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霸主-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给上面报告,要求把联防纳入他们的管辖……”叶建文一仰头喝下一杯酒,苦笑着道:“我很清楚,我比谁都清楚。要是给他们管上了……”
梁三平沉默了,这件事情他不好说什么。如果说没有把权限和管辖归属清楚,那么很可能导致的将是后来的那种情况。好好的一个治安维护机构,变成了乱七八糟的机构被诟病。
“老叶,我觉得越是这样你就越得回去。”梁三平看着叶建文,沉声道:“这些都是你的心血,那些也都是你的战友。难道你就这么放弃了?!”
叶建文嘿然一笑,给梁三平倒了杯酒:“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已经跟上面申请了,回头就调我到冀北去。他们不是跳的最高么?!我就专门去他们那里!”
梁三平闻言,嘿嘿的笑开了。那帮人可谓是自作孽啊,叶建文哪里是那么好招惹的?!这小子要是狠起来,连李团长都惧他三分。那些人完全是不知道叶建文这小子的脾性啊。
一顿酒喝完,叶建文领着梁三平去见了一趟沐山。沐山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自己最迟会在三个月内到任琼岛。梁三平心下明了。
这是琼岛的事情要定论了,沐山被调任过去就是一种信号。沐山在江口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调任琼岛肯定是官升不止一级。
沐山也没有和梁三平多聊什么,只是问了一下他关于江浙的情况勉励了他几句就放他走了。随后叶建文将梁三平送到了口岸,林蒙他们都在关口等着梁三平了。
“这估计是我最后一次‘以权谋私’开车送你了……”叶建文洒然的对着梁三平笑着道:“我这到了冀北以后,咱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见到呢……”
“说不准我把总部调到帝都呢?!”梁三平哈哈哈一笑,狠狠的抱住了叶建文:“自己小心,遇到事儿别冲动。累了,就来找我喝酒!”
关口的检查很快,一群人都看到了是叶建文带来的人。在检查了证件没有问题后,很快的便放行了。穿过国内的关口,香江那边的英国人倒是也没有怎么为难。
没一会儿,众人便转出了关来。姜立已经笑呵呵的在香江这边等着梁三平他们了,见得梁三平走出来姜立快步上前给了梁三平一个大大的拥抱。(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八章 入香江,新考虑
“走吧!我们都安排好了,我们先去酒店休息。”此时已经是下午了,他们还得开车半天才能进入市区。所以梁三平点了点头,便招呼这林蒙等人上车了。
林蒙等人还在晕乎乎中,第一次踏上香江的土地让他们感觉是那么的梦幻。有些不真实感,让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现在就在香江的土地上。
但这里看起来却不像是他们想像中的香江。这里还只是和江**界的地方,哪怕是到后来也没有太多的发展起来。所以一片都是荒山,让林蒙他们有些失望。
不过,随着车子开进香江市区。林蒙他们的眼睛逐渐的亮了起来。一栋栋的摩天大厦,成排的高楼。熙熙攘攘的人群,夜幕下闪烁的霓虹灯。
这一切都看起来不那么的真实,让人沉醉而又迷幻。和林蒙他们的激动比起来,那些个老师傅们则是显得小心翼翼的。甚至大气都不敢出。
前天他们在羊城的时候,就算不是很活跃但至少他们还很随意。可到了香江之后,这变化的极快的世界,让他们忽然间变得无所适从。看着似乎没有什么所谓的梁三平他们不由得钦佩起来,这位年轻人似乎根本就对这些没有任何的感觉。
甚至梁三平还能够安稳的呼呼大睡,这叫他们无比的佩服。事实上他们不知道,梁三平何止对这些不在乎。甚至他还觉得,这些建筑是那么的老土。
后来的内地有着更多的摩天大楼,甚至多到已经让都市人都觉得厌烦了。每到假期,都成群结队的到乡下去度假。没几个愿意呆在都市里看着钢筋水泥丛林。
车子在香江都市的车流中穿行了好一阵子,这才抵达了一家酒店。尽管林蒙和郎梦成已经穿着自己从浙省带来最好的衣服,但在这大都市里看起来依然是那么的老土……
在这座绚丽的大都市里面。林蒙和郎梦成一下子就迷糊了。他们想跟梁三平说什么,但看着正在被姜立拉着梁三平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这座酒店很豪华,豪华到让一众人有些束手束脚。大厅里面带着绚丽花纹的大理石地板,厅内吊顶的那顶六层水晶吊灯,酒店休息区里深褐色柔软的真皮欧式沙发。
穿着一身暗红色、带着小礼帽的服务生微笑的对着他们用粤语和英语问话,这一切都让林蒙和郎梦成感到很不自在。曾经在浙省认为自己应该不算太差的他们。现在却感到了一丝惶恐和迷茫。虽然知道香江会很奢华,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那么的奢华……
现在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内地还没有多少家招待所、酒店或私人家庭有席梦思。但姜立给他们安排的酒店,则是清一色的柔软席梦思。坐在柔软的床上,林蒙在低头思考着。
此时的梁三平,在跟姜立商量着明天的行程。他们将会先去拜访陈乾,陈乾已经在香江等了梁三平好久了。若非他无法进入内地,或许他早就进去找梁三平去了。
随后梁三平跟姜立一起去拜访利佳成及船皇,梁三平是希望船皇在魔都的船队能够帮一下忙。随着安天民在浙省的扎根。那么毫无疑问的将来需要运输的货物会更多。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海运机构协助,毫无疑问船皇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在商定了行程之后,梁三平也跟姜立说起了现在浙省的情况。
包括了这次自己带来的几个人,那几位老师傅对于包装的看法。梁三平的话叫姜立哭笑不得,在现在的香江哪怕是再一般的东西也得讲究个好包装不是?!
或许只能说内地的这些个老师傅们太保守吧,梁三平带他们出来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包装的价值。不要单纯的认为真的还是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
“我的意思是,我们做一个市场调研。从大街上找来一些人,随机进行抽查。做一份调查问卷。几个不同的包装、不同的价格。和这些包装在他们心里的价位。”
这次梁三平带来了好几种不同包装的龙井茶,他也同时拟定了一套调查问卷。说着梁三平把自己拟定的这份调查问卷交给了姜立。
后者拿过来看了一下。不由得笑了。直说梁三平太过狡猾了。这份调查问卷很简单,上面罗列着几个不同的包装,然后询问这些人感觉那个包装的品级高。
而每个包装都给出了三个选择的价格,让路人来判断这些包装的价格。然后就是冲泡,会冲一泡茶给被调查者,然后询问他们口感如何。不同品级的有什么区别。
“阿立。你安排一下人。明天带着这些老师傅来做这个调查吧。”却见梁三平笑着对姜立道:“小刘、林蒙和小郎,要跟我去见陈老爷子。”
“这个是小问题,今晚我就安排好。明天会有人陪着这些老师傅来做这件事情。”姜立拍着胸部保证没有任何问题:“陈家那边,现在似乎对你兴趣越来越大了……”
“陈老爷子眼光不同于常人,他能看到的更多……”听得姜立的话。梁三平沉默了一会儿道:“内地的发展和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将来企业想要做大,那么和内地的接触不可避免。我现在的作用,就是给这位老爷子搭一条桥让他可以沟通内地。”
说着,梁三平笑了笑:“毕竟老先生的身份很敏感,不好去跟内地沟通太多。但陈家一大家子,不可能仅仅指望着香江或夷洲过活。这两地的市场已经被发掘的差不多了。”
梁三平的话叫姜立不断的点头,现在利佳成等人也看出来内地的发展潜力了。仅仅是开放了一个江口,其增长率便已经让无数人惊掉了眼珠子。
江口现在滚动的资本,让姜立看着都害怕。香江的工厂正在不断的内迁,大量的机械被运往江口。随着稠密的人口增加,整个江口的经济爆炸性的增长着。
利佳成之前实验性开的几家超市,现在都取得了巨大的盈利。这叫利佳成对于内地的市场更有信心了,他正在考虑摸索出一条道路。将自己的超市开到其他的区域去。
船皇也很高兴,舍口港的运输量与日俱增。港口据说还需要扩建,船皇正在想办法沟通江口方面,将自己更多的船舶放到舍口港去。
“三平,浙省这边的发展你还有什么规划?!”把这些事情都聊完了以后,姜立对着梁三平轻声问道:“茶叶,现在我们做的是高端品牌。但这肯定只能使一部分。”
“想要带动大多数人富起来,仅仅是凭着这些茶叶肯定是不够的。浙省也没有琼岛那么好的自然气候条件,可以做冬季蔬菜。所以……”
梁三平听得姜立的话,不由得笑了。却见他拿出自己的文件包,摸了一会儿拿出一份文件交给姜立。后者拿过来看过后,随即不再说话了。
“哈哈哈哈……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要是没有把握的话,我哪里敢到浙省去撒野?!”梁三平对着姜立哈哈一笑,道:“放心吧,按照规划走没有出错的话。就行了。”
梁三平要做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丝绸。浙省丝绸自古以来就是名品,从古至今丝绸业都异常发达。甚至浙省首府一直皆有着“丝绸之府”的美誉。
《越游便览》载:“绍兴西北华舍,为绸机荟萃之区,亦即绸市集中之地,出品为纺绸、线春。下坊桥则多织花素贡缎,质细而韧,物品优良,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埠,厥数颇钜。”
在被发掘的良渚文化区域内,甚至也发现了丝绸。这奠定了浙省丝绸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出土的丝织品残片,是先摷后织的,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实物,这块距今4700—5200年的丝绢堪称“世界第一片丝绸”。
当然,国外的学者们处于某种心理向来是不肯承认这个事实的。他们肯承认的,只有大汶口文化时期出土的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的丝绸织品。
历史上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由于其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为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
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
这项技术在古代仅有中国拥有,而中国一度也禁止这项技术外流。不过,极为高昂的利润让很多人铤而走险。我们大约可以把这件事情看作是现在的专利侵犯。
比如朝鲜半岛地区,他们是在当时中国移民的协助下,于西元前200年成功实现养蚕技术的突破。随后前500年-前300年西域和田河流域也实现了养蚕。(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九章 见陈乾,叙旧事
罗马帝国则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蚕种并发展养蚕技术,几位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工作的僧侣将蚕种放在中空的手杖中,私自从中国带出,并辗转到达君士坦丁堡。
当然,我们现在可以根据这个痛骂将技术和蚕种提供给他们的人乃“国之奸贼”。顺便在老外说专利的时候,告诉他们。他们祖宗就是从中国窃取养蚕技术的。
但即便他们获得了这些技术,依然没有办法大面积的发展。桑蚕发展的最好的地区,依然是在中国。尤其是在苏杭。在古代中国,我们最为重要的几项出口商品就是丝绸和茶。
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从中国西南一直延伸到了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当时的古人大批量的出口茶叶,换取马匹。
而以苏杭为代表的丝绸,在当时则是无比贵重的商品。即使拜占庭人确实发展了丝绸编制技术,在皇宫庭院内设立蚕室和缫丝机,但也仅仅是为皇帝服务。
当时拜占庭所有的土产丝绸大多被皇室成员享用,剩余的材料也能以一个高昂的价格卖到市场上。是以,他们所产的丝绸一方面极少另一方面则是质量与苏杭丝绸没有办法相比。
“现在浙省还有着大量的丝绸厂,丝绸也一直都是浙省出口的拳头产品。但在推广方面,他们却没有做到太多的成效。”梁三平笑着对姜立道:“在这点上,我们倒是可以做些文章。”
“此外,江浙地区的水产、金华火腿、枇杷……等等,都是不错的节点。做好的话,完全可以行销到国内其他地区。”
在这些事情上,梁三平已经做了完整的规划了。他首先是把茶叶做起来。做高端茶让浙省看到希望。毕竟其他的产业,产生的利润会慢一、需要的时间也长一些。
“我还准备看看稻田养鱼能不能做,‘稻花香鱼’应该是个不错的卖点。即使是在浙省,这些鱼也可以被消化掉。魔都现在正在被重新规划,相信那里将来也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梁三平再次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个时代的交通问题,换在后来梁三平有信心可以把浙省的这些稻花香鱼直接运到帝都的市场出售。因为哪怕是从琼岛出发。
只需一天一夜。便可以抵达帝都。但现在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交通的不便利限定了农产品类,尤其是这类农产品只能是在周边地区销售。
“其实,我一直都想做的是把我们的茶叶产业发展起来!”梁三平感慨了一会儿,对着姜立和夏振东道。这是他在浙省呆了一段时间,看了大量的资料后发出的感慨。
中国,自古以来的茶叶大国。但在世界茶叶出口量的问题上,依然是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当然,世界茶叶消费仍以红茶为主。主要消费国饮茶习惯也与我国有很大差异,这无疑也是影响我国茶叶海外推广的重要因素。
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从国际贸易格局和影响力上看,要成为“茶叶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梁三平看来重要因素还欠缺:一是市场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即没有像立顿、星巴克、麦当劳这样规模的跨国企业,能够引导国际消费潮流,带动国际市场需求。
二、目前的茶叶品牌少。且为区域化品牌,没有形成国际化知名品牌。三是标准化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仍需完善。
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难以生产符合国际市场消费者口味的产品;五是市场宣传促销手段停滞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