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警监-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它几起案子也存在类似问题。比如云湖市湖西区群众吕志刚,在市区东风路口遭两名男子殴打,经抢救无效于当夜11点32分死亡。湖西分局刑警队接警不及时,案发当晚10时40分接警,直到11时12分才出现场,而现场距分局刑警队仅300米!”
他准备了六七页材料,不知道要检讨到什么时候。曹维清看了看刚收到的短信,想请个假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陈副部长注意到他的异常,干咳了两声:“英韬同志,稍等一下。维清同志,是不是有特殊情况要去处理?”
“报告陈部长,没什么特殊情况,只是收到一个最新消息。”
“什么消息?”
“五分钟前,钢山‘’案顺利告破。被害人是一个农村妇女,遇害时29岁,叫陈夕凤,不知道您有没有印象。”
嫌疑人家属上访到最高检、最高法、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上访材料不知道往公安部转了多少份,这个案子印象深刻。
陈副部长沉吟道:“嫌疑人测谎结果显示没杀人的那个,有印象。”
曹维清下意识看了王副省长等领导一眼,苦笑着汇报道:“韩教授发现很多疑点,在殡仪馆做了一个试验,大胆推测这是一起意外。在韩教授建议下,张途县公安局立即请心理医生和学校老师,同办案人员一起赶到被害人婆婆家,找到被害人11岁的儿子。
老师做工作,心理医生疏导,参与谈话的女干警**律常识,孩子10分钟前终于开口,承认钉耙是被害人追打他时无意中踩倒的,他见妈妈往后一摔,流一大摊血顿时吓坏了,于是躲在奶奶家,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嫌疑人是无辜的?”
“无辜的,张途县公安局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准备明天一早去看守所道歉并释放。”
看着众人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曹维清凝重地说:“心理医生分析,被害人出意外时孩子才9岁,又是在追打过程中发生的,孩子当时心里肯定有气。又气愤又害怕,所以没出去叫人抢救,毕竟太小了,不懂事。后来知道妈妈死了,又不敢说实话。”
家庭悲剧引发一起冤案。
陈副部长沉思了片刻,异常严肃地指示道:“县公安局明天放人,有时间做相应准备,舆论一定要引导好,不要再闹出什么笑话。”
“是!”
对被害人和“嫌疑人”两家是天大的事,在这个会议上只是一个“小插曲”,何副厅长继续总结,继续检讨,说了近一个小时,总结了诸如“破案、追逃一根筋”,“平时工作不经心”,“发现苗条不重视”,“命案侦办经费不到位”,“出了命案拖延报”等七八条。
会议一直开到晚上9点,在送陈副部长回宾馆休息的路上,曹维清汇报道:“韩均这会儿刚到五湖,今晚确定五湖几起命案的侦查方向,明天一早过江。打算利用三天时间,像在江省清查一样转一圈,终点是黄山。”
别人是在工作,他是在旅游,陈副部长禁不住笑问道:“他们一家不准备来徽北转转?”
“不来,说徽文化发祥地在徽南,在徽州。不过必须承认,他们确实比较会玩。徽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又有历史底蕴,比徽北有意思多了。”
陈副部长真有些羡慕韩教授一家神仙般地日子,又问道:“他们真住外面,真不住酒店?”
“他们条件好着呢,有大房车,有小房车,大房车一年租金上百万,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就像移动的家,根本不用住酒店。”
“有钱人见过不少,像他这样舍得花的不多。”
“会生活,会享受,不像那些土财主,有钱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曹维清顿了顿,接着道:“另外他自由惯了,不喜欢迎来送往,不喜欢跟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住在外面不用跟地方公安局同志接触,不用说那些客套话,他们一家的生活也不会被打扰。”
想起彭向远曾经说过的话,陈副部长感叹道:“韩均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能破获别人破获了的案子,很大程度与他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有关。向远书记说得对,要是让他像其他干部一样担任什么职务,整天钻进文山会海里,估计用不了几年,他的思维就会僵化,就会变得跟你我差不多。”
“陈部长,这么说江省同意他辞职是好事?”
“工作一样做,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议,至少不是什么坏事。”
“江省现在基本上是不管了,不仅不管他,甚至不怎么管‘801’。认为他现在是部里的人,认为‘801’是部里的半个办案单位。陈部长,您说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怎么理顺这些关系?”
“801”干得再好,那也是彭向远的政绩。部里对韩均和“801”感兴趣,赵振兴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
陈副部长非常清楚这里里面的弯弯道道,似笑非笑地说:“这么大一颗桃子,不捡白不捡。既然韩均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公安部特殊津贴不感兴趣,我们就学学余省长,留意留意有什么涉美的反倾销反垄断官司,给他来点实在的。”
曹维清乐了,忍俊不禁地笑道:“陈部长,你这个主意好。他要享受生活,没钱怎么享受?留意一下,给他那个律所介绍点业务,让他多欠点人情。”(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批量侦办
夜深了,五湖市殡仪馆3号悼别厅仍灯火通明。
没花圈,没哀乐,更没人哭哭啼啼,只有五六个穿着防护服和两个戴着厚口罩的人,围在工作人员刚推来的一具尸体前低声说话。
五湖市行政区划比钢山市大,下辖三区四县,地方大、人口多,各种刑事案件自然也就多,三年内未破命案比钢山多好几起。
这一组是老熟人、老同志兼老朋友杨忠旺负责的,运气不如张少滨,过去七天只破获一起。
其他组长怕丢人,他不怕。
“801”是接受江省公安厅刑侦局业务指导的单位,他这个刑侦局副局长丢点面子只是暂时的,用不了几天,“801”就会帮他找回来。
正因为很熟很了解,他安排得非常符合韩教授口味。
市局领导一个没通知,参与初查的刑侦支队长、副支队长,分局县局刑侦副局长、刑警大队长全在前面会议室待命,能走进悼别厅的全“自己人”,或即将成为“自己人”。
自己人,说话很随意。
韩均一边在宝贝徒弟帮助下察看尸体,一边问:“杨局,你怎么戴上口罩了。”
“废话,你嫌臭难道我不嫌臭?”
“你是老同志。”
大半夜的,呆在如此阴森恐怖的地方,大男人无所谓,生姜胆子练出来了也无所谓,研判组的另外几个女同志就不行了。
杨忠旺岂能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很默契地笑骂道:“老同志就不嫌臭,韩大教授。你这是什么逻辑,你当我是齐兆友啊?”
他俩斗斗嘴。李惠真没刚进来时那么害怕了,禁不住低声问:“肖老师。齐兆友是谁?”
在“801”呆这么长时间,肖晨雨对这些情况并非一无所知,微笑着解释道:“江省刑侦局大案要案处副处长,曾担任过‘801’积案追查科长,跟韩教授、夏处长、小姜一批,是‘801’元老,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医。”
难怪不怕臭呢,原来人家是法医。
正琢磨什么时候能像姜怡一样胆大,杨忠旺突然问道:“韩均。我和张总队干好好的,你非要把我们拉进复查组。命令下了,我不说什么,关键明天怎么去,坐什么车去?”
韩大教授抬头看了一眼,似笑非笑地说:“指挥车上全女士,没你位置。我坐奔驰去,但不习惯跟男人睡,所以你只能自己想办法。”
“像你一样去借或租辆房车?”
“这样最好。三天三夜,不能不睡觉是不是?”
“问题我没钱,再说办的是公事,就算有钱也不应该让我出啊!”
“那你去找指挥部。找曹维清。”
“我不找指挥部,就找你,谁让你有钱。谁让你是行动总顾问,谁让你没事找事把我拉进复查组。”
韩大教授乐了。指着他笑骂道:“杨局,你这是蛮不讲理。”
杨忠旺一边示意初查组干警把尸体推出去交给殡仪馆工作人员。一边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不讲理,是心理不平衡。同样跑三天三夜,凭什么你抗议坐豪车,我只能坐破车。凭什么你可以躺着,我只能坐着。”
“我花了钱,花自己的钱。”
“这一点我承认,但我不是自愿的,是被你拉进来的。你不能像破案一样顾头不顾尾,管杀不管埋。”
“想想是欠考虑。”
韩大教授微微点了下头,侧身笑道:“夏处长,打电话问问指挥部,徽省有没有警务指挥车。如果有,借一辆用用。”
接下来三天会很累,年轻人无所谓,上了年龄的肯定受不了,夏莫青嫣然一笑道:“好的,我现在就给曹局打电话。”
“这还差不多。”
杨忠旺指着他身后的大屏幕液晶电视笑道:“现场视频,快看快想,早点干完早点收工。”
七起命案,五起有尸体,五具尸体中三具是无名尸,留给“801”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
刚刚察看完的被害人是一个20岁至30岁之间的成年男子,被人捅死在城乡公路边,可以确定视频中是第一现场。关键无法查清其身份,案发现场周边没什么监控资源,现场没提取到足迹、指纹和毛发等物证。
对市局专案组和公安部初查组而言,没任何头绪,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
对韩大教授来说却不是问题,不仅看到了也听到了,看了大约三五分钟视频,一脸不解地问:“尸体被发现时没**,认尸寻人工作怎么可能一点进展都没有?”
杨忠旺认真研究过案卷,询问过几个参与侦办的专案组干警,客观工作地说:“分局对这个案子还是比较重视的,走访询问工作很细致,方圆两公里内所有村民几乎都询问过,认尸公告贴满周边几个乡镇,上了报纸,但没上电视。”
“电视现在都没人看,登报更没什么用。”
“我们接手后重新启动了寻人工作,像去年协助黄港市局查那起分尸案一样,上网发帖,浏览国内各大寻人网站。甚至请你们追查科的刘化峰和邰超帮忙,在网上捞了几天,没任何收获。”
被害人是外地人,曾经在五湖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其单位离案发现场并不远,只是这个单位太特殊,曾经的领导和同事既不怎么看地方报纸,也极少上网。并且流动性很大,三年前有人认识他,现在认识他的人应该不多。
韩均再次看了一眼笔记本电脑的电子地图,淡淡地说:“被害人不是流浪汉,衣着讲究,遇害前刚理过头发。刚刮过胡子,干净利落。怎么可能没人认识他,寻人工作肯定有遗漏。”
杨忠旺紧盯着电子地图问:“该查的都查了。该问的都问了,能有什么遗漏?”
“到底有没有遗漏不敢确定,但肯定不细致。这儿和这儿,去问过没有。”
“驻军!”
“军人只是一个职业,同样可能被杀,同样可能杀人,不然设军事法庭、军事检察院和军人监狱做什么?”
案发现场往北五公里有一个空军机场,师级单位,官兵和家属加起来好几千。这条公路就是通往机场的;往西十公里左右有一个空军雷达团,人员也不少,材料显示专案组当时真没去问过。
夏莫青和肖晨雨对视了一眼,喃喃地说:“部队管理非常严格,外出要请假,回去要销假。出现一个逃兵都会惊动军区,一个大活人不见了,怎可能不找?”
姜怡指着显示器道:“机场边上有一个军工厂,应该是飞机修理厂。厂里应该有很多职工和职工家属。他们生活圈子封闭,跟地方极少打交道,我感觉应该查查。”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抽丝剥茧地分析道:“这一片没什么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都很少,只有铁路、部队和军工厂。被害人不太可能是铁路和军工厂的正式职工,更不可可能是现役军人。不然单位肯定会找。也不太可能是临时工,否则衣着不会这么讲究。排除掉这些可能。只剩下一个可能……”
师徒就是师徒,他还没说完。姜怡便冒出句:“退役军人,退伍兵!”
他推测极少出错,并且确实有这种可能,杨忠旺蓦地转身道:“老李,这个案子仍由你负责,机场应该派出所,立即查,连夜查,找部队保卫部门和军务部门,请他们问问各基层连队值班员,认不认识被害人。”
初查组变成复查组,继续追查是应该的,四十多岁的刑侦专家毫不犹豫答应道:“是!”
正说着,又一具尸体推了进来。
无名女尸,法医解剖过,身上一丝不挂,李惠看得很不好意。
男性尸体不知道看过多少具,女性尸体实在算不上什么,姜怡拿起平板电脑先拍了几张照,然后调出平板电脑里的案件材料,简明扼要地介绍道:“去年7月24日下午4时许,会昌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民心河边发现一具尸体,县局立即组织刑警、技术和辖区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
由于围观群众太多,前一天又下过雨,地面比较泥泞,现场几乎都被破坏了。同时没发现钱包、手机等能够证明其身份的物品,没发现戒指、项链等首饰。尸检显示她是被掐死的,胃中没检出毒物,体内没发现精…液等性…侵犯迹象。
周边是农村,无法判定是抛尸现场还是第一现场,无法判断是财杀、仇杀还是情杀。走访询问没任何收获,公告发出去又没人去认尸。没任何头绪,侦破工作陷入僵局,一直拖到现在。”
韩均低声问:“有没有检验过她指甲?”
杨忠旺接过话茬,摇头道:“检验过,没检出屑等生物物证,很可能是杀人抛尸,那里不是第一现场。”
李惠流露出一脸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姜怡低声解释道:“人被掐死时一般会剧烈挣扎,抓挠凶手,指甲中就会存有凶手的皮屑组织。指甲里没发现什么,说明凶手很可能将她双手反绑住了。现场没发现绳索之类的东西,所以杨局判断那不太可能是第一现场。”
杨忠旺忍不住调侃道:“生姜,真是名师出高徒,越来越厉害了!”
“您别笑话我了,这是常识,厉害什么呀。”
宝贝徒弟有长进,韩大教授很欣慰,没急着体验,而是抱着双臂笑道:“继续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案子在车上研究过,姜怡指着死者的手,不无得意地分析道:“手腕上没明显勒痕,现在没有,发现时的照片上也没有,再结合其大腿上的勒痕,我认为凶手很可能是用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