。”元青茹道。
“那如今那个叫平儿的丫头呢?”元阁老问。
“原来是跟着南雅王妃的,太妃死后就调去守皇陵了。圣祖太皇太后找她问话不难。”元青茹道。
“好,郡王,你当务之急,把这个稳婆给我找好了。”元阁老道。
“知道。”德郡王道。
“对了,你那手下周狐狸人挺灵活,你让他先放出谣言,就说当今皇上不是先殿下所出,先把势头炒起来。”元阁老又道。
“岳父放心,交给我去办。”德郡王一并应承着。
〆﹏、≈◆☆彼岸‘潘多拉☆◇丶为您手‖打╰╮
第一百零六章步步紧逼
这世界上最锋利的不是刀锋,而是人的舌头,众口铄金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只一夜之间,大周皇上周庸的出身就成了有心人或无心人口中的八卦主题,街头巷尾的传言有许多种,一者说,周庸是南雅王妃同别人生的儿子,一者又说,南雅王妃当初是假怀孕,周庸是从别处弄来的,更有甚者传言说南雅当初生的是女孩,为了能成为越王的夫人,不惜以自己之女换别人的儿子,于是街头巷尾又有了民间公主的故事。
因此,京师茶馆因这些传闻那生意节节高升。
当然民间的传闻其实无所谓的,百姓们只是喜欢说说,只不过会笑谈,茶余饭后用来交流的谈资,然而,当这种传言被有心人利用之后,那情形就不一样了。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周室弟子平日交谈中就多出了一份猜疑和凝重,甚至已经有人暗中鼓动,一定要查清楚周庸的出身,绝不能让周氏天下在这样的情况下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