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之后,赵传世又一次回到了赵村。
    肖林果然没有食言。土改工作队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赵传世刚刚到家,苏艳就带着侯波涛上门道歉,诚恳地向他承认工作中的错误,并作出保证,绝不会强迫收地。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得着这个承诺,赵传世也让了一步。配合着工作队将自家田地丈量了一遍,认真核算了当年的产量。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才是会做人。
    村子里其他几个小地主也以此类推。和赵传世一起没有交地,土改工作队的态度很好,一直没有难为他们。
    过了不久。“三七五减租”开始执行,这个是必须配合的,赵传世老老实实地把地租降下来一块,眼看着兴高采烈的佃户暗暗心疼。
    接着几个月土改不断深入,邻着的十里八乡不少村子都有地主交地,换回来一堆股票和债券,赵村的地主对此都是一副幸灾乐祸的心里,自家已有免死金牌,别人当然死得越多越好。
    不过也有烦心的事情。
    村里那些农会积极分子放出话来,要和地主们比比庄稼把式。看看明年谁家的收成高。
    地主们对此不屑一顾,那些农会的泥腿子分到的都是荒生之地,没有三五年精耕细作,收成怎么也比不上熟地。直接应下挑战有失老爷身份,但在各种场合下。除了赵传世以外,赵村的地主们不放过任何嘲笑农会的机会。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泥腿子们分到地后兴奋不已,因为不用再给地主交租,打下的每一颗粮食都是自家收入,所以突然爆发出巨大的热情。没白天没黑夜的泡在地里,精心伺候着每一颗庄稼。
    土改工作队也没闲着,帮着这些泥腿子推广使用化肥,在县里来的专家指导下,泥腿子地里的庄稼三天不见就长起一大截,其茁壮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经验,傻子都能看出这些庄稼明年肯定大丰收。
    这也土改的红利之一,也在肖林的预期之内。经过土改,佃农转变为自耕农,并成为农村中的生产主体,他们的耕作兴趣和投资意愿明显增加,对于农业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因而积极参与农业推广组织举办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改善活动,增加对土地的改良,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渐渐的,地主们不再随意评论泥腿子的庄稼,平时走路也有意绕过那些长势旺盛的“生地”。
    瘸子的屁眼——邪门了,化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地主们不再是铁板一块,开始到处打听补施化肥的方法。
    和其他地主不同,赵传世亲眼见过化肥的威力,一开始就偷偷在自家的地里使用,庄稼的长势一样喜人。赵传世在沈阳经过一场惊吓后低调了许多,虽然被各种艳羡的目光包围,在人前还能把持得住,只是心里暗自洋洋得意。
    只是到了年底,传出矿山分红的消息后,让赵传世的好心情彻底消失不见。那些交了地的地主当年就有一成的净利分红,收入远远超出了地租。
    听说,邻村的杜二爷要的股票最多,他这一年的分红就够在县城里买个中等门面的铺子。
    听说,这些矿场以后还要扩大产量,分红只会越来越多。
    听说,化肥投入使用后,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今年各村的庄稼都长势喜人,明年的粮价肯定要大跌,卖不上价。
    听说……
    原来交地才是最划算的,这个账不难算,决定也不难做。渐渐的,赵村的小地主坚持不住了,主动找到土改工作队要求交地。一个,两个,三五个,连最坚定的族侄也偷偷加入了土改。赵传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
    经过反复思量,利益还是战胜了面子,赵传世最后终于投降,主动找到土改工作队,要求对进行土地兑换…………
    乡野村中的改变总是缓慢而平稳的,天下大势却在这一年中风雨际会,变幻莫测。
    1930年的年底,持续半年多的中原大战终于落下帷幕,蒋中正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各路豪强中纵横捭阖,将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各个击破。
    张学良看准机会,率领十万大军再次入关,通电拥蒋,并迅速占领平津河北。眼看反蒋联军大势已去,阎锡山连忙缩回山西,李宗仁退回广西,只甩下冯玉祥独在中原死拼。
    蒋中正及时拉拢西北二马和杨虎城,切断了西北军退路,然后采用美女金钱分化西北军阵营。熬惯了苦日子的西北军无法中央军“银弹”和“肉弹”之攻势,不战自乱,各路大将纷纷阵前倒戈,以至于冯玉祥事后慨叹:“西北军什么都好,就是见不得钱,见不得女人。”
    韩复榘、吉鸿昌先后倒戈,冯玉祥仍在苦苦支持,不料十月底间,西北军遭受了最后沉重的一击。
    十月30日,西北军大将石友三通电响应张学良,加入东北军服从中央,麾下六万四千人马编成六个师,盘踞冀南邯郸邢台、豫北安阳新乡一带。
    随即,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名致电张学良,声明“即日下野,释权归田”。

三九七章 反张战争

    (今天更了一万多字,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也有疲劳,求各种票,谢谢大家了。)
    阳历1931年元旦,北京中南海居仁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年酒会。
    国人本来只过春节,不重元旦,但是这几年西风东渐,风俗习惯上也在不断融合,在元旦的时候举行一场辞旧迎新的典礼,是民国中最近兴起的风尚。
    南京方面自有蒋中正主持,北京这场新年酒会的主人公当然非张学良莫属。
    刚从南京参加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归来,少帅身上又增加了好几个头衔,比如哦国民政府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等等,但其中分量最重,也最为张学良看重的,还是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一职。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张学良此刻的写照。一场中原大战,少帅坐收渔利成了大赢家,无论实力还是声望都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护中央、呼吁和平的“巧电”;不失时机地出兵华北,10多天时间即完成了对平津地区的占领。东北军入关是压垮反蒋联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几乎没打什么硬仗,当然也没有什么损失,反倒名利双收,实惠多多。
    在中原大战中贩卖军火就不说了,东北军刚一入关,蒋中正就发给开拔费500万元,还占领了平津青岛和河北地盘。阎锡山和冯玉祥下野之后,了不少晋军和西北军残部。东北军的实力大涨,山西在名义上也划进了东北军地盘。
    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过去的一年东北军顺风顺水,政治、军事、经济全面丰收,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东北军高官显贵再入北京。重游中南海居仁堂。
    杯筹交错,灯红酒绿,华宴风光。不必细表,却不知与此同时,一海之隔的日本人正在蠢蠢跃动。企图通过战争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境……
    大会开完开小会,接下来的两天中,北京城中的东北军显要各按圈子聚在一起,趁这个机会联络感情。东北军这么大地盘,有些驻地离得远的,见一次面也不容易。
    肖林自然是众人争相宴请的目标,除了齐恩铭、张延枢这种本来关系就近乎的,许多原本泛泛之交的外派人物也贴了上来。如同旧时空的官场人物一样,肖林这两天匆忙地赶场,每顿饭都要分成几个部分。在不同的饭店酒桌上完成。
    直到三号晚间,肖林才算腾出身来,和自己人聚了一场。
    参加这场聚会的除了肖林和邵得彪几个,就只有李天宏、魏益三和李虎臣,他们三人都算是绿脚兵集团的外围奥援。和肖林荣辱与共,戚戚相关。
    因为都是自己人,酒桌上的气氛很轻松,大家信口吹吹牛,聊聊天,其乐融融。酒意微酣。李天宏将酒杯往桌子上一放,一脸神秘地向众人问道。
    “诸位,你们还不知道吧,猜猜看十三路军的军饷是多少。”
    “十三路军?是阿个的部队?”李虎臣有点糊涂,这么多军阀打来打去,一天三变,对不上了。
    “石友三的,石友三的十三路军。”苏民毅对这些记得最清楚。石友三投靠东北军之后,张学良给他了一个十三路军的番号,麾下六个师的部队,六万多人。
    “还能多少,顶天50万元一个月。”魏益三略带醋意,一个师一个月10万军饷,这是东北军主力部队的待遇,魏益三相对混得较惨,三个师一个月只有24万。…;
    “猜不到吧?一个月70万元!”李天宏爆料之余,也不以为然地大发感慨:“真不知张总司令怎么想的,一个杂牌军的叛将,对他何必这么好。”
    “70万?!”
    李虎臣和魏益三一起瞪大了眼睛,虽然跟着肖林搞了不少活钱,但还真没这么富过。
    “南杰兄,你的部队现在军饷多少?”李虎臣弯弯绕绕少,他和曲南杰的关系好,想问直接就开问。绿脚兵是东北军中最能打的主力部队,他们的待遇就是一个标杆。
    “和大家一样,一个月10万。”曲南杰微微一笑。一个月10万不假,但是绿脚兵现在已有6个师的正规编制,比石友三只少了10万。
    “石友三是降将,为了稳定军心,照顾些可以理解。”肖林笑着说道:“各位,当兵吃粮不假,但也不能只盯着那份军饷,想要日子过得松快点,还得另寻路子。”
    众人都是眼睛一亮,这几年只要跟着肖林,无论经商还是投资实业,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
    “肖林兄,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好路子了?各位,咱们以前可说好的,我们陕军日子苦巴,再有好事得先紧着我。”李虎臣第一个抢了出来,西北军打回陕西之后,他手下的部队被迫退到陕北一带,在穷山沟里熬了一年多,早就饿得两眼发绿。
    魏益三有白云鄂博铁矿的分润,日子过得最舒坦,自然毫无意见,李天宏却笑嘻嘻地开起了玩笑:“李大哥,你也姓李我也姓李,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带着小弟一起,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这件事你还真干不了。”肖林打断了他。
    “为什么?说不出个道道来我可不答应。”李天宏半真半假。
    “因为你够不着。”肖林转过脸对李虎臣说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虎臣大哥坐拥数万精兵,不能总惦记改行做买卖,还得从部队身上想办法。”
    “你的意思是?”
    “从陕北打出去,天大地大。什么地方去不得,陕军窝在山沟里练了一年兵,该拉出去遛遛了。”肖林顿了一下,开出自己的条件:“步枪八千支,轻重机枪二百挺,迫击炮火炮四十门,子弹一百万发……”
    “肖林兄。你发大财啦!”李天宏在旁边惊讶万分。这批军火数量不少,足够装备一个师,肖林却随随便便就送人。简直是财大气粗不,败家子一个。
    “前些日子代表张总司令到太原走了一趟,有点小收获。都是太原兵工厂的旧货。”肖林笑道:“除了支援虎臣大哥的,天宏大哥和魏大哥也都有份,等会让民毅拉个单子,你们看什么需要就挑走……”
    “还挑什么挑?统统都要,包圆了,我和魏大哥一人一半。”李天宏大手一挥,斩钉截铁,魏益三乐得落个现成便宜,也笑着拊掌支持。
    “随你,看得上都拿走。先说明白。里面有不少晋军用过的旧货。”
    阎锡山输掉中原大战,本人避走大连,手下的部队扔给张学良任意宰割,晋军被大量遣散,腾出来不少废旧枪械。肖林当然看不上这些破烂。索性拿出来送人情。
    太原兵工厂最宝贝的财富不是这些武器弹药,而是将近一万五千名熟练工人和技师,以及最新的火炮生产设备。虽然大头要交到奉天兵工厂,但是肖林先在里面挑了一遍,将最精湛的技术尖子全部截流,送到了三棵树。…;
    大名鼎鼎的恺字炸药归了自己。还有仿制轻重火炮设备,三棵树兵工厂的生产能力立刻扩大了一半。
    “说了半天,我们陕军到底该去哪?”李虎臣在旁边忍不住了,有了这批武器支持,陕军足够再打一场大战,如果能抢到一块油水丰厚的地盘,以后也不用这样寄人篱下。
    不等肖林说话,兴奋的李天宏就插言道:“陕军,陕军,当然打回陕西去。”
    “不行,杨虎城对我提防的厉害,把关中守得像铁桶一样,不好进去。”李虎臣摇头,今日的杨虎城不是昔日的杨虎城,俨然新一代西北军的代表,手下兵多将广,实力雄厚。
    再者说了,八百里秦川膏腴之地,谁占据那里都会引来眼红的目光,以陕军的实力和背景,就算打败杨虎城,蒋中正和张学良也未必把陕西交给自己。
    不过这话不方便说,心里有数就是,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
    正在此时,肖林插言道:“西北辽阔,何必只盯着陕西?河套富庶,宁夏甘肃富甲一方,我建议虎臣大哥向西去。”
    “宁夏?甘肃?”李虎臣眼珠转了转,问道:“到底先取宁夏好,还是先取甘肃好?”
    所谓西北四马,宁夏是马鸿逵的地盘,甘肃是马鸿宾的地盘。这两人中马鸿宾距离较远,马鸿逵的战斗力较强,在军事上难分优劣。
    肖林看了魏益三一眼,说道:“宁夏甘肃本为一体,但是地广人稀,虎臣大哥恐怕一口难以吞下,我建议陕军和包头军配合行动,先取马鸿逵,再取马鸿宾。”
    不等李虎臣说话,魏益三先插言道:“以我和虎臣兄联手,对付马鸿逵应该没有问题,只是全国刚刚恢复和平,马鸿逵又一向追随蒋中正,这个时候出兵宁夏,在政治上会不会引起被动?”
    “被动,肯定会引起被动。”肖林点了点头,又笑道:“难道魏大哥还害怕被动吗?”
    也是,魏益三转念一想,抢下地盘就是实惠,只要不至于引起中央强烈干涉,政治上被动些没什么关系。
    “当然,为了避免师出无名,必要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有矛盾要打,没有矛盾制造矛盾也要打,反正绥远西部和宁夏接壤,如何制造摩擦就看魏大哥的了。”肖林接着说道:“这一仗的关键是速战速决,不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