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崔氏玉华-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儿,我知道你是想将她斩草除根的,不过你答应父皇,还是算了吧。。。。。。”
李济民一听便有些急了,可不等他开口说话,李盛便睁眼看着他继续沉声说道:
“民儿,这馥春膏一事,你让刑部立即彻底审问个明白,物证人证,药物的来源一丝都不能马虎,如今将我气病的黑锅还背在你的头上呢,此事一定要弄的清清楚楚而后昭告天下,必要还你一个清白,那崔氏如此恶行,本是罪不可恕,但于她那个人而言,让她这般活着与死了并无什么分别,你明日就派人去和她说,是圈禁在皇城内,还是送到寺庙里看管,随她自己高兴,咱们李氏欠她的,便以她这条命两清了吧,今后她的事情,便由你去操办,也不用再回禀我了。。。。。。”
李盛说完,便拍了拍李济民的手,又合眼靠在了床背上,显然不想再多说一句,李济民也没料到父亲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他心中暗自琢磨了一番,脸上神色却是渐渐缓和了下来,他又叮嘱了宫人们几句,便起身拜别了。
几日后大朝会上,太上皇病因与圣上那济慈院娈童谜案,刑部一并公布了审案结论,证据确凿、严丝合缝,这博陵崔氏的罪名便又另加了一等,朝上群情激奋,多位朝中重臣上书痛斥要求将博陵崔氏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却都被圣上李济民一一弹压了下来,于是这朝中又传出另一种声音,赞美这圣上宅心仁厚、慈悲感召天下百姓。
这朝上嘈杂纷纷、争论不休,总体而言对李济民均是有利的言论,他虽劳累,心中却是越发安定强硬了起来,这日李济民又是三更天便起床去了宣政殿办公,刚刚看了几份奏折,身边伺候的大内监便匆匆低头走了进来,慌乱中不小心一脚踢到了屏风爪脚上,发出咚的一声大响。
李济民皱眉看着他不由心中烦躁,那刘准在那宫变中被刑讯逼供活活的打死了,这贴身服侍的大内监换了几个,他总是觉得差了几分。
那大内监见李济民这样,跪下了也顾不上请罪,只是又往前爬了两步,才垂首低声禀道:“启禀圣上,那大明宫禁苑里圈禁的崔氏;今早。。。自裁了。。。。。。”
李济民手中的笔,啪一声掉落在了案上,而后却是半响没动。
那大明宫禁苑中一处狭窄黑暗的房舍周围,已经被锦衣卫提早清理了一遍,等圣上李济民进去的时候,又将身边的人都留在了外面。
屋内靠窗边窄窄的竹榻上,平平的放着一个人,因是自缢而亡,那面孔早已扭曲变形,而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未见,那人的发丝,竟然已经变得斑驳花白,李济民看了半天,心中竟然有些迷惑,这人,莫非是被掉包了吗?
他心里自然知道这个荒谬的想法是绝无可能的,可是眼前这人的面孔确实是全然的陌生,既不是她在含凉殿里母仪天下时的宝相庄严,更与他记忆中那个曾经将他牢牢护在身后的美貌女子,毫无一丝的相像之处。
李济民不过停留片刻后便匆忙离开了,这天气已经到了秋季,他坐在那车辇上远远看着禁苑里如彩云般绚烂的枫树红叶,心中想着,也许往日里的记忆本就是虚假幻象,所以到了如今终了之时,才是真正的现了原形吧,那些事那些人,还是随它慢慢逝去了吧。。。。。。
李济民想了想又对跟在车辇旁的大内监说道:“这事不必往钟鸣殿传,让人把嘴巴都封死了,若有一丝错漏,朕唯你是问!”
到了晚秋风高气爽的时节,昭美人的肚子已经大如笸箩了,这日,在大明宫太液池边的“金露苑”中,一片雏菊密密匝匝满布了一处坡地,又沿着一座石亭边缘丛丛生长着,看着好似没怎么打理过的样子,倒是颇有几分山间野趣,而那石亭三面都挂了碧绿的细竹帘,只有对着雏菊花丛的这面竹帘半掩,隐约可以看到里面有人影坐着。
李盛是被人用软轿抬过来的,因找到了病因根源,在那太医院精心医治之下,他的头风症状是全然好了,但这下肢迟滞无觉的毛病,却依然未能全部治愈,不过比起从前已经进步了很多,用金针刺大腿已然会感觉疼痛,不过膝盖之下仍是毫无知觉,按着金提典的吩咐,他每日天气晴好的时候便由大力太监抬着在大明宫里四处转转。
许是因为心情大好,这太上皇如今倒胖了一些,脸色红润光亮,还因日日坚持不懈的锻炼,这上半身的身形看着竟然比以往还结实了两分,此刻他坐在凉亭正中的一张特制的雕花大椅上,膝头胸前,正娇滴滴靠坐着一人,正是那刚满十八岁的小太妃崔玉露崔四娘。
四娘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安安稳稳的坐在李盛膝上,垂首小心的剥着一颗马奶子葡萄,等剥的没有一丝皮屑之后,才笑眯眯的喂到了李盛的嘴里,李盛从头到尾一双都盯在四娘的脸上,看着她犹如做着天大事情的认真模样,嘴角眉梢的笑意简直要满溢了出来。
见四娘又拈起一颗要剥,李盛连忙伸手按住了,柔声说道:“我来剥吧,你不是最爱吃这个马奶子葡萄了吗,这半天光顾着弄给我吃了,来,拿给我!”
李盛抢过葡萄便自己剥了起来,他做这些自然不够熟练,弄了半天,却将一颗葡萄抠索的坑坑洼洼的十分可怜,好不容易剥的差不多了,却实在觉得有些拿不出手,四娘看他举着那颗葡萄踌躇的样子,笑的趴在他胸口就起不来了,李盛也是笑的直摇头,正想将那葡萄丢了,四娘却一探头将它叼过来含在了嘴里。
李盛见她顽皮,伸手便在她脸蛋上一捏,将满手的汁水全蹭在了她嫩如奶膏的面颊上,四娘缩着脖子闪避不开,忽然一伸手攀在了李盛的肩背上,略微抬起了身子,便吻住了李盛的嘴巴,将那剔透多汁的葡萄在两人唇齿间缓缓的碾压碎了。
李盛哪里会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顺势便将她头颈揽住了啃了个痛快过瘾,他正在大肆品尝着那香滑小舌的时候,忽听四娘细细的喊了声痛,他吓的一个激灵,连忙扶住了四娘低头去查看,眼见四娘圆滚滚的肚子并未被自己压到,这才大呼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不是那里啦,是上边。。。。。。”,四娘见他的样子,便扭了扭身子瞟了眼自己的胸前,原来她如今已经到了胸部胀痛的时间,刚才被李盛压住了一个便忍不住叫了出来。
李盛这一看之下才明白了,可眼睛却是粘在了那雪白丰盈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再也挪不开了。
四娘见状正想要打趣,忽然觉得自己身下有个熟悉的东西又不安分了,她不待李盛反应过来,便撑着他的肩头从他膝上跐溜了下来,四娘虽身子笨重,却是孕相极好,手脚此时仍然十分灵便,等李盛开口叫她的时候,她已经逃到了那石亭的栏凳上坐了下来,红了脸斜眼看着李盛抿嘴直笑。
他们二人独处的时候,便将宫人都赶到亭子外面的坡地下面,此刻他们不传唤,自然没人过来打扰,李盛眼巴巴的看着几步之外的美人,是看的到吃不着,十二分的焦急,连忙做出一个最可怜的样子,软声哀求道:
“四娘。。。四娘最好了,赶紧过来吧,咱们好好坐着说说话,不做别的。。。。。。”
“不过来,你惯会骗我一个人了!”,四娘干脆转身背冲着李纪不去看他,晃着腿去欣赏外面的风景了。
“哎呦,我对四娘一颗真心天地可鉴,何曾敢骗过你啊,好四娘快过来救命。。。。。。”,李盛此时哪里还有什么太上皇的威仪,简直是一副痞赖样子。
四娘这才回过头看着他,翘着嘴角忍笑道:“太上皇您上回唱的那个泥娃子搬砖头挺可乐的,要不,今日再唱一遍给我听听?”
李盛一听这话不由大为后悔,他因四娘快临盆了,便命人去寻了一些乡野童谣来,说以后可以唱来逗闺女玩的,这“泥娃子搬砖头”便是其中一首,四娘一听便笑的不行,他便自己学了在两人亲热的时候用来逗弄她,想不到此时却被拿来做了要挟的条件。
“泥娃泥娃搬砖头,砸了泥娃脚趾头。泥娃泥娃你不哭,给你娶个花媳妇。。。。。。”
等李盛真唱起来的时候,四娘哪里还忍的住啊,笑的哎哟哟叫着捧着肚子,便起身滚到了李盛的怀中,李盛瞪着眼扬起手作势要去打她屁股,却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捂在她凸起肚子上轻轻的揉了起来。。。。。。
延和二十四年末,太上皇宠妃昭太妃诞下一女,容貌酷似母亲,但性子却极为乖巧斯文,任那太上皇李盛将“泥娃子搬砖头”唱的如何怪声怪气,她只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静静的看着,不肯赏赐她那老爹爹一个笑容。
☆、第244外章 曾经错过(番外3)
延和十七年十月末,东宫。
太子妃正在丽正殿起居间内查看着她与太子殿下大婚时候所收的礼品单子,她要按照各府勋爵官职的高低分别整理出来,马上要过年节了,到时候也好根据礼单子和亲疏远近分别回礼。
大多府上送的礼都是中规中矩的,不过其中也有几户特别亲厚些的,比如定国郡公李纪府上,除了送了玉山和整匣子东珠等常见的贺礼外,还有不少北疆带回来的五彩织毯和镶宝弯刀等稀罕玩意儿,这样的人家,回礼的时候便要特别留心了,总也要另外添些花心思的玩意进去的。
这些事情,车芷兰做起来并不十分的困难,她虽在北疆小门小户里长大,但母亲早逝,从七八岁上开始,一家子老小男人的衣食住行便由她开始操心了,于安排庶务上自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和办法,这东宫的宫人都是尚宫局统一安排的,一开始的时候,对这东宫的新主多少存了些看热闹的心思,不过经过了几次较量之后,也大多知道了这太子妃并不是个好糊弄的,便纷纷老实了许多。
车芷兰已经看了大半个上午,不免有些头眼昏花,她伸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正想叫宫人进来替自己换了茶后起来走走的,殿外突然传来了通报之声,而后,她身边的一个大宫人便小步走了进来,行礼后说道:
“启禀太子妃娘娘,太子殿下命正殿的内监送了城北老张家的糖葫芦过来,娘娘现在可要用些吗?”
车芷兰一愣,前两日她和太子殿下闲聊的时候,李济民便一个劲的问自己在北疆的时候,有没有常常惦记着这长安城里的什么事物,车芷兰当时半响也没答上话来。
其实,车芷兰祖父被流放边疆的时候,她还并未出生,只有在两三岁的时候,曾随着母亲辗转着回了长安城外祖父的家里探访过一回,那次是外祖父的寿辰,车芷兰虽小,却依稀知道母亲是想就此把她留在长安外祖父府里的,但最后显然没能达成心愿,母亲在外祖父府上过的并不愉快,几乎是夜夜垂泪,回到定州不久就病了,而后再也没好起来。
所以车芷兰对长安城其实并无什么留恋之情,不管是是祖父当年被贬出长安也好,还是身为侯府小姐的母亲病亡定州也好,都是他们全家常年回避不谈的伤心事,可面对一脸赤忱想要讨好自己的太子殿下,车芷兰当时只好硬着头皮想了半天,才勉强说出了一个糖葫芦来。
此时,再看着面前这一大盘各式各样的糖葫芦,车芷兰不由苦笑了一下,她想了想,便拿起一串糖浆上挂了芝麻的,咬下一个来尝了尝,结果先是被外面厚厚的糖衣给齁到了,又被里面的山楂给酸了牙,只吃了一个,便不敢再多吃了,连忙叫人拿下去收起来了,她六岁的时候祖父和母亲先后过世了,正是家里最艰难的时节,也不知道是吃喝上缺了什么东西,她的牙就没换好,至今吃不了太酸甜的东西。
用过了午膳,车芷兰仍又看了半天的礼品单子,饶是她速度颇快,估计要把这些都理出来,还是要三四天的,这眼看年节就在前面了,她也不敢再拖延下去了。
其实车芷兰知道,其他府上,这样的事情是不用当家主母来做的,要是换了任何一个长安城的贵府小姐入住东宫,身边总会有两三个识文断字的得力人能做这些杂事的,可车芷兰身边确实没人可用,她在定州的时候身边是有一个丫头和嬷嬷服侍的,但嬷嬷在那场战乱中意外死了,那个丫头年龄还小,又是个呆笨的孩子,车芷兰并不敢将她带到京城这种地方来,走之前便将她安排在定州一户农家当女儿了。
如今她身边的掌事宫人和大小宫人都是尚宫局派来的,那掌事宫人干脆是皇后娘娘命人直接送过来的,说起来都是好意,是娘娘将自己身边得用的人派来伺候她,车芷兰自然只有磕头谢恩的份,但除了让那掌事宫人调理管教东宫新进的小宫人们外,车芷兰也不敢太过劳动她。
车芷兰一开始的时候,也试着挑选了一个看着行事颇为稳妥的宫人来帮自己,初时做的还不错,后来却发现她做事情突然慢了下来,车芷兰便也没吭气,只在暗中观察了她一阵子,这才发现她应该是在默默的记忆自己让她整理的东西,估计当日回去便会偷偷记录下来,也不知道是送到去了哪个地方。
车芷兰也没声张,这个情形她之前也料到了,并没有特别的生气,只是找了个借口将她打发了,而后,她又想着去找李济民要几个人,可事有凑巧,还没等她开口,那日李济民身边的大内监刘准正好患了伤风,李济民晚上回来便随口向她抱怨了几句,说是自己手下没几个可信的人好用,车芷兰心里正好有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出言安慰他,李济民抬头看着车芷兰的神色,一时间气氛便有些尴尬了起来。
那时候,殿下与崔皇后的感情还十分不错,每日他去含凉殿请安,母子两个都要单独说上好一会儿的闲话,于其他的事情上,崔皇后也都做的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是东宫已经开府了大半年,太子太子妃两个主子却连可用的下人都没几个,这话一说明白了,大家的脸上都难免有些难看。
这样一来,车芷兰便干脆耐下性子,将这些事情统统都揽到自己身上来慢慢打理,所幸东宫如今人口简单,只有他们夫妻两个,她干脆封了几个不常用的殿所,以减少自己打理杂务的负担。
车芷兰望着窗外出了一会儿神,便重又看起了礼单子,等她看完了李氏宗亲的,日头也有些偏西了,车芷兰不喜欢别人贴身伺候,便自己伸手在后腰上捶了起来,还没捶几下,外面宫人却突然通报太子殿下进来了。
李济民风风火火大踏步进来,上前一步便将要起来行礼的车芷兰扶住了,朗声一笑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