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难养-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贵妃因丧子失了心疯,御医,还不带华贵妃回宫看诊?皇后,既然华贵妃对学慎心存恨意,学慎这孩子是不方便在过继给她了!”
皇上狠狠的瞪了华贵妃一眼,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出尔反尔,将福王的死,归咎到学慎身上,你以为学慎就很想过继给你做儿子?
“父皇,儿臣这段时间,跟学慎情同兄弟,遇上这样的事,学慎也不想看到的,既然贵妃娘娘,看不上学慎,不如将学慎过继给母后吧?这样,儿臣就不会失去这个亲弟弟了!”
太子见华贵妃如此不着调,见父皇如此震怒,更是听出来父皇继续过继学慎的意思,索性由自己开口,也好叫这些文武百官都看看,根本就不是陈学慎命硬,要不然本宫为何不怕的?
“皇上,臣妾愿意!”
皇后如何不明白自己男人的心思,太子也能明白,从而在自己之前提出来继续过继,学慎这个孩子,从前对太子帮衬很多,如今在这个叫他难堪的时候,太子出面维护学慎,提出来继续过继,并且过继给本宫,成为皇上嫡子,这对学慎来说,无异于恩重如山,将来太子能有他相助,自然要轻松许多何事画秋风。
“准了!明天的过继典礼,礼部已经准备许久,百官也都期盼很久,继续吧,就如皇后太子所说,过继到皇后膝下!”
皇上清冷的话一说完,满殿的哭声,忽然间停顿下来,百官顿时感觉此情此景,简直不可思议。
当初过继陈学慎的原因,就是要救福王,如今福王没了,还有必要继续过继吗?
就连当事人,华贵妃都不肯继续过继,谁知道皇上竟然一意孤行,不仅继续过继,还将陈学慎过继到皇后膝下,成为大明嫡子,这?谁能理解?谁能明白?皇上这是生生给自己儿子找个敌手啊!
啊不,不对,难道皇上是给太子找个磨刀石?可皇上这身体,能撑得一年还是半年?就敢给太子找一个如此强劲的磨刀石?也不怕伤了自己?
还有明天继续过继?福王的丧事呢?
虽然福王是庶子,可怎么是也是皇上宠溺多年的儿子,说无情就无情?果然,自古帝王皆无情。
“现在就走,去建州找你八叔,不要跟家里人道别了,快走!”首辅从皇宫奔丧回来之后,急忙安排孙子张致远远离中原。
张致远是张东岳最为在乎的嫡孙,如今张家跟皇家已经是剑拔弩张了,为了张家将来,为了以防万一,张东岳在安排了嫡孙女进了太子妃身边之后,又安排了张致远去建州投奔梁都督。
建州梁都督,名叫梁怀恩,真正的身份,其实是张东岳的私生子,被张东岳费尽心思的安排在建州,不仅仅是给自己开枝散叶,更是自己张家的一条重要后路。
建州都督,管辖了东北地区所有女真部落,虽然此时所有女真看似是大明属地,但梁怀恩,张家人,早已将此地当做了自家王国。
梁怀恩不仅仅充分利用张东岳给他的大量钱财跟武器,还惨无人道的压榨着当地女真人,在梁怀恩眼里,这些女真不过是牲畜一样的存在,他们极度贫穷,没有人识字,不会种地,时常衣不蔽体,跟野人一样的过活,不是牲畜是什么?
首辅当政的时候,高唱大义,说要教化女真,安抚女真,户部每年有一项固定呢支出就是扶持女真温饱生活的。
可惜这笔款项,十之*是落入了梁怀恩的手里,每年,梁怀恩不过是稍微发放一点发霉的米粥,就算是做完了脸面。
但偏偏这一点点发霉的大米,却也叫这些极度匮乏的女真感到奢望,不用抢的根本分不到,每一年为了这些霉米,女真都会死伤很多人。
有人造反过,但被梁怀恩拥有的精良武装,给彻底的灭过部落,现如今的梁怀恩,犹如东北的君王,还是残暴无情的君王,奴役着当地的女真。
张致远没有半点犹豫,跟着爷爷安排的暗卫,连夜出发,通过早多年前就挖好的通向城外的地道,顺利出城,投奔建州。
张东岳为了给嫡孙掩护,在福王死前一天,就安排了他外巡政务,一般人暂。时根本看不出张致远奔向关外,只因为张致远外巡的政务,正在高调进行中,当然,是有人假扮了张致远。
陈学慎顺利过继的当天,皇上当殿赐陈学慎为慎王,并且两个月后大婚,比太子早三个月成婚。
慎王府邸,也已经落成,一干新婚物品,在礼部的着手下,已经差不多了,就等着成婚了。礼部这一次忙慎王的婚礼,半点不敢马虎。
也许是礼部的大臣,都看出来皇上对慎王的看重,也许是这些礼部大臣,对首辅张东岳,有了疏离之心,在这此主办婚事上面,努力显现出来对皇家的忠心。毕竟皇上对首辅的打压围堵,已经摆在了明处娘子;擒兽不如。
现在的很多首辅党的官员,不是被罢官就是被定罪,更多的也处于惴惴不安状态,皇上的做法,就是铲除铁杆的首辅党,震慑那些敷衍趋势的官员,总不能将满潮堂的官员,从头到脚的替绝大部分吧?就是想,也得需要时间,慢慢来啊!
“怎么样,联系好了吗?”福王刚刚下葬,首辅早前安排出去的人,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
“回禀阁老,都联系上了,下个月初,他们四人会同时各自带领五万骑兵,从宁夏,榆林,大同,承德四个方向,奔袭京城。”
“好,到时候,可就好好看看太子的表现了!”
首辅阴冷的笑了,太子在上原的时候,用连发的短枪虐杀了五千倭寇,跟自己的一百杀手,经过这场无悬念的虐杀,相信皇上跟太子,都极为自负的吧?
本阁还知道,皇上内心里一定想让太子出去立一番大功,这样才更能折服天下百姓,文武百官,这次机会,太子本人恐怕就不愿意放过,从小他可就是喜欢打打杀杀的呢?
太子如果去抗击靼子,留守的必定是皇上跟慎王,皇上为了保护太子,说不定会再次将赵子诚的儿子,赵亚青绑在太子身边,甚至会连陈学慎的未婚妻,都会绑在太子身边,以防不测。毕竟皇上身体摇摇欲坠的,随时都有撑不下去的可能,皇上怎么能放心的不做半点防范?
不过,即使他们再做防范,又能如何?
自己这么多年不是白坐首辅这个位置的,靼子的侵犯,不过是开胃小菜,等皇上太子等人跟靼子打的胶着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孙子,会带上建州二十万三卫,带上大明火枪,还有这么多年从海外购买的五十门弗朗机炮,等靼子攻入中原,建州三卫就可以以勤王为名,大举逼近京城。
二十万兵马,加上五十门弗朗机炮,加上两万支大明火枪,京城足毁尽。
也许到时候还得利用一下睿王,让他公然站出来反对皇上,让太后公然站出来反对皇上,自己再替天行道的杀了昏君,另立新君,睿王。
太后跟睿王,得一再谦让,坚决说天下江山,德者居之,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张家堂堂正正,改朝换代的时候。
曾经的户部尚书汤唯很高兴,自己虽然获罪,但全家人真的都被太子安排好了,嫡孙女今天也顺利嫁给了锦衣卫指挥使董文杰,如此,自己最后的筹谋,也可以交给太子了。
“太子,这是罪臣最后交代的,请太子过目。”
汤唯说完闭上眼睛,没了这最后的剩余价值,等着自己的也只有死了。幸而全家人都有了活路,认命了吧!
太子拿过来汤唯给的最后交代,看着看着脸色渐渐发黑。
“起驾,回宫!”
当天晚上,皇上的御书房内。
皇上,太子,三位国公,赵子诚,慎王,都一脸的铁青,谁都没有想到首辅,张东岳丧心病狂到了这样的地步。
汤唯提供了首辅过往年间,给几个大势力的靼子首领提供钱粮,甚至是铁器粗盐。
还有首辅这么多年尤为隐蔽的为建州三卫,提供了五十门海外购买的弗朗机炮,两万支大明火枪。
女真虽然是归属大明的,虽然是异族,建州三卫的成立,当初也是为了控制这些异族,但给建州三卫添置如此耗材巨大的精良装备,超越了整个大明整体的精锐,如何不叫人心惊肉跳?张东岳他就不怕养虎为患?
皇上细细回想自己有没有见过建州都督梁怀恩,似乎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个人的样貌不得不说,一定是极为平常的表妹有毒。
“你们可记得梁怀恩?有没有跟他接触过?国子监有他的儿子吗?”
“回禀皇上,梁怀恩的两个嫡子都在国子监,其妻子,也在京城。”韩国公回答了一句。
听到韩国公的这句话,皇上松了一口气,这就好,只要梁怀恩的嫡子妻子都在京城,建州三卫就不会反。皇上甚至隐隐感到建州三卫这么多年能安抚住女真不侵犯大明,应该是忠于大明的。建州三卫拥有这么多力量,若是有反心,早就应该反了。朕应该相信戍守在女真部落的梁怀恩。
也许靼子进犯的时候,还可以用这一只力量,趁着这次机会,拼掉一些建州的力量,不给将来留下隐患。
“皇上,老臣担心,张东岳这个时候,怕是联系了这些靼子,大战将一触即发。”
葛老国公,无不忧心忡忡,在福王死后,慎王过继之后,皇上再次开始了对首辅的清剿围堵,虽然不曾动首辅本人,但首辅党外围的知府,都督,布政使,都开始相继落马,首辅这个时候若是狗急跳墙了,还真怕他丧心病狂的引来靼子。以解救他的这次危机。
“皇上,现在起,不仅仅要做好迎敌的准备,还要将首辅全家都控制起来,不让他们见任何人!”
东方国公,也提出建议,这件事关系大明江山,来不及跟这些文臣,说什么经义道理了。
“皇上,儿臣提议,用户部尚书举报的名誉,将首辅全家,都投进大牢,没了乱党的里应外合,儿臣倒是不觉得这些靼子有什么可怕的?不过,建州都督梁怀恩的家人,也要暗暗的控制起来。”
太子对于抗击靼子很是自信,上次虐杀倭寇的时候,自己可是亲自操枪杀了十来个倭寇,太子此时此刻甚至渴望战争,渴望自己还能再去痛快杀敌,一展大明威风。
只不过建州都督手里的精良武器,实在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设想,竟然比起整个大明卫军的装备还精良,虽然说起来要控制女真,但这装备也太过精良了。
最好还是防范于未然。谁叫张东岳那个老狗对他特别照顾?不想歪都难!
“微臣觉得太子言之有理,建州都督梁怀恩的家人,确实要暗地控制起来,不允许离京半步。不过首辅全家圈禁在家即可,毕竟大明读书人,对首辅的崇拜非同一般,战争一旦打响,稳定民心很重要。”
赵子诚赞誉太子对建州都督家人的暗暗控制提议,但也婉转的提出了不同于太子的建议,赵子诚身为读书人,极为清楚大明读书人对首辅的推崇,是不可能在短时间改变这样的信仰的,哪怕朝廷给首辅按上造反之名,大明的读书人,大多数是不可能相信的。
一旦战争打响,有人私下散布不利于皇室的谣言,加上大明读书人对首辅的盲目信仰,若是乱了民心,这战就不是那么好打的?
虽然自己是读书人,但在上原那次战争的时候,亚楠跟自己说的很多,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双方的将士,更打的是两国的国力。两国的民心。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拒于千里之外。当时的上原之战,就是这样获得绝对胜利的。
皇上悠悠的看了赵子诚一眼,这个赵子诚果然非同一般,能深刻领悟到首辅对大明读书人的绝对影响。
太子能考虑到暗地里控制建州都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到底还是年轻了,不能理解当今读书人对张东岳那个老狗的仰慕。
好在太子身边有这么多人尽心辅佐,比之自己当年的时候,好太多了。
☆、199 以退为进
“建州都督的家人,就按太子说的暗地里全部控制起来,不允许离京半步,也不许被人暗害了,至于张东岳一家,即刻起,圈禁在家,不得任何人进出,就用户部尚书检举他勾结靼子造反的罪名吧!”
皇上如此安排,一边肯定了赵子诚的建议,一边安抚了太子,这样留有余地的圈禁张东岳一家,当靼子果真大举侵犯大明的时候,大明百姓,包括读书人都会对张东岳全家,极为痛恨的。如果靼子不来正好,大明有了时间,自然更能慢慢收拾张东岳这个老贼。
“葛国公,东方国公,韩国公,这件事朕要拜托你们了。榆林的方向,有戚继光,朕倒是不担心,但宁夏,大同,承德的都督,朕还没有来得及换下来,朕现在就给你们密旨,前往宁夏,大同,承德,将他们换下,确保大明江山固若金汤。”
大明的帝王,每一届都极为信任这三家国公,不会背叛大明,在如此关键的时候,皇上最能信任的武将,也只有他们了谋爱成婚,总裁太危险!。幸而早前就将戚继光安排到了榆林,倒是有了先见之明。
“皇上,微臣这就去加快步伐,替换核心位置的官员,确保大战打起了来的时候,钱粮能保证供应得上!”
学慎如今身为慎王,身上没了从前的官位,但却被皇上安排了具体事务。
如今正是学慎在亲自安排替换首辅一党的人,睿王的人,处于核心位置的,暂且一个没动。怕的就是动的激烈过度了,惹出来不必要的百姓舆论。
但现在不能慢慢来了,大战在即,后方的供给,极为重要,容不得有人趁机滋事。
“准了!”皇上满意的对学慎点点头,这个时候,是来不及慢慢来了。关键的部门,一定不能是睿王党跟首辅党的人。
三位国公,连夜出发,带上了各自的亲孙子,韩立,葛润,东方竖,皇上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要他们带领各自的孙子,成为戍守一方的都督。
而京城里面戍守的,却是他们各自的嫡长孙,如此信任,是三家国公,百年多来兑现先祖诺言得到的圣宠。
赵子诚回家之后,想想还是去看了亚楠,说了今天的政事。尽管知道今天的事,是绝对的机密,但赵子诚如今对这个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