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临凤阙-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江婆张口结舌。老夫人不喜欢三儿媳妇,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长眼睛的都看得见,还要什么证据?
元非晚眯眼看过去。“你不知道也没关系。等我问问二婶三婶,自会水落石出。”
江婆顿时慌了神。
她为什么老实交代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摘除自己的嫌疑吗?如果元非晚真拿这件事去询问黄素和张婉之,她们难道会替她考虑?不管到底是谁做的,都会推到她身上啊!就算捅到老夫人那里……不不,更不行,老夫人肯定只会让她自己解决!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便是她之前有回护主子的心,现在也知道太天真了——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还想着讨好别人?省省力气吧!
“千万不要啊,大娘!”想到这里,江婆磕头如捣蒜,也管不了地上依旧湿淋淋。“求大娘放老奴一条生路吧!”
元非晚心中冷笑。现在求她给一条生路,当初做什么去了?“证据。”她冷冷重复,隐约意识到江婆肯定还知道些什么。不然,跟老夫人几十年是白跟的吗?
“大娘……”江婆从地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颇有些犹豫。
元非晚看得出对方的顾忌,但她可不会让信达雅三个离她们太远。“要么现在说,要么你和老夫人说理去。”
江婆立时颤抖起来。“不不!”她飞快摇头,再也顾不得别的,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因为老夫人嫌弃张夫人不能生儿子,所以给她下了毒!”
什么?!
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答案,别说元非晚,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为了孙子,婆婆给儿媳下毒?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夫人和二三房都是一圈儿浑水╮( ̄▽ ̄”)╭
☆、第32章 阳谋
元非晚脸一沉,喝道:“放肆!这种话也是可以乱说的吗?”
“大娘,老奴所说,句句属实!”江婆慌忙道,一边说一边磕头。“如果没有这事,老奴自己哪里想得出来?”
“是吗?”元非晚反问。她倒觉得,江婆自己肯定也不是个好货!“这事,是老夫人让你干的不成?”
“不是我,是水红!”江婆急于撇清自己,什么话都说出来了。“老夫人怕被发现,是让水红分开来,一点一点加进茶叶和茶水里的!”
茶叶和茶水?元非晚想了想,顿时悟了。
她那个三叔,虽说名字里带进,可是人一点也不上进。元光宗好歹还天天出门干点闲差,元光进却是窝在家里,摆弄些花草蛐蛐儿,整一个扶不上墙的刘阿斗。
女人跟了这种男人,哪里讨得了好?
想想便知,三房的经济状况如何——根本没钱给张婉之做一家主母!老夫人年纪大了,大房萧菡又不在,这统管后宅经济大权的自然只能是黄素。每月的银钱实物都是从二房发出去的,老夫人想做手脚还不简单?
听江婆的意思,还是个两种碰一块才有毒的东西;一种在每月发放的茶叶里,一种在给张婉之请安时喝的茶水里!
“你这么说的话……”元非晚手指轻轻敲着榻上靠枕,“莫非二婶知道此事,三婶自己也知道了?”不然,为什么江婆一口咬定肯定是三房弄的脓液?
江婆浑身一抖,更低地伏下身去。“大娘明察!这事和老奴半文关系都没有啊!”
这明摆着是默认。
信达雅三人都被老夫人的阴狠给震惊了。这老太婆,平日里看着也就是挑剔爱财,怎么连下毒这种事都干得出?
“老夫人这是想做什么?”元非晚哼笑一声,祖母也不叫了,“着急着给三叔留后?”弄死张婉之,好给元光进娶续弦?元光进自己都不急,老夫人跳什么脚?真正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江婆听着元非晚没继续抓她小辫子的意思,这才敢抬起头。
但元非晚并没完全相信。“这事理应做得机密,三婶是怎么知道的?你又是怎么知道三婶知道了?”
“老奴不小心看到……”江婆觉得她今天已经被掏空了,只得破罐子破摔,“看到张夫人暗地里看老夫人的眼神!并且,老奴听三房下人说,近些时日,她不爱喝茶了,定然是发现了什么!除了这件事,老奴实在想不明白还有别的什么缘故。但……张夫人怎么知道的,老奴猜不出来。”她脸上的表情显示,她根本是大惑不解。
元非晚有些沉吟。“这事,你没和其他人提?”
江婆的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老夫人心眼小,又多疑,她去汇报不在自己分内的事,不是脑子进水、自讨苦吃么?反正下毒的主使和经手都不是她,她管那么多闲事做什么?
元非晚点了点头。她现在明白,为什么水碧死也不愿意回老夫人那里了。和在老夫人身边相比,留在大房做内应实在是个好差事。受气是受气,但却不用做一些沾血的事!
原本看起来像是二房想弄死她,查起来却更像三房借刀杀人;再了解一点内情,又扯到三房和老夫人的恩怨去了……
她这水痘,莫不是躺着也中枪吧?
要真是这样,元非晚只能认为自己时运不济。但不管是二房还是三房,他们都该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价——二房就不用提了;若真是三房弄了个乌龙出来,也没见他们显出什么歉意。
总而言之,全不是好的!
元非晚长长吐了一口气。“行了,你下去吧。”
她现在得把剩下的两个问题弄清楚:其一,是不是三房的人把水痘脓液弄到元非永的衣物上;其二,节夫人在此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照她的推测,真相也就两种可能。一种是三房张夫人从节夫人那里弄到了脏东西,下手时却出了岔子;另一种则是节夫人自编自导自演,却栽赃嫁祸给三房!
其他暂且不论,节夫人至少是个知情不报!一个侧房小妾,还真不把她这个大娘放在眼里了!
看着江婆退下,元信有些疑惑。“大娘,您不怕她告诉老夫人吗?哪怕一点点?”
“也要她敢。”元非晚随口回答。“从她出府开始,就甭想过安生日子了。”
这语气轻飘飘,但在场三个随从顿时脊背一凉。是啊,老夫人本就多疑,而且是个连儿媳都敢下手的狠毒角色!如果被她知道江婆把秘密说出去了,还不立刻杀人灭口?
反观元非晚,她正是捏准了江婆怕死的心理,让江婆交代了一切;而就算明着吃了亏,江婆也得打落牙齿和血吞——谁让江婆没有其他路子可选、只能老实受着呢?
“大娘,您真厉害。”元信衷心地说。暗地里使绊子,简单;明着不让你好过、还偏偏不能反击,可难得很!
元非晚听见了,然而并没往心里去。她只是不爱折腾,并不代表她不会折腾。送到眼前来添堵的,她也只能发发善心,送他们一程了!
但话说回来,同样看不顺眼,老夫人倒没在她身上用毒。大概是怕被元光耀发现?毕竟,她若病了,元光耀定然会找来最好的大夫;若发现她身上毒素沉积,下毒之人肯定立刻露馅。
没错!这样只能使一些不露痕迹的阴招,比如说撺掇她小弟欺负她!
元非晚在心里点头,肯定了自己的这种猜测。那么,除去前面的两个问题,就剩下最后一个了:张婉之到底是怎么确定自己被老夫人下毒的?仅仅因为平日关系恶劣吗?
与此同时,二楼上。
谷蓝正擦着桌子,忽而注意到水碧站在楼道口,手里拿着块布,好像要擦扶手,却一动不动。“水碧姐姐,你还好吧?”她不由问。
水碧根本没听见。等到谷蓝再问时,她才反应过来,赶忙摇头。
“水碧姐姐,你是不是还头晕?脸色那么难看?”谷蓝关心地问。瞧瞧,脸都白成什么样儿了!
水碧赶紧用空着的那只手拍了拍自己的脸。“我真没事,咱们继续干活吧。”说着,她就忙活起来,十分认真。
谷蓝瞅着水碧头上还没拆的绷带,略为忧心。但水碧已经说了没事,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每隔一会儿就看一眼,就怕水碧过分逞强、一不小心晕过去。
然而,水碧脸色煞白,并不是因为头伤,而是因为她无意中觑见了底下发生的事。老夫人的可怖被坐实了;另外,在元非晚手里,平时把人呼来喝去的江婆不到半刻钟就彻底成了她的手下败将。
一身湿透的衣裳,一个脑门的大包,还有一大堆自己的把柄,这是江婆付出的代价。而元非晚呢?从头到尾倚在榻上,就懒洋洋地洗了个手。
虽然因为角度问题看不到全景如何,但水碧依旧心惊胆战。幸好她自己主动认错;不然,等大娘自己查出来、再把她扔回老夫人那儿……那还有她活路吗?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第33章 权衡
花严寺里,元光耀打开信封,刚看了第一句,便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时候,萧欥已经先行告辞,亭子里只有元光耀和顾东隅。而顾东隅对老友这样的反应毫不惊讶。这时说什么都是多余,他保持沉默,耐心等人把信看完。
信并不长。不用多少时间,元光耀便把信来回看了四五遍。最后,他放下信纸,这才注意到自己脸上的泪水,不由伸手去拭干。“又让你见笑了,东隅。”
顾东隅摇摇头,表示他并不介意。“非是如何?”
“他在信里说,他一切安好,还立了功,叫我不要挂念。这几年发生了许多,等下次见面时他再一一告诉我。”元光耀回答,语气里一半是骄傲一半是担忧:“虽说立功不错,但只要非是一切平安,我也就放心了。”
顾东隅点头赞同。他这老友向来不是不知足的人;如今,虽然家人天各一方,但能知道大家身体都还健康,也是一种安慰。“那实在该恭喜你。都说军中前几年是最艰难的,非是挺了过去,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先谢你吉言。”元光耀笑起来,其中依旧掩杂着一抹忧虑。
不用说出口,顾东隅就知道元光耀在担心什么。从萧欥出现之后,暗藏的忧虑就没从元光耀脸上下去过。“非是……没有提到七殿下么?”
元光耀摇头。“都这样了,说与不说,都没有太大意义。”萧欥给元非是带信,已经说明了一切,哪里还需要浪费墨水!
“倒也是这个理儿。”顾东隅下意识地捋了捋胡子。“七殿下这次来,说是巡视边防,然而你我都明白,他为的不可能是这个。”
这正戳中元光耀的心坎。“是。”他点头,“长安肯定出了些变动,但我们不知道。”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岭南山高皇帝远,消息迟滞是自然的。另外,他们不敢说萧欥来此就是为了他们俩,但萧欥肯定存着拉拢人的心。
“不应也就罢了,如若应许七殿下,七殿下很可能会找办法将咱们召回长安去。远在岭南,于大局无益。”顾东隅明智道。他这话完全没有感情成分,只是就事论事,试图把所有好处坏处都分析出来。“你觉得呢?”
这事,元光耀又怎么不知?“我又何尝不想回长安?”他不由仰天长叹。一家团聚,他们多久都没有过了?“但应了七殿下,即便回了长安,日子也不会太平。”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当今皇帝已经立了太子;如果萧欥对龙椅有所垂涎——这基本是必然的,否则萧欥就不会出现在岭南——那么,他们就肯定会和太子党杠上,拼关系拼能力拼心机的事儿少不了。
客观地说,太子和德王是亲兄弟,德王又常年不在长安,那德王在长安城里的人际关系就明显处于下风,绝大部分王亲宗贵都会向着太子。
至于能力,德王打仗的能力显然不一般,其他地方有待深究。太子呢,中规中矩,不好不坏的感觉。
最后再来说心机。到底是不是太子想要德王回长安,还不能百分百确定,所以长安的形势不明。但他们至少能肯定,在动身到岭南之前,德王就已经准备迎战!
这么分析一下,局势错综复杂,实在很难拿主意。
元光耀颇有些头疼。因为他不仅仅要考虑大儿子在军中的前途以及女儿、小儿子的成长环境,还得考虑夫人萧菡以及她存在感极强的父亲兄弟。
为了儿女妻子,当然是回长安更好;但加上丈人吴王和大舅子萧芳萧芸手里的兵权,就很难说了。
“这事儿实在是难。”元光耀蹙紧了眉。“莫不是我清闲日子过得太多,已经忘记长安就该是这样的?”但他没发现,他下意识地把老夫人和二三房剔除考虑,选择难度已经降了不少。
“想必七殿下也不急在一时。”顾东隅宽慰道。“看七殿下的模样,肯定不想要一个仓促的答案。你好好想想再回复七殿下,完全来得及。”
元光耀此时满腹心事,不然肯定能听出顾东隅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你说得不错,我回去再权衡一二。”说完,他便起身告辞,下山回别院——开玩笑,这时候他还有心情去州学上课吗?
顾东隅目送他离开。他们都是因为朋党倾轧而被贬岭南,对站派多少有些心理阴影。况且,元光耀有老婆孩子要看顾,想的自然比较多。
至于他自己,孤家寡人,做决定容易得很——
萧欥近年来立下的军功数不胜数,在众臣之中的威望远胜于太子,尤其是武将。虽然明面上,萧欥手无鱼符,但只要武将们都支持他,那不就够了?
当然,所有一切的前提是,他们这位德王殿下要真和面上看起来的一样,冷酷无情、心狠手辣!
而被认为需要硬心肠的萧欥,此时已经行到了山脚下。那座两层木楼掩映在高大树木的绿荫里,他远远地望了一眼,便扬起马鞭,踏上了回县城的路。
反正元光耀已经答应请他喝茶,他现在着急做什么的话,不是画蛇添足吗?
萧欥这一出一进的功夫,卢阳明和公孙问之早已将事情做好,三人约在一家酒楼见面。
“峯州没什么好注意的,”卢阳明向萧欥汇报结果,“如果不出意外,这里八百年都出不了事。”
萧欥听了,不置可否。他们说的“出事”,不是别的,而是打仗。不出事就意味着军权薄弱,掀不起大风浪。
想想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