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临天下-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走上前冷冷问道:“你们可是我释放的五百军奴?”

    为首黄巾贼羞愧万分,磕头道:“小人王泰,蒙公子义释,本打算在江夏为民,怎奈上了官府的当,欺我们不识字,竟骗我们为黄祖田庄佃奴,我一怒之下,便带着几十名弟兄来投靠左王,辜负了璟公子一番义气。”

    这番解释,让刘璟怒气消释,点点头道:“这样说起来,也不怨你们,不过你们可以来找我,我可以另外安置你们,但重新落草为寇,你们将来怎么办?”

    王泰磕头泣道:“我们是无颜来见璟公子,若璟公子能怜悯我们,就带我们走吧!我们愿跟随公子,为公子效命。”

    刘璟叹了口气,虽然他不想收黄巾贼为手下,可是这些人,他又不能不管,只得点点头,“这样吧!你们去给左王说一声,然后来柴桑找我。”

    就在这时,一名黄巾贼将带领数百人向这边奔来,他身材极为魁梧,相貌堂堂,骑着一匹黑色战马,手执大刀,老远喝道:“二弟,你要弃我而走吗?”

    。。。。。。。

第二卷 江夏 从第二卷 江夏开始,正式改为一天两更

一转眼已经四十一万字了,上架还遥遥无期,但手上存稿只剩下五章。

    因为身体缘故,现在老高每天只能写两章。

    毕竟已是中年大叔,一天万字的码字量,身体实在扛不住。

    老高已经尽力,望大家理解见谅!

    一天两更,早九晚八各一更,明天开始。

第二卷 江夏 第122章 意外收获

    落后,求助!

    

    来人正是号称江夏左王的山贼头子,原是汝南刘辟的部将,因为是襄阳人,刘辟便命他回荆州开辟一处新的根基,怎奈荆州民心思定,不愿上山为匪,混迹了三年,才拉出一支千余人的军队,这和他当初向刘辟信誓旦旦保证,一年一万的目标相差甚远。

    今天他正好山下接应打劫归来的兄弟,却听说兄弟王泰遇到了恩公,他很清楚,王泰的恩公便是刘璟,刘表之侄,令他心中大急,催马追来。

    数十步外,刘璟上下打量这个山贼头子,年纪二十五六岁,身材八尺,长得相貌堂堂,手执一柄至少五十斤重的长刀,头戴鹰棱盔,身披铠甲,哪里像个山匪盗贼的模样,分明就是一员大将。

    江夏左王也在打量刘璟,比自己略高那么一点,年轻英武,相貌不凡,一双眼睛仿佛锐利得看透自己的心,他心中暗忖,‘原来这就是荆州赫赫有名的璟公子,倒也名副其实。’

    不过此时,江夏左王更关心自己手下的去留,他翻身下马,上前对王泰道:“二弟,你真要弃哥哥而走吗?”

    王泰叹了一口气,把首领拉到一边,低声劝他道:“大哥,其实这是一次机会,汝南黄巾已灭,刘辟、龚都都死了,大哥已经奋斗了三年,觉得我们还有什么前途希望吗?”

    王泰的话重重击在江夏左王的心坎上,他原本满怀希望来荆州奋斗,可是三年过去了,他手下只有千人出头,而且仅这千人他也开始难以养活了,否则他也不会越界跑到江边来劫掠。

    他们也渐渐混不下去了,声名狼藉,日子日益窘迫,官兵围剿一次比一次凶狠,很有可能刘表也要出兵来围剿他们了,更重要是汝南黄巾军已亡,他孤掌难鸣,迟早会走向灭亡,那他的前途何在?

    江夏左王叹了口气,“连甘宁都投降官府了,我又何尝想当一辈子盗贼,我本想去投靠刘备,毕竟他是从汝南过来,刘辟、龚都都投降了他,但又觉得跟刘备没有前途,心中难以断决。”

    王泰很了解大哥的心思,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想效仿甘宁投靠刘表,但又怕刘表不容,把他交给黄祖,他趁机道:“不如大哥和我一起投靠璟公子,他是刘表之侄,又是我的恩公,为人仁义宽容,跟着他不愁没有前途。”

    江夏左王也有些动心了,这是刘表之侄,将来必为荆州一镇诸侯,他沉吟半晌道:“就不知他肯不肯收我?”

    “我去替大哥说说!”

    王泰又快步走到刘璟面前,躬身施礼道:“公子,我家大哥也是有才能之人,文武双全,不愿当一辈子盗贼,他愿意跟随公子,不知公子愿否收录?”

    刘璟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江夏左王,见他满眼期待地望着这边,手中马鞭弯折,显得有点心思忐忑,怎么看他也不像个普通的盗匪,刘璟心中一动,便问道:“这个江夏左王叫什么名字?”

    “他姓廖名化,字元俭,襄阳中卢人。”

    刘璟一怔,随即心中一阵惊喜,原来江夏左王就是廖化,难怪看起来不像普通小贼,颇有几分大将之风,廖化若想投自己,当然求之不得,刘璟立刻道:“只要他是诚心为我效力,我一定会重用他。”

    王泰飞奔而去,不多时,廖化跟着他快步走来,跪在刘璟面前,“山贼廖化,蒙璟公子不弃,原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刘璟连忙下马,扶起了廖化,“廖将军是大将之才,沦落为黄巾着实可惜,好在将军幡然醒悟,未为不晚,将军既愿为我刘璟效力,我也绝不会亏待于你!”

    廖化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欢喜,惭愧是他还嘲笑甘宁投效官府,而他自己最终走上这条路,欢喜是他感受到刘璟的诚意,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黄巾山贼而轻视,这份尊重令他生出一种重新为人的感慨。

    他也无比诚恳道:“廖化困惑多年,今日得遇明主,如拨云见日,不胜欣喜,廖化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知为什么,刘璟忽然想到那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其实反过来说,蜀中也不是那么不济,而是证明了廖化会为人处世。

    。。

    尽管廖化急切地想跟随刘璟,但刘璟却没有立刻带他同行,廖化是因王泰之劝才投降刘璟,虽然语气很诚恳,但刘璟总觉得有点仓促,他要给廖化一段思考的时间,所以他让廖化去收拾山寨,遣散部众,约好柴桑相见。

    而刘璟则带着王泰等二十几名当初他释放的军奴同行,他们和廖化不同,是死心塌地愿跟随自己,刘璟又雇了一艘大船,两艘船一前一后,向南方行驶而去。

    刘璟站在船头,负手望着江面,越向南走,江面越是宽阔,江面波光浩淼,一群群鸥鹭在江面上盘旋鸣叫,天高云淡,令人份外心旷神怡,心胸也格外开阔。

    这时,徐庶慢慢走到他身旁,注视着江面笑道:“我没有想到这次意外,最后竟然是一个大大的收获。”

    “元直没有责怪我收下黄巾贼为部下?”刘璟瞥了他一眼笑问道。

    徐庶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其实我很佩服曹操一点,无论贵贱,唯才是举,说起来简单,可要做到却是何其之难,从刘荆州就可以看出来,莫说地位卑贱,就算地位尚高的北方士族,他都是拒而不用,更不用说出身低贱之人,璟公子无论廖化出身黄巾,毅然收录他,令我更加敬佩公子的心胸,公子乃荆州异类也!”

    刘璟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自己确实是荆州异类,他头脑里根本没有门第贵贱之分,尽管他在言语习惯都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但他的思想却还保留着一点后世的平等,他没有接受这个时代的教育,自然也没有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尽管刘璟也在努力融入,但他骨子里的东西却不会改变,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他希望有一天,不是他来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这个社会来适应他。

    这时船舱里传来小包子的责怪声,“你这样不是煎茶,是煎药了,煎茶一点都不能分心,像你这样一眨眼就没了,公子就该渴死了。”

    刘璟和徐庶对望一眼,两人都露出会心的笑意,这是小包子在教训侯五了,侯五就是那个五猴子,今天才十一岁,和小包子一样年纪,从三岁起就在街上要饭,上山当盗匪已经三年了,刘璟喜欢他的机灵,便收下了他,起名刘正,小名就叫侯五。

    侯五天生机敏,尤其善于察言观色,一上船便拼命讨好小包子,替她干活,可惜他不是煎茶的料,两次煎茶都失败,被小包子一顿臭骂。

    刘璟慢慢走进船舱,见侯五低着头,垂手而立,一脸沮丧,而小包子却双手叉腰,一副凶蛮大姊的模样,正在教训侯五的无用。

    见刘璟进来,小包子只得没好气道:“算了,你不是煎茶的料,以后还是我来,公子的衣服也不用你叠,你就端茶送水,跑跑腿吧!”

    “侯五,你去跟船家学学驾船吧!”

    刘璟拍拍他圆溜溜的脑袋笑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整天学女人的事情。”

    “多谢公子教诲,我明白了!”

    侯五冲小包子吐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一溜烟地跑了,连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家伙看着少年老成,可骨子里还是个孩子。

    船只又走了两天,这天上午,桅杆顶上的侯五指着远处大喊:“到了,柴桑城到了!”

    柴桑就是后世的九江,在汉高祖六年置县,刘表治荆州时,它隶属于江夏郡,位于江夏郡东南,是荆州最东面的一座战略要地,由于它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江东军每次西进,总是兵指柴桑。

    事实上,柴桑在荆州和江东之间,已经几易其手,但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荆州的控制之下。

    在荆州和江东的长期战争中,由于荆州身处四战之地,北部被曹军威胁,南面和交州作战,因此在和江东的战争一直处于守势,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江东军咄咄逼人的攻势。

    为此,柴桑城池修建得格外高大,城高三丈,都是用巨大青石修建而成,宽阔而厚实,在城头可以并驾齐驱三辆马车。

    但柴桑城并不大,城墙周长只有十二里,人口一万余人,只能算一座中县。

    目前柴桑县有驻军一千人,军政统一,县令和牙将都是同一人,名叫周凌,也是黄氏家族的女婿,也是柴桑本地人,是柴桑大族周家子弟。

    柴桑县除了周家之外,还有两大家族,一个便是江南第一商贾陶氏家族,另一个也是半个商人,朱氏家族,但朱家更多的是土地,柴桑素来有陶家的船,朱家的牛之说。

    这些天,柴桑县内格外热闹,陶家老主人要过七十大寿,遍发请柬,江南各郡名流近千余人将汇聚柴桑。

    连刘表也亲自写来贺信,并派次子刘琮代替自己前来为陶老爷子祝寿,同时也是为了安抚上次陶家在私运兵器一案中的受惊。

    有趣的是,刘表的侄子刘璟也来柴桑拜寿,不过他却是以私人身份前来。

    一时间,柴桑城风云际会,龙蛇混杂,一场大戏正徐徐拉开序幕。

    。。。。。。。。

第二卷 江夏 第123章 风云聚柴桑

    彭泽,江东水军大营,这里一直是江东军进攻荆州的根据地,是一片碧波万顷的湖泊,紧靠长江,从南面流来的九条大河汇聚于此湖,因此这里在后来又称为九江。

    彭泽原本只是一个镇,但自从数年前,孙坚跨江击刘表开始,这里便成为了江东军的水军大营重地,彭泽镇也渐渐扩大,如今已有近千户人家,修建一座围城便可升格为县。

    在彭泽镇以东两里外,紧靠大湖有一座占地上千亩的军营,这里便是江东水军大营,可容纳五万余大军,但目前只有军队近两万人,湖面上停泊着数百艘战船。

    从战船数量和军队人数,便可看出,现在是江东军的休战期,像去年秋天,江夏张武、陈孙造反,江东军呼应,使彭泽江东大营人数上升到四万人,战船两千余艘,江夏军紧张异常,大战一触即发,但荆州军及时扑灭了张武造反,江东军最终没有发动攻势。

    所以江夏探子会通过探查彭泽湖中船只增减,来判断江东军的动向,这两个月,江东军持续减兵,便意味着江东军进入了休战期。

    位于营地中部的中军大帐内,江都水军副都督鲁肃正和别部司马徐盛商谈下一步的行动,鲁肃年约三十岁,临淮郡东城人,长得皮肤微黑,剑眉细目,颌下长须长约一尺,颇有几分美髯公的形象。

    鲁肃加入江东军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年多,被其同乡周瑜推荐给孙权,深得孙权的重用,他主张利用曹军平定河北的良机,攻灭荆州,统一南方,积蓄力量和曹军抗衡,他的方案得到了孙权的支持,在去年九月被任命为彭泽水军校尉、江东水军副都督。

    但在去年秋天,江夏张武、陈孙叛乱,鲁肃立刻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但因为刘表果断派刘备剿灭了张武叛乱,黄祖大军云集柴桑,使鲁肃没有找到可趁之机,加上孙权的母亲病重,江东军最终放弃了进攻江夏的计划。

    而就在半个月前,曹军发动新野之战,震撼荆州,这时,孙权发来急令,命鲁肃攻克柴桑,以柴桑为根基攻打江夏。

    从这时开始,鲁肃便实行减兵计,不断从彭泽水军大营撤兵东去,使水军大营的战船降低到四百余艘,这已经水军战船的极限。

    鲁肃轻捋长须笑道:“从探子送来的情报来看,我们减兵计已经有了明显效果,黄驻扎柴桑的八千水军已全部北撤夏口,现在柴桑驻军只有六百余人。”

    旁边是别部司马徐盛,他稍微年轻,只有二十四五岁,身高八尺二,相貌英武,徐盛也是孙权极为喜爱的一名大将,他虽然官职不高,但这次孙权的命令中却特地指派他为攻打柴桑的主将。

    徐盛眉头一皱,“黄祖的水军为何不撤向武昌,而撤往夏口?”

    鲁肃呵呵一笑,“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一月份时,夏口的驻军只有三千人,而武昌的驻军却是一万五千人,再加上柴桑的八千人,黄祖的防御重点明显是放在东面,但就从上个月开始,黄祖便开始逐渐向夏口增兵,现在夏口的兵力已到一万五千人,而武昌兵力只有一万人,徐将军不觉得很有意思吗?”

    徐盛沉思片刻问道:“难道黄祖是在防御西面?”

    鲁肃点点头,“准确地说,他是在防御刘表,传闻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