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之崛起-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物资充足,所以大学倒是很快就建好了,这一次附送的是一套唐刀图纸,总共有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这四种刀型。
仪刀,顾名思义,礼仪之用,精美华丽,不是王绪现在需要考虑的。
障刀,近身防卫之用,属于短刀。
横刀,在唐朝是宿卫兵制式装备,刃长约七十五厘米,十分锋利。如果可以研制成功,王绪定然选用这刀做为制式武器,想必战场上也威力大增。
陌刀,这是一种很有威慑力的武器,刃长大约在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厘米左右,锋利异常,可以斩马,骑兵步兵皆可使用。
王绪得到后大喜,但是图纸上只有少量提及炼钢之法,所以现在的瀛州根本没有能力制造。无奈之下王绪只得下命铸造部在锻造制式兵器的同时,抽空研制图纸中的炼钢之法,争取早日制出唐刀。
说到武器就不得不说下现在瀛州军的装备配置。现在瀛州军里,裂锋营配备的是半身鳞甲,长约一米,宽约半米的包铁大盾,以及一把刃长九十厘米的大剑。
而除长枪兵以外的其余步兵则是配备皮甲,圆木盾和刃长七十二厘米的长剑。
长枪兵的枪长超过两米,配备皮甲,身带一把刃长三十厘米的短剑,用于防身。
弓箭手同样是一身皮甲,长弓,四十支羽箭以及防身的短剑。
这些装备不算特别精良,但是依旧消耗了瀛州大量的金钱和铁矿。王绪不得不感叹,战争,打的就是钱啊。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封王绪为瀛州牧一职,统领瀛州上下大小事务,钦此。”(不太清楚圣旨该怎么写,就这样吧。)
经过两个多月的颠簸,朝廷使团终于到达了,自然也带了给王绪的任命。到了瀛州后,不少使团成员已经饱受折磨,随便在瀛州查看了下就准备返回中原,虽然还要经历两个多月的海上颠簸,但是他们也不想再待了。
王绪派了艘速度“快”的船去送使团人员,让他们在海上少待一段时间,不过等他们回去后,估计朝廷也不会想再派人过来监视什么的了。
不提被送走的朝廷使团,得到官职后,王绪就开始了新官员的任命工作。
首先瀛州被划分成了三个郡,瀛州岛一分为二,北面是绪安郡,治所在绪安城,也是整个瀛州的治所。南面叫做高雄郡,以新建的港口城市高雄城为治所。还有就是冰火岛,治所就在新建的冰火城。
既然朝廷不给任命官员,王绪就上表牛磁为高雄太守,钱实为冰火岛太守。吴幕领别驾从事一职,负责外务工作。程昱领治中从事,负责一些内务。陈栩领主簿一职,掌钱粮赋税及文书等事物。
原本的刑部、立法部和法部依旧存在,照常行使以前的权利。廉政部的赵轶则领功曹一职,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而贾诩则扔给他新禾县县令一职,离绪安城近,看看他到底想干嘛。
文职大部分安排完了,然后是军事方面。
太史慈已经被招了回来,他倒是带来一个惊喜。经过这几年在青州剿灭山贼,抵挡黄巾余孽,太史慈竟然训练出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全部装备弓箭和长枪,可以算作有近战能力的骑射手。
当然战马军备这些都是瀛州这面提供的,不过王绪一直没有去管太史慈要了多少军备,所以也就不清楚这只军队的发展。
现在的瀛州,不算普通的城卫军,有八千人的步兵,两千弓箭手,裂锋营两千人,飞羽营一千人,还有就是太史慈这两千人的骑兵部队。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乱世,瀛州自然需要扩军。
郭密领兵曹从事一职,统领瀛州军务,并且负责将步兵扩充到两万人,弓箭手八千人。典韦、郑秉和方悦任牙门将,负责辅助郭密训练新兵。当然王绪偶尔也会去训练下这批士兵,毕竟他也有练兵经验,并且亲自练兵也能使士兵更加忠心。
于是太史慈领忠义校尉一职,再招收六千善骑者前往冰火岛,让骑射部队达到八千人。
任禹领奋水校尉一职,负责训练五千善水善射的水兵。
裂锋营和飞羽营都成为了王绪的亲卫军,由唐泽和李齐两人负责。
这一下就要招收近三万的士卒,对大多由新移民构成的瀛州来说有些困难,而且瀛州跟大汉一样,招兵是不给军饷的。好在入军后家里可以多分五亩地,中国人天生对地有特别的爱好,所以从军者依旧不少。
这一下王绪手下能用的人基本都用了,他也感觉到人才缺乏,可惜瀛州这个地方真不适合招收人才。只有等造纸术还有大学里的教师出现后,自己培养人才。
“大哥,你回来没多久又要让你出去了,小弟甚是愧疚。”王绪这是在送别太史慈,他带着新招的四千新兵在临海县登船准备去冰火岛,到那边后还要再招两千新兵。
“哈哈,二弟一直说乱世将至,若没有强兵驻防,我瀛州危矣。大男儿志在四方,小弟何须做这小女儿姿态。”太史慈哈哈一笑,能亲手练出一军,他内心可是欢喜得很。
王绪也是哈哈大笑,和太史慈抱了一下说道:“大哥慢走,小弟就在此恭候大哥的好消息了。”
“二弟保重!”
“大哥保重!”
随着舰队缓缓离开,瀛州上下也为即将到来的乱世做着最后的准备。
第二卷 乱世风起
第四十章 宫廷大乱
中平六年三月,荒淫无道的汉灵帝终于耗干了他的生命。灵帝死了好几个儿子,只有两子幸存,刘辩为何皇后所生,刘协为王美人所生,交由董太后抚养。
曾经群臣请立太子,灵帝以刘辩轻佻无威仪,欲立刘协,但一直犹豫未决。
在灵帝病重的时候,把刘协托付给蹇硕,让他帮刘协上位。没有多久,灵帝驾崩,蹇硕遇先招何进进宫,将其诛杀,扫平刘协上位的障碍。
但是蹇硕的一个手下跟何进有旧,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何进。何进大惊,多加提防,避过了此次杀身之祸。
蹇硕没有成功诛杀何进,于是何进让司隶校尉袁绍率五千精兵,领荀攸、荀攸、郑泰等三十余员大臣入宫,在灵帝的灵柩前,助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其母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刘辩继位,年方十四,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刘协为渤海王,刘协这时也只有九岁。
之后蹇硕再次试图诛杀何进,但是中常侍赵胜于何氏有旧,将蹇硕之书交与何进。何进趁此机会诛杀蹇硕,取得了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
原本灵帝之母董太后于何太后交恶,何进将董太后之弟董重拘捕与狱中。而后董重在狱中自杀,董太后忧郁而亡。至此外戚何氏剪出异己,执掌朝政,权势滔天。之后渤海王刘协又改封为陈留王。
但是董太后之死被十常侍用作借口,攻击何进。
何进闻之愤怒不已,招手下商议对策。
此时袁绍进言:“张让、段珪等人欲谋大事,前大将军窦武欲诛官宦而反为其所害。若不在此时诛杀宦官,今后必有大祸。如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以垂名后世,不可失也。”
何进深以为然,于是上奏太后,请罢中常侍及以下宦官,招三署郎官补充他们的位置,但是太后却说:“从古至今,都是由宦官来管理皇宫内的事情,这条汉朝的传统制度,不能废掉。何况先帝刚刚去世,我怎能衣冠整齐地与士人相对共事呢!”
后袁绍又进言:“可招四方豪杰引兵入京,以此威胁太后。”
何进大喜,应之。
这时候主簿陈琳出言反对,认为强兵入京必会造成大乱,但何进不听。
曹操见如此,大笑一声说道:“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何进大怒,本来何进就一直看不起曹操的出生,现在曹操又说出如此丧气的话,于是喝退曹操:“孟德亦怀私意?”
曹操无奈告退,待众人散去后,曹操对其余人说道:“乱天下者,必进也。”
此时袁绍却深深记住了曹操说的几句话,心中暗生芥蒂,两人关系不复从前。
何进听了袁绍之言后,招董卓,丁原等人率兵入京,同时派手下王匡和鲍信回乡招兵。
得知何进招董卓入京的消息,不少大臣都纷纷向何进进言不应该招董卓,但何进不听,于是郑泰等大臣辞官而去。
董卓得诏,大喜,率三千兵马向洛阳进发。
但是何进行事不严,计划被张让等人得知,决定先发制人。张让跑到何太后面前哭诉,太后心中不忍,于是招何进进宫,希望调解两方矛盾。
何进没有怀疑自己的妹妹,领命进宫,被张让等人埋伏在一旁的刀斧手诛杀。
之后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卢植看到诏书,觉得可疑,于是高声问到:“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卢植,回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何进手下王匡等人听闻何进已死,大怒,打算率军入宫,但现在宫门紧闭,无法进去。众人没有办法,后来袁术放火烧南宫的青锁门,意图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段珪等人大慌,于是他们胁迫少帝、皇太后还有陈留王刘协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这时候卢植拿着武器站在阁道的窗下,怒斥段珪,段珪惊恐,放开了何太后,何太后从阁道跳下,得以幸免。
之后袁绍派人关上北宫门,进宫大杀宦官,不论大小,全部诛之。
张让、段珪等人见势不妙,只得带着少帝和陈留王步行出宫。行至小平津被卢植和闵贡追上,张让和段珪无奈之下投河自尽,祸乱朝纲数十年的十常侍至此全部伏诛。
闵贡带着少帝和陈留王意图回返皇宫,但是被董卓率军截住。少帝见董卓大军到来,竟然被吓哭了,反而陈留王能和董卓对答如流,讲述发生的事情。
董卓见此,觉得刘协贤能,于是就有了废黜少帝,改立刘协的想法。
初至洛阳的董卓其实只有三千兵马,自知兵少,害怕不能让其余强者慑服,于是问计于他的女婿,李儒。
“主公可以使军队夜里悄悄离开洛阳,然后第二天军容整齐,大张旗鼓而返。如此数次,他人必认为我西凉军势大。”李儒思考了一会,很快就给出了回答。
董卓闻之深以为然,使手下按照李儒的办法去做,直到后来收服何进和何苗原本的部下。
王绪此时也不在瀛州,而是偷偷来到了徐州城,住在醉仙楼里。从三月灵帝驾崩以来,到现在九月董卓入京,洛阳城的探子都有传来大量消息。王绪一一和记忆中的历史应对,发现没有什么改变于是送了一口气,还好瀛州的归附并没有改变这一段历史。
洛阳城内,现在也是风起云涌,董卓带军马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宫庭,也无忌惮。鲍信对袁绍说希望趁董卓立足未稳,借机将其剿灭,以绝后患,但是袁绍害怕董卓,拒绝了。鲍信无奈之下率军返回了泰山。
后来并州刺史丁原带吕布和三万并州狼骑囤于洛阳城外,狠狠压住了董卓的气焰。同时朝廷众臣也为了打压董卓,便给了丁原金吾卫一职,使其能够钳制董卓。
西凉骑这时候也和并州狼骑有过数次冲突,但是并州一方有吕布,西凉军无人能敌,多次败退。
“真是气煞我也,丁建阳这个老匹夫,坏我大事。”得知丁原领金吾卫一职后,董卓在府里大发雷霆。
李肃投归董卓后一直未立大功,心中不忿,听到董卓的抱怨他心里有了个主意:“主公,属下跟那吕布原为同乡,知其骁勇,但无谋略。肃愿为主公使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那吕布来投,不知主公可否愿意?”
“哦?汝将如何说之?”董卓听到后也是高兴,期待的看向李肃。
“今观吕布虽有方天画戟这等神器,但却缺乏一匹好马。肃听闻主公帐下有匹好马,名曰赤兔,若主公愿意,属下以赤兔马为礼,辅以珠宝,以利诱之。肃更进说辞,使得吕布投效。”李肃很高兴能够为董卓出谋划策。
“这……”董卓却是有些迟疑了,赤兔马可是他手上最好的一匹马。
“主公,儒以为此计可行,主公若得天下,何愁没有好马!”这时候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说话了。
李儒,字文优,是三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谋士。他从未跟别的谋士较量过,所以不知道他真实的实力,但是他给董卓出的每一个建议都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董卓这人刚愎自用,说不定还真能成就一番事业。
董卓此时对李儒的话还是很信服的,于是点头答应了,并给了李肃不少金钱珠宝。
李肃得了金珠之后,着人牵着赤兔来到了并州军营。
并州军营内,一名亲兵走到吕布面前说道:“主簿大人,军营外有人求见,他自称是您同乡李肃。”
“李肃,他怎么来了?请他进来。”吕布虽然奇怪李肃的拜访,不过还是很高兴见到同乡,于是就派人把李肃请了进来。
李肃进得营帐后就对吕布抱拳说道:“你我兄弟二人自从并州一别就多年未见了,贤弟别来无恙啊?”
“托福托福,许久不见,不知兄长在何处高就?”吕布也给了李肃一个回礼。
李肃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道:“为兄如今在董卓董大人手下任职,今听闻贤弟在丁刺史手下任主簿,不胜欣喜。兄曾得一宝马,日行千里,神俊无比,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大事。”
吕布脸色一变,虽然他不知谋略,但还是清楚丁原和董卓之间的矛盾:“兄长今日究竟所谓何事?”
“哈哈,贤弟请随为兄出营一观。”李肃哈哈一笑,也不等吕布说什么,自行走了出去。
吕布也只得压下心中的疑惑,跟着李肃走出了营帐,毕竟李肃也说了是来送礼的。
待到李肃使人牵马过来后,吕布也是大吃一惊,只见那马全身火炭红,除了脑门的一块白色“月芽”状外,浑身上下没有半根杂毛,两眼有神,四蹄如盆,尾扫残云,嘶鸣如龙吟一般,神俊无比,实乃马中之王啊。
吕布此时早就抛开了心中的疑惑,开口赞道:“好马,真是一匹宝马良驹。如此良驹,兄长却送与小弟,真不知该让小弟如何报答。”
李肃笑着说道:“其实此马乃是董大人的坐骑,今送于贤弟,可见董大人对贤弟喜爱非常。良禽择木而栖,若贤弟投到董大人帐下,必得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