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兴衰录-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伙当年曾经投靠多尔衮捞了好处,后来多尔衮死了,他又靠着顺治捞足了政治资本。苏克萨哈这家伙什么力都没出,该拿到的全拿到了,想到这里,鳌拜气就不打一处来。
所以鳌拜决定,是时候收回苏克萨哈的“红利”了。而且看着自己手下的兄弟,想着自己也算混出头了,也该给自己人一点甜头了。
康熙四年,鳌拜挑起了换地事件。这个事情,鳌拜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多尔衮当权的时候,偏袒正白旗,将冀东肥沃的土地圈给了正白旗。现在鳌拜自己上了台,他就提出圈地应按八旗排列顺序。冀东的土地按顺序应该归黄旗所有(也就是索尼、自己等人)。
当然他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情,除了要给自己捞点好处,也是想打击打击苏克萨哈和两白旗。
为此,鳌拜简直不惜大开历史倒车。要知道当时的圈地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如果黄白旗换地,牵涉面太广。而且在圈地过程中还规定了如果土地不足,“别圈民地补之”的流氓政策,不难看出,这种坑爹的政策很容易造成很多无辜的人受苦。蛋糕就这么大,谁都想浑水摸鱼,遭殃的自然是老百姓。
尽管这个政策很坑爹,两黄旗的索尼和遏必隆还是非常支持的,谁心里都有很多小九九。
当然苏克萨哈肯定是反对的,不过三比一,苏克萨哈就算反对,也是无效的。
关键时刻,还是有人敢于直言的,出自正白旗的户部尚书苏纳海可能是处于自身利益受损,也可能是出于为国家稳定的考虑(不过我认为他为自身利益考虑的更多些),对圈地持反对态度。
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出于国家稳定的考虑,也公开对此政策表示强烈反对。
鳌拜没有想到却有三个不怕死的官员敢于违拗自己换地的要求,他十分愤怒,一激动,就把这三个人定为死罪。
问题是,这三个人也就是说了点实话。康熙虽然小,但是他并不傻。他表示,不同意处死,最多打100鞭子了事。
其实如果鳌拜是个聪明人的话,毕竟坐在上面的是自己名义上的领导,虽然还没有亲政,但是总有一天,他要成为自己实际的领导,按照一般的逻辑,应该赶紧巴结巴结康熙。
可惜,这个时候的鳌拜已经昏了头,权力确实是个容易让人失去理性的东西。他竟然鸟都不鸟康熙的意见,直接就把这三个人干掉了。康熙也无可奈何。
看起来,鳌拜获得了胜利。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鳌拜已经埋下了他最终的结局。###第3章 亲政
你有自己的想法,没问题;你想给自己捞点好处,也没有问题;但是你不听皇帝的话擅自做主,那就很有问题了。有了多尔衮的前车之前,这一点,对于孝庄和康熙来讲,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由于鳌拜同志平常不注意学习,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把握国内形势的变化(比如圈地),而且他自己本人从来都非常固执,老了之后,更加成了一个老顽固,又自以为功劳大,经验丰富。对自己的见解盲目自信,从来不爱听年轻人的想法(比如康熙),更是把康熙看成是自己的晚辈,动不动就在康熙面前训斥其他大臣,找存在感。加上鳌拜同志武将出生,虽然学了不少东西,可是有的时候还是难免举止比较粗暴,不太遵守礼仪。
这些问题在康熙还没有亲政的时候,还只是小问题。
但是,康熙六年,玄烨同志14岁。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的亲政年纪应该是在16岁。但是,清朝初期由于情况比较特殊(皇权之争),顺治14岁就亲政了。清朝这个朝代还是十分看重祖宗的制度的,所谓的祖宗制度,实际上也就是前朝的“判例”。
这么看来,清朝的制度还很有点英美法系的意思。(到了清朝后期你又会发现,有牛人改变了这一不太成文的规矩)
由于有了顺治这个先例,到了康熙这个年代,到了14岁,自然会有人奏请太后,要求皇帝亲政。
事实证明,索尼虽然是个老油条,但是他能够成为官场不倒翁,绝对不是偶然的。他是十分了解孝庄的心思的,而且亲政这种事情,涉及到权利分配,确实比较微妙。所以他联合其他三个辅政大臣一起提出了亲政的奏请。
康熙显然是个比较有表演天赋的人,他表示:还希望诸位老臣再扶我一把。
这个时候,顺治的选择还是发挥了作用,如果是宗室比如多尔衮,没准真的脸皮一厚:好吧。
这四个辅政大臣显然这种底气的,所以他们坚持要皇帝亲政。于是康熙勉为其难地表示,这个,可以有。
康熙确实是非常聪明,非常善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磨练,在看人和做事方面,自身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相比康熙,鳌拜就显得比较老古董了。鳌拜的固执己见,使得康熙完全不能推行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而且鳌拜还沉浸在八旗利益的个人小九九中。要说康熙,虽然满洲人的利益还是要照顾的,但是国家的利益也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说,纵观清朝268年,在满洲利益和国家利益方面,拿捏的比较好的,康熙应该算是第一人。
鳌拜的问题,在康熙亲政之后,显得比较严重。
在这里,我还要顺便插播一下,关于清朝的皇权和权力分配问题。
关于皇权的问题,要从丞相这个职位开始讲起。皇帝也是人,由于全国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个人来,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他,这个人就是丞相。如果把一个王朝比作一个公司,皇帝大致相当于董事长,宰相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总经理。
大家知道,一个公司里,总经理的权力是比较大的。同理,丞相的权力也不小。所谓宰相门人七品官。
虽然丞相是给皇帝打工的,但是问题是,他们都是读书人,一般读了点书,而且能爬到丞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多少是有两把刷子的。
而且古代读书人,特别注重所谓的青史留名,虽然他是打工者,你要指望他完全听皇帝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巴不得你出点什么事情,他好给你提意见,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人混一辈子,总要有个盼头,大家都是当官的,自然物质享受不成问题,所以“流芳百世”就成了他们的最高追求。所以皇帝是很不喜欢丞相的,但是没办法,你要找人干活,你就得付出一点代价。
但是,到了明朝的朱元璋时代,这个人是个超级劳动模范,他不需要人帮着干活,他就能处理完所有的事情,所以丞相(总理)制度到朱元璋手上就算是终结了。但是朱元璋的子孙不是个个都像朱元璋一样拼命,所以明朝又搞出了一个叫内阁大学士的群体,排名第一的内阁大学士称为首辅,除了名字不同以外,基本上和丞相没什么区别。皇帝加几个内阁大学士基本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显然,宰相的存在,是可以限制皇帝的专制的。
到了清朝这个朝代,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议政王大王会议对于重大决策曾经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皇太极时期,皇太极已经有意识地加强皇权。
后来清军入关,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显然,如果光靠他本身的八旗制度,是不大管得好整个国家的。最方便的,就是延续明朝的制度。但是他们也不是照搬明朝的制度,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一切有满洲部族的私心处罚。
清初经过多尔衮的摄政导致皇权旁落,有清一代,皇帝对权力抓的是比较紧的。从顺治时期开始,清朝的历代皇帝都非常注重自己手中的权力,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专制”,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像宰相这种不利于皇帝专制的东西,显然清朝皇帝是不会大发善心地设置的。朱元璋所希望的皇帝具有至高无上权利的这个事情,竟然在清朝得到了发扬光大。在明朝相当于宰相的内阁首辅,到了清朝,虽然也设立了大学士这个职位,但是性质和明朝是完全不同的,充其量相当于一个秘书处。
既然没人帮你打工,那么自然所有的事情就得靠你一个人干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只能一个人兼任。劳模也是被逼出来的啊。
所以,因为以上原因,在历史上,清王朝的皇帝大多数是比较勤政的,不是因为皇帝有多好,而是清朝的岗位设置的问题。在清朝之前,明朝有内阁,宋朝之前有宰相,唐朝是三省六部制度,很多事情不需要皇帝那么累,只要最终复议就可以了。但是在清朝,董事长和总经理由皇帝一个人全部兼任了。皇帝大权独揽,一言堂,所有的御史都是奴才,内阁大学士只不过就是秘书。如果皇帝不勤政国家就无法运转。
爱民如子的鬼话,大家听听也就是了。
毫无疑问,行使宰相职权的鳌拜的存在严重妨碍了皇帝的乾纲独断。(不过我必须说明的是,关于这一点,不能因为康熙英明就自动给他戴上主角光环,其实鳌拜最多也就是脑子比较古板,有很多意见和康熙不太一样。加上上了年纪,喜欢摆老资格,对小皇帝不太以为然。要说鳌拜谋反,这个纯属栽赃陷害。需要说明的是,康熙以后的清朝的皇帝其实也很明白,鳌拜,只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牺牲品。康熙死后,雍正很快给鳌拜平了反。)
当然鳌拜这个人本身,也绝对不是什么无缝的蛋。从之前的经历来看,这个人是个狠角色,也是个很有权力欲的角色,他不像索尼,打算混一天是一天。所以鳌拜是有自己的追求的,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干出了不少操握权柄、结党营私这样的事情,也干出了不少如圈地这样激化矛盾的事情。从执政思维看,这哥们属于保守派,但是从执政方式看,这哥们绝对属于喜欢硬来的激进派。清朝的文字狱扩大化,也是拜这哥们所赐,这哥们也因此成就了臭名昭著的名声。###第4章 文字狱1
要说文字狱,可以用历史悠久来形容,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几千年可谓连绵不绝,不可断绝。比如1079年,在以史上文网宽松著名的北宋朝,当时的“北宋作协主席”苏轼同志因作诗涉嫌“毁谤朝政”被捕,株连了许多与苏轼有诗文往来的人,一时人人自危。不过说到底,以往的文字狱不过是个权利斗争的问题。
苏轼之所以被搞,那也是因为他反对宋神宗变法。否则宋神宗才不会吃饱撑着搞这位苏大才子。
关于清朝的文字狱,从满清入关就有了,和以前任何一个朝代一样,打击的目标也主要是整肃内部,或为上层人物之间争权夺利。比如说多尔衮对于称呼的纠结,再比如对于豪格的打击,文字狱也算是其一个手段。
但是,将文字狱初步扩大化,搞到民间,鳌拜开了个很坏的头。从此诞生了清朝言论检查官,开始了中国的言论出版审查专制,中国人的“言论自由之人权”由此大倒退。(真正将文字狱发挥到极致,搞出了自上而下大规模思想整顿运动的,则是所谓的十全天子乾隆,当然,这是后话,以后再讲)。
在鳌拜执政期间,主要有两起。(注意,网上说,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是最严重的,实际上,康熙年间最严重的文字狱主要就是辅政大臣执政的时候搞出来的。该是谁的脏水就记在谁的头上。)
第一是顺治18年的“哭庙案”。这一年顺治正月初七就去世了,康熙还小。这起案子,四位辅政大臣自然是第一责任人。
刚开始,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通的读书人群体上访事件。最后被官方定性为一场意识形态斗争,他们认为这是清定鼎中原后江南士子不满其统治的表现。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吴县(属于苏州)新任知县任维初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征税任务,不恤民情,动用武力,把不按时交税的民众统统拉到县衙打板子,甚至还打死了一个人。同时他自己却盗卖官米,中饱私囊,弄得怨声载道,骂声滚滚,连一向和官府一个鼻孔出气的苏州士绅都看不下去了,愤愤地说道:“自明太祖立法至我朝定鼎以来,未有如维初之典守自盗者也。”
谁来为民请命呢?苏州的读书人拍案而起了。他们继承苏州学界遇到不平事就哭孔庙的传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四日,即全国官员为刚刚驾崩的顺治皇帝哭灵的最后一天,组织了百余人集体到孔庙哭诉痛斥任维初的暴政。他们从孔庙一直哭到江苏省巡抚大堂,沿街还散发传单,大呼口号。事情闹得有点大,但它还是一桩上访事件,虽然过激了点。
巡抚朱国治是怎样处理这次群体性上访的呢?孰是孰非可以慢慢处理,当务之急是驱散人群,防止群情失控。他一面下令逮捕知县任维初,一面悍然出动兵卒强制驱散人群,并捉拿了领头的11名读书人。
应该说,朱国治的处理是妥当的。逮捕任维初,可以平息民愤;捉拿领头的读书人,则显示了政府不允许群众随便闹事的态度。
然而,拿人容易定罪难。为什么呢?那任维初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征税任务,才对群众动武的。换句话说,他若不动武,怎么完成征税任务?因此,任维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对于这样忠于职守的干部,怎么能惩处呢?再说,朝廷因为连年用兵,财政实在紧张,正在加紧督促各省尽快征税,上交朝廷。若让朝廷知道他朱国治惩处了这样卖力工作的干部,会有他朱国治的好果子吃吗?
既然不能惩治任维初,那就只好惩治闹事的人了。但肯定不能说读书人是为了抗击暴政、声张正义,必须另做文章。朱国治大笔一挥,将哭庙案定性为抗税谋反行为,上奏朝廷。巡抚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接到奏报后,朝廷辅政的四大顾命大臣之首的索尼觉得案件的定性还可以,但事由不对。怎么能说是为抗税而谋反呢?根本就是企图反叛朝廷,根本就是有组织、有蓄谋的!索尼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清朝刚入关不久,许多汉人依然存着反清复明的心,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依然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