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警监-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沟通,就匆匆忙忙的把公告发出去了。”
“可是……可是……”
“老唐,别可是了。”
许厅长拍了拍他胳膊,意味深长地笑道:“听说你儿子想出国,这事说难办挺难办,说好办也好办,关键看有没有找对人。依我看别舍近求远找那些乱七八糟的移民中介,靠不住。回头我帮你跟韩均说说,他办这个可是专家,据说他曾经帮一个80多岁的剪纸老太太成功办成了特殊人才,和姚明一样拿到了p签证。”
“真的?”唐副厅长将信将疑。
“真的,他虽然在美国打的官司不多,但每个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像那个什么代表十三亿中国人民起诉n的明海,就知道炒作。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他年轻,其实厉害着呢。”
唐副厅长醍醐灌顶般地反应过来,喃喃自语地说道:“厅长,我知道省领导为什么那么器重他了,这事我是欠考虑。”
许厅长脸色一正,异常严肃地提醒道:“这些事你我知道就行了,千万别外传。”
“知道知道,我知道轻重,哎呀,你说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总那么沉不住气,修养不够,真丢人啊。”
“算了,过去的事就过去,市里不是有几家国外律所的代表处吗,请他们派个律师去讲,就说韩调研员临时有事。”
“行,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办。”
“还有,警校不是快开学了嘛,今年招的那几个老师正在培训,孟院长建议韩调研员和他们一块入警授衔。你在部里熟人那么多,关心一下,看能不能一步到位,直接授个专业技术三级警监。”
许厅长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也是余省长的意思,人才嘛,引进来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把他留住,毕竟人家在国外一年赚那么钱,我们给不了那么高薪资待遇,总得给点荣誉吧。”
省长的指示必须不折不扣落实,更何况所谓的让他“关心”,说白了就是让他送个人情,唐副厅长岂有拒绝之理,连连点头道:“应该的应该的,按照警衔授予评定标准,像他这样德才表现较好,在专业技术工作中作出特别突出贡献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正好符合最后一个条件。”

第十六章 有所发现
花园街上的川府酒家,面积不大,装修也算不上奢华,但由于他家菜做的正宗,且量大实惠,工薪消费,物美价廉,生意好得出奇。
姜怡老家远在东北,又总是加班,只能吃食堂,有时候食堂饭菜吃腻了,她就会过来点两个菜打打牙祭。
跑了一上午,饥肠辘辘,见韩均不愿意在分局吃,丁局似乎也没请他吃饭的意思,姜怡只能把他带到这个她认为很好的饭馆。
一盘蒜蓉空心菜,一份老干妈回锅肉,一个水煮肉片,一大碗西红柿鸡蛋汤,两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三菜一汤,让他吃得大汗淋漓、津津有味。
“不错,味道真不错,跟这儿比起来,唐人街的那些川菜馆做得就是猪食,价格还死贵。”
看着他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姜怡扑哧一笑道:“韩调研员,我还以为你喜欢吃西餐呢。”
韩均用餐巾纸擦了一把汗,又夹起一块肥而不腻的回锅肉笑道:“其实我很少下馆子的,以前是没钱下不起,之后是太忙没时间,并且国外吃饭没这么讲究,在路边随便买个汉堡和热狗什么的,填饱肚子就行。”
姜怡放下筷子,好奇地问:“刚到那儿时是不是很苦?”
“我是我堂爷爷接去的,他虽然不是什么亿万富翁,但也算中产阶级,所以我很幸运,比那些全靠自己打拼的人幸福多了。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自己把自己给折腾苦了,那时才十几岁,青春期吗,总有那么点叛逆。”
“什么事?”
“难以启齿,不说这些了,”韩均不无尴尬地笑了笑,旋即岔开话题:“对了,你知道附近哪里有花店,我想买一束花。”
想到他那个气质不凡的“私人助理”,姜怡吃吃笑道:“送给白律师的?”
韩均摇摇头,轻声道:“送给一个已经去世的人,等会不是要去殡仪馆吗,我想顺便给她送束花。”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从接到分局钱政委和中队李指导员安排的任务后,姜怡就利用一切机会了解他的过去,一听到他要去拜祭一个去世的人,姜怡便意识到那个人是谁了。
话题很沉重,但必须面对。
姜怡沉默了片刻,轻启薄唇道:“韩调研员,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您不能总活在过去。有句话是怎么说的,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只有活着的人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死者的灵魂才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
韩均深吸了一口气,抬头道:“姜警官,我没你想的那么……那么,总之我没想象中那么好。只是当时因为一些琐事走得匆忙,都没顾上给她上注香、送束花,现在有时间又有机会,总得让自己求个心安吧。”
“她是不是很漂亮?”
“嗯。”
“您很爱她?”
“爱真无从谈起,事实上在现实中我只见过她一面,还是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甚至都没能说上一句话。”
见他回过头,把目光转移到车来车往的大街,姜怡连忙道:“对不起,我不应该问您这些伤心事。”
“没关系,要知道我是个律师,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差。”
或许吃饱了,或许这个话题太影响食欲,午餐就这么结束了。
姜怡买的单,有机会请她吃一次就是,韩均也没和她客气。事实上他很难理解那些围在吧台边抢着支付账单的客人,居然为这种事争得面红耳赤,难道就是为了体现谁比谁更慷慨,更好客?
买上花,驱车赶到西郊殡仪馆正好是下午两点。
尽管二十四小时提供服务,但殡仪馆的业务依然非常繁忙,停车场里塞满了前来参加葬礼的车辆。几个大小不一的告别厅和悼念厅甚至不够用,许多前来送别死者的亲朋好友都坐在车里或树荫下等候。
哀乐声、撕心裂肺的嚎哭声、嘈杂声和汽车引擎声不绝于耳,让人很心痛得很,很难过。
死亡的恐惧和阴影,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命中的隐痛。为了掩饰直面死亡的懦弱和对死亡的忌讳,许多民族皆发明了许多暧昧的用语,轻巧地避开“死”的辞令。
这种回避显示了人类的无奈,也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沉重。
死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威慑着每个生命,死在悄无声息间以冷僻的幽暗笼罩在人们心头,死成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然而在国外生活十几年,他参加过不下十次丧礼,其氛围与这里完全大不一样。
主持丧礼的神父或牧师将生与死的两极分化溶契于同一层面,生是一个开始,死亦是一个开始;生是从上帝到尘世的过渡,死是从尘世到上帝的归回;生为人世间添加了一位新员,死为天国引渡了一位侨民……
与其说丧礼,不如说是一种庆典。
尤其那份洒脱、那份超然、那份盼望、那份慰藉,跟眼前这撕心裂肺的痛苦和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看到、听到和感受的一切,对韩均而言可以说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他两年前的女友,确切地说是网友,躺在阴森冰冷的停尸间里。因为她的遇害,他差点被误认为凶手,并且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对待。
姜怡很紧张,生怕他情绪不稳定最终迁怒于分局,捧着鲜花小心翼翼地问道:“韩调研员,您是先看她,还是先看石秀芹母子?”
韩均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凝重地说道:“如果她在天有灵,那肯定不希望我看到她现在的样子。”
女为悦己者容,哪个女人不想给她爱的、或爱她的人最美丽的一面。想到这些,姜怡赫然发现他真的很懂女人,而且也没之前那么令人讨厌了。
来前给殡仪馆打过电话,去大厅给值班人员出示了下证件,一个四十多岁的工作人员便带着二人来到综合楼后面的一栋三层建筑前。
门口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写着“江城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不过这个法医鉴定中心并不是公安局法医们天天上班的地方,只是遇到需要解剖的案子时才会来此,有时还会把解剖地点放在市第一人民医院。
里面很冷,工作人员套上一件夹克,一边推开停尸间的铁门,一边喋喋不休地埋怨道:“公安同志,你们不来,我们也要找你们去。你们有你们的办案流程,我们也有我们的规章制度,不管什么人都往我们这儿送,送过来之后又不管,一放就是几年,既占地方又耗电费,你们说说这算什么事啊……”
他那位遇害的网友只是其中之一,据姜怡所知光西郊分局就有四具没人管没人问的尸体存放在这里。公安局没这笔经费,民政局又不愿意为此买单,搞得殡仪馆人员逮着公安局的人就要钱,甚至声称要把尸体送回公安局去。
姜怡尴尬至极,悻悻地说道:“同志,我就是一小民警,还是刚进单位的小民警,这些事您找我们领导说去,当然,我回去后也帮您向我们领导反映反映。”
“算了,跟你说也是白说,”工作人员冷哼了一声,指着身边的一个抽屉式冰柜,没好气地问道:“柳菲菲在这儿,要不要拉开?”
地上湿漉漉的,空调温度打得很低,韩均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接过鲜花放到脚下,抚摸着冰柜门摇头道:“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
“你是他家属?”
“算是吧。”
韩均从电脑包里取出一条看守所送的中华烟,交给工作人员道:“非常抱歉,这两年给您添麻烦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父母这几天就会来,不会再让您为难。”
一条软中华,出手真够大方的,工作人员连连摇头道:“这……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我的一点心意,您千万别拒绝。”
韩均再次抚摸了下冰柜门,毅然回头道:“好啦,干正事,石秀芹母子的遗体在哪儿,麻烦您打开了让我看看。”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一条软中华让工作人员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殷勤地问道:“是在这儿还是送到解剖间?”
“我不是法医,更无权解剖,就在这儿吧。”
“吱呀”一声,第一个抽屉式冰柜拉开了,石秀兰的遗体平放在冰柜里,身上覆盖着一层塑料薄膜,由于温差的关系,薄膜上很快起了一层水雾,只能依稀看出那张已出现大片尸斑的脸。
姜怡不是法医,心中越发恐惧心悸,看了一眼便下意识地背过头去。
韩均似乎并不惧怕,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看了大约五分钟,然后掏出一双早准备好的乳胶手套戴上,掀开薄膜,又迟疑住了,像是想接触又不敢去触摸死者。
体验过一次死亡感受的人,绝不会愿意去感受第二次,不管有多么好奇。除了不想再尝试那种痛苦而恐惧的感受外,还有一个道德因素。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偷窥,只不过偷窥对象不是活生生的人和事,而是死者死亡前一瞬间的感观罢了。
然而想解开母子猝死的谜团,他必须试一试。于是咬了咬牙,把手掌贴上了死者的额头。
头疼腹痛,恶心的想呕吐,肺疼,嗓子疼,呼吸很困难,浑身都麻木了,什么都看不清,朦朦胧胧中只有一丝光亮。
神志越来越模糊,像是陷入黑暗的深渊,内脏七零八落的都在下坠,不再有疼痛,不再有寒冷……似乎看见了光,在一个圆圆的黑洞里,他尽全力去看,却止不住身体在急速地下坠。那光亮越来越远,越来越黯淡,直到融进黑暗中……
“韩调研员!”
见他脸上突然流露出极度痛苦的表情,紧接着便“嘭”的一声跌坐在地,姜怡吓得手足无措,急忙扶着他胳膊喊道:“韩调研员,韩调研员,您没事吧?”
“没事,别担心,真没事。”韩均这才回到属于他的世界,强撑着站起身。
工作人员也吓了一跳,见他没事才松下口气,一边手忙脚乱的盖上薄膜,把冰柜塞回原位,一边善意地说道:“外面那么热,里面温度又这么低,这一冷一热的特别容易中暑感冒,孩子就别看了吧,我那儿有藿香正气水,喝一瓶预防预防。”
从痛苦的症状中没找到线索,但鼻孔里那依稀的刺激性气味,却让韩均可以断定石秀兰母子是死于中毒,而且是气体中毒。只要能找到有毒气体的来源,便能解开这个谜团,就能让真相大白。
没必要再受一次罪了,他微微点了下头,强撑着走出停尸房,不无兴奋地说道:“姜警官,我们回案发现场,上午走马观花,肯定遗漏了什么。”


第十七章 人心惶惶

父亲常说:“刑警是最磨砺人的警种,没有刑警经历的警察是不完整的警察。”
同样身为警察的母亲认同他的观点,但高考报自愿时却坚决不同意姜怡报考刑院。原因不用说姜怡都知道,因为她父亲就是一个刑警。
不仅危险,工作起来还没日没夜,一年到头能休息几个周末屈指可数,属于那种给家庭尽责太少,而给社会尽责太多的人。男的稍好一些,如果一个女的工作和生活也这么没规律,一年到头不着家,很容易造成家庭危机。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报自愿时她不得不在把公大作为第一志愿。
然而她太热爱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职业,加之离家那么远,母亲鞭长莫及,便女承父业,瞒着家里请调到了重案队。
现在说如愿以偿尚为时过早,不过也只剩下临门一脚了。只要伺候好那个“笑面虎”,让他早点滚蛋,那她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刑警。
伺候人的日子度日如年,好在就剩十一天,如果刨去他下周要去省里的时间,或许只要再伺候八天甚至更短。
开着他那霸气的奥迪q7,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重案队已是晚上七点。
两协警坐在值班室看新闻-联播,姜怡跟他们打了个招呼,“蹬蹬蹬”地跑上二楼。只见会议室的灯亮着,王队、李指导员、周探长和内勤蒋姐正围坐在一起吃饭,显然他们今天又回不了家了。
指导员热情地招呼道:“小姜,我们也刚动筷子,快去洗个手,坐下一起吃。”
“来来来,我给你挪个位置。”
“不用了,我在外面吃过。”
周洪福一边示意她坐,一边似笑非笑地问:“假洋鬼子请客的?”
姜怡不无尴尬的点点头:“嗯,在他家吃的。”
王思强推开窗户朝下面看了一眼,冷不丁地说道:“车不错,就是人太小气,你们说他一个月拿那么多钱,怎么着也得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