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警监-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只是挂个名,本来就不会管。
能兼任省厅积案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行动科副科长,已经羡慕死那几位大队长了。只要呆在“801”楼下,只要挂着行动科的牌子,有的是露脸机会。就算吃不上肉,总能喝口汤,比光干“专业协警”大队长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尽管如此,他仍不无自嘲地苦笑道:“韩处长,夏主任,巡警不巡、特警不特,我算什么行家?您二位有时间,还是要去后面指导指导我们工作。”
夏莫青笑眯眯地说:“胡大队,我们真没什么好指导的,麻烦你们倒差不多。你们有食堂,我们以后就跟你们搭伙。你们的装备库肯定有专人值守,我们的小枪库没有。如果你没意见,我们就把枪支存放到你们那儿。该登记登记,该申领申领,一切按制度来。”
“夏主任,您太见外了,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是我们的工作。欢迎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有意见。”
“那就麻烦了。”
“不麻烦,真不麻烦。”
跟他实在没什么话说,韩均干脆侧身问:“孟大队,移交完之后,你们去哪儿?”
老孟接过沙志会递上的茶杯,嘿嘿笑道:“我跟老姚去西美广场警务室,看车、看包、看孩子。韩处长,以后跟张教授去那边买东西,记得去警务室坐坐。那边停车位挺紧张的,可以把车直接停我们警务室门口。”
西美广场是西郊区最繁华的地段,周围有好几个大商场、大型超市和高档酒店,比节假日才有人的植物园热闹多了,并且离家近,难怪他这么高兴。
韩大处长乐了,煞有介事地说:“好地方啊,我和张琳经常去,经常找不到车位。孟大队,以后真少不了要麻烦你。”
堂堂的省厅正处级处长,三级警监,居然为停车位发愁,也就会发生在他身上。
老孟禁不住笑道:“退居二线的人,就剩这点特权了。韩处长,下次去您尽管停,谈不上麻烦,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
“提起特权,过年时跟亲戚开玩笑,我真拟了一份特权清单。”
夏莫青饶有兴趣地问:“处长,您统计过您有多少特权?”
“统计过。”
韩均扳着手指笑道:“主要体现在停车方面,你们知道的,我跟张琳在对面人才公寓就一个地下停车位,还经常被别人占。‘801’成立之后就没为此发过愁,甚至没再交过停车费。认识张祥之后,去机场也没再交过停车费,直接把车停在机场公安局。
再就是进植物园不用花钱,以前不怎么进,无所谓。搬家之后就不行了,不从植物园走要绕很远路,几乎天天进,如果算起来这是一大笔费用;最后是省外事办帮我办的apec商旅卡,去一些国家不用签证,出入境可以走快捷通道,省很多麻烦,节约了很多时间。”
“就这些?”
“难道不够吗,说真的,我感觉我很过分,居然不知不觉享受到这么多特权。”
公安厅的处长停车算特权吗?
单位本来就在植物园,免费进出算特权吗?
至于apec商旅卡,他是以东江集团法律顾问名义申办的,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很多商务人士都办了,根本算不上特权。
从来没见过这么容易满足的领导,如果个个像他这么容易满足,纪检监察部门肯定会清闲得多,一年不知道要少处理多少个违法违纪的干部。
正开玩笑,齐兆友从休息室走了出来,寒暄了一番,直接谈起案子。
办案有办案纪律,很多刑警一上专案,老婆孩子几个月都不知道他在哪儿。边浩阳和老孟一样,不该听的坚决不听,连忙找了个借口告辞。
“嫌疑人许凡海在当地很有名,基本情况很容易掌握。1953年出生,小学文化,在当时,尤其在农村能上完小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城镇户口,顶替他父亲进入乡供销社,在五金柜台干营业员,一直干到1983年搞承包。”
刚开始卖木材,当时木材很紧俏,赚了一笔钱。可那会儿的政策摇摆不定,有人眼红,举报了,说他贪污,说他投机倒把。钱被罚了,工作丢了,差点坐牢。”
“举报人是谁?”
“不是石晓国,因为不在一个乡镇,他们当时应该不认识。”
四科的案子,四科的人最上心。
齐兆友喝了一小口水,如数家珍地接着介绍道:“被处理之后,在风林乡呆不下去,就去了丈母娘家所在的石甸镇。刚才说过,他是城镇户口,没有地,只能干个体户。于是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石甸镇开了一个小五金店,专门卖他最熟悉的小五金。
疑似被害人石晓国就在同一个镇,游手好闲,整天在镇上闲逛,他们肯定认识。初步调查没发现二人之间有什么过节,当地人只知道他后来又卖过木材,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亏了,欠亲戚朋友一屁股债,便跟镇里一个木匠出去搞装修,后来越干越大,自己带施工队,发了财。
再后来让老婆在县城开旅馆、开饭店,全自己装修的,在当时很豪华,生意很好。他自己仍然从事装修,挂靠了一家大公司,专门在sh接装修工程。渐渐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他就不再做装修了,回老家开了一家三星级宾馆,也是滨安县档次最高的金滨安大酒店。”
夏莫青感叹道:“遇到那么多挫折,那么多坎坷,最后成功了,他的创业史能拍一部励志电影。”
是挺不容易的,韩均暗叹了一口气,不动声色地问:“前科怎么回事?”
齐兆友放下杯子解释道:“八几年那件事不能算,当时办案条件有限,没要他按全手指纹。他在数据库里的指纹是前几年,由于债务纠纷发生肢体冲突,纠纷双方在辖区派出所接受处理时留下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 当机立断
“石晓国什么情况?”
“石晓国1961年出生,比许凡海小几岁。父亲是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立过功,复员后回老家当村支书,就在石甸镇所在的石甸村。当时搞大集体、吃大锅饭,村支书有点实权,他的童年比其他人好,至少不会饿肚子。
1977年,也就是改革开发前不久,他父亲生病去世,家里就剩母亲和已经出嫁的姐姐。当时十六七岁,初中刚毕业,没考上高中,他父亲是老支书,镇里比较照顾,安排他去镇里农机厂上班。”
见他嗅了嗅鼻子,韩均指着他口袋道:“老齐,我知道你烟瘾上来了,别憋着,抽吧。”
夏莫青笑了笑,起身推开窗户。
齐兆友很不好意思的掏出根香烟点上,美美吸了一口,吞云吐雾地介绍道:“农机厂效益不好,工资不高,他又是刚去的,没技术,一个月才十几块钱,干几天不愿意干了,就这么开始游手好闲。
父亲虽然去世了,干那么多年村支书余荫仍在,他去镇电影院看电影不用花钱,去镇文化站打台球不用花钱,渐渐发展到吃饭不给钱,买香烟不给钱。
滨安在江北,经济发展不如江南,镇里企业相继倒闭,很多年轻人没出路,慢慢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团伙。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偷鸡摸狗,把石甸镇搞得鸡犬不宁。”
改革开放之后那几年,社会治安急剧恶化。
各种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各种犯罪团伙为非作歹。北河省有个“菜刀队”, 一名外国女记者在北d河沙滩上被强…奸。一个自治区的8名十几岁社会闲散青年无事生非,酒后滋事。残忍杀死27名无辜者,其中包括75岁的老人和2岁的幼儿,并有多名女青年被强…奸、轮…奸……
社会混乱,老百姓恐慌,好人怕坏人,很多地方的女工晚上都不敢上班。
夏莫青能想象到石晓国当时有多么嚣张,若有所思地问:“齐科长,像他这样的人,应该躲不过83年严打吧?”
“抓了!”
齐兆友磕了磕烟灰。确认道:“石甸镇抓的第一个就是他,本来肯定会从严查办的,他母亲拿着他父亲的军功章,跑到县里寻死觅活。县领导考虑到他父亲立过功,在石甸镇很有威信,并且就他这根独苗,于是给公安局打了个招呼,劳教一年,比他那些同伙判得还轻。很快就放出来了。
严打声势那么大,许多没他恶劣的都被重判,可能心有余悸,出来之后老实了很多。在当地人的记忆中。他没再去骚扰镇丝绸厂的女工,更没有再跟什么人动手,干了几天农活。嫌累干不下去,就出去打工。期间好像回来过一次。之后再也没见过,连他母亲去世都没有回去。”
韩均低声问道:“知道是去哪儿打工吗?”
“他满嘴跑火车。没句真话。跟他说去sh,跟你说去gz,连他姐姐都搞不清楚,根本无法查实。”
夏莫青沉吟道:“许凡海开始严打后才去的石甸镇,做得又是小五金生意,跟他应该没什么交集,这件事有点怪,或许真是巧合。”
“是啊,我也感觉许凡海作案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他们没什么过节,二是就算有也不可能跑到几百公里外的陈江杀人,并且两个人一起去。同时这里面又有几个疑点,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不得不开棺验尸查一查。”
韩平不动声色地问:“什么疑点?”
齐兆友掐灭烟头,抽丝剥茧地分析道:“首先,从陈江区,也就是当时陈江县公安局的案卷材料上看,石晓国和许凡海年轻时的样子,符合被害人和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其次,许凡海在供销社工作多年,知道出去办事需要介绍信。而当时他已被单位开除了,没人给他开,完全有可能伪造一份。
再就是我们调查发现,陈江区当时有一个很大的木材交易市场,从西江省顺流而下的木材在那儿中转,或销往江南,或销往江北,或销往sh。许凡海当时正在做木材生意,不可能不知道,并且很可能去过。”
韩均感觉被害人是石晓国的可能性非常高,许凡海的嫌疑也非常大,但这个案子时间过去太久,很多事实无法查证。
并且许凡海见过大世面,有钱有身份有地位,没海东县强…奸杀人的焦春禄那么好唬。就算被害人真是他杀的,凭一枚指纹很难将其定罪,毕竟公安部门无法确定那枚指纹是什么时候留在陈江县站前旅舍的。
滨安县没有案件管辖权,不会办这个案子。
东州市公安局陈江分局有案件管辖权,却不一定敢办这个案子。嫌疑人有的是钱,又是县政协委员,搞不到没把嫌疑人送上法庭,自己倒先被嫌疑人亲属告上法庭了。
人命关天,不能不管。
韩均权衡了一番,面无表情地说:“老齐,这个案子我感觉没必要跟他绕圈子,dna比对结果证实失踪29年的石晓国就是被害人之后,立即直接提讯嫌疑人,先就地测谎。
如测谎结果显示其确有嫌疑,立即将其刑事拘留,然后押解到省看守所请经验最丰富的预审专家审讯。一个月时间,如能突破其心理防线,就移交给陈江分局;如果拒不交代,那就放人。”
“处长!”
“夏主任,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就这么死得不明不白。我们没有足够证据把他送上法庭,但我们可以让更多人知道真相。同时让他知道警察一直盯着他,让他寝食难安,让他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齐兆友忧心忡忡地问:“他要是告我们呢?”
“奉陪到底。只要我们按程序办,只要我们没有刑讯逼供。他能告赢吗?至于社会舆论,我想他没那么傻。因为他闹得越凶,知道的人越多。政治部宣传处的那些人就是干这个的。相信他们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能把这个案子变成中国法制进步的一个经典案例。”
夏莫青反应过来,喃喃地说:“29年的陈年旧案我们仍在追查,可以证明我们公安机关命案必破的决心。他交代最好,不交代可以证明我们公安机关严格按照法律办案,明知道他是凶手,最后却只能放人,可以说是法律的胜利。”
齐兆友明白过来。点头道:“时间过去太久,当时办案条件远不如现在,这些事实可以说清楚,老百姓应该能够理解。”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我就是这个意思,相信厅里会支持我们的。”
夏莫青苦笑着问:“虽败犹荣?”
“除此之外能怎么办?”
“处长,如果在美国,美国警察会怎么处理。”
“美国警察会放人,并且只能放人,但他能不能逍遥快活就两说了。如果是新移民。那会想方设法取消他的居留权,让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如果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那就把他查个底朝天,从穿开裆裤开始查。只要找到其它违法证据,证实他有其它违法行为,就以其它罪名拘捕。有一个著名的大毒枭。dea(美国禁毒署)和fbi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是irs(美国国税局)把他拿下的。”
“美国执法部门怎么狠?”
韩大处长点点头。微笑着确认道:“所以坚决不能去惹fbi,更不能去惹irs。把他们惹急了,他们真会赶尽杀绝。”
夏莫青扑哧一笑道:“没法把嫌疑人送上法庭,就让嫌疑人身败名裂。处长,我发现你也够狠的。”
“你不是想让我当一个好警察吗,好警察心肯定要狠。”
“好吧,我先给崔主任打个电话,然后一起向厅里汇报。到底能不能抓人,看厅里怎么说。”
事实证明,厅领导不仅想破坏一起过去29年的陈年旧案,并且对预审专家非常有信心。认为只要测谎没问题,认为有指纹这个证据,就能击溃嫌疑人心理防线。
拿到尚方宝剑,一向不管事的韩大处长,一反常态地命令道:“老齐,跟吴卓羲联系,管他借一套测谎设备和两个测谎专家,让他们来‘801’待命。”
省厅虽然同意了,但办这样的案子是要承担责任,承受压力的。
齐兆友岂能不知道他百无禁忌,不怕担责任,所以才当机立断接管指挥权,不想连累其他人,迟疑了一下,掏出手机道:“是!”
“夏主任,刑事拘留肯定要手续的,你准备相应手续,千万别什么都没有就抓人。”
作为命案侦破的最后一条防线,“801”对积案有管辖权。只是不愿意在后续工作上浪费太多时间,一直以来没真正行驶过,就帮黄港市局拘捕过一次嫌犯,从来没有预审,更没移交检察院起诉过。
凡事总有个第一次,夏莫青有些激动,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好的,我这就准备。”
韩大处长接着命令道:“小沙,通知方科长,让行动科人员紧急集合,把他们的ptu机动部队拉出来,等市局测谎专家一到,一起赶赴滨安向崔主任报到,听崔主任指挥。”
“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