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小地主-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50。第450章离开
李石给木兰绾好头发,在她脸上亲了一下,赞道:“你越来越漂亮了。”
木兰抿嘴一笑。
李石心动不已,忍不住又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哎呦!”推门进来的齐氏见了惊叫一声,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大夫和李夫人可真够恩爱的。”
双眼赤裸裸的看着俩人。
李石目光一沉,上前挡住她的目光,“孙太太,您进来前应该先敲门的。”
齐氏微微张着嘴巴,笑呵呵的道:“李大夫,咱乡下人没这么多讲究,是这样,我大伯母叫你们出去吃饭呢,这饭菜都做好了。”
木兰见齐氏倚靠在门上不动,心中微恼,起身拉着李石往外走,“我们走吧。”
齐氏的目光在木兰头上的钗子上一划而过,撇撇嘴,也走了。
李石没想到他们的饭菜会和村长他们的放在一起,昨天晚上他们是自己做饭,自己吃的。
村长家不大的堂屋此时站满了人,看着屋里十多个孩子,连着大人有二十多人,李石哪里还不知道,多半是因为他们拿回来的猎物。
木兰心中也微堵。
他们这一个多月来走过了十三个村庄,四个乡镇,没有哪一次是这样糟心的。
以前停驻在村庄的时候,因为李石给他们免费看诊,村民们虽不会给钱,但有的拿一把菜,有的拿几个鸡蛋,有的拎一只鸡,或是给些当地自己种的土特产,少有像孙庄这样的。
看着桌上被混合在一起的米糠和他们自己的带着的白米饭,木兰全然没了胃口。
不是没吃过苦,而是心中不好受。
李石更没有见过这样的极品,枉他自诩见识多广,此时也没了言语。
周春脸色难看的站在木兰身后,她刚把饭菜做好就被人端上来了,一群人一窝蜂一样涌进来,说的全是好话,她拦也拦不住。
孙周氏笑着招呼木兰上桌,“你快坐下,让李大夫到那头去,我们女人和孩子在这儿做。”又对周春他们道:“你们的饭菜我给你们留在厨房里了,快去吃吧,也劳累了一天了,吃完了再休息,啊。”
常松张张嘴,抬头去看李石。
他们虽然是下人,也从没和主人家在一桌吃饭过,但从来都是主子吃什么,他们就在旁边搭个桌子吃什么的,就是周婆子都没在厨房吃过饭。
李石和木兰对视一眼,现在还不能和孙庄的人将关系闹得太僵,今天白天村头的对话他们还记在心里,可他们也不会叫自己的人寒了心。
木兰道:“你们吃吧,我今儿累惨了,就不陪大家了,我在我屋里用一些就是了。”
孙周氏笑脸微僵,“这有什么要紧,你就坐下来吃一些吧,吃完了再去躺着。”
“不用了,就让周春给我端到房里去吧。”说完转身就走。
屋里一时安静下来,就是打闹的孩子也不敢闹了。
李石垂着眸不说话,村长看了看他,就训斥妻子,“行了,行了,李夫人既然累了就让她在屋里吃,你唧唧歪歪的干啥呢?”
周春行了一礼,拉了周婆子端了两道菜和两碗米饭下去。
孙周氏张张嘴,李夫人才一个人,怎么要端两碗米饭?
但看着安静坐在一边的李石,到底没问出声。
木兰有些头疼的揉揉额头,“他们给你们留了什么饭菜?”
周春撇撇嘴,“都是些下脚料,常义大哥他们肯定吃不饱,我们煮的米饭全被他们端去了,留下的全是米糠。夫人,才秋收完,哪有现在就吃米糠的?他们也太过小气了。”
木兰压低了声音,“去告诉常义他们,我们明儿就走,你们今天晚上悄悄收拾了东西,明天一早我们就离开,中午也别呆了。”
周春眼睛一亮,“夫人放心,我肯定悄悄的,不叫人发现。”
“行了,你们也吃不惯米糠,重新再煮一锅吧,今天晚上先将就着吃一些。”
周春眨眨眼,“我可没有这么笨,我做菜的时候她总在门口打转,我以为她是要打我们这几个下人的主意,就悄悄的藏了一般的菜起来,谁知道他们这样贪心,把您和老爷的饭菜也端过去了,我一会儿就拿过来给您吃。”
“那感情好,你们端了菜回房间去吃,不用给我送来了,我有两个菜就够了,今天我也实在是累了,一会儿你记得来收拾碗筷就好,你和周婆子说好,只收拾我们的碗筷,其他的一律不管,免得出意外被人讹上。”
“夫人放心,我们肯定吃的比他们快,我们收拾完就灭灯睡觉。”
木兰苦笑,还是第一次将心机用在这上面。
李石一会儿还要去找孙猎户,所以推辞掉敬酒,很快就用晚饭告辞出来,村长拉着他的手不动,挽留道:“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就是,何必急在这一时?”
李石笑道:“明天只怕还要进山,所以还是今天晚上去确认一趟的好,多谢村长美意了,只是我真的不能再久留。”
村长只好让他离开。
木兰侧躺在床上睡觉,听到脚步声,翻身起来。
李石道:“你睡吧,我去找孙猎户。”
“我陪你吧,路上危险。”
“不用,我让常义跟着,你躺着吧,我回来给你按摩按摩。”
木兰就躺下,“那你快点回来,若是遇到危险,就大声叫起来,我能听见的。”
李石应下。
而此时,村长家的堂屋里,村长冷下了脸,狠狠地瞪了一眼妻子,然后才招呼大家吃饭。
过来吃饭的亲戚忙扒完饭,将桌上的菜一扫而光,走了。
看着桌上空空的盘子,村长冷下了脸,压低了声音怒斥道:“我让你去叫几个叔伯兄弟,不是让你把所有人都叫来,你倒好,竟然还把李大夫他们的饭菜也端上来了,有你这么打人脸的吗?”
“我打人脸?是他们打人脸吧?连饭都不肯和我们吃,谁瞧不起谁啊?”
“闭嘴,我让你煮饭,你怎么煮的米糠?你吃的米糠,却把人家做的米饭端上桌,你是让人吃还是不吃,真是败家娘们,我告诉你,要是把人逼走了,我找你算账。”
孙周氏撇撇嘴,道:“哪有这么快?没听他们说吗?要多留几天采药呢,他们采的药是从我们山上来的,我们吃他们一点子肉怎么了?”
村长叹息一声,没再说话,但心里也有些认同这话。
李石回来的时候,主屋那边的灯已经关了,李石进了他们住的房间,木兰一下子坐起来,有些迷茫的看着他,“怎么样,是我们要找的药草吗?”
李石疾步上前扶住她,没回答,反教训道,“是不是头晕了?叫你起的这么快,你气血还是有些不足,回头我给你的药膳必须得继续吃,难吃也得吃。”
木兰想到李石做的药膳,顿时苦着一张脸,“不是有些什么黑糖红枣茶之类的吗?吃那个管不管用?不如我吃那个吧。”
“那个疗效太慢,不小心还会发胖,引起其他的病,还不如吃药膳呢,吃上三两个月就好了。”李石边给她按摩,边低声劝说着,半响不见人回应,低头一看,人已经睡着了。
李石失笑,手上继续给她按着,等走了一遍,才小心的将人移到床里侧,脱了衣服躺在她身边。
他很幸运,这次找到的药草的确就是孙猎户当年用的,明天他们一早就走,孙庄并不是久呆之地,这里太过封闭了,要出去还得翻过一座山才行,若是真的与他们发生冲突,只靠他们几个根本不行。
第二天一早,李石一起来就去和村长辞别。
村长没料到李石气性这么大,竟然就要走了。
他已经传出去村里来了个免费看诊的大夫,许多亲朋好友都在往这边赶呢,现在人走了算怎么回事?
村长竭力挽留。
李石的借口找的很好,他收到消息,县城有一个急诊病人在等着他,他必须赶去看看。
村长自然不信,这里闭塞,信件来往他不可能不知道。
无非是因为昨晚上的事罢了,但就算昨晚上老妻做的有些过分,现在他已经道歉了,这李石怎么还是不依不饶的?
李石看到对方皱眉,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村长虽然比他年长几十岁,可论心机城府远远还比不上李石,他想什么,对于李石来说,几乎都表现在了脸上。
村长拉着人不放手,李石微微蹙眉,叹气道:“实在不瞒村长,我也是愿意多留几天的,只是我叔父传了信来,这次病的是他一同僚,我不能不去,这样,回程的时候我若是能抽出时间来,一定多停留几天。”
村长犹豫,“你叔父是?”
“他是一当兵的,常义兄弟就是他的手下,这次他知道我与内子要出来游历积累经验就叫了他们随行保护我们。”
村长一凛,“你叔父是当兵的,那这官肯定做得很大了?”
“也不算多大,不过手底下带着几个人,在京城那边又有几个好友罢了,我现在就盼着多累积些经验,以后进京也有更多的资本。”
村长恍然大悟,“李大夫要做御医?”
李石但笑不语,于是,村长美好的误会了。
他权衡了一下,还是松开了李石的手,略讨好道:“那李大夫下次路过的时候可一定要进来做客啊。”
李石点头,心里却拿定主意,下次一定要绕着这个地方走。
木兰他们的东西都收拾好放在马车上了,村长要送他们出去。
谁知道才走到村口,就与一群衙役和官差对上了。
村长看到他们面色微变,忙佝偻着身子上前哈腰问道:“几位官爷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们要是不来,你们岂不是不知道要交税了?行了,行了,把村民们都叫来,要开始交税了。”
☆、451。第451章纳税
村长嘴微抖,顾不上李石他们了,谦卑的引着官差们进村,边走边问:“怎么是几位爷亲自来了?里正和坊正?”
“你们又不是坊市,与坊正有什么关系?你们里正收粮不力,被县簿大人罢了,没办法,今年我们就亲自下乡来了。你赶紧叫大家都聚过来,今年的税收还是照往年的例,每亩输一斗谷,赶紧叫他们准备好吧。”
村长点头哈腰的去了。
本来要走的李石却停下脚步,微微蹙眉。
木兰问道:“怎么了?”
“我记得朝廷初建时颁税每亩八升,这儿怎么收的是一斗。”
“天下能照着税法来执行的地区有多少?他们不是遇上了贪官污吏,就是被人转嫁了税收,但不管是哪种,都必然有官员相护。”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农民永远是处在被压迫的地位上。
“你要管吗?”
李石摇头,“我们只是平民百姓,哪里管得了,但我却想看一看,就当是奇闻写给赖五叔看一看。”
赖五知道了,皇上是不是也有可能知道呢?
木兰抿嘴一笑。
李石就让常义常松将马车弄到一边,自己和木兰坐在树底下看着。
那边的官差早注意到他们,见他们仪表不凡,还能用得起马车,就先带了三分恭敬,见他们不走,就过来相问,“老爷夫人不像是孙庄的人,是路过的?”
李石笑着点头,“我与内子外出游历,路过孙庄,就借宿在此,本是要走的,见你们收粮,就好奇停步一观。”
这话说得很光棍,但官差没却相视一笑,知道遇上了没见过世面的公子哥,所以好奇观看,这收税也没什么不能看的。倒是对他们的来历惊奇得很,“听着老爷的音倒不像我们北人。”
李石点头,“我是南方人,因叔父在京为官,我就到京城来了,左右无事,就往北游历一番。”
“这儿离京城不远,快马也不过五六天的功夫,老爷走了多久?”
“我们走走停停,用了一个多月了。”
当下就有人暗地里撇撇嘴,有马车还能走一个多月,他用两条腿走路都不止这点路程了,看来是受不得苦的,走一天停两三日的那一种,再看身侧的女眷,官差更肯定自己的猜想了,哪里出门在外还带着女眷的?这不是找罪受吗?
他们不问了,李石却开始套话了,从他们的知县开始问起,因为问的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官差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一会儿的功夫,李石连他们县有多少大户都知道了。
李石就不动声色的问道:“这税收分为夏秋两季征收,你们都要亲自来收吗?我怎么记得我们那儿是大家各自运到衙门里去交的?”
“哎哟,老爷那儿是富裕之地,自然不在意那些粮食,可这儿穷山恶水的,我们若是不进来收,他们就敢不交,回头不还得我们进山来催?那还不如一开始就进山,免去后头的脚程。”
想到这两日在孙庄的见识,李石没说话,这些事孙庄的人很真的可能做的出来。
木兰却有不一样的见解,见村长已经带着人拉了粮食过来,官差也过去了,就低声道:“我总觉得不对,孙庄的人虽然横,但明显是欺软怕硬的,他们这样的人可不敢与朝廷作对。”
木兰对人性总是敏感,李石沉吟,“我们看看就知道了,一会儿问问村长,这亩输一斗谷是怎么回事。”
官差照着税簿念需要缴税的数额,李石发现大家脸上都带着苦涩,就是村长也紧皱着一张脸,就好奇的拉着木兰上前观看。
孙小波突然从人群里冲出来跪倒在官差面前,磕头道:“大人,我家只有十二亩地,并没有十八亩,请大人明察。”
官差冷笑一声,“你想要逃税也不是这么逃到,上面记得清清楚楚,你就是有十八亩,若是不纳足,就与我们到衙门里说理去。”
村长忙上前拉起孙小波,讨好的笑道:“大人息怒,息怒,他婆娘病了,老母前不久又没了,所以记得不太清楚也是有的。”
官差冷哼一声,“既然记不清了就来问我,上来就说我记错了是什么意思?也是我好性,若是其他人,早就一巴掌拍过去了。”
村长连声称是。
官差念完税簿,道:“大家还有什么异议?若是没有就开始吧。”
全村没一个人说话。
李石和木兰对视一眼,纳税本是很正常的事,就算因为损了粮食,也不应该全都苦着脸,眼里都是悲苦吧?
两人不解,可在官差将斗拿出来时,他们就明白了。
李石和木兰都不约而同的沉下脸来。
斗量是统一的,就算李石和木兰不经常接触,也知道这个斗不对,几乎比他们所见过的大了三分之一。
想到之前孙小波说的,只怕也是真的吧。
夫妻俩对视一眼,皆不动声色的观望着。
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