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骄妒(系统)-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朱祐樘这几年经营,在朝中也并非没有自己的心腹。只不过他们大都是当初的东宫属官,朱祐樘才刚刚登基,还没来得及重用,是以位卑职小,之前也轮不到他们说话罢了。
这时候见朱祐樘已经将人都镇住了,便有人站出来道,“诚孝皇后辅佐英宗皇帝,主明臣贤,治国有道,延续仁宣之治,可谓功高劳苦,人人称赞。臣等亦心服口服。皇后若能效诚孝皇后故事,当为我朝大幸。”
几句话之间,就将原本几乎被定罪的事情,说成了大明幸事,然而其余人等听了之后,却只纷纷附和,无人敢再有不满。
但是事情当然不可能就这么了结了。
古往今来,有不知道多少文臣,以“死谏”为自己的人生要义,目的便是要名垂青史。更有不知多少御史,将扳倒大人物,作为自己的晋身之阶。
可笑的是,之前还真有不少成功了的人,让他们心中存着这样的想往,别的大臣不敢直谏,但他们身为御史,风闻奏事,本就是他们的权利,自然不会退缩。
只不过因为最大的一波反对声已经被镇压下去,短时间内,朝臣也不可能组织起第二次,来挑战天子的权威。
——虽然大明朝相权与皇权几乎分治,但是这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若是惹恼了皇帝,东厂和锦衣卫的昭狱,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至于御史的奏折,朱祐樘留中不发,只当是没看到。
现在看来,除非有人金銮殿上以死相谏,否则这件事情,到最后也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过去了。
但是人人都惜命,目前看来,还没有敢于死谏的直臣。
朱祐樘见到这样的情形,只冷笑几声作罢。他终于有些明白九焰所说的意思了,有时候,与其花费绝大功夫来搞所谓的平衡,不如以绝对力量镇压,让这些人心中生出敬畏惧怕,便不会再将心思放在这上面。
然后淘汰掉一批不做事的官员,让中下层干实事的官员有了晋身之阶,慢慢的,朝廷的风气自然会转向务实,党争自然也就不再那么明显了。
……
仁寿宫。
九焰已经跪了有一盏茶的功夫了,但太皇太后只顾着跟王太后说话,仿佛根本没看到她这么个人似的。
“这人啊,最要紧的,就是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做该做的事!”太皇太后说话的语气有些重,一听就是意有所指。
至于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在场的人心知肚明。
王太后看了九焰一眼,朝太皇太后笑道,“母后说得是,咱们女人家,一辈子不久图嫁个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平安终老?”
“你说得是,哀家活到这个岁数,也算是看明白了,凡是呢,安安生生的,自然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说是不是?”太皇太后盯着王太后问。
这话王太后来回答,太合适了。
当年她与吴氏,柏氏同时入宫,吴氏运气好,被指为皇后,原以为就此风光,却不曾想,万贞儿横空出世,无人能挡,竟生生废去一个皇后。
后来她自己当了皇后,处境却也没好多少,面对万贞儿,也要避其锋芒,甚至被当着面指桑骂槐的时候也不少,她都一一忍了。
在当时,她的处境甚至还比不上多少有些圣宠,还曾诞下一位皇子的柏贤妃。
可那又如何?如今她是尊贵的皇太后,吴氏却仍住在安乐堂,至于柏贤妃,不过一个太妃之位打发了。
这人的命啊,最是说不清楚的。
王氏自己心里虽然也这么想,但最忌讳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每一次听见,都仿佛重新经历了一遍那些屈辱。
可是现在开口的是太皇太后,她也不得不回答,“正是。这一点,儿媳可是体会颇深。”
太皇太后这才满意,目光一扫,仿佛才瞥见跪在下面的九焰,淡淡道,“起来吧,虽然是春天了,地上却还凉得很。若是累了病了,皇帝少不得又要来闹哀家。”
朱祐樘对九焰的回护,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太皇太后对此有些不满。
大抵所有曾经在后宫走过一遭的女人,对九焰这样的幸运,都不会觉得高兴吧?即便是长辈,有时候想想,对比一番,也难免心气不平。
也只能劝说自己,皇帝还年轻,不过一时新鲜,长久不了。万贞儿当年如何盛宠?最后剩下儿子继承皇位的人,也不是她。
“皇后年纪还小,还不懂呢,我们女人啊,有时候软些,后退一步,并不就是坏事。你是皇后,最要紧的是让人知道你的贤明大度,若是一味要强,反而令人生厌。”王太后柔声劝说道。
虽然含糊其辞,但说到底,不过是劝自己主动退一步,放弃整理奏折的权力,别让朱祐樘跟朝臣对着干,免得名声不好听。
她哪里知道,九焰根本不在乎所谓名声。
在这世上,只要朱祐樘知道自己的好就足够了,别人怎么看,与她何干?何况,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这分明是给自己下马威,这么劝说人,九焰也是头一回遇见呢!
若是她就这么退缩了,可不是宫里人人都以为自己好欺负,到时候,恐怕更不得安宁。
“皇祖母和母后教训得是。”她低声应了,却绝口不提自己要如何应对,还要说话气人,“皇祖母和母后年轻时经历了风雨,如今正是享福的时候。该到了儿媳经历风雨的时候了。”
意思就是,你们老了,别瞎掺和年轻人的事了,老老实实的养老吧。
第98章 斥责
就算心里再不愿意,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也必须承认,她们两人的尊荣,都系在朱祐樘一人身上。
如果朱祐樘的情形,跟当初英宗皇帝一样的话,太皇太后还可以仗着身份尊贵,对朝政插话,甚至要将朱祐樘架空也并非不能。
但偏偏不是。
朱祐樘非但不年幼,朱见深病重的时候甚至曾经暂摄国事,得到了不少朝臣的赞誉。他的手段哪怕还稚嫩,却也已经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君王了。
登基之后,他又立刻娶了皇后,打理内宫,可以说,没有两位老人家可以操心的地方了。
她们这会儿也就是仗着资格,倚老卖老,才能教训一下九焰。有朱祐樘护着,其实并不能将她如何。
这一点,她们知道,九焰也很清楚,当然不会被一两个下马威就当真吓住。
甚至还有余裕,从容不迫的反唇相讥,让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一时都变了脸色。
到了太皇太后这个地位,这天下已经没人能给她脸色看,也没人敢忤逆她的命令。即便是皇帝,也要多多思量。
皇家推崇以孝治天下,自己就要首先成为表率。她身为长辈,就算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力,但只要她不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皇帝对她也会很尊敬。甚至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她还可以令自己的权力凌驾于皇帝之上。
太皇太后虽然没有夺权的念头,但显然,从她对九焰的态度也能够看得出来,她仍然将自己放在比朱祐樘更高的位置上,认为只要自己一句话,皇帝也必须照做。
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朱祐樘当初之所以能够在万贵妃的手底下活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存在。而后来朱祐樘立为太子,出阁读书,都有她在后面推动。
而九焰之前那句毫不客气的话,自然是让太皇太后气了个倒仰。
至于王太后,她心里对于朱祐樘会听自己的话,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只求能够和平共处,朱祐樘给她应有的尊重罢了。她用以掌控朱祐樘的方式,是亲自选了一个皇后入宫。
所以这会儿听到九焰这么说,分明是未曾将自己放在眼里,由不得她不生气。
好在相较于太皇太后而言,她还算沉得住气。这并不是说她城府比太皇太后更深,只不过所处的位置不同。——她能够接受九焰不听自己的话,甚至为此做出了一定的准备。但太皇太后没有。
所以这时候,王太后低下头来,而太皇太后厉声喝道,“放肆!谁教你这样同长辈说话?!”
“孙媳只是心疼两位长辈罢了。”九焰道,“祖母可万万不要误会孙媳的心思啊。”
太皇太后大口的呼吸着,显然是气得不轻,需要用这种情况,来稍微平抑自己的怒火。
半晌,她才看着九焰,冷冷道,“伶牙俐齿!你可知如今有多少朝臣日日在弹劾你?甚至有老臣求到哀家这里来!你如此桀骜不驯,如何母仪天下,为万民表率?让皇帝为你和大臣拧着来,最后能有什么好下场?古往今来那么多前车之鉴,是要做萧皇后长孙氏,还是要做妲己褒姒,你自己想想吧!”
“孙媳自然是想做贤后,辅佐君王。听闻萧皇后为晋王妃时,亦曾密勿经纶,更曾作《述志赋》,可见古往今来,夫妻一体的心思,并无不同。孙媳想帮着皇上,想来是无错的。”九焰从容道。
说罢又看了太皇太后一眼,似是无意般随口道,“倒是那些老臣,着实可恶,竟拿着这样小事来打扰皇祖母。祖母年纪大了,就合该安享天伦,哪能让祖母再操心这些事?孙媳回头告诉皇上,让皇上罚她们。”
你一个太皇太后,没事就别跟那些大臣们来往了,太不像话了。
“好、好!”太皇太后咬着牙站起身,想拂袖离去,又觉得自己输了,想继续说下去,又怕这个皇后百无禁忌,什么混账话都说得出来,到时候自己还要名声不要?
所以踌躇片刻,只能转身朝王皇后骂道,“看看你选进宫来的皇后!咱们大明朝,若是毁在了这个女人手上,将来你我如何面对列祖列宗的问责?”
王皇后也跟着站起来,却只是低眉顺目,不置一词。
“祖母糊涂了吧,”九焰道,“有列祖列宗保佑,我大明朝自然千秋万世。”
太皇太后这回是真的气得狠了,一口气几乎喘不上来,被身边人扶着下去了。
王太后这才叹了一口气,看向九焰,“皇后,你这是在做什么?太皇太后德高望重,宫中有她老人家在,方能太平。你一入宫便如此没有轻重,怕是要给皇上惹麻烦呀!”
“母后言重了,能有什么麻烦?”九焰似笑非笑的看向王太后。
王太后眸光微闪,已经知道这不是自己能控制住的人物。虽然九焰对太皇太后这般不客气,让她颇为解气,但是王太后也知道,她对自己更加不会客气。
顿了顿她才道,“朝臣们如今弹劾你的折子就够多了,若是知道今日之事,恐怕你这皇后之位,也难以坐稳。”
“这个就不劳母后操心了。”九焰道,“那些大臣有本事,就当着本宫的面来说!”
……
太皇太后病了。
而且是在皇后去仁寿宫请安之后,就传出来了这个消息。
好端端一个人,不可能突然就病了,那自然只能是被别人气病的。
当时在场的,只有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后三人。听说太后从仁寿宫出来时,脸色也很不好,反而是皇后,出来时满面春风。
如此,到底是谁气病了太皇太后,自是不言而喻。
朝臣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像是吃了什么大补药,立刻激动起来了。尤其是御史们,摩拳擦掌,就打算将这个皇后从后位上拉下来了。
御史的晋身之阶比较特殊,往往总是踩着大案要案,只要拉下来几个身份重要的人物,立刻就能替自己增加一大笔资历,最容易往上升。
不过大案要案也不是那么容易碰上的。所以现在能捡到一个扳倒皇后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可是非常难得的。若是成功了,不知道有多少好处。
虽然这样很可能得罪皇上,但是御史要的就是不怕死,要的就是敢于直谏,最好还被皇帝骂过,或者是被贬斥过,有这样的名声在外,对他们来说,反而有极大的好处。
别人得罪了皇帝会担心,但他们得罪了皇帝,就完全不用担心。
你想想民间正传着一个消息,说xxx不畏皇权,做了什么什么事,乃是一位直臣。就在这时候皇帝撸了他的官帽,百姓们会说什么?
就算是皇帝,也要在乎百姓的议论声。
而且这一次,大臣们决定不再给皇帝犹豫的机会,他们要在大朝会的时候,将这个问题提出来,让皇帝正面回答!
不敬尊长,不懂孝悌,这样的人,怎么配做皇后?!
但是有人想搏个清名富贵,但朝堂上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清醒的。介于上一次的联名上书被朱祐樘臭骂一顿,不少人都打算暂时观望一番。
毕竟皇后忤逆太皇太后这件事,不是事关国本的大事,可大可小,端看皇帝的态度。要是他说这是皇家家务事,让大臣们别管,或者只是随便斥责皇后几句,难道朝臣们还能逼着他废后?
朱祐樘当然也从下面得到了消息,对此他只是冷笑,“这些人莫非真当朕是死人不成?”他正愁没有机会清理掉一批人,给自己的人手腾位置呢!
所以在朝会上,听到这些人发难,朱祐樘的心情可算得上轻松。等下面的大臣慷慨陈词完毕之后,他坐直了身子,轻咳一声,正要说话,便听到殿外传来一阵掌声。
所有人都没料到这个变故,饶是朝会时应当仪容整肃,不左顾右盼,也忍不住转身往后看去。就连专门负责早朝会期间检查大臣仪容的左都御史本人,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盛装华服,从殿外款款走来女子。
九焰停在殿门处,微笑道,“这位大人说得真是精妙,本宫佩服不已!”
“皇后,你怎么来了?”虽然心里也很诧异,但朱祐樘的态度却仍旧十分温和。九焰既然来了,想必自有打算,他自然要给她表现的机会。
九焰这才迈步入殿,先走到丹陛之下,对朱祐樘行了礼,才道,“臣妾听说,今日朝会上有人要参臣妾一本,因此特来旁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