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贷。
“铭记”这一招,并不是我的发明,秦国的吕不韦就用过,历朝历代,凡是修城墙,给皇宫烧瓷器等等,也都有此手段保障质量。
民营往往要比官营更有效率。而经过几年发展,许多承办的民间作坊,已经是“上规模,上档次”,可以称为“工厂”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民间生产,比如弩,特别是结构复杂的连弩、骑弩,这是国家的“军事机密”、“核心技术”,交给民间生产,可能泄密,所以还是有官府自办的“兵工厂”生产。
既然是无商不富,那就不能不说“商”。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社会长期重农轻商,其实也不尽然,战国末年秦国“富国强兵”的需要,采取了一定的“抑商”措施,有其历史条件的特殊性,而明代朱元璋,则带有强烈的“阶级情感”在内了。其实唐宋,中国在重农的同时,并不轻商。
而我更是注重商业,特别是“国际贸易”,已经是朝廷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继对“出口”征税后,也开始对“进口”征税,所有才有张掖保卫战后对助守有功的商旅减免关税之举。根据贸易对象的不同,税率也有差别,已经纳入管辖的东突厥等,基本是参照“国内贸易”标准,对于藩属如骠国、百济等,实行“最惠国待遇”,“朝贡之国”如泥婆罗等,税率稍高,其他国家,则税率更高。
关税的税率并不高,最高不过一成(百分之十),“最惠国待遇”更只有三分(百分之三),不过考虑到国内的商家出售还要另外征税(外国商旅是便不可以直接经营的),国库的收入就相当可观了。如果走私,一旦查出,不仅没收货物,商家还要另外受罚。
农税最低,工税次之,商税再次之,而妓院(私营的,官办的已经取消)和赌坊,抽税最重。
商业发展,是好事,但却也最容易加剧贫富分化,并且商人“崛起”,可能对“皇权”产生影响,至少现在,我还不想和“皇权”说拜拜。所以一方面发展,一方面又有所限制,看起来很矛盾,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
工商业发展,带动了城镇的发展,使得相当多的人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也减轻了一些对土地的压力。
因为当时的隋,仅只“本部”,也就是十三道和闽地,官府统计的人口已经超过六千万,如果算上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则差不多有七千万,百万移民,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幸好南方开发,推广的水稻收获又远甚于麦、粟,不然,还不知是个怎样的局面。(按,隋统一南北后全国人口三千万,到隋大业五年已经接近五千万。许多学者认为,王朝兴替,除开政治军事的原因,土地和粮食无法承载人口也是一个原因。西汉末年、东汉末年,中国人口一旦接近六千万,就会发生大动荡,此后人口减少,便出现所谓“复兴”,以我们称道的“贞观之治”,全国人口在贞观初年只有一千三百万,贞观末年也不过一千六百万,到百年后的“开元盛世”,也只有三千多万。此后因为南方得到开发,中国人口承载力才大大增加,达到一亿。直到玉米、番薯这些易种植的粮食作物引入,加上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才有了清末成为四万万人口的大国的可能。)
第一百五十六章 血染流求
大业二十年(公元六二四年)五月,尚安阳公主杨兰儿于晋阳侯、河东道镇守使李世民。
没法子,李世民的魅力,大概是太强了,贵妃的每一次相亲安排,兰儿就只一个反应………不去。
不仅不去,还不思茶饭,大病一场。
有了杨侑的“范例”,大概也增加了兰儿的坚持。这对姑侄,倒是“互相促进”。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贵妃终究是心软了,只有一个条件………公主过门,地位不能低于长孙氏。
李家自然是满口答应。
我心底苦笑………这个兰儿,到底还是从了李世民。
历史上,杨广的小女儿,是在隋亡后,成为李渊第四子齐王元吉的妃子。
齐王元吉的人品,不说也罢。
据说就在当齐王妃子的时候,她和李世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齐王元吉设宴,欲毒害秦王李世民,幸好杨妃示警,李世民保住性命。
后来便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建成、元吉所有儿子,全数被杀。
再接下来,是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数月后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也许是“感恩图报”,或者其他什么理由,将杨氏纳入后宫,封为皇妃,杨氏此后,为李世民生下了两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唐太宗称誉“英果类我”的吴王李恪。
天意如此吧!也许兰儿现在的这种结局,要比我上面所述,还是要好很多。
有了这层关系,对拉拢李世民乃至李家,也许还是有好处的。
罢罢罢,女大不中留,随她去吧。
扯了这么许多,想来大家也烦了,咱们还是回头,扯点大家感兴趣的………流求。
张镇周在澎湖等了半个来月,带的粮食吃了一多半,还不见闽越族的援军,只好先回了厦门镇。
也难怪褚遂良,他已经很快了,接到张镇周的心,才不过六七天,他就已经征集了一千闽越人的军队,可是要把这么些人整编,再从闽县开到厦门,时间就进了六月。
六月出不了海了………台风。
不要说出海,就是停在港里的船,也有被吹沉吹跑的。
就这样,一直拖到八月底,瞅着一个空当,三千厦门镇水陆军、一千闽越军,还有六十多条战船“浩浩荡荡”地向流求开拔了。
这批人中,有病愈归队的薛仁贵,现在已经是实实在在的鹰扬校尉了和其他几百个部下。
当然,搭顺风船的还有“澎湖巡检司”的二十六个人,他们会中途下船。
这一回,隋军在离林那他们上次登陆地点不远的地方靠了岸。
有上回的水手跟着,这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在海上的几天,薛仁贵一直在想,已经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林那怎么样了。
登了岸,隋军就发现在不远山丘上的一个“山寨”。
薛仁贵记的很清楚,上次那里就是一个荒山坡。
那个“山寨”,是林那带着他的八百闽越子弟兵建起来的。
这几个月,林那一直在和土人打仗。
当然,林那并没有“开发流求”的“崇高使命”,他只有一个目的………生存。
起先,林那还想着薛仁贵会很快回来,可是没有多久,留下的食物就消耗殆尽了。林那只好派手下人出去“打猎”,弄些食物回来。
可是有些士兵天黑了却没有回来。第二天,林那集结起人搜索,在丛林里找到了十几具尸体,全都没有了头颅。
很快,在临近的,也就是当初登陆时遇到的第一个土人部落的村子里,林那和他的部下们见到了这些头颅。
大队的隋军,土人不敢骚扰,可是当遇到寻找食物的三三两两的闽越士兵的时候,土人猎头的冲动终于无法抑制了。
接下来的场面是血腥和恐怖的。一场激战过后,五百多个土人战士倒下,村子里只剩下六七百个人,几乎全都是女人和孩子,成年男子只剩下二十几个,没有了彪悍,没有了勇气,只剩下哀鸣。
哀鸣换来的怜悯是有限的,幸存者只有一个身份………奴隶。当然,在落后的闽越人中,把战俘作为奴隶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而林那的闽越人战士,也有七十多个人再也回不了故乡了。
凭借武器和盔甲的优势………这是从隋军那里获得的,林那的部下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至于那些可怜的土著女人,自然是战胜者的战利品,这在历史上并不限于“野蛮人”。
邻近的两个土人村落很快知道了这场惨剧。虽然土人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彼此间却多多少少有着血缘上的联系,比如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妹妹就嫁到了被灭的村子,此刻,他的妹夫已经战死,妹妹和外甥则成了俘虏。
两个村子集结了六百个战士“复仇”,但结局可想而知………将近六十个闽越战士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四百多个土著战士被杀死,其他人四散逃回自己的村子。
一不做,二不休。林那开始“反击”。
第一个村社企图抵抗,它是较大的,虽然在上次的战役中损失了两百多个战士,还可以集结起五百多人。
但是当又有两百多个战士倒下以后,特别是首领也被射死以后,其他人终于屈服了,这一次,林那获得了三百个健壮的男人和七八百女人、孩子。
这一次,林那没有吧他们当做奴隶,而是让他们做先锋,去打另外一个村社。
那个村社不战而降了,五六百人都不是人家的对手,自己只有三百个战士,还要先和同样多的流求人过招,怎么可能赢?
打了三仗,林那也已经损失了将近两百个战士,所以,他才会让流求人替自己打先锋,现在能够不战而胜,当然是不错的事情。
允许和平的条件,是土人必须听命于自己,并且帮自己建起一座“山寨”,然后向自己提供食物。
条件不能算苛刻,并且,林那还“恩赐”给那二十几个奴隶重获自由,并允许土著男人们从被掳去的女人和孩子中认回自己的老婆孩子。当然,其他的女人依然被留下,林那的部下当然也需要女人。至于孩子,在古代的少数民族中,战败一方剩下的孩子“认贼作父”是常有的事情。
土著们简直不敢相信,征服者居然能够这样的“仁慈”。
林那毕竟是受过汉化教育,又跟着沈光的隋军一起打了一年仗,也很是学了些“恩威并用”的手段。自己现在只有六百多人了,如果一味与土著为敌,打再多的胜仗,最后也只能走向灭亡。
回大陆的希望更加渺茫了,薛仁贵走了已经将一个来月,还不见回来,而留下来的唯一一条战船,也在半月前的大业二十年夏季的第一场台风中沉没,船上的十几个水手,只三个幸免于难,逃上了岸。
即使船在,林那也不打算回去,一条船载不下所有的弟兄,而那个复仇的希望,从未在他的心中湮灭。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那一面巩固自己的地盘,一面“征伐”稍远的土著村社………虽然不是为了“开疆扩土”,但是能够收服一个部落,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并且更有可能得到阿来的下落。
许多土著已经听说了这些“外来人”既凶悍又仁慈的事情,两个村社不战而降,成为“盟友”,两个村社在初步的抵抗被击碎后也很快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只有一个村社,因为抵抗顽强,大半的男子战死。
对这些“战场”上的敌人,林那表示了宽容,其实对第一个村社的“屠杀”,源于见到自己的弟兄被“猎头”后的愤怒。
当张镇周登陆的时候,他惊喜地发现,自己有了一个不错的基地。
张镇周向林那传达了朝廷对他“官复原职”的旨意。林那谢了恩,就要向张镇周借兵:“今将军既至,那当请兵深入,搜捕叛逆。”
“林将军,安抚流求,朝廷自有筹划,今贼既已不知何往,莫若现在海滨,平定土著各部……”
虽然张镇周官大,但林那却并不买他的帐,如果是沈光、宇文成都,他或许还会听:“安抚流求,平定土著,那是将军但职责!那既师名捕逆,便是以搜捕逆贼阿来为职责,安可稍怠?”虽然林那耿耿于怀当其实是杀父私仇,但阿来既然是朝廷钦犯,那么他大可以显得慷慨激昂。
张镇周顾及他好歹是彩翼郡主的兄长,裴元庆的大舅哥,和沈光、宇文成都也关系密切,不愿和他撕破脸,再说,林那既然要深入流求内部的山地“捕逆”,让他“打头阵”,也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兵分两路,林那、薛仁贵等领千人“捕逆”,张镇周则接管领“山寨”,扩大地盘。
可是没有多久,张镇周的部下也出事了。
事情出在后面被林那收取的一个土人村社。
张镇周派人下去收取食物,邻近的几个部落都交了,可是有一个部落离得远,偏巧林那走得急,没有通知这个村社。
结果,不仅食物没有收到,二十多个士兵,在毫无防备但情况下,被土人猎了头。
接下来的事情,证明屠杀并不是落后的野蛮人才有的暴行,先进的文明人甚至可以做得更彻底。林那还给一个村社留下了二十几个成年男子,而张镇周的部下,则将村社里所有的成年男人屠杀干净,一个不留。
不仅如此,杀红了眼的士兵们还要把其他几个部落的土著男人也全部屠杀。
幸好朱宽出来阻止了。
“将军,今上用兵,素以仁德为正,威武为辅,此村屠我军士,灭之尚可有名,而若大开杀戒,有违今上本意。”
“招抚使未免迂腐,流求土人,皆有猎头之俗,凶暴之徒,毫无教化,仁德言之何益?非加威不能服!”
“将军,皇上派将军平抚流求,是要将流求如闽地一般,成为我中华帝国的一个部分,流求土人,便如闽越人一般,成我大隋子民。儿子犯了错,父亲可以责罚,但是不可以虐杀。下官盼将军善御部下,若是真使流求血流成河,成死寂之地,只怕皇上知晓,不能见容!”
屠杀终于被制止了,根据朱宽的建议,隋军将残存的女子、儿童都分给了其他土人村社,消除他们的敌意。
第一百五十七章 锲而不舍的林那
林那和大队分开后,按照他自己但判断………这几个月,他从没有忘记搜寻任何可能与阿来有关的线索。
他们一路向东,爬上高山,然后又沿着山脊转向南。沿途,所有敢于挑战的土著部落都被打败,但林那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巩固自己的征服。
阿来这哪里呢?
流求南部的一个大部落。
当日,阿来带着十几个属下登陆,他的随行者中,有一个流求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