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粮食,不用直接给钱,估计村子里就是给建个二进,都轻松的紧。“
  这说的还真是实话,都开春了,各家的船都开始出海了,这每日渔获就不是小数,如今各家都有了田地,虽说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直接出产粮食,可是这种菜什么的却什么问题都没有,各家当初在冬日里做海货生意的时候,有了钱,往家里存的粮食也不在少数,还有前些日子刚分的鲸鱼肉,这样一算,确实家中宽裕的紧,若是只是那这些出来,不用花钱,估计谁家都愿意。
  其他听的人也跟着点头,那莫大家的大石还跟着说道:
  “我家弟妹多,到时候送到学里的肯定也多,兴哥儿,这书本什么的,不知道要多少钱,我好让我爹开始攒钱。“
  他们家孩子从第一次用碧玺换了钱之后,就一直想着读书的事儿,只是这读书总是要在衣食住行之后,所以银子全用到了盖房子,买地的事儿上,后来又有了银子,这莫大也只是一个劲的想着怎么将家业拓展开,好让自家的孩子以后再不用受穷,倒是将这读书的事儿给放到了脑后,如今这村子里自己要有蒙学了,这事儿自然而然就又被提起来了,为了这个,家里的孩子连往日好不容易得来的零花钱都全都集中了起来,就为了能到时候不被拉下,好去识字读书,他身为大哥,自然是要帮着的。别说是他了,就是大牛,也暗暗的将莫大给他娶媳妇的钱,私藏了一点,就为了到时候让弟弟们能读书。所以这会儿问的很是切中核心。
  “一开始用什么纸笔书本啊,当初我和二子,那就是把书背下来,然后就在地上用树枝写,先把字认全了,然后去讨点人家丢弃的不用的笔,沾了水,在桌子上写,等到能把字写的像样子了,这才用废纸酱油水练,等废纸上写的能见人了,这才开始买纸笔墨砚。要不然不知道浪费多少钱去呢,至于书本,这个我家有,到时候花上十来文钱买点纸,到我家抄就是了。“
  仗义啊,这可是省了大家伙儿不知道多少开销了,而且给出的办法还特别适用,几乎全村所有的人都适用,就是不准备花束脩去学里的人,按照这个法子,也能识字写字,即使写的难看些,可是只要这么学了,总比不识字强不是。
  所以兴哥儿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高兴了,特别是那几个二十出头的,更是乐呵得很。
  “我还想着我这岁数,都娶媳妇了,还去上学是,实在是有些难为情,要是按照兴哥儿你这么说,我们家只要去一个两个孩子,把学的东西回家在说说,我岂不是也能识字?我也不求以后能考上做什么老爷,就是以后进城能看个告示,能看得懂账本,会算数就成。“
  “可不是,我也是这样想的,家里不能干活的孩子去读书那没什么,可要是咱们都去了,那这出海岂不是没人了?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还省钱,兴哥儿,你们还真是机灵啊。“
  大家都高兴了,贾训也高兴,这要是按照如今这模样,那岂不是说咱们这村子里以后就各个都读书识字了?那这村子才是真的起来了呢。
  要知道,这年头,乡土情节最是严重,你要是出息了,不帮扶家乡父老,那简直就是忘恩负义的典型,都会让人唾弃的,这村子里只要是出一个有功名的人,那以后这村子里无论是谁,受了委屈,你就有帮着出头的义务,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潜规则。而读书的人越多,这出有本事人的几率自然就越高,而这有本事的人地位越是高,这村子里未来在县城,在其他人眼里的地位也一样越来越重,甚至有可能达到在外头只要知道名声,就没人欺负的地步。
  想想贾家,那些依附贾家的族人为什么那么嚣张?什么地位都没有,甚至有些吃饭都成问题,可在贾元春封妃之后又是个什么嘴脸?还有那些贾家的下人,为什么那些管事比寻常小官都有权势?为什么自古就有宰相门前七品官的说法?和这其实就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80章

  贾训没有直接去找徐家少爷,因为他不知道人家是不是从京城回来了,所以特意去寻了人探问,好在这会儿毕竟已经是到了四月下旬了,就是殿试都已经结束,京城的那些什么文会自然也是早早就已经完结,人家徐家少爷一个秀才自是没有在京城和新进的翰林进士之流抢风头的可能,已然回到了县城,别说是他,就是西山书院中其他人也一并都回来了,贾训过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回家暂歇,回书院读书之间的空挡。
  “你这书单倒是齐全,若是凑满了,再加上些有名的文人游记,史书之流,想来考到举人都不用在多置办了。“
  徐家那少爷和贾训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他是看着贾训起来的人了,看到如今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少年,却依然还是忍不住感慨这时移世易的变换之快,当年身上衣裳到处是补丁,脸色带着几分菜色,瘦弱的像是个□□岁的小童一般的孩子,到了如今居然也是一身干净整齐□□成新的长衣,满脸带着书卷气,一言一行,还有那渴求读书,却又不卑不亢,大气的不像是寻常偏僻的渔村出来的孩子。这之间的转换真的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这些书,我这里大半都有,你要抄拿去抄就是,又不是什么古籍珍本,至于没有的,我们书院倒是都能找到,只是你过去未必能成,毕竟那些都是书院的书,外人一般不给借,这样吧,这些我也是需要的,不如我先去抄了来,到时候再借给你就是。“
  帮忙帮到这个程度,真的是让贾训惊喜的不行,按说他们关系虽然不错,却也没有近到这个程度,这徐家少爷这样出力,贾训心下多少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想想自己家也不是有什么能让人谋求的,好歹放心了些。
  他这里放心了,那边徐家少爷倒是又说话了:
  “我也听说了,如今你们家中几个兄弟都在上学,家业也起来了,这是好事儿,读书明理,科举晋身,这样努力上一二代人,你们家也就是耕读传家的人家,未必会比我家差。“
  他这话说的绝对是实话,也是他本人心胸确实宽厚,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徐家在县城绝对是不小的人家,也是有根基的人家,可追根溯源,却也只是三四代人前才发达起来的,据说原本只是寻常小商户,后来在战乱年间,祖上有一个祖宗救了一个前朝官宦人家的女眷,并娶了进门,由着这个当家媳妇扭转了门风,供着家中的孩子读书上进,所以在开国之后,前几次科举中,运气大好的一下子出了一个进士,并且做了十来年的官,最后致仕的时候已经是四品,这才是他们家在县城地位如此巩固的缘由之一。
  后来的几代人或许是立国时间长了,这文风重新起来之后,科举越发艰难的缘故,连着两代也都只是出了几个举人,可毕竟上头有这么一个官员罩着,好歹也混了些官职,或是七品,或是六品,官职不高却总是维持着官宦人家的身份,这才整个县城都算的上是首屈一指的,毕竟这里可不是江南,是整个国家中文风相对比较弱的边疆之地。若不是这里好歹属于京畿道,或许十里八乡都未必找得出几个官宦出身的人家来。
  徐家少爷对着这贾训好,有泰半也是看到了他们家和自己家当年发家时候有些类似的意思,从寻常人家一步步往耕读传家靠近,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多少的心血,也只有他们这样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一般寻常小户,能有机会发家,大半都是置办了铺子,当了商户,即使不能科考,可毕竟家业容易起来,像是贾家这样,只是置办田地,却送所有的男丁读书的实在是不多,算的上是有远见。这样的情况下,徐家少爷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家乡能多几个这样的读书人家,不说别的,好歹能将这县里的文风撑起来,只要这样的人家在多几个,说不得过上些年,这省府科考的时候,自己这个县就有可能成为科考大县了。
  别以为这样的科考大县的名头没用,在江南之地或许因为差不多看不出什么,可是他们这样的官宦人家其实心里很清楚,在偏远的地方,若是能出一个科考大县,那么整个省府都有可能将教育资源往这个地方倾斜,不为别的,只为了能以后多出几个进士,将整个省的朝中势力多扩张几分,若是有幸,有一日出上一个阁老尚书什么的,或许整个省都有可能收益。这属于政治部局,一般人是难以体会的。
  贾训没有什么可以体会的,即使他也曾是世家大族,官宦世家中的一员,可毕竟他接触不到这些,也没有人教导这些,可是这不能阻碍他感受到这徐家少爷的善意和对他们家读书的鼓励,所以很是欢喜的说道:
  “能和贵府比我们是不想的,哪有这样的造化,只是想多多上进罢了,读书识字不说别的,单单是以后出门不至于被人蒙骗就是很好了,别说是我们家,如今就是我们村子里不少人家也是这样想的,去年冬日往京城走了一遭,好些人都说,涨了见识了,往日在那海边一小块地里划拉,只看得见自己一亩三分地,还不怎么觉得,到了外头才知道,咱们合着都是土包子,什么都不懂,这不是,如今咱们村子里准备建蒙学了,要请个先生来,不求别的,只求让村子里的人都能识字,不当睁眼瞎,能算数,不会让人欺哄。“
  听说整个村子都有这样的想头,徐家少爷越发的高兴了,忍不住点着贾训说道:
  “不用说,必定是你起的头,这样也好,有这样的心,能求上进,以后你们村子只怕会更好些,怪不得县令大人要亲自给你们村子起名字呢,果然是不凡的,忍冬,去,问管家取五十两银子来,这也算是咱们县的文教大事儿,我既然知道了,自是不能不闻不问的,这银子你去给了你们村长,就说这是我帮村的一点笔墨银子,让孩子们好好读书。“
  真真是意外之喜了,来这么一趟,不但求到了这抄书的事儿,还得了这么一笔银子,想到自己带来的鲸鱼肉,还有些海产,实在是有些减薄,贾训都忍不住有些脸红了。
  “这,这怎么好意思,倒是我脸皮厚了。“
  这银子不是给他的,是给村子里的,他就是感觉有点脸红却也不能说什么不要,那不是他该说的,所以犹豫了半天才说了这么一句。倒是把徐家少爷给说的笑了起来,只是笑着笑着他又叹了口气,这才说道:
  “你如今读书了,这出海的事儿还做吗?“
  “怎么不做?地里的活计咱们不怎么懂,只能租给了旁人,这样一来,收成自然也就少了,若是再不抓紧了手里的活计挣钱,哪里还能说的上读书呢,出海也不是那么苦的事儿,海天一色,换个角度去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贾训这样的乐观,还能寻出道理来,听得徐家少爷不住的点头,
  “能继续干活也好,虽然读书的进度慢了,可这样一来,身子倒是不会差了,总是躲在屋子死读书,就是书读的再好,身体也撑不住,你是不知道,这一次我在京城可是真被吓着了,那二月份,天冷的什么似得,穿着单衣,在四处漏风的考间里考试,真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这一次又倒霉的遇上了一个月中最冷的时候,单单是冻僵了抬出来的就不下十来个,考试不成了不说,就是这一场大病,也不知道会毁了多少人呢。“
  听着徐家少爷说起这个,贾训的脑子里猛地就想到了贾珠,上一辈子他好像就是这一次参加考试,然后考死的,这么说,或许这一次也是一样?冻僵了被抬出来的其中之一?
  “好些人不好了?“
  “可不是,我来的时候就听说了,前段时间闹得不可开交的荣国府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家那个名声尽毁的二房的那个大爷,就是这一次抬出来的,听说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他也是个苦命的,听说往日在外头名声还是不错的,读书科考上也有几分本事,甚至还娶了国子监祭酒家的闺女,可见他本人有多优秀,不想没能摊着个好父母不说,这一回还遇上了这样的祸事。我听说病重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吃药,说是一心难过,原本想着用科考的好成绩来替他母亲求情的,如今什么指望都没了,心灰的很呢。“
  真的是大哥,不知怎么贾训突然心里感觉酸酸的,虽然他狠很多人,特别是王夫人,甚至还有她生的儿女,可那同时也是他的亲大哥,听到他这样,那种血脉相连的情感,还是在第一时间揪住了他的心。
  或许是贾训的脸色变得很快,或许是徐家少爷以为他是被吓着了,忙又转过来说道:
  “不用担心,虽然这样,可是大部分不是还是能熬过来的嘛,只能说那些被抬出来的平日里实在是不知道保养,这身子太差,这才撑不过去的,你们家这样成日在海上博命的人家,别的不说,这身子那真是旁人羡慕的紧呢。“
  虽然说这话很是宽慰人,可到底没有宽慰在点子上,不过贾训好歹也是在这个世界过了几年的人了,即使心神一时恍惚,回神也是飞快的,忙也跟上了这话题,开始说起了在海上的事儿。

  ☆、第81章

  和徐家少爷的谈话虽然只是随着谈话的内容这才转移到了出海这样的事儿上,不过贾训心里暗暗地却也有些认同他说的有关于身体健康与否的判断,他早就发现了,那些个一天到晚关在屋子里读书的人多半都是身子虚的不行的,像是贾珠,家中这样的条件,王夫人几乎是把家中所有补身子的东西都不要钱的往他的院子里搬,家里的几个掌权的,就是贾赦也因为他的出息而多加呵护,指望着他能给贾家添些光彩,可就是这样,却依然让他耗尽了心力,虚的不过是一场风寒就要了命。
  相反倒是那些成日忙碌不停,甚至艰难的还要在家中做活的学子,即使吃的不好,即使干活很累,即使赶考要走太远的路,却依然能坚持下来,由此可见,即使是读书也需要动静结合才成的,没瞧见那些兼顾骑射的世家子弟一个个都健康的不行嘛,由此可见,提倡君子六艺实在是很必要的,乐理舒缓神经,陶冶性情,骑射锻炼了身体,强壮了骨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