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55美国大亨-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开始的时候,这东西是被当成了一般的抗疲劳药物使用的。由于上面提到的这些效果,当时很多跑长途的司机,或者是准备参加各种考试的学生都会给自己准备点这玩意儿。用来提神清脑,补充体力。困了累了吃甲基苯丙胺成了当时的时尚。
二战爆发后,日本人也给军队大量的使用这种玩意儿,这东西,大剂量的用下去,服用者就会变得,动作敏捷,同时大胆,狂躁,甚至很容易出现被攻击的幻觉。于是,嗯,大日本皇军为什么不怕死,大日本皇军为什么需要慰安妇,大日本皇军为啥喜欢自发的搞屠杀,从这里都能得到一部分的答案。顺便说一下,那些绑着“七生报国”的布条,驾着飞机出去神风的日本飞行员,其实也大都是在大剂量的使用了甲基苯丙胺之后,才有那个胆子去送死的。
二战战败后,日本重建期间,日本的各家公司,又不约而同的给工人们大量使用甲基苯丙胺,于是日本工人干起活来那个起劲呀,停都停不下来,过劳死了都停不下来。等到干完了活,回了家,药劲一过去,立马抑郁得一塌糊涂。那个时代,日本工人的那股子干劲,还有那么多的过劳死,自杀率高到世界第一,其实也和甲基苯丙胺关系不浅。说得不客气点,那段时间,日本几乎是在全民溜冰。后来,世界各国渐渐的关注到这东西成瘾性很强,危害很大,开始禁止这东西了,日本人自然也跟着爸爸国禁掉了,然后,嗯,大家都知道,日本就多了另一种生物——平成死宅。
其实不仅日本,就连民主的希望,自由的灯塔,也给军队使用类似的玩意儿。(万恶的兔子国最近也搞出了这么种专门给军队用的抗疲劳小药丸,据说能让人三天三夜不睡还能保持清醒,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这类东西)比如说为了让作战飞机飞行员能够长时间的执行任务,美国人就没少给他们用这类玩意儿。这玩意儿的一个副作用是飞行员容易神经过敏,弄得不好,地面上有点风吹草动。比如阿富汗某人家里结婚,拿着AK…47用曳光弹冒充焰火。嗯,正好一架用苯丙胺类的玩意儿用得神经过敏的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从上面飞过去,飞行员看见火光,一个神经过敏,炸弹就丢下去了,于是第二天的报纸上就出现了“美军误炸结婚洞房,造成灭门惨案”之类的新闻了。
如果给那些意大利人用用这个,哪怕是意大利人,只要舍得用药,舍得大剂量的上,也绝对能把他们打造成一支嗷嗷叫的虎狼之师。当然,附带的条件是,必须为军队多准备一些观光娱乐业的服务。
不过,大剂量的使用这东西,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过度兴奋之后,必然是过度的抑郁。而且,大剂量的使用还会破坏人脑自然分泌多巴胺的能力,嗯,这种病变,在生理上是不可逆的。而多巴胺的分泌和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密切相关。所以此后这个人无论怎样,都不会感到幸福快乐了。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大量的美国军人都患上了所谓的“海湾战争综合症”,表现为肌肉疼痛、容易疲乏、失眠、健忘、情绪低落、身体消瘦、性功能减退什么的。美国军方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一会儿说是什么疫苗问题,一会儿又说是什么伊拉克毒气泄漏,一会儿又说是贫铀弹的污染,反正就是没一个靠谱的解释。就这么拖到大家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为止。其实单就这些症状来看,很可能就是滥用苯丙胺类药物的结果。美军隐瞒这个,唯一的原因就是为了今后在必要的时候,还能这么做。
不过这些都不在史高治的考虑范围之内,史高治知道,就是撒丁国王和首相,也不会在乎那些可怜的士兵,在用过这种创造奇迹的大力丸之后,这辈子会不会再也感觉不到任何的幸福和快乐。和叮当作响的金币相比,和战争胜利的荣光和利益相比,那些受害士兵在此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的一切的绝望和痛苦,以及他们的亲人担忧和煎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一切,连同他们自己,都不过是无足轻重的草芥罢了。
“甲基苯丙胺可是一种好东西,即将开始的意大利独立战争,紧接着的南北战争,然后是普法战争,两次布尔战争,还有想想就让人激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里面有多少的财富呀!就算是在和平时代,那些工厂主,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工人就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那样猛转?这是一座多么大的金矿呀!我居然现在才想到。对了,除了强效兴奋剂,强效麻醉剂不也一样是一座大金矿吗?比如二乙酰吗啡,也就是海洛因,德国的拜尔不就靠着把它包装成无毒无副作用,不会上瘾,可以包治百病的神药而发家的吗?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赶紧回国,把这些东西搞出来发财!什么?有没有人会指明它的危害,会不会有人来揭穿自己的这些东西是安全的,是无毒无副作用的,是不会上瘾的宣传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呵呵,当年拜尔的总裁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这样指示的:‘谁敢说,就打到他不敢说不能说为止!’我和他,可不一样,他手里只有一些地痞流氓级别的打手而已。我可不同,我手里有一支私人军队!谁敢说这些,真当我办了个‘黑水’公司是为了好玩吗?”史高治一边在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一边恶狠狠地想着。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位会读心术的大师,读到了史高治的思维,一定会感慨说,每一个外表上看起来很可爱的正太,切开来里面其实都是黑的。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七十九章,以慈善的名义
克里夫兰工人区,“救恩”慈善医院。
“救恩”医院和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了。浸信会的虔诚的信徒,和善的教友,大富翁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大发善心,通过教会,向这所慈善医院捐出了大笔的善款。于是这所原本缩在一个旧仓库里的医院完全变了样子。
旧仓库已经被推平了,连同医院周围的不少窝棚也被划进了医院的范围。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一座崭新的医院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是一座气派的医院,就是富人区的医院也不见得会比这个更好了。至少,从外面看上去是这样。(富人区的医院里面怎么样,穷人们没见过。)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是整个美国第一所标准化的医院,也是世界上第二所这样的医院。它的动工仅仅比剑桥大学附属的“史高治?阿尔伯特”医院晚了不到一个月。后来,美国人往往会拿着这座医院炫耀美国人的道德优势:“看啊,英国人的第一所标准化医院是只为贵族和富人们服务的,只有我们美国,第一所这样的医院就建立在贫民窟里,就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为穷人服务。”事实上,史高治在完成了标准化医院的设想后,就立即将它寄回到克里夫兰,让自己的哥哥卡罗尔张罗着建设这样的一所医院了。
这所医院有着高高的白色的围墙,将它和周围的脏乱的工人聚居区分隔开来。只有在正面,你才能透过铁艺的雕花大门,看到里面的情景。
正对着大门的是一个喷水池,喷水池的后面,是坐落在黑色大理石底座上的,由洁白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希波克拉底塑像,而在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则用烫金的花体字刻下了这样的铭文:
“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绝不给病人带了痛苦和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不授意任何人使用毒药……我要保守病人的秘密,清白行医,绝不做任何危害生命的事情,如违此誓,天人共殛!”
雕像后面是医院的门诊部,这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小楼的前后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现在,如果有一个穿越者走进这家医院的门诊楼,一定会觉得特别的熟悉,因为这里面完全就是依照后世的医院布置的。进门的大厅里迎面是导医台,在那里有穿着一身洁白的护士服的女护士为你推荐你应该选择的科室。然后是排队挂号的挂号处。在大厅两侧和二楼,则是包括内科、外科、骨科、五官科、皮肤科之类的各个科室。
在门诊楼的左边,又有一栋小楼,那是医院的治疗中心,急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都在那里。小楼后面还有一座被高高的围墙围了起来的平房,因为围墙很高,所以人们除了从围墙的小门里,是看不到里面的房子的。小门口站着两个警卫,还挂着一个牌子:“危险传染性疾病隔离治疗区”。
而在门诊的右边,则是一座挂着消毒区的牌子的平房,医院中的各种物品都在这里消毒。它的后面则是药房仓库。而在这一切的后面则是一座花园,以及矗立在花园中的一座小楼。那里是住院部。
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救恩”医院里,只有几个根本就没有行医执照的蒙古大夫。现在,这些人都失去了继续在这里行医的资格,他们有的离开了,有的则留下来,帮新来的有行医资格的医生们打下手。
原来的院长倒是留了下来,不过他现在也已经不再是院长了,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亲自担任了这家医院的院长,不过他并不真正参与具体的事物的管理,具体的事物,是由一位来自普鲁士的,叫做约瑟夫?门格尔的医生负责的。这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极其和蔼可亲的笑容的医生,而且他还有着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学位。他以副院长的身份事实上主持着医院的工作,而他的朋友阿尔伯特?海姆医生则主管医疗业务。要是有个穿越者跑到这里来看病,一定会被这两位的名字吓个半死吧。不过,相比他们的同名同姓的后辈,他们干的事情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而原先的希斯费尔德院长,现在被派去负责监管那些小护士们的学习。
在原来的时代里,伟大的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女士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要到1860年才会建立。但在这个时空里,史高治在英国访问的时候,也曾抽空去拜访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并向她提出了建设护士学校,改变当时护理行业混乱不堪的现状,更好的为病人解除痛苦。并为此捐出了大约一万英镑的巨款。所以,在1958年底,这所原本应该在1860年才出现的学校,就提前出现了。当然,至少是现在,这所学校还无法为医院提供合格的护士,因为学员们才刚开始学习,还远没到毕业的时候。
南丁格尔女士将依据她的各种护理经验编成的教程,通过邮寄的方式,不断地寄给了史高治。于是这些东西也就成了现在的护士们抓紧时间学习的教材。
“救恩”医院环境好,医务人员水平又高,再加上有各种神药在后面支撑着,所以,这所医院的医疗效果相当的出色。不要说,周围的穷工人,就是有些有钱人得了病,也愿意到这里来看病。当然,有钱人看病时必须掏钱的。
伴随着医院的名声鹊起,史高治在克利夫兰市的名声也已经开始近于圣人。当他每周依照惯例到教堂里去装模作样的祈祷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会说:“愿上帝祝福您,麦克唐纳先生。”如今即使是过去他父亲老约瑟夫的老街坊,也都以“麦克唐纳先生”而不是“史高治”来称呼他。至于他的父亲老约瑟夫,自然就升格成了“老麦克唐纳先生”。甚至还有人说,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位约瑟夫木匠养育出了一位神圣;而如今的这位约瑟夫皮匠,虽然要差一点,但也养育了一位圣人。
不过,建造这所医院,可不是专门用来刷名声的。这所医院有着重大的使命,那就是给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试验药物。
七月底,史高治回到美国之后,不到一个月,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就完成了两种新药物的研发。这两种药物在后世都鼎鼎有名,它们就是二乙酰吗啡(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冰毒)。在原来的历史上1874年化学家韦特首先合成出了海洛因,最开始仅仅作为手术麻醉剂使用,此后到90年代,德国的拜尔公司,发现这东西对于几乎任何的身体上的疼痛不适都有极强的缓解作用,于是将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神药推向市场,并大发其财。(这还是在拜尔公司根本就没有海洛因的专利的情况下。而现在,史高治手中可是有着这东西的全套专利的)
在处理这两种药物的时候,史高治采取的手段和当年拜尔的手段并无二致。
首先,在药品试验阶段,因为海洛因是吗啡制品,而当时,人们对吗啡的成瘾性已经很清楚了。所以,要想让这种东西大卖,最后买到像历史上那样以单一药品占据全世界所有药品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五点五以上,就必须要让人们相信,这东西是不会上瘾的。当时拜耳公司的办法是这样的:首先每粒药丸都做得很小,里面海洛因的总量都被严格的控制了,而对用量也标注的很少。其次再采用一些缓释技术,使得药品中的海洛因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减慢。这样一来,当海洛因进入大脑之前,在人体中就代谢掉了不少,然后在各种试验中,成瘾性自然就不明显了。当然,如果有人一定要大把大把的吃药,那出了什么反应,就不关麦克唐纳化学与药品公司的事了。
依据另一时空里的拜尔公司的经验,贿赂医生,对于推广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当年拜尔为了推广海洛因,给每一个为病人开出拜尔生产的海洛因的医生开出高额的回扣,金额甚至达到销售这种药品利润的两到三层。(这一招,葛兰素?史克公司前不久还在用。)为了回扣,医生们疯狂的给各种病人开出海洛因。什么?感冒了?好办!来一盒海洛因吧。什么?发烧了?没事儿,来一盒海洛因吧。什么小孩子晚上睡觉睡不好?没事儿,来一盒……靠这一招,海洛因的销量几乎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这样的成功经验,史高治又怎么能不加以效法?
在“救恩”医院里,新的药品“海洛因”在很多病人身上进行了试验。这些病人大多都是穷人,他们并不具备任何起码的医学知识,更是容易欺骗。人体试验的结果自然是:海洛因对于咳嗽有非常出色的止咳效果,而且无明显副作用,绝对无害,是所有的止咳药中最安全,最棒的一种;不仅仅是止咳,它对几乎所有的疾病带来的痛苦都有着神奇的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