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御林左卫大将军策马上前:“来的何方人马?”
对方阵中策马出来一将,正是云定兴:“左屯卫大军在此。”
御林左卫大将军见是云定兴,倒是放下心来:“云将军何以到此?”
“魏征谋逆,已为我左屯卫剿平。”云定兴突然大声道,“山上百官中,有魏征同党,挟持圣驾,本将军奉齐王殿下之命,领兵靖乱。”
御林左卫大将军大惊:“云将军此言何意?”云定兴身侧,早已快马杀出一将,一刀便将毫无防备的御林左卫大将军斩落马下。
“这是叛逆,挟持圣驾,本将军奉密旨斩之。”云定兴大声道,“众军于我剿灭叛军,救出皇上,重重有赏。”于是山下众军一声呐喊,便冲了上来,云定兴自己,倒趁机躲到后面去了。
事情终于清楚了,云定兴在谋反,并且齐王杨暕很可能参与。
问题是,山下的五六万人,如今都是“叛军”,虽然其中许多人,也许真的是想要“救驾”。
我只好返回嵩阳宫,护驾的军士把守山道,叛军虽然人多,倒是难以冲上山来。
我提出,既然云定兴是打着我被劫持的借口,我不如直接到军前,戳破他的谎言。但是群臣大都反对。
苏威道:“云逆军中,必已安排亲信之徒,皇上若至军前,则必为奸徒所乘,龙体若有闪失,则大事去矣。”
嵩阳宫虽然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存粮只够一周之用………这还是因为我决定提前返回东都,存粮还有些结余,本来,是山下每过十日,送一批粮食上山,新鲜菜蔬肉食,则是每日供应。没有肉就没有肉吧,可这没粮就是大问题了。
“皇上,当务之急,是要调兵勤王。”张须陀说道,“臣观叛军之中,大半是左屯卫旗号,间杂少许乱民,可知其他诸卫,多半并未附逆,只是无调兵之符,加之事情不明,未敢轻动。”
韦云起也道:“朝廷之制,诸京留守,只得调一卫之权,且需兵部令箭。卫侍郎留守兵部,恐已不测,但必不肯附逆。调兵虎符,却在嵩阳宫圣驾之侧。”
“只是如今下山诸道,皆被叛军阻绝,如何调兵?”虞世基不无忧虑地说。
随驾在侧的千牛卫总兵将军宇文成都出列道:“皇上,叛军虽众,然嵩高山绵延百里,岂是数万人围得住?随驾的千牛卫、骁果卫中,不乏身怀绝技之人,其中有樵猎出身者,猿猴可行之处,彼便可行!皇上可从中挑选些人,持密旨和调兵虎符,勤王平叛。”
我闻言大喜:“宇文爱卿,此事朕便交予爱卿。”
杨暕和云定兴合谋,囚禁了魏征、于仲文等人,可是除了云定兴的左屯卫,其他诸军接到所谓“兵部行文”,却都以未见虎符的名义,不肯调动。而留守东都的御林卫诸军,他两位自然也不敢动用,杨暕、云定兴无奈之下,在洛阳竖起“招兵”大旗,市井无赖,泼皮流氓,统统招徕入军,就是许多良善百姓,也受到“救驾有功,重重有赏”的诱惑,加入了叛军,几日下来,倒也招到几万人,杨暕原来的千把人,自然成了大小头目。云定兴把其中两万来人编入到自己的左屯卫中,来攻嵩高山,杨暕则带着其他万余人,留守洛阳。
却说杨暕、云定兴合谋反叛,已经是第六日,云定兴去围嵩阳宫,也已经是三四天,却还不见消息,杨暕在东都,不啻于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此次谋反,做之前杨暕也算的上“义无反顾”了,可是真的做下来,却有心生悔意。
毕竟,造反可不是什么过家家。
想起自己这些日子的提心吊胆,“殚精竭虑”,还真不如老老实实做一个太平王爷。
可是,事已至此,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杨暕正在兵部,却有手下来报,城北的右武侯卫已经来到东都城外,杨暕大惊,虽然前几天自己以兵部的名义让右武侯卫大将军赵才来东都,人家没有来,今天不请自来了,却又让杨暕心惊肉跳。
他慌忙下令,紧闭东都各门,自己带了百来个亲信,到北门查看。
这东都虽然是城池高大坚厚,可是杨暕也明白,就自己的乌合之众,要跟禁军干起来,多半是捞不了什么好,何况城南、城西还有禁军,城里的御林军,也不好对付。
杨暕战战兢兢伤了北门城楼,见城外数万大军,阵势威猛,不过并未摆出攻城的架势。
杨暕让手下人喊话:“齐王殿下在此,来者何人?”
一员大将骑着马过来,就在马上施了一礼:“臣右武侯卫大将军赵才,奉旨讨逆,恐东都有事,故而领兵前来,不知殿下在此,惊动王驾。只是军情紧急,臣今日不能向殿下赔罪,待到平定叛军,再来登门拜见齐王殿下。”
杨暕心中一惊,“奉旨讨逆”,难道是自己谋反的事情已经发了?可是看赵才的样子,好像并不是来和自己为难。
他仍然缩在后面,只让手下人接着喊话:“赵大将军既说是奉旨,可有凭证?”
“皇上被围嵩高山,遣千牛卫持虎符调动兵马。齐王殿下既然在此,可否请出相见。”
杨暕只好硬着头皮趴在了城墙垛上:“赵大将军,本王在此,东都反叛,已为本王平定。”
赵才见着杨暕,慌忙又是在马上施了个礼:“殿下,恕赵才甲胄在身。前日殿下报东都魏征反,调本部平叛,臣因无旨意,不敢轻动,幸得殿下护得东都安全,臣惶恐惭愧,望殿下恕罪。只是千牛卫来报,左屯卫围攻嵩阳宫,反意毕露,想是魏征乃是云定兴的内应,云定兴见夺取东都不能得逞,故而提兵欲劫持圣驾。”我尚无杨暕参与叛乱的确凿证据,所以只说的云定兴谋反,是以赵才对杨暕毫不起疑。
“赵大将军所言正是,只是本王兵微将寡,只能勉强保的东都周全,不能前往嵩高山平叛,幸得大将军到此,父皇在嵩阳宫,必是盼将军如盼甘霖,救兵如救火,大将军当及早领兵去救驾,就不要在东都耽搁了。”杨暕心中一喜,不过还是巴不得赵才早点离开。
赵才又是一施礼:“殿下所言甚是,臣这就领兵前往嵩高山。”
第八十四章 叛乱平定
杨暕目注赵才大军东去,不由长出一口气,才感觉到自己背后出的冷汗。
“火速召集亲信之人,我们这就去潼关。”
“殿下,大军不是已经走了吗?”
“右武侯卫走了,左武侯卫和右御卫只怕就会来,到时未必能够再遮掩得过。就算一时遮掩过了,云定兴一败,我等也必将败露!”
“小人这就回王府安排。”
“不必了,立刻就走。”
“可是殿下,王妃还在府里……”
“顾不上许多了,立刻就走。”
赵才的右武侯卫到时,云定兴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
驻守汜水、虎牢的右骁卫已经第一个赶到了嵩高山下,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最早,路也比较近。第二个到的是右御卫,他们驻扎东都以南,而嵩高山正在东都的东南方向,而且右御卫也没有在东都城下耽搁。
云定兴在洛阳招募的那些乌合之众早已经扔下武器投降,而左屯卫的将士大多是被蒙蔽,现在看到自己成了“叛军”,正在不安,我趁机发动“政治攻势”,下诏“胁从者不问”,于是也很快放弃了抵抗。
因为路远,左武侯卫是最后赶来的,嵩高山下早已经恢复了平静,不过左武侯卫功劳却是最大,他们抓住了逃跑的云定兴。
平叛的第二天,御驾返回东都,放出了被关押的于仲文和魏征。
而杨暕,自然成了朝廷通缉的“钦犯”。
此刻的杨暕,只带了三百来个亲信,向西逃亡。
不过他的逃亡之路并不漫长。
仅仅四天之后,他就被“护送”回了东都。“护送”他的,正是他寄予厚望的潼关副将,右骁骑卫中郎将余钦。
余钦之所以是“亲信”,那是因为当时的杨暕是齐王,可是今天的杨暕,不过一条丧家之犬而已。
很快,对这场叛乱的处分就颁布天下:
齐王杨暕,废为庶人,囚禁于宫中,除了皇后,他人无旨不得探望。我是看在萧皇后的面子,从轻发落,当日皇后曾经求我废齐王以保全杨暕的生命,我不想让她太过伤心。
齐王妃本来也是要受到株连的,却查出怀了身孕,不管怎么说,总是皇后未来的孙儿,皇家血脉,况且我也觉得她可怜,杨暕谋反,她并不知情,及至事败,杨暕逃跑之时又弃之不顾,所以在宫中择居安养,所供从优。
云定兴,腰斩于市,一同被腰斩的还有他的亲信,斩杀刘将军和御林左卫大将军的虎贲郎将。
齐王亲信五百余人,云定兴亲信百余人,流放安南、安东、南宁都护大将军府和鄯善、且末等郡,家属数千流放建安(今福建)。
此时已经到了八月,算算日子,按照历史记载,现在应该已经是李渊父子晋阳起兵的时候了,当然我并没有象书上写的那样游幸江都,一去不回,李家父子自然没有机会。
不过我却决定去唐国公府一趟。
此时是沈光,已经奉旨调回,再加上宇文成都、裴元庆和许安,一行不过二十余人,就到了李渊府上。
李渊从太原被调回东都,我就赐了个大宅子给他。今日我的突然到访,李家人自然是要摆出一个“受宠若惊”的样子。李渊亲自领了一大家子人在门口“恭迎”。
到了大厅,我自然是上座,和李渊寒暄几句,自然提到了李世民。
“李将军在河东屡立战功,唐国公有此嘉儿,实在可贺。”
“圣上谬赞,犬子如何当得起。”
我却看到陪坐的两位,年纪大的那位倒还没有什么,年纪较轻的那位却面露不忿之色。我看他十五六岁的年纪,想来该是李渊的三子李元吉了,长的倒不似我过去以为的那种上不得台面,也算得上翩翩佳公子一个。看来,李世民、李元吉兄弟早有不和。
“不知唐国公有几个儿女?”
“回皇上,此是臣长子李建成,现在太学,做个博士。”他指了年纪稍长的那个年青人,李建成连忙施礼,倒是中规中矩,李渊又指向另外一个年青人,“此是臣的三子元吉,正在太学。四子玄霸,却是早夭。长女婚配河东柴绍,次女嫁与御林右卫左亲卫(中级指挥官,从六品虎贲郎将)段纶,皆在夫家,尚有数儿女,年纪幼小,不通礼仪,臣不敢惊了圣驾。”
“段纶?可是故兵部尚书,北平侯段文振的公子。”
“回皇上,正是。”
我点点头:“甚好。”心中却想:“这些世族大家,倒是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我心中暗自思量,那李渊我如今已经架空,留在东都,等于是拔去爪牙的老虎,但他老奸巨猾,仍然不可不防,更重要的还是身在太原的李世民,我是用着担心,不用却又可惜。李建成倒也算个人物,最重要的,是李家兄弟不和,我倒是可以寻机利用。
回去以后不久,我就下旨,授柴绍、段纶从五品朝请大夫,看起来是升了官,其实都是无权的散职,特别是段纶,调离了领兵的重要岗位,更要紧的是全部调来东都,便于掌握。而李建成,却在户部给了个正六品实职。
我要让李建成在李家有抗衡李世民的实力,但是对李建成,却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毕竟,现在还不是他们兄弟“太子之争”的时候,未必不会哪怕只是暂时的“兄弟齐心”。
八月,程知节报来大捷。
原来宝髻和附国四王子之间,渐渐有了许多不和。四王子是希望借宝髻之力争夺附国王位,而宝髻却是要夺取吞并附国的土地和人口。
借着冬末和初春,隋军作战不便,宝髻取得了相当的优势,南北两个附国王丧失了近半的土地。
可是,随着胜利,宝髻和四王子的矛盾却是越来越明显,更重要的,是宝髻在附国的将领显得飞扬跋扈,处处以“太上皇”自居,使得四王子和他的支持者心中忿恨,不时发生一些小冲突。
于是宝髻将军竟然起了诛杀四王子之心。可是那宝髻将军在附国新纳的一个宠妾,是四王子下属一个贵族首领的妹妹,将宝髻将军的图谋密告给了哥哥,那贵族又立刻报告了四王子,四王子大惊之下,先下手为强,杀死宝髻将军,攻击宝髻军,可是宝髻军到底强悍,在经过最初群龙无首的纷乱后,很快就扭转局面,杀的四王子节节败退。四王子眼见不敌,向隋军主将程知节求援,此时恰好侯君集的援军赶到,程知节立刻抓住时机,与四王子联军,两个月中,不仅将宝髻军全部逐出附国,还夺取宝髻东西百余里,南北两百里的土地,对于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这点土地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素来畏惧宝髻的附国、薄缘、嘉良等部,却是一个鼓舞。
消息报到东都,诏命程知节领八千军马驻扎定泸镇(今四川康定),其余诸军班师,有功者一律封赏。又封四王子附国西王,领附国西部的一小块土地和夺取的宝髻领土,地位次于南北二王。附国三王之间,依旧矛盾不少,我却希望他们“三足鼎立”,以维护隋朝在西南取得的优势。所以刻意使三部均与宝髻接壤,加上大隋居中调停,倒也使得三王大体相安无事。
第八十五章 百济兴兵
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的下半年,应该说是一番“盛世”气象。
国内,已经没有了什么像样的叛乱,对外的几场战事也都以大隋的胜利而告终。
十多万大军在突厥“如入无人之境”,虽然因为小心谨慎,并不能算是什么巨大的胜利,但还是使畏惧突厥者感到一种鼓舞………已经有好些年了,都是突厥人在隋朝的土地上耀武扬威,虽然近年也有几个胜仗,却还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遭殃的还是大隋百姓。
而今,隋军竟然“深入敌境”,怎不叫人欢欣鼓舞?
而隋军可以如此“辉煌”,是因为阿史那咄吉实在抽不开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