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绿衣 作者:米兰lady-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暾按下杯中酒,一时沉默不语。浥川君以为他心有所动,遂自袖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高举过顶,殷殷劝道:“我国强势,必为他国所忌,若因一时意气,授人以柄,令几国借机结盟与我为敌,实是得不偿失。两方交兵,无论胜负,都会令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王受天百禄,凡事当三思而行。今宗庙神官,自大宗伯以下,见此凶兆无不忧心忡忡,故联名上书,嘱臣面呈大王,请大王顺应天命,许沈太子归国。”
子暾嗤之以鼻:“这是天命,还是你的意思?”
浥川君一惊,忙道:“龟兆如此,臣不敢欺君。”
子暾便不再说话,冷眼看他,也没有别的举动。浥川君高举帛书,不见子暾命人接,便低声提醒:“大王……”
子暾仍无任何接收上书之意,一手徐徐转着几上杯盏,目光不离浥川君,右侧唇角牵引出的冰冷笑意暗含嘲讽。
殿内便有难堪的沉默,诸臣无人敢言,内外命妇更是低眉垂首,不敢发出任何声响。浥川君面色苍白之极,举帛书的手已在微微颤抖,但子暾既不接,也未命他退下,他便只得一直举着。
就在这一片静默中,王后淇葭忽然站起,走至浥川君身旁,轻轻接过帛书,温言道:“浥川君,大王已知书中意,回去自会斟酌,请入座罢。”
浥川君讶异地看她,随即转身朝她郑重一揖,泛着泪光的双目满含感激。
淇葭对他微笑,再将帛书轻放于子暾几上,依旧入席雅坐。子暾漠然深看她一眼,却也没说什么。
不知何时,本来萦绕席间的雅乐已悄然停止。此刻淇葭转顾乐伎,道:“奏《鹿鸣》。”
乐伎如梦初醒,立即鼓瑟吹笙,一曲颂国君燕飨宾客的雅歌热热闹闹地奏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殿内屏息静气的群臣随之又言笑开来,或祝颂国君,或推杯换盏,似全然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
宴罢,婉妤回到居处,唤来菽禾,问:“浥川君名字是什么?是大王的兄弟么?”
菽禾答道:“浥川君名为嘉旻,是大王叔父莘阳君之子,莘阳君仙逝后蒙大王推恩进封为浥川君,现在宗庙任小宗伯之职,掌建国神位及祭祀、占卜等事。”
婉妤再问:“大王对他好么?”
菽禾迟疑道:“好,自然是好的……封赏采邑,无不丰厚,只是……大王一见他与大臣或使节往来,便不太高兴,有时会给他脸色看……”
婉妤默思半晌,又问:“那他与我哥哥有来往么?我哥哥是如何触怒大王的?”
菽禾道:“奴婢也不太清楚,只知那日沈国太子参加妤夫人……原来的妤夫人丧礼时,哭拜中提及莘阳君,说莘阳君泽被苍生,大王亦秉承其遗训,以仁德治天下,惜夫人难享此福,未能长伴大王……大王当时便有不悦之色。后来太子与执事丧仪的浥川君相见,竟一见如故。丧礼后太子往浥川君府做客,次日大王便对太子说,既太子与妤夫人兄妹情深,必不忍就此弃之而去,但请长住一年半载,暂为夫人守灵,待哀痛之情稍减,再归国不迟。随即命人带太子往馆舍住下,不许他回去。”
次日,王后淇葭率众夫人往城郊北苑谒见王太后岑氏。
太后退居北苑已六年,不问世事,独守北苑莳花植草清静度日,几乎不再涉足宫廷,亦不要宫中人常来探访,因此婉妤这是初次见她。
关于太后的传说婉妤听过许多,例如她年轻时如何风华绝代,独擅专宠于先王,先王崩后又如何为幼子辅政,一锤击碎玉连环以扬国威,联想到子暾冷傲的模样,婉妤便在心里为太后画出了个严肃、盛势的贵妇轮廓,但当真见到她时,莫大的差异简直令婉妤有些错愕。
太后没穿隆重的礼服,一身青色直裾袍清清爽爽,无任何纹饰,花白的头发上只插了块双角形玉篦,脸上也素净无妆。可以从她眉眼看出她年轻时的确很美,既身为这个王国最高贵的女人,她理应过着凡人难以企及的优越生活,但不知为何她的面容看上去远比她实际年龄苍老。
进入厅中时,太后手里还持着一株花枝,待坐下修剪完毕,才交予内人插瓶,带着恬淡的笑意,和蔼地看着众后妃向她下拜贺岁。待礼毕,她目光落在婉妤身上,微笑道:“这孩子是第一次来罢?”
淇葭说是,命婉妤上前两步,说:“她是沈国七公主婉妤……婧妤的妹妹。”
“哦……”太后沉吟着又着意打量婉妤一番。她的眼眸明明宁和如水,婉妤却觉得那眼神犹如一束强光,把自己照成了个水晶透明人,没来由地觉得不安,红着脸低垂着头不知如何是好。
“婉妹妹,”这时淇葭唤她,“你既是初次谒见母后,应再向她行一次大礼。”
婉妤答应,肃然直立,举手加额深欠身,然后直身,手垂下后再次齐眉,接着双膝着地跪下,徐徐下拜,再直上身,双手依旧齐眉。太后含笑以手虚扶,于是婉妤保持双手齐眉的姿势起身,直立后手才缓缓放下。
太后唤内人取一些衣帛饰物赐婉妤,然后再细看了看婉妤的衣袖,道:“婉儿这袖口倒挺别致。”
原来婉妤今日穿的绿色曲裾袍是从沈国带来的,袖形有别于樗国样式。樗国外袍皆广袖,尤其是礼服,袖口宽三尺,而沈国常见的袍服袖宽大,下垂至袖口则收紧,袖口宽不足一尺,因此袖下部呈弓弧状。婉妤适才举手加额行礼时两袖平举,太后看得分明,故有此说。
众人听太后如此说也纷纷留意看婉妤衣袖,看得婉妤双颊通红,太后知她羞涩,便转问淇葭后宫近况,将话题引开。
拜见太后之后众人来到苑中赏花观景,孟筱忽挨近婉妤,笑问:“妹妹,你们沈国可养了许多牛?”
婉妤不解其意,茫然道:“牛?跟樗国比,应该不算多罢。”
孟筱便笑开来:“怎会不多?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妹妹你们沈国人这袖子,可不就是效仿牛垂胡做的?定是见多了牛才会这样裁衣!”
其余夫人听了这话也都笑了起来,连声附和孟筱,说果然像垂胡,果然别致。
孟筱又道:“妹妹,看来贵国风俗有异于本国。贵国可是以绿为尊?”
婉妤这才想起,青、赤、黄、白、黑是正色,为贵人所用,凡正式礼服皆用这五色,其余绀、红、缥、紫、绿、骝黄等色彩则是间色,平民、寻常妇人用得较多,贵人虽也会用,但一般只作便服、内衣或衬里。但婉妤自幼不得父亲重视,极少有穿礼服的机会,对色彩等级不甚敏感,故今日选穿了件绿袍,而按理说既是谒见太后,应该穿正色礼服才是。
再一环视,发现所有人皆着正色袍服,婉妤愈显窘迫,只得低首,一言不发。
这时有一夫人插话,作嗔怪孟筱状:“姐姐别笑婉妹妹。人家知道身份有别于你,故穿绿袍以示尊重。你不赞她懂事,反倒去诘问她!”
孟筱忙颔首:“原来如此!”又笑对婉妤,“是姐姐错了,妹妹既这般善解人意,就别恼我罢。”
婉妤不答,众夫人暗使眼色,又是一阵笑。
婉妤好生难堪,眼眶一热,泪珠即将滴下时,忽听淇葭的声音淡淡响起:“我倒觉得,婉妹妹穿这件衣服并无不妥之处。”
众夫人一愣,齐齐看向淇葭。淇葭移步至婉妤身旁,再顾众夫人,道:“若太后还居宫中,那今日拜贺,是必须着礼服正装。但太后自退居北苑后,一向淡泊自处,事事避繁就简,务求如寻常百姓一般生活,每每叮嘱我们,但凡见面,用家人礼即可,未必每次都要着礼服见礼如在宫中时。今日你们也看见了,太后自己穿的就是便服而非揄狄之衣,婉妹妹着绿袍,她亦全无不悦之色。说不定妹妹着家常衣袍,倒正顺了她老人家意呢。”
众人立时敛去笑容,不敢吱声。淇葭再唤随侍的内人:“回头吩咐内司服,我很喜欢小妤夫人这件绿袍,让缝人照着给我做一件。看清楚这袖口,要裁得一模一样。”
当淇葭穿着一身绿色新衣端坐于中宫,无人再提孟筱的质疑。从诸夫人到最卑微的宫人,都折服于王后垂胡袖形的雍容华贵,连带着对往昔不屑一顾的绿色也有颇多赞誉。使用垂胡袖与绿色成了她们在制衣上的新颖尝试,几乎人人效仿,俨然成一时风尚。
因婉妤身份不够高贵,且入宫月余都不得子暾宠幸,宫中人一向对她冷眼相待,而今见王后竟格外庇护她,这一干人等对婉妤的态度也就亲热起来,甚至还常有夫人去她居处,打听沈国服饰装扮还有何可借鉴之处。
婉妤心知一切皆拜王后所赐,自是感激不尽,对淇葭也越发心生亲近之意。每日入中宫问安时与淇葭说的话也多了起来,连衣食住行等琐事,略有些趣味的她都会说给淇葭听,而淇葭也总是衔着笑意听她讲,两人相对,往往一聊便是一两个时辰。
如此一两月,当婉妤看见侍女冬子的脸上出现几道其他宫人留下的抓痕时,才知自己已为人所忌。
“她们说,夫人整日往中宫跑,是存心巴结王后……”冬子哭道,“我一时不忿,才与她们动手。”
婉妤怔了怔,问菽禾:“是不是我中宫去得太多了?”
菽禾斟酌着回答:“每日定省是应该的……只是,夫人停留的时间可适当短些……不知夫人可曾留意,王后亦有事做……她如今每日都在纺纱织锦,而夫人入中宫时,她便会抛下机杼与夫人闲聊……耽搁了纺织工夫,她自不会说,但心里不知可会介意。”
婉妤黯然,此后便不在中宫多作停留,问安之后即告退。终于有天淇葭留意到她的异常,遂在她告辞时问她:“妹妹怎不多坐会儿?”
婉妤轻声答:“我已来许久,不敢再叨扰姐姐。”
“妹妹哪里话!”淇葭浅笑道,“我闲着也无事,有妹妹陪着说话,这日子便好过许多。”
她神色只是淡然,但话语中那几分凄恻之意难以言传。婉妤亦想起,王后虽贵为国母,但似并不得宠于大王,据说大王已有一年多未涉足中宫。
不知该如何回答,婉妤便一味沉默。淇葭观察她表情,问:“可有人说你什么?”
“没有!”婉妤当即否认,须臾,才又道:“我只是怕拉着姐姐说话,会耽误姐姐织锦。”
淇葭一笑:“那有何妨?妹妹若有兴致,不如与我一起织锦。”
婉妤眼眸一亮,很快答应跟她去做这项从未做过的工作。
这布匹用料之精是婉妤从未见过的。淇葭先从一堆无一丝瑕疵的纯白鹤羽中挑出最柔软的细绒,再将其纺成细线,加以三色蚕丝,以羽绒为纬,蚕丝为经,在织机上层层穿插交织,一道道凤鼍麒麟舞人纹便出现在织成的经锦上,纹样顺次反复连续,华美精致。此前她已织了许多,长幅挂出,满室生辉。
婉妤赞叹不已,淇葭便唤她过来并肩坐,手把手地教她如何操作。婉妤满心欢喜,再也不顾他人闲言,一有空便去中宫与淇葭一起织锦。
某日终于织完整匹经锦,婉妤抚着那柔软灿烂的锦缎欣赏良久,忽然想到问:“姐姐欲用这经锦做什么呢?”
淇葭默然,不置一辞。婉妤心头灵光一现,猜道:“今秋大王生辰,姐姐是要留到那时给大王做衣裳吧?”
淇葭未否认,略一笑,却是忧思恍惚的模样。
翌日淇葭果然开始裁衣,做成一件广袖直裾深衣,又拈起丝线,在深衣锦缘上绣精美的纹样。婉妤在旁看了许久,忍不住要求淇葭教她刺绣,淇葭也答应,又耐心地一针针教她绣。
一日午后,二女如常相对刺绣,忽听室外步履声响,一人未经宫人通报便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婉妤一看,顿时大惊,匆忙站起——来人竟是大王子暾。
子暾满面怒容,手一扬,将一支矢状物抛在地上,朝淇葭道:“你且看,这是何物?”
淇葭并不慌乱,从容搁下针线,看了看那比寻常弓箭粗大数倍的矢状物,道:“妾未见过此物,但依形状看,应是踏弩之矢。”
“你果然认得!知道此物从何而来么?”子暾冷笑道,“近日尹国与西羌交兵,三日内便击退西羌数万骑兵,靠的竟是踏弩。这一支,便是自战场上拾回的。”
淇葭淡问:“大王不许尹国用踏弩么?”
子暾道:“踏弩是由莘阳君研制,他生前一直告诫寡人,不得将制造技艺传授给他国之人,以免他日敌国用此利器反戈一击。寡人谨承遗训,从未泄露此法。而今你们尹国人竟也用踏弩,这制法却又是从何学来?”
淇葭幽然一笑:“大王怀疑妾把踏弩制法告诉父兄。”
子暾盯着她,怒火不减:“当初研制踏弩的莘阳君门客均已不在世,会制造此物的工匠历来由禁军严密看守,不可能有献技于别国的机会。唯一的制法图卷收于寡人藏书阁中,而你是唯一不经寡人许可便能进入藏书阁的人。”
淇葭摇摇头:“大王,泄露此法未必要靠图卷。要保守一个秘密,需要的是诚信,欲以死亡和禁闭塞人口舌,只会加速诚信的消亡。终有一天,你以高压封锁的秘密会如水决堤,是你无法控制的。”
子暾一时无言,后又疑惑地注视她:“那你……”
淇葭起身,一步一步迎向他,直至她的眼睛倒映入他眸心:“我最后一次步入你的藏书阁是在一年前,你也知道,我看见的不是踏弩图卷,而是,一个谎言。”
子暾原本咄咄逼人的目光霎时黯淡,他仓促地垂下眼帘,待再次睁开眼睛时,那潮湿的眼眸竟带有一种类似悲伤的情绪。
淇葭的双目亦雾气氤氲。两人就这样默然对视,各自保持着清傲的姿态,却任由眼睛流露出不堪一击的讯号。
最终子暾轻叹一声,如来时那般疾行离去。而淇葭对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的婉妤恻然笑:“妹妹继续绣罢。”旋即低垂首,似疲惫不堪地缓步入内室。
此后淇葭甚消沉,身体欠佳,但仍坚持亲自刺绣,只偶尔让婉妤援手。这件精致入微的经锦鹤羽袍延至这年深秋才完工。做好后观者皆赞不绝口,而淇葭只看了看就命人收好,殊无喜色。
婉妤依然每日往中宫见淇葭,一日路过宫中果园,见彼时园中柑橘已熟,金红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树,立即想起这阵子淇葭精神恹恹,胃口也不好,猜她若见了这果子,兴许还能略尝一些。于是奔去,正欲摘,忽又记起昔日沈宫后苑中事,便硬生生止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