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大人……”

所有官员循声望去,就见两个去取试卷的差役狼狈地跑回来,一人不小心摔倒在地,绊倒另一人。

“大……大大……”两个人语无伦次,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第364章 口含天言

许多官员看到两个人这般样子,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警惕地向四处张望。

“成何体统!难道有妖族闯入文院?看看你二人吓成什么样!”孙知府大怒,没想到自己的属下如此不堪。

随后,众官员发现两个差役的表情有些不对。

最先倒地的差役兴奋地道:“不……不是……是好消息,是天大的好消息,各位大人去方运的考房看看就知道了,我们可不敢去拿试卷,真的不敢啊!”

孙知府还在气头上,本来懒得理会两个差役,正要继续喝骂,但立刻闭上嘴,收敛怒容,道:“到底是何故?但说无妨。”

另一个差役一边拍打衣衫一边说:“知府大人,那东西我们真不敢说,万一不是,我们说了怕是大祸临头。所以请诸位大人一观,由诸位大人决定。”

众官员更觉奇怪,孙知府道:“你们二人带路。”

“是。”

两个差役带路,众官员一起走向方运的考房。

赵景空懒洋洋地跟着其他官员向前走,走路姿势活脱脱一个老乞丐,不过没有乞丐的低三下四,因为他的眼神一片茫然,目光没有焦点。

众人很快走到方运的考房前,孙知府走在最前面,发现桌子上有淡淡的金光,疑惑不解,快走几步探头一看,立时呆若木鸡。

“怎会如此!”孙知府欣喜若狂,大声喊叫,但随后闭上嘴,这里可是考房区域。

“怎么了?让我们看看。”其余官员压低声音询问,急忙快步赶来,要绕过孙知府去看考卷。

孙知府快速把方运的三份考卷叠放到一起,然后抓在手里卷起,返身快步往回走。

“考房重地。不得喧哗。”孙知府说完继续闷头走,其余官员不好阻拦,只能默默地跟着。

直到离开考房区域,孙知府终于忍不住,放声狂笑。

“哈哈哈,果然是我蠢,果然是我错怪了方镇国!好!好!等科举结束,我哪怕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要设宴赔罪!哈哈哈,快哉!快哉!真恨不得方文侯在此,狠狠抽我两个耳光!哈哈……”

“府台大人。您怎么了?别吓我们啊!”

“试卷一定有什么玄虚,孙大人别卖关子,快快拿出来!”一个官员作势欲抢。

孙知府笑道:“走,到凉亭那里去,我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大源府最优秀的秀才……不,是举人的试卷!哈哈,方才我真是气糊涂了,他可是方镇国啊,怎能连我们都不如!自此以后。我绝不再怀疑他!”

众人越发好奇,连赵景空那迷迷糊糊的眼神都开始变化。

走到凉亭的石桌边,孙知府如同抱着婴儿一样,小心翼翼把三份试卷分别摆放在石桌上。

众人呼啦啦围上来。个个目瞪口呆,然后吸气声此起彼伏,一位老官员甚至还用手捂着心脏,呼哧呼哧直喘。

那一直迷迷糊糊的赵景空的双目变得比明月更加明亮。他依然是穿着一身破烂,但却有一种出尘之意,已经不再像是老乞丐。而是像是一位隐者。

“圣笔评等?”一个举人官员试探着问。

“废话!给方文侯一万个胆子,也不敢用金色颜料在自己试卷上写三个甲伪装圣人钦点!”

“了不得啊,举人试都没考完,半圣就亲笔评等,这简直是至高无上的赞誉!”

赵景空一边用手挠着脖子,一边哼哼唧唧道:“十国非得炸锅不可!这方运到底是什么下凡?时时刻刻都能惊天动地,难道是鞭炮妖转世?他要是跟着我要饭,无往不利!”

笑声四起,鞭炮妖这比喻实在太离奇,也只有这位乞丐皇叔能想得出来。

“来来来,从诗词开始看!若是今日不看,等科举一结束,圣院必然会取走。”孙知府说着,翻开诗词的题目页,出现方运的原文。

“此诗情意倒是不错,很好地诠释了时如逝水、去而无回,或许写得太仓促,比他之前的诗词有一定差距。”

“看完此诗,我松了一口气,方运镇国终于正常了。要是每一首诗都举世无双,那实在太离奇!”

“是极。不过这首诗隐约可见不凡,其中隐隐有天命之意,比普通的诗词在立意方面更高一筹。记得玉海知府董文丛说过,方运的经义在立意方面,景国无出其右。”

“那我们就看经义。”

看完诗词,众人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更加期待,因为这首诗显然不能引动半圣,若是经义或策论引动半圣,可比诗词引动半圣更加重要。

孙知府翻开第一页,看到破题之句“天命在人,然天无尽也”,拍案称赞。

“好!果然立意无双方镇国。不愧是被妖蛮众圣盯着的人物,破题直指天地万界!”

“快看把各页分开,让我们看看。”

“让我进去看!”

凉亭的石桌很小,八个人就能挤满,可考场的官员却有近二十人,后面的人只能踮着脚、伸长脖子看。

孙知府拿起方运的经义试卷,双手捧着递给赵景空,道:“还请老皇叔赐天言。”

所有人后退一步,向这个“老乞丐”微微低头,表示尊敬。

赵景空摸了摸鸡窝似的头发,笑嘻嘻接过试卷,然后缓缓念诵:“天命在人,然天无尽也……”

赵景空的声音一点都不好听,甚至有些沙哑,但是,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

这声音好像跟天地形成共鸣,有着影响人心的力量,无论这些人原本想什么,无论他们情绪如何,在赵景空开口的一瞬间就沉浸其中,如沐春风。

在奇异力量的影响下,赵景空的话变成文字直接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众人听的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赵景空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大学士出行则平步青云。讲经则口含天言,把文字中的玄奥和至理传递到听众的文宫中,如上天之言,人人皆能快速通晓。

十国各州的州牧或大都督可以是翰林,但州文院的院君必须是大学士,就是因为只有大学士可口出天言教导学子,再有天赋的翰林都不可能口含天言教化天下。

众人虽是听,但每个人的眼前都真真切切浮现出文字,这乃是天言的极高境界,人人心中对赵景空更加尊敬。看来赵景空在杀妖灭蛮方面不如李文鹰,在圣道方面毫不逊色。

赵景空身为大学士,对经义的理解远在在场所有人之上,他的天言把方运要写的内容阐述的淋漓尽致。

几个老先生摇头晃脑,如饮美酒,如痴如醉,喜不自胜。

等赵景空念诵完方运的经义,众人无语,依旧沉浸在这篇经义蕴含的道理之中。回味良久。

过了好一会儿,葛州牧微笑轻叹:“实在是妙啊,我仿佛见方运伏案奋笔疾书。”

“我感到字字沉重,方运写此文之时。汗水必然如水银一般重。老皇叔的理解不会错。”

“我则看到他立于山顶,傲视天下。天命在人,当仁不让,好!”

“怪不得昨日方运早早入睡。恐怕是写这篇文写得太累了。”

“人族有妖蛮环伺却还要去开拓古地,我原本以为多此一举,直到阅此文才恍然大悟。谢方运之佳文。谢皇叔之天言。”

孙知府道:“此文的厚重极似史书,方运好像看到过一个泱泱大国因闭关锁国、自满不前而心有所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使命感和屈辱感,所以他能深深理解‘天无尽’,所以他才认为人族不应该安于现状。”

“孙大人不愧是探花出身,经你一说,我才明白,方运的眼光实在是堪称妖孽。”

“倒不是我理解的好,而是皇叔的天言厉害,说透了文章,也说透了世情。”

赵景空嘿嘿一笑,已然恢复常态,没有丝毫大学士的气势或皇叔的威严,怎么看都是一个普通的老乞丐。

孙知府又把递给赵景空,道:“接下来看这篇策论,此策论乃是一篇,厚近百页,极为少见,恐怕与半圣钦点关系最为密切。”

赵景空接过,张口诵读,无比投入,神色出现细微的变化,目光格外明亮,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好像年轻了四五岁。

但是,周围的所有人全都呆呆地看着这位乞丐皇叔,有的人掏耳朵,有的人侧着头拍耳朵,好像耳朵进水似的。

最后,他们相互看着,异常惊讶。

“你们能听到声音吗?”孙知府问。

所有人齐齐摇头。

“听不到。”

“一点也听不到,我懂唇语,竟然也看不懂他在说什么。”

所有人齐齐色变,有的人的目光无比哀怨,有的人则轻声弹性,有的人双拳紧握十分不满。

葛州牧道:“按理说,考卷再重要,我们这些考官也有机会看到听到,大不了半圣下‘三缄其口’,我们无法泄漏。可此篇策论半圣不准我们看,只有大学士考官才有资格看,看来比方运在秀才试时候的那篇经义更加重要。”

“是的,必然关系重大,不容泄漏。”

“老皇叔有福气啊。”

众人羡慕地看着赵景空。

孙知府目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羡慕之色更浓。

一旁的人不停在凉亭内走来走去,还有人低声抱怨,如百爪挠心,实在无法忍受一篇可能传天下的策论在自己眼前却不能一睹真容。

有人绕到赵景空后面去看,发现自己能清清楚楚看到上面的字,但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切断自己的思维,既认不出那些字念什么,也记不住。

第365章 一方弃考,八方传书

考房之中,学子们继续做试卷。

其中的晨志远面带微笑,斗志旺盛,对举人第一志在必得。

圣庙边的凉亭里,一众官员羡慕地看着赵景空。

方运背着青竹书箱、拎着荆条篮子,出现在考场之外。

天色漆黑,州文院附近灯火通明,许多学子的亲友住在考场前的空地,有的住在马车上,有的搭起帐篷,还有人只在地面铺上被褥。

府衙州衙的差役在一旁看守,保护这些考生的亲友。

再远处一些的灯火,是小摊贩的油灯,各种小吃的香味在四周飘荡,让方运想起当年放学后的场景,那么遥远又那么美好。

方运快步走向那些小食摊,这两天吃的都是干粮,味道不佳,准备寻找可口的食物弥补胃肠。

方运走了几步,就听有人哭泣。

“呜呜……孩儿不争气……”

方运循声望去,就见一个年轻秀才正跪在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面前大哭。

“哭什么?没出息!你今年是第一次参与举人试,要是考中才活见鬼!今年不成,明年再考!起来,再不起来老子揍你!”

“嗯。”那年轻秀才擦着眼泪站起来。

就在那人不远处,几个背着书箱的秀才低声交谈。

“唉,怎么向家人交代?我一开始写的好好的,但越写心神越不宁,知道自己写偏了,可不知道错在哪里,一直写一直写,最终心慌得不得了,不得不弃考。”

“我也是,经义实在要了我的命。虽是孔圣亲自修订,但极少从中出题。我看到题目的时候就慌了,过了好一阵才想起来,越写越虚。”

“我们只是秀才,不能像进士那样过目不忘,出的题稍微偏一些,我们就要绞尽脑汁思索。这篇我足足想了五个时辰才敢下笔,生怕有一丝纰漏。写倒是写完了,可不知道怎么的,我总是怕写错,在写策论的过程中。不断去翻看,心志太不坚定。有了这次教训,来年必然更进一步!”

“我们都是普通秀才,不能跟那些天才比,考十年能中就是祖坟冒青烟,弃考几次实属正常。你们看,又有一人弃考,找来一起探讨……这人似乎有些面熟。”

一人微笑道:“哦?莫非是同窗?这……这不是方……方文侯吗?方文侯弃考了?”

这人最后一句几乎是喊出来的。

周围所有人齐齐看向方运,每个人都被“方文侯弃考”的喊声所震惊。远处的人没听清,询问前面的人,于是方运弃考的消息向四面八方传播。

先是考生的亲属和周围的衙役知晓,接着是周围的摊贩和路人。最后文院街所有人全都知道。

这里是江州,是大源府,是方运的老家,所有人对方运的关注程度难以想象。如此重大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蔓延。

许多人并不相信,快步向考场门口前来。

方运知道小吃吃不成了,可圣笔评等这种事自己还不能乱说。只好无奈一叹,快步向外走。

“不能吧!方镇国就算成绩再不佳,也应该初四清晨才出来,这人会不会只是长得像方运?”

“我不会看错,昨日入考场的时候我见过他,连那书箱和篮子都一模一样。若是他初三出来,我必然相信他提前答完,轻取解元之位。可今日是初二,实际时间不过是一天半,三科试题用来思考和修改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可能少于一天半啊!”

“初一清晨开考,初二傍晚离开,到现在差不多十七个时辰。连一天半都不到,哪怕他有奋笔疾书也不可能答完,他是天才,不是半圣!”

“唉……”

在众人的议论中,方运不得不加快脚步,可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科举失利的证据。

平时众人可拦住方运,可现在都猜测他可能心情不佳,都不好出面。

一个人忍不住大声问:“文侯大人,您到底答没答完试卷?”

方运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有人问这个实质性的问题,立刻道:“答完了。”然后微微一笑,向远处走去。

“我就说嘛,方镇国答完了,你们别在那里乱说话!”

“那我们就仔细算算,三篇策论外加一篇经义和诗词,共五篇,他就算有奋笔疾书在,速度也有限,毕竟还有草稿,就算他写了两个时辰。每篇文花在思索、检查和修改至少三个时辰,这已经是超越历代考生,这就是十五个时辰。仅仅这样算,就已经十七个时辰!你们不要忘了,这是科举,不是练习,他吃饭呢?写完每一篇文都耗费极大的精力,休息和睡眠呢?你们和我一样刚出来,说说自己昨晚怎么过来的?”

“我写诗词的时候还可以,但思索经义的时候,到了一定程度脑中一片空白,眼冒金星,文宫轻晃,不得不休息一阵才继续思考。我昨夜睡了三个时辰才勉强精神饱满,平日里两三天不睡觉也无妨。”

“我已经参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