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霸主-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少数的区域有平房甚至楼房,更多的地方真的满地都是茅草房。外面抹着一层黄泥,让人看了心酸无比。但在这宝亭地区,他们眼中所见的。
最差的,都是瓦房。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房子,都是平房。仅仅是这点就足以说明了这里乡村的富足。没有钱。哪里能盖上这样的房子住?!
而当他们匆匆的赶到了宝亭的时候,却发现接待他们的并非兰斌。也不是梁三平。而是在县里值班的一个科室主任,却见这位主任很是抱歉的对着郭启道。
“真是抱歉,兰县长现在真的没有时间。今天是我们第四批瓜菜采收的日子,兰县长带着大家都下去村里了,我这是不得不值班才留下来。不然我都去了……”
看着这位叫罗会的主任,郭启极为眼尖的观察到他双手上厚厚的老茧还有一身黝黑的皮肤。这明显是常年在地里干活儿的人,如果不是他说话还得体郭启简直都要以为宝亭的兰斌故意怠慢自己,找个农民来充数连个干部都不愿意放在县里。
“既然你说你们县长现在在村里。他在哪里你带我去!”周方然脸上很不好看,好歹我们是帝都下来的工作组不是?!竟然想就这么打发了我们,你还真做得出来。
罗会倒是没有说什么,笑呵呵的便领着郭启他们向兰斌所在的村镇开去。车上的郭启和周方然两人的脸色,却都不一样。郭启依然是保持的淡然,而周方然脸色却很难看。
他决定,如果真的是梁三平怠慢自己那么肯定要给他个教训的。但抵达了罗会所说的那个村子后,周方然就知道。他并没有瞎说。虽然一路上他都看到人人在忙碌着采摘。
当时他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但真正看到的时候他还是无比吃惊。梁三平和兰斌的履历相片他们是看到过的。但和现在正在忙碌的梁三平、兰斌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
相片上的梁三平和兰斌,至少看起来白净了不少。穿着一身短衬衫,人看着就精神。可现在在他们面前忙碌着的兰斌和梁三平,则是和相片上的完全不一样啊。
现在在工地上的他们黝黑无比,剃着短发穿着有些和破旧的蓝色工装。嘿哟嘿哟的跟着那些个小年轻们在抬着瓜筐,不时的大声说笑着引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三平同志、兰斌同志。你们好!我们是帝都来的调研组,我是组长郭启、这位是副组长周方然。这是我们的组员……”看着梁三平他们在干活儿,郭启很是感慨。
随即走上前去向梁三平他们介绍起了自己,还把副组长周方然和下面的组员们都介绍了一遍。梁三平笑呵呵的跟他们打招呼:“诸位,怠慢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啊。我们得抢时间。”
“现在已经是第四批了,春天越来越近。我们需要尽快的把这些农产品都采摘下来,送出去。不然的话,春天到了各地也能再种蔬菜这些可就不值钱喽!”
梁三平的这个解释,勉强让周方然等人的脸色好看了些。但也就好看了些而已,在他们看来梁三平这么办事儿明显是对他们的不够尊重是不能接受的。
其实,梁三平也很无奈。他不是不想拿时间来接待这些人,实在是时间太紧了。今年的收成不多,但订单也很是紧俏。此时已经进入二月份,都快过年了。
整个亚洲地区,几乎都有过年的习惯。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香江等地。是以,人们杜宇蔬菜的需求也就在不断的增加。且这些区域很多地方,都没有办法种植蔬菜的。
大棚菜一个是味道相较琼岛的天然蔬菜,有着一定的差距。第二个则是成本较高。哪怕是琼岛的蔬菜有着巨大的运输成本,但总体算下来依然比他们本地出产的蔬菜便宜。
“来来来……大家都尝尝这琼岛本地的白纱绿茶,这可是亿万年前陨石坑里种出来的茶叶啊。味道很是不一般呢!”却见梁三平笑呵呵的给这一行人说着,随即便让人冲泡茶水。
干体力活儿自然是茶水是少不了的,工地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拿着大锅直接烧一大锅水。然后茶叶放进去,再把茶水打到桶里送到工地来。大家喝水,都是拿碗来打。
但人家毕竟是调研组么,所以村里的干部们也就跑回到村办公室去拿来了办公室的茶壶和茶叶。老老实实的给泡了壶茶,用开水洗好被子给倒上。
“三平同志太客气了,其实不用专门为我们泡茶的。”却见郭启笑呵呵的感慨道:“我当时在滇省做知情的时候,也这么热火朝天的干过活儿。那时候还没茶喝呢……”
郭启确实是去过滇省,那时候他还年轻不过是二十余岁。现在都四十开外的老人了,却见他感慨的看着梁三平道:“三平同志,你觉得你们的冬季瓜菜能够在滇省推广开吗?!”
梁三平闻言一愣,随即笑了:“郭启同志,我们国家的每个省份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环境。很多东西,是不能照搬的。南橘北枳的故事,我们都听过。照搬的结果就是如此……”
说着,梁三平放下了茶杯轻声道:“这样的亏,我们不是也吃过么?!‘农业学大寨’,一部分干部走形式只是去学梯田。但不看看自己所在的区域是否适合做梯田。”
“这种形式主义是要不得的。诚然,大寨精神我们都需要去学习。但也要灵活的学习。不能什么都照搬。我们需要分辨出哪些适合我们,那些需要因地制宜。”
梁三平的话,叫郭启不断的点头。当年他也是这些事情的亲历者,所以对于梁三平所说的情况很是了解。不得不承认,梁三平所说的是事实。
当时一部分的干部所谓的“学大寨”就是学了个形式主义,核心的大寨精神没有学到。却想要学人家建设类似的梯田,可他们完全没有去想自己当地是否适合这么干。
“形式主义要不得啊……”郭启无奈的苦笑,而边上的 周方然则是默然了。他当年也是经历这些事情的人,所以对于梁三平的话他心底里是认同的。
“那么,三平同志觉得滇省该如何发展呢?!”接着,郭启又笑着问起了梁三平。而后者伸直了腿笑着道:“郭启同志啊,你这话问的好没道理啊!”
“一个我没有去过滇省,根本就不知道那里的情况。只是从一些书籍报纸上看过关于滇省的情况,这样你叫我怎么做出判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不能胡说。”
梁三平的话,叫众人一阵哈哈大笑。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在理,他都没有去过滇省你叫他现在就说出来关于滇省如何发展,这不是强人所难嘛!
“倒是我心急了,不过三平同志啊。咱们这就是随意聊天,你随便聊聊看吧!”郭启笑完后,挥手对着梁三平道:“我们又不是开会,就是大家坐着聊聊。说说看!”
郭启的话,叫一众人脸色有些古怪。梁三平都已经明确表示了,自己对滇省不熟悉不好说什么。为何郭启还要强迫梁三平说说自己的看法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调研毕,股份制
众人中,只有周方然若有所思的看着郭启眼神中带着恍然。郭启现在是农业口的干部,职务差不多已经到了他这个年纪所能到的极限了。
眼瞅着接下来就是要到下面的省市去挂职,而看着他如此追问梁三平。毫无疑问的,他将来的目的地肯定就是滇省。甚至他可能负责的,就是农业口。
所以他才会追着梁三平来问。而被追问的梁三平见郭启如此,到也不以为意笑着道:“你希望我说说,那我就说说吧!说错了,您可比挑理啊……”
郭启笑着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示意梁三平继续说。却见梁三平并没有着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是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前段时间,大家也知道我们在美国开了一次茶艺展示。”
“那次,我们吸引到了不少的美国人对我们的茶艺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对我们的茶叶很感兴趣。可惜的是,我们的龙井产量有限。后来晕过去的五十吨龙井在几天之内便销售完毕。”
“从那次的事情,我也得到了启发。事实上我们的茶叶有着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滇省,数百年以来也有着大量的优质茶叶。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发展。”
郭启点了点头,将梁三平的话都记录了下来。不断的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却见梁三平微微一笑,继续道:“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实际的问题。这就是如何推广我们的茶叶。”
“销售通路、营销策略、市场方向……等等,我们都需要考虑周全。”却见梁三平笑着对郭启道:“除去茶叶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发展通路就是农产品。”
“烟草、咖啡、香料和滇省特有的中草药,还有一些山珍。这些都可以作为滇省的主打产品,只要做好通路那么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欢迎程度是可以预期的。”
没有人比梁三平知道,咖啡给滇省带来的是什么。雀巢于80年代末开始就在滇省展开运营。为咖啡种植者提供培训,并购买他们的咖啡。
1998年时,滇省的咖啡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3。7万袋。至2012年的时候,滇省的咖啡产量直接达到了110万袋!近乎十倍的产量,但依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为从源头获取咖啡,国际咖啡集团和贸易商人开始直接在滇省开展运营。瑞士咖啡贸易公司——沃尔咖啡与中国思茅阿拉比卡星咖啡有限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2012年。星巴克也与滇省爱伲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为此,英国的《金融时报》专门在当年的11月2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农民获得咖啡品味》的文章,报道指出滇省成欧洲上等咖啡原料重要产地。
而同时,滇省的烟草也发展的也很好。至2012年时,仅仅前三个季度滇省的烟草出口量便达到了8万吨。创造外汇4亿多美元,这在当时虽然不算是了不得的数字。
但在诸省之间,以烟草创汇的兄弟省份里面他们却是拔了头筹的。甚至滇省的烟草出口量,直接占据了全国所有烟草出口量的六成。而滇省的烟草产量和出口量,显然还能有一个巨大的增幅。毕竟和其他国家的烟草相较。滇省的烟草是有着自己的优势的。
“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需要的是进行深入的调研、进行全面的考察。才能够做出决定。而不是一拍脑袋,做出伤农之举。老百姓的信任是很深切的,但也是很脆弱的。”
却见梁三平看着郭启,轻声道:“一旦我们做出一次的伤农之举,那么后续哪怕我们做的再多好事。老百姓也会记得,我们曾经伤过他们。在和我们配合工作的时候,总会有犹豫。”
梁三平的话。叫郭启不由得一阵点头。事实却是如此,而这样的例子已经不是发生一次两次了。郭启也知道。如果自己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将来的情况是可以预期的。
这一天,调研组们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周方然从开始的冷漠,到逐渐的对梁三平产生兴趣。再到最后,俩人已经详谈甚欢。郭启则是一如既往,仅仅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晚上吃过晚饭之后,调研组便四下散开来。一部分人深入包括安天民公司、江海农场及各个村镇对梁三平进行核查。而郭启和周方然则是将梁三平叫道自己房间内谈话。
具体的谈话内容,只有梁三平、郭启、周方然和一个记录员知晓。这些都形成了一份份的报告,被归档并很快的送往帝都。调研组不仅仅是盯着梁三平。
他们更是在一周之内,将整个宝亭地区的情况摸了个通透。有人专门跟车跑过鹿城,有人在乡镇里帮忙采摘收获的瓜菜。有人前往两院进行一些咨询问话。
也有人对梁三平的生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秘密调查。总之这一切都在缓慢而坚定的进行着。旁人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感到有些紧张,而梁三平却是一脸云淡风轻。
每天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连跟陈家管理人员的接触也没有任何的避讳。好在梁三平在宝亭地区的威信算是建立起来了,却没有当年的那种风言风语。
调研组对于他们的调研情况、调研对象都讳莫如深,却没有人能够从他们那里听来什么口风。整个宝亭地区,对于这种现象极为奇怪一时间一些谣言也冒出来了。
什么梁三平得罪人了,现在上面要整他啊、梁三平做的事情犯忌了要倒霉了啊,又或者说是说上面派人调查梁三平要升大官了。这是所谓的组织考核呢。
但无论别人怎么说,梁三平的日子照过。人们熙熙攘攘的议论了一周,却发现调研组在调研了半个月后悄然离去。谁也没有提前打招呼,就这么直接走了。
和他们来的时候一样,真有些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姿态。这叫众人有些莫名其妙,你说你来的时候没打招呼也就算了。离开也没有个招呼,这算个什么事儿?!
新年的爆竹声响起,在众人满足的目光中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些天刚刚好第四批瓜菜采摘完毕,而安天民公司也把瓜菜款项收回来了。
在年二十九,整个宝亭地区每个村镇都开了大会。镇长和安天民公司的财务,会大声的念出名单和金额。然后下面的老百姓们则是笑的咧开嘴的上台去拿钱。
今年是个丰收年,更是个愉快年。宝亭地区因为全面种植了反季节瓜菜,今年的收入很是可观。而梁三平同时拜托了姜立,从香江弄到一些电器送来。
这些便成为了宝亭地区老百姓们的福利,现在大街上到处能够见到那些一堆堆的年轻人们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肩膀上扛着一个巨大的卡带录音机咚咚咚咚招摇过市。
如果不是这里的街道太烂,如果不是这里到处是青山绿水甚至你会把这里当成是帝都或者羊城。否则的话,根本就没可能有那么多的卡带机啊!
当然,这里最常见的风景便是这些招摇过市的年轻人还没有嚣张两下。就被从村里赶来的老人们逮住破口大骂,一个个灰溜溜的跑回村子不敢吱声了。
管理公路的陈家,从来就不是笨蛋。陈乾很早就让人准备了一些香江的饼干糖果,年前就以慰问的理由,送到个包括安天民等各个公司、村镇。
当然,说起来是说安天民和本地老百姓帮着修路这节省了不少施工费用。所以,陈家做一些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却也是事实,但陈乾的这番手段让陈家和本地百姓关系好了不少。至少大家在收费站见到了,在大街上见到了还会笑着打招呼。
随着宝亭地区的发展,一些外地商户看到了商机开始涌入。尤其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