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兴衰录-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活该!###第20章 剃头令
清军占领了南京以后,对于征服者多尔衮而言,他有理由相信,大清已经实现了他的夙愿,建立了可以统治全国的政权。
而对于苟延馋喘的反对者,比如张献忠、南明的朱氏子弟,他们的对抗在多尔衮的眼里只不过是螳臂当车。
当然这个绝对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这是一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角力,没有正义更谈不上历史的必然。
只是清政府利用了大明朝内部的矛盾,用武力强行征服,并使用各种权术瓦解汉族地主的抵抗意识。
而多尔衮也不会抱有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小康的想法,虽然今天拍的电视剧如某某微服私访记里面经常有什么宣扬满汉一家的口号,这个绝对不是多尔衮的真实想法。
世世代代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大家好好给我当奴隶。这才是多尔衮的真实想法,也是每一个大清皇帝最根本的想法。而只有满洲人当皇帝,满洲贵族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所以满洲人无论闹得多不愉快,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致对外的,就是当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
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抓住,就再也不想放手。对于多尔衮而言,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自己不是皇帝。
而且他明白,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这个皇帝是他立的,满清采用的是八旗制度,这个制度是他的英明神武的父汗努尔哈赤定下来的。对这个制度,他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他虽然大权在握,但是他没有办法控制全部的兵权。
他能做的只是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特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
于是他借用皇帝的命令加封自己为“皇叔父摄政王”,并让自己享受到更多的本不应该属于亲王的礼仪。
大清对于皇帝、亲王、郡王等各个贵族的礼仪都有明确的规定,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缩小自己和皇帝之间的距离,虽然这个努力在他死后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人总是活着的时候希望得到想得到的一切。
除此之外,为了要让满族坐稳江山,他还必须做几个事情。
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颁布剃发令。
虽然江山已经基本到手,但是民族的差异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的。自己这一代兵强马壮的,自然不用担心,但是经过几代之后,会不会出现新的情况,就必须考虑。
要说明的是,有史书上记载是汉族降官孙之獬的建议,把所有的脏水都泼给孙之獬,以说明自己在这个事情上的无辜性。说孙之獬为了迎合满清贵族,自己主动把头剃了,结果上朝的时候站在满族这边,满族人不要他,站到汉族这边,汉族人也不要他。
当然孙之獬是个很猥琐的人,但是这个剃发令,和孙之獬的关系不大,他顶多也就是随了个大流。
满清为了美化自己的行径,编出了这种小说式的描写笔法,只有一个目的:转移视线。剃发令可以说是满族早有预谋的行动。
要说剃头这个事情来,可以上溯到皇太极。
皇太极这个人,之前说过,这是个可怕的人,当然对满族人来讲,绝对可以称得上英明神武。他比较爱读汉书,一开始他是想把汉族人的一些对他有利的成果直接运用到他的统治当中去。
皇太极之所以可怕,在于这个人很善于思考,他在读书的过程中,以前契丹、女真也曾经入主中原,但是呢,“数世之后,皆成汉俗”,导致最后政权存亡的时间都不长。
蒙古虽然没有汉化,但是由于服饰不同,搞得汉族人看到他们觉得他们很另类,很容易引起民族的不认同感,结果很快就把蒙古赶到了沙漠中去了。
他这个人很有忧患意识,认为满洲入关之后,也会不可避免的汉化,自己的民族有被汉化而消亡的危险!
为避免这一点,皇太极认为,关键是要保证满洲人的“骑射”传统。为保证骑射,满洲人的辫子、胡服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而且改换发式、衣冠可以营造一种“同类”的假象,避免汉人因为发式、衣冠的差异而引发“华夷之辩”与“亡国之痛”!
皇太极以“祖训”的形式把他的观点保留了下来!
既然“祖训”不可更改,而且要保证其统治的长久,那么惟一的牺牲品就是汉族人民!
多尔衮是皇太极一手培养起来的,对于皇太极的这个主张和眼光,他是非常认可的。
对于汉族人来说,汉族人民几千年来一直沿袭儒家思想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丝毫不可损伤也”这一传统!对于汉族人民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丝毫不可损伤也”就是古训,就是根基!
因此,剃发,这是大不敬的罪过!
这个不是发型好不好看的问题(当然满清的初期的发型确实比较难看,大家不要被清宫戏误导,清宫戏的发型已经是清朝后期的发型了,大清刚入关时候的发型叫做金钱鼠尾,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查一下图片,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相当难看!),汉民族的发式、衣冠到这时候,她集中凝结着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剃发、易服其实就是从精神、文化上灭族!
人,总是有自尊心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像孙之獬之流那么无耻的。
在这个制度一开始实行的时候,汉民族是十分不乐意的。我投降就投降了吧,您还要在我的身上留下一个记号——剃发——来羞辱我!这就太让人感到不自在了吧!您想啊,要是不留下这样一个记号,谁能知道我是投降了呢还是没有投降呢?您这一留记号不要紧,谁都知道了我投降不说,这个记号还是违背孔老夫子信仰的记号。于是很多人十分气愤。
而且清政府对这个事情毫无商量的余地,而且出尔反尔。
大清刚入关的时候,多尔衮做的第一件事也是试图给大伙剃头,结果发现反抗的人比较多。要说政治家就是政治家,很善于观察时势,多尔衮一看情况不对,意识到现在不是可以剃头的时机。要贸贸然剃头,估计都不一定能在北京站稳。
于是他果断借皇帝的命令表示,不剃头。
现在大清已经占领了南京,按照之前的经验,江南实在是不经打,剩下的一些残余势力估计更加是弱不禁风。所以现在可以剃头了。
后来的历史发展告诉多尔衮,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的。你狠,会用武力推行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们汉族人也不是孬种。既然你要留发不留头,左右都是个死,那我就反了你的。
以往的造反一般都是吃不饱肚子,江南地区很少有造反的。但是这次的造反发生在最富裕的江南。
可能后世看来,这群人纯粹是吃饱撑了,小日子好好的不过,干嘛造反?
在我看来,正是有这样吃饱撑了的人,我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人要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正是有了这样的种子,在被满清奴役三百年之后,我们民族才会再一次回到历史的轨道中。###第21章 小人物创造的奇迹
1645年,剃头令传到了江阴,江阴这个时候属于常州府管辖。江阴这个地方,只是个小县城,用现在的话说最多算是三线城市,在农业社会,这个地方土地比较肥沃,粮食产量比较高。人民比较富裕,人富了之后,就喜欢搞点其他活动,因此,这个地方教育搞得相当不错。
而且这个地方人还不是死读书,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还出了徐霞客这样搞业余活动搞出很大名堂的人。
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当这个地方的县令方亨提出要全城剃头之后,江阴的群众共推了几个在民间比较有号召力的人,就向方亨提出,能不能不剃头?
当然这个时候他们也没想到要走上造反这条路,毕竟这也不是闹着玩的,人但凡觉得能过得下去,谁也不会去干刀口上舔血的事情。
这个方亨也是从别的地方才来江阴上任的,也不太了解江阴这个地方的民风,估计是有点官僚主义。自己的命令竟然没人听?于是他就对代表们破口大骂。
代表们都算是地方上有影响的人,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给你面子,于是反唇相讥:“汝是明朝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来做清朝知县,羞也不羞,丑也不丑?”方亨语塞,无言以对。
两天之后的闰六月初一早晨,方亨再次接到常州府要求严格执行剃发令的公文。这份公文中,顺治的圣旨归纳起来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常州府的命令迅速传遍全城,老百姓非常愤怒。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毛主席语。
于是一批平常比较喜欢舞刀弄棍的,好打抱不平的年轻人携带兵器,鼓动群众到县衙找方亨理论。
事实证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开始的时候方亨还强作镇定,命令衙役收缴兵器。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普通老百姓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有明朝的搞党争的官吏不太明白,为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争来争去),双方产生了争执。
由于老百姓人多势众。方亨害怕了,假装答应众人向上司请求免予剃发,暗中搞小动作,派人给常州太守送信,并嘱守备“多杀树威”。
送信也是需要技巧的,方亨的运气实在不太好,这信竟然被当地的人给截了下来。
敢耍两面派!而且还让人来“多杀树威”?江阴人民非常愤怒,这简直是不给人活路啊,既然不给人活路,那索性反了算了。
既然决定造反,那么首先要把可能当奸细的人抓起来,方亨当然是首当其冲。
其次要推选一个领袖,江阴人推选了陈明遇。
陈明遇,浙江上虞人,时任江阴典史(公安局长,正科级干部),由于当官的最小的也是正处级的县官,所以他属于不入流的吏。
老百姓是很有眼光的,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皇帝不一定知道(大家都很会装),当官的不一定知道(即使知道,要是没站对队伍也没用),对在底层当官的官吏,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陈明遇这个人比较厚道,与人为善,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当老百姓把拒剃抗清的领导重任交付他,他主持了几方面的工作:奖励忠勇之士;处死方亨及其家人,以绝内应;树立口号:“大明中兴”;?同时严查城中奸细,宣布有能检举、抓获奸细的人,赏银五十两。
陈明遇的几个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堡垒从内部攻破的可能性。
江阴造反的消息传开以后,常州府认为就是很简单的暴民作乱,派了三百个人镇压,他们简直太看不起人了。。。。自然这三百个人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这个时候在南京的满清贵族才注意到这是个事啊,这确实是个事,之后的两个多月,这个事情将让他们痛苦不堪。
意识到这是个事之后,清贝勒、大将博洛派了降将刘良佐率领十万重兵包围江阴城
按照正常的想法,一个小县城,而且是孤城,总共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到10万人,周围一马平川,除了靠着长江,其他三面也没有任何天险。属于没兵,没地盘。派个300人去平乱,确实少一点。派十万重兵,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
正常一点的人,遇到这种情况要做的事情就应该是投降。
刘良佐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就写了封招降的书信,用箭射进江阴城。
但是江阴的老百姓显然不是清政府认为的正常人,陈明遇很干脆回了封信,—如果清政府坚持剃发,“纵百万临城,江阴死守之志已决,断不苟且求生也”。
历史将会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将天下震动。派过来的十万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历史是公平的,清军,你在进军江南的时候几乎没有抵抗,即使是史可法,也不过抵抗了一天。现在,你将会遇到你的第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将比史可法要让人痛苦得多。
搞点文职工作,陈明遇是比较在行的。但是真正打仗,不是靠嘴说说就行的,陈明遇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自己不行,但是有人行。碰巧这个人陈明遇还很熟悉,他正是陈明遇的前任——阎应元。
这个阎应元此时正好赋闲在家。陈明遇之所以推荐阎应元,并不是他一拍脑袋,真实情况是这个阎应元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
阎应元,字丽亨,汉族,北京通县人。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物,小到历史上对于他的出生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江阴因为靠着长江,离出海口也比较近,经常受到海盗的骚扰。他在当江阴公安局局长的时候,有个海盗叫顾三麻子,因为江阴比较有钱,又一次率领全部家当几百艘海盗船,准备跑到江阴来抢劫。事先得到消息的阎应元率领当地的民兵,打退了顾三麻子的进攻,顾三麻子损失惨重,鉴于阎应元实在太猛,以后再也不敢跑到江阴来抢劫。
当然因为阎应元是个不起眼的人,对于这件事情,当时的大明仅仅把他升到广东英德当了个主簿。因为道路阻塞,也没法去上任,不得不暂时住在江阴城外。阎应元终将证明自己的才能将不输于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名将。我认为,江阴保卫战绝对可以列于古代十大防御战之列。
当陈明遇派人找到阎应元时,阎应元爽快地说:“如果你们听我的安排,我就同意。”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阎应元率家丁40人,在闻讯赶来相助的几千名乡兵的帮助下,杀进孤城江阴。
作为抗清义军总指挥,阎应元不负众望地显露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谋略。
阎应元挑选年轻力壮的士民和原有的民军,重新进行整编,命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把总汪某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他自己守北门。此外,他还和陈明遇总督四门,昼夜巡守。
对城中过往行人严加盘诘,肃清内奸。为了解决军械粮饷供应,阎应元同绅民商议后,委任擅长理财人士负责把城内公私所藏物资分类征集,统一分配使用。在阎应元的领导下,很快就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