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农业霸主-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没有确定下来,但合作的意向已经确认了。
“走走走……咱们到村里去看看!我这小半个月都没有看到田了,没看着田我这心里始终不安稳啊!”梁三平在听取完夏振东的汇报后,笑呵呵的站了起来。
即使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梁三平的骨子里依然是那副农民的脾性。他喜欢靠近田间地头,喜欢在田里头走走。他喜欢看到耕作。也喜欢自己亲自下地去耕作。
尽管他现在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有那么多的时间耗在田里,但每次回来他都总是要去田里走走的。他的这个习惯,也影响到了整个安天民公司的所有人。
从梁三平再到下面的各个阶层的干部,再到职工们。每天要是不去田间地头转悠一下,似乎就是少了点儿什么。甚至有些还得到地里干活儿才找得到感觉。
不得不承认榜样的力量很是强大。如果是其他地方的人,或许在逐渐富裕起来之后就会放弃到田里劳作了。更多的是在家里舒适的呆着。
安天民这边则不然。他们更多的是在慢慢的富裕起来以后还习惯或者说是认为自己应该到田里走走。自己走不止,还得带着家里老少一起来走。
既然家里是从田里兴旺起来的,那么就得多走走田里。这是不忘本。同时这也是一种锻炼。要说金贵,人家三平和夏先生不比你金贵?!这样的金贵人照样在地里寻摸。
你个才吃上两天肉,吃了几顿饱饭的小子就敢说自己金贵了?!安天民职工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有人拿捏着不肯下田,这就叫人鄙夷了。
农场到底还是小圈子,如果你在圈子里被人排斥了那么日子可就难过了。有什么事儿,虽然大家都会顾及颜面不会多说。但也不会搭理你。总之你自己玩去吧。
“三平!回来啦?!哈哈哈哈……来来来,看看这鳖!都好鳖啊!”梁三平去了禾口村,还没进村呢就看到葛泰在村口的田里视察。
却见他一把就拉住了梁三平,走到了养殖着中华鳖的稻田边上笑呵呵的道:“你看看,这池子的鳖快能收了。这一个个都至少都一斤多,端的是好鳖啊!”
葛泰最近过得很是遐意。老领导告诉自己,只要做好现在这一步那么高升一级完全不是问题。这是对葛泰工作最大的肯定。而高兴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兰斌的到来。
兰斌的调令已经在路上了。老领导的儿子要调回来工作了。这样的话,那么在琼岛宝亭地区的政策就有了延续性。兰斌的立场葛泰是知道的。
他肯定会支持梁三平的工作。甚至他调配来这里都是上面特意安排的。有了他的支持,梁三平就可以更好的展开工作了。而宝亭地区的政策也有了延续性。
国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一位领导一个做事方式,这很多时候导致政策没有了延续性。但一些事情,是需要持续做下去才会见到成效的。
一旦领导更替了,那么带来的便是新的政策更替和变化。这很多时候导致的是原来辛辛苦苦搭建的平台和基础,被随意的抛弃掉另起炉灶。
数年艰辛和投入很多时候一朝皆毁。现在兰斌过来接手。葛泰自然是很高兴的。
“哈哈哈……葛叔,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满面红润人焕发哪!”梁三平笑呵呵的对着葛泰调侃道:“看来您这不日即有高升的迹象呢!”
“臭小子!调侃起你葛叔叔来了!”葛泰哈哈一笑,他自然知道自己高升少不了梁三平的功劳。没有梁三平的折腾,他这个州长估计还得再蹲几年才会有机会高升。
这或许算是时来运转吧,当然他很是顾念梁三平给他创造的这次机会。如果没有梁三平。他的确也没有办法起家。
“我哪里敢调侃葛叔啊,三平还指望着朝中有人好办事呢!”却见梁三平笑嘻嘻的道:“您高升了,肯定不能为难我们不是?!以后办事可有您在那边坐镇呢!”
葛泰笑呵呵的将一只稻田鳖小心翼翼的放回田里,在田边的水里洗了把手道:“现在具体去哪里,还没有确定下来。而且我也没有那么快走,估计还得一段时间吧!”
梁三平点了点头,这他倒是知道的。毕竟要运作兰斌来琼岛宝亭,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他在江口的工作也需要交接,这么一忙活下来至少得一两个月。
即使是到了琼岛,兰斌想要马上展开工作也得先适应当地环境、了解本地情况。从前兰斌虽然也在宝亭地区呆着,但更多是在跟农垦这边打交道。
而安天民公司多数的合作对象,都是地方上的村落。所以兰斌要熟悉,还得需要时间。这期间就需要葛泰给予兰斌支持了。没有一个直属上司的支持,那么工作很难展开。
便如当时葛泰刚刚调任琼州地委的时候一样,没有直属上司的支持地方势力的盘根错节让他的工作难以展开。直到后来宝亭地区这边的干部自己出错了,这才给了他机会。
“兰斌来了,我这边也放心了。这个世界毕竟将来还是你们的。”却见葛泰抚摸了一下自己的满头华发,不知不觉自己都已经这么老了啊……
当年他跟着老领导奋战在粤北大地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多年轻啊!这这数十年风霜,终究是将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了一位华发老人。葛泰看着风华正茂的梁三平等人。
顿时生出了英雄迟暮之感。这个世界,自己终究是要离去的。那么,在自己离去之后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呢?!或许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所说。
自己若能够在离去的时候,给这个世界、给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留下些什么的话。这才是自己所追求的、自己所盼望着的吧……
“三平啊……趁着我还能干的动,你们年轻人多努力一把。能帮你的,葛叔不会有二话!”看着满上葱翠,葛泰感叹的道:“只希望,你们能够做出成绩来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禾口村,再定计
两人说笑间,便在田埂上走了一圈。禾口村这边现在的稻田鳖养殖户,已经覆盖到了整个村子的70%以上,而剩下的则是负责中草药采挖。
可以说,从前的那个穷困的禾口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建起了一栋栋红砖绿瓦的禾口村。梁三平很高兴,而葛泰则更高兴。梁三平的高兴是看到了变化。
葛泰则是看到自己亲手促成的这种变化。在琼岛工作量大半辈子,葛泰对着琼岛有种割舍不下的感情。这促使他总想为琼岛做些什么,现在禾口村取得的成绩是他满意的。
从前的那些黄泥屋子,几乎都已经变成了杂物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小瓦房,虽然大家都还没有钱盖平房,但瓦房已经让他们很满意了。至少每年台风和雨季他们再不会害怕漏雨漏水的问题。
葛泰也坚信,只要政策方面没有发生什么令梁三平无法继续作为的情况。那么再过几年,至少宝亭和周边地区,将会逐渐的按照宝亭的模式兴盛起来。
现在宝亭周边的市县,都已经被宝亭地区将目光吸引了过来。凌水、白纱、琼钟……等等宝亭周边地区,都极为羡慕宝亭现在取得的成绩。
甚至这些地区的干部在自治州开会的时候,不止一次的私底下让葛泰不要偏心好歹顾及一下他们的发展不是?!对于这些干部们的这种要求,葛泰是很开心的。
这种变化也是他希望看到的。从前已经经历过了那疯狂的十年,导致的是大家都在观望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也不是没有过。
现在是帝都方面已经明确了改革的路线,那么下面自然想要凭借着改革的政绩进步的。葛泰在去粤北开会的时候,受到了夸奖的事情他们也都知道了。
所以大家自然是想要进步的。时代变了。这个事情大家也都逐渐的感觉了出来。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了,现在更多的是要讲究成绩。
什么成绩?!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好不好,经济发展快不快。收入有没有提高,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等等。新的考核标准虽然还没有下发,但相关的讨论已经落到了他们的耳朵里。
大家做官都想着能进步嘛,自然是要关注着如何才能进步的。在有风声传出来。葛泰即将高升之后,政绩方面便成为了他们想要完成的要点。
没人是笨蛋,大家都想要进步。从前进步的标准并不明确,但现在这个标准已经非常的明确了。那就是取得政绩。既然标准已经明确了,大家自然想着能够让自己更进一步。
“三平啊~!你这次的事情,我也都知道了。下次不可再这样行险了!”在田里都看了一圈,回到了村子里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
在村里的大榕树下坐下,便有村干部笑呵呵的给众人奉上了茶水。葛泰几乎每周都要来这里看看,这已经是例行任务了。村里的干部和其他人都对他很是熟悉。
“如果不是欺压上头。我又怎么会不管不顾?!”梁三平苦笑着道:“人家都欺负上头了,若是我再无动于衷那么怎么对得起阿凤?!”
葛泰闻言哈哈的笑了起来。这件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如果不是对方伤到了李凤梁三平根本就不会如此凶猛的报复。他本来就不是太过计较的人,除非你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陈家那边的人,已经到羊城了。明天就会来到咱这儿,记得多做几个好项目啊!”葛泰笑呵呵的拍着梁三平的肩膀道:“这也算是给兰斌那边引政绩了。”
梁三平点了点头,就算是双方确定了项目。那么运作起来、资金引入、技术储备……等等还得需要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正好赶上兰斌调任。
这将是兰斌一个极好的政绩。当然对于葛泰来说也是件好事情。毕竟这是在他任内开始的不是?!功劳计算,还是会计算到他头上一部分。
两人喝了会儿茶。饭菜就端上来了。有了稻田鳖,再加上其他的产业。禾口村的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于是这菜饭里竟然见了肉花。
“我都说了,次次都来你们就随便准备点儿就好。别总是拿好菜招待啊……”葛泰皱着眉头对端菜来到干部们道:“这好日子才过上几天啊?!得省着点儿!”
“您这是多心了,我们村里这段时间杀猪呢!”却见端菜来的干部却不紧张,笑呵呵的道:“稻田鳖收成不错,村里高兴!就杀猪按家按口给送去……”
“大家伙儿知道这都是您和三平哥的功劳。所以专门给您和三平哥备上了一份呢!”说着,这干部举了举手里的盘子道:“也没多少,就每人一斤多的肉。炒了点儿,剩下的您提回去。”
葛泰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却见他笑着道:“你们啊!好日子这才过了多久?!杀猪都整了。有钱多存着。别老想着都花光,多留几分余粮嘛!”
干部们笑着应是,他们也都知道这位老人是为他们好。毕竟葛泰对于小时候旧中国的大饥荒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粮食就是一切。
曾经经历的饥荒,那种深刻在骨子里的饥饿感让葛泰养成了一个习惯——不浪费粮食。并且储存粮食。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习惯,让他在后来表现亮眼才引起了沐山等人的重视。
因此,葛泰对于粮食和农业一向极为看重。在他看来这些才是一切都根本。如果没有了农业作为支撑,哪怕是你工业做的再好国家也会出现情况。
比如现在的苏联,就开始出现情况了。当然葛泰对此知道的并不多,但他一直坚持认为。如果饭都没有吃饱的话,那么国家发展肯定会出现问题。
农家便菜便饭,很是简单。就是点儿木耳炒肉,然后一碟煎鸡蛋。两碟野菜,这就是今天的全部菜色。几位干部在把饭菜端上来后,也都笑呵呵的坐下来了。
他们都知道,葛泰和梁三平从来不摆架子。但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不喝酒,于是大家就着这些菜色开始大嚼了起来。饭桌上大家都没有说话,只管吃饭。
这也是梁三平和葛泰带出来的规矩。吃饭就吃饭,什么话吃完饭再说。一堆汉子们不喝酒干吃饭,这顿饭自然吃的很快。都是干体力活儿的汉子,三下五除二就干光了饭菜。
随后村干部们笑呵呵的拿着茶杯过来泡茶,梁三平则是开始询问起这段时间村里的发展。虽然他都走过一遍了,但具体的数据还是得问村里的干部们才知道。
“这段时间我们兴建的养鳖田八十亩,现在都逐渐可以开始收获了。那稻子长的也不错,村里老少们在几个专家的指点下,上山采药也能挣个三五十块的每个礼拜……”
村里的干部们见梁三平问起,也不矫情把情况都说了一遍:“现在麻烦的就是这路的问题。这路没有修好,村里好多玩意儿都运不出去啊!”
梁三平闻言无奈的哀叹了一声,又是道路的问题。其实关于道路,他一直都有想法。可哪儿来那么多资金啊!村里通水泥路,这直到新世纪后国家才逐步的完成。
现在要想在村里通公路?!这无疑是难如登天。而且梁三平现在哪里抽的出来那么多资金啊?!安天民公司现在的资金都砸到新业务上面去了。
就算是回笼了一部分资金,但研发和其他研究的投入也很巨大。新项目的投入更是需要烧钱,现在整个安天民需要的钱更多了。梁三平还发愁呢。
“别想那么多了,现在不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葛泰笑呵呵的对苦着脸的梁三平道:“现在琼岛别说是村里了,就是国道也不就那样么?!都是黄泥铺着黄沙。”
梁三平苦笑,可不是么?!现在整个琼岛,连国防公路都是如此。每次下雨所有人都得头疼无比,出门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交通不便啊!
“这次陈家过来,我其实首先考虑的就是修路。”梁三平喝了口茶,对着葛泰道:“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宝亭到鹿城的路咱得修好啊!不然啥东西都运不出去……”
“你有这个想法是好的,但陈家那边能同意么?!”葛泰笑着对梁三平道:“修路要下定本钱,可不是小数目。陈家肯定有自己的考虑。”
“而且,这么大的项目我们想要立项也困难啊!现在江口到羊城的高速修到了一半,成效如何还没有见到。上面肯定不会大面积铺开这种做法……”
梁三平闻言微微一笑,道:“但小面积实验,国家还是允许的嘛!我们宝亭到鹿城,也就五十余公里。修一条路过去,成本没有江口到羊城那么大……”
“而且,那条是高速公路。如果国道方面能够引进外资,那么我们国家在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