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战国演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妻子,用50辆军车拉着礼品回国,郑国的文武百官都到城外迎接,又是一番热闹,又收了许多礼品。 回国几天,郑武公就在想,这里距离洛阳远一些,先父早就策划郑国向东发展,应该把都城迁到洛阳附近,当天可以回国,那就方便多了。应该继续落实父亲“虢郐寄孥”的计划。 郑国是个新兴的小国,掘突的父亲姬友是周宣王的小弟弟,支持宣王中兴,在跟随宣王讨伐戎、狄时立下战功。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宣王把关中东部渭河南岸的咸林(今陕西华县西北一带)封给姬友,封爵为伯,称作郑伯友,就是郑桓公,郑国由此建立。郑国临近镐京,郑伯友很会治理,百姓和睦,农业丰收,工匠积聚,绸缎,战车,工艺品都是郑国的最好,虽然国家很小,又是刚刚建立,却是比较富足。特别是许多大工匠、大商人都积聚在郑国。 商人为什么叫商人呢,因为最初从事制造、交换的买卖人都是周朝之前的商朝遗民。商朝曾以殷为都城,所以又叫殷朝;商朝遗民也可说成殷朝遗民;因此其遗民就叫商人或者殷人,殷人即商人。商人这一名词最早是指商朝遗民。 武王灭商之后,将商国的土地分作几个国。封纣的儿子武庚为殷侯,仍在商地,奉祀商的祖先宗庙。派了胞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虔三个监视武庚的行动,叫做三监。这管(今河南郑州)、蔡(今河南上蔡)、霍(今山西境内)三个国,正好包围在殷的旁边。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管、蔡二叔(武王之弟)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兵反叛。周公东征平叛后,将洛阳建为军事要塞,称为“成周”,“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殷朝遗民被迫集中到洛阳,周朝人称呼他们为顽民,经常被召集训话,不许乱说乱动,过着被监视的生活。虽然殷朝遗民已经成为周朝人的一部分,但是却被另眼看待。他们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怎么过日子呢?只好东奔西跑做买卖。买卖这一行周朝的贵族是不会做的,当时的庶民要种地不能做买卖,而商品买卖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久而久之,买卖商品的商业成为殷朝遗民的主要行业了。 随着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周朝的少数贵族也开始做买卖了,这样,商人渐渐地就失去了“顽民”的贬义,成为从事商品买卖的职业专称了。到了西周末年,郑桓公公对商人很友好,许多商人到郑国做买卖。郑国的经济就活跃起来,对朝廷的贡品花样很多,碧玉制品工艺精良。周幽王对郑伯友印象很好,又是亲叔叔,就让他入朝担当司徒的职务,掌管全国的土地和户籍。郑伯友很会办事,给各诸侯国都带来了好处,朝廷要办什么事,只要他一出面,没有办不成的。因此他的人缘很好,幽王很赏识他。他对朝廷也尽心尽力,但是看到幽王的心思只在美女上,岐山地方官两次报告周朝的发源地三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他都不管,还驱逐忠臣,关押褒珦,伯阳父断言西周要结束。当时三川旱情严重,民众纷纷逃亡。西北的游牧民族趁机侵扰,蚕食周王室的土地。内忧外患频发,周朝的实力和威望一落千丈。郑桓公看到朝廷没有大希望了,依靠朝廷保住不了自己的封国,必须靠自己。为了保住自己的人民和亲眷不受战争的袭扰,必须自己谋求出路。 有一天郑伯友把经多见广、通古博今、足智多谋的太史伯阳甫请到府上,问:“现在朝廷变故很多,国朝不牢固,我很担心,一旦发生变乱,那里可以安身?” 太史伯阳甫回答说:“王室衰弱,戎、狄将发展强大起来,不可离他们太近。你要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发展自己,只有洛河东面,黄河和济河的南面可以居住。” “什么道理?”郑伯友问。 太史伯阳甫回答说:“这个地方,临近虢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和郐国(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这两国国君都是贪财好利之辈,百姓们不归附他们。你身为朝廷司徒,又是天子叔父,朝野上下都很爱戴你,只要你张口向他们借地,他们不敢不给。但是,如果朝廷有什么麻烦事,这两个人可能背叛你,你就领兵平了他们。拿下这两个小国,周围的小城邑都会归附,郑国将是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疲В╢ú)、騩(guī)而食溱(zhēn)、洧(wěi),加强治理,是可以牢固的。” 郑桓公又问:“到江南一带怎么样?” 太史伯阳甫说:“以往祝融曾经作帝喾高辛氏的火正之官,功劳很大,然而他的子孙在周代都没有很兴盛的部族,只有楚国还有兴起的可能。周衰,楚必兴;楚国兴起,对郑国不利。” 郑桓公又问:“那么我到西方怎么样?” 太史伯阳甫说:“那一带的人贪财好利,性好争斗,不能久居。” 郑桓公又问:“周代衰落,哪国又将兴起呢?” 太史伯阳甫说:“可能会是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吧?齐国姜姓,是太公望的后裔,太公望曾经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秦国,是伯翳的后裔,伯翳曾辅佐舜帝怀柔百物;楚国的先辈祝融曾创下盖世功勋。而唐叔虞到晋地,地势险奇雄壮,又治理得井井有条,也肯定会兴盛。” 郑桓公非常佩服:“老太史对天下大事真是了若指掌呀!”就暗地开始筹划东迁事宜。 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郑桓公派长子掘突领着大臣带上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郑桓公是当朝司徒,天子的亲叔父,位高权重,哪敢得罪!又贪图礼品丰厚,好处多多,两君一合计,各献五座城池:鄢、补、历、华、丹、田柔、蔽、苑、函、依。郑桓公闻讯大喜,这样,郑桓公便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就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根据太史伯阳甫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今荥阳京襄城)。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虢郐寄孥(nu)”,又叫做“桓公寄孥”。为以后武公东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18吞并两国透霸气
郑武公想起这段历史,十分佩服老太史的高见,佩服父亲桓公的远见和果断,前两年他奉父命向虢、郐借十个城的事情还记忆犹新,但是,“虢郐寄孥”的方案还没有全面实现,现在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时机。 婚事办完之后,他决定立即迁都京城(荥阳)。京城荥阳在周平王赏给他的虎牢关之地的东面。虎牢关是周厉王圈养老虎的地方。在郑桓公向东移民的时候,这里蓬蒿丛生,荒地很多,经过移民两年多的开垦,已经形成良田几千亩,加上平王赏的一千亩,都是肥沃的土地,移民生活已经恢复正常。在这里已经形成了新的集居地。郑武公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之前,他就按照父亲桓公的要求,负责这里的管理,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新城,城墙高一丈长三丈叫做一雉,共建城墙一百多雉(一千多延长米)。这里有他的公馆,他决定临时在这里定都。这里远离戎狄,而且距离洛阳很近,马车一天的路程,有事可以来回奔跑,朝廷和本国两不误。 迁都的事情安排公子成办理,他带着新婚的夫人赶回洛阳。京城原本是郐国的地盘。郐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郐,又写作会、桧等,它的基本地域在嵩山以东、荥阳市以南的双洎河中上游。大约在夏代的时候就正式立国,到了周初,又接受重新分封,于是成了东方为数不多的大国。但在西周末年,郐君是一个十分贪财好利,骄横腐败的昏君,一天到晚只知吃喝打扮、盘剥民众,无所作为。掘突去东虢借城的时候,东虢国君就向他讲郐君妘无非的绯闻,其中有一件就是乱伦,那时妘无非刚刚结婚,妻子妘妍妍是他的叔伯妹子。定亲时就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都说“同姓不配婚,配婚绝子孙”。妘无非发淫威处理了几个大臣,还杀了人,这才封住了国人的嘴,才娶了妘妍妍。武公想,这个东西太不是人了,国人都恨他,平了他就是为民除害。实现父亲虢郐寄孥的遗愿,就应该先从郐国下手。 郑武公夫妇的车子走在路上,就听见有人在唱歌: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 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 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现在《诗经》中还能找到这歌词(收入《诗经•;桧(郐)风•;羔裘》)。这段歌词翻译成现在的话意思就是: 穿着羊皮大衣去兜风, 换上狐皮大衣上朝廷, 难道你不想一想, 怎能劳心为苍生? 穿着羊皮大衣四处逛, 换上狐皮大衣上朝堂, 怎不好好想一想, 这让我们好忧伤。 羔裘皮衣油汪汪。 太阳辉映闪光芒, 怎不好好想一想, 丢掉大任多悲怆。 这首歌唱的是郐国君妘无非用五个城池换取郑伯友的礼品,穿着郑国送来的好衣服四处闲逛,不干正事,国人担心国家命运的事。郑武公听到这首歌,叫来唱歌的一问,原来是这么回事,国人对国君妘无非不满意。这时恰巧妘无非穿着狐皮大衣坐着大车过来,和郑武公打招呼。郑武公就故意说:“听东虢国君说,你的夫人很漂亮。你们是亲上加亲?” 妘无非本来就忌讳别人谈论这件事,嫉恨虢君。听武公这么一说,恼羞成怒:“虢君这个王八蛋,我非灭了他不可。”之后就发兵攻打虢国。 郑武公这是在挑拨离间,知道妘无非肯定上当,就安排兵马做好准备。 平王二年的一天,郑武公正在朝中,东虢就报来紧急情报,郐国攻打虢国,要求朝廷出兵相救。郑武公听到之后就对平王说:“郐国随意攻打邻国,朝廷应该向郐国问罪,郑国可以替朝廷出兵。”平王就同意了武公的意见。 郐国国君妘无非正在东虢境内同东虢打仗,后面郑军打着“替天讨罪”的大旗冲了上来,抄了后路。妘无非受到两面夹击。郐国士兵见是郑国的兵马,又打着朝廷的旗号,就箭射妘无非,投降倒戈。就这样,妘无非死了,郑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吞并了郐国。从此,东虢十分感激郑武公出手相救,对灭掉郐国感到非常解气。 但是,郑国这样轻而易举消灭了郐国,实力比东虢大多了,对东虢的威胁也就很大,东虢对郑国的警惕性也很高。郑武公看到夺去东虢没有机会,就从长计议,但也总是在寻找机会。相隔不久,周平王要巡查周国周边的防务,凡是洛邑附近的邻国,周平王到边境时,诸侯都必须到边境觐见周平王。周平王巡视到周虢边境,虢君带着文武大臣早已在边境等候了大半天。郑武公陪同周平王巡视完周虢边境走了。虢君带领文武百官和护卫部队从边境往回走,半路遭到了郑国兵马的伏击,虢君身亡。原来在虢君去周虢边境时,公子成带领郑国的兵马从后面进入东虢,很快就占领了都城。接着就在虢君的归路上埋伏了兵马。就这样,东虢也灭亡了,郑国驻军管理。郑国多么霸气! 不知是郑伯父子功劳太大,还是郑武公辅佐朝政的作用重要,或是郑武公和平王血缘关系太近,郑武公一年之中吞并虢、郐两个小国,周平王都没有过问。这就让郑武公硬气起来,虽然还不算是大国,可是大国诸侯没有不对郑武公高看一眼的。郑武公的威望由此高了许多。郑武公一面致力于朝廷上的事情,力求处理每一件事都让平王满意,使得平王对郑武公觉得得心应手,凡事离不了;一面精心策划把郑国的事情办好。他也认为,周平王这样软弱无能,诸侯国不能依赖周天子,必须强大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俗话说,爹死娘出门各人顾各人,这周王还在位,就是因为软弱,诸侯就开始分心眼,顾自己。但是话又说回来,朝廷靠不住,诸侯不靠自己靠谁呢。 郑国的都城已经搬到了京城,在这里设立了桓公的“大宫”(宗庙)。城市建设的规模很大,显示了武公之略的宏伟气魄。恢宏的京城在秦汉时期被降格为京县,因超过县城的标准,而在城中建了一道东西城墙,群众称之为横城。所以,现城址呈“曰”字形状,京县是把京城一分为二使用的,至今京城的中间还残存着京县的残墙墩儿。今人从京城旧址可以想象当年京城的宏伟繁华。郑武公灭掉虢郐之后相继把原来借的鄢、补、历、华、丹、田柔、蔽、苑、函、依等十邑地盘正式纳入郑国版图,附近的子爵附属地厵(róu)、莘等城邑也都收归过来,接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郑武公在郑国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的日益强盛奠定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特别是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的措施,促进了工匠商人的发展,富足商人大都在郑国,他们为郑国缴纳丰厚的贡赋,使郑国兴盛起来。###19舍出女儿灭胡国
平王六年,郑武公的国土已经相当于当时的一个中等诸侯国,周平王对郑国的扩张产生了看法。太宰咺得到了消息,就来找郑武公说:“郑国的国土已经很大了,平王打算把虎牢以东的封地和虢郐之地收归朝廷。” “武公说,这可不行,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才有个地盘,不能让他收去。” “有什么办法?” “我把都城搬到那边去。” 太宰咺提醒说:“郑国的地盘已经不小了,不要再扩大了。” 郑武公接受了这个意见。太宰咺回去之后,郑武公决定立即迁都,首先把自己的家和兵马迁到原来的郐都,并且进行营建和扩建,接着许多商人也都搬到这里,一年以后,这里的城市规模就超过了原来的京城,这里就是新的郑国,人们就叫做“新郑”(今河南省郑州附近)。这里距离洛邑也不远,郑武公在朝廷当卿士,经常在两地之间往返。 平王看到他收回郑国部分封地的计划还没有实施,郑国就迁都郐,想到郑武公对朝廷卿士职务尽心尽力的份上,也就不提这件事了。郑武公也不再扩张,他倾心朝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