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爷 完结+番外-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七接连几日都是下了早朝便去东宫,有时候傍晚才回来,回来就倒头便睡,也不管天色早晚。好的政客,总是要做最坏的打算,于是景七一天脱不开身,便一天处在悲观的心情里。
没几天,他人就瘦了一圈,于是每天在王府等着逮人、每天都逮不着的乌溪看不下去了,干脆便叫人收拾了一间客房,打算住在王府不走了。平安虽看起来憨厚,毕竟比阿伈莱奴阿哈之流靠谱一些,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事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巫童是个什么意思,他心里清清楚楚地。
只是他明白自己的本分,主子的事从来不插话。
此时见了他要来,便先做主给他收拾出了一间离景七卧房极近的客房,等景七回来才说。
景七摆摆手,话都在外面说尽了,回来就有点懒怠开口,便简略地道:“别怠慢了。”
平安就知道,主子这是默认了巫童的接近,他一开始也觉得巫童这心思有些异想天开,再远可也没有比南疆远了,巫童不可能留在大庆,便是他想留,大庆也不敢留。而他家主子是什么样的人?就算对皇上都大喇喇地承认喜欢男人,没事泡泡黄花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行为不端,可那也是大庆的王爷,养些娈宠胡闹胡闹便罢了,跟着一个外族人远走他乡,这就不靠谱了。
然而几年的时间,平安也冷眼瞧着,一开始觉得巫童这人有些不懂事,不会说话,做事也透着一股子邪行气,古怪得很,可慢慢地,这些年巫童年纪大了,虽对外人还是不大说话,却真正是被这异乡催熟了,再不是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倔强少年。
平安在外面替王府置办的产业,这些年已经颇具规模,王府大半的财产都被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弄了出去,他想,若是王爷真的愿意,真的有心,京城也不是不能离开。
反正巫童是他见过的最靠谱的一个了。管他是男是女,起码有个人陪着,总不会太寂寞。
平安一心为着景七想,他本事有,但心里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只知道自己是王爷的家奴,主子好,他这一辈子也算活得够意思了。
外面天还亮着,没到传晚膳的点钟,景七吩咐了府上自行用膳,不要别人来打扰自己,便草草收拾了一下,躺在塌上闭目养神。正是半睡半醒的时候,听见门外好像有人压低声音说话,过了一会,门便被从外面推开了,景七微微掀开眼皮,见是乌溪,这才想起来他已经在府上了。
景七便坐起来,一边揉眼一边笑道:“巫童府上揭不开锅了,到我这打秋风?”
乌溪自行在一边坐下,道:“平安说你最近身体不大好,我在这,可以帮他们照顾你。”
“被照顾”的景七啼笑皆非,道:“行,那你住着吧,正好这段时间外面乱,叫你的人别老往外跑了,说话的功夫就能回你自己的地盘上去了,别在这节骨眼上节外生枝。”
乌溪点点头,景七提起来他要离开的事情,他心里就有挺多话想说,却表达不出来,他知道带走景七是不现实的,要和大庆谈条件,也要等他回到南疆羽翼丰满了才行,便想趁着在京城的时候,多看看他。
他有时候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不会讨人喜欢,以前还想着要和景七慢慢磨,而如今,只怕连慢慢磨的时间都没有了,心里就难过起来。
景七答应过他以后若是离开京城,就去南疆找他,可他那日欢喜过后,又觉得担惊受怕,怕他万一忘了,怕他在漫长的时间里喜欢上别人,一想起往后的种种,便好像有人拿小刀子搅着他的心脏一样。
然而心里万千思绪,他却只在定了定神之后,说出一句:“你吃过东西了么?”
景七打了个哈欠,他早晨天没亮就去上早朝,站在那一边心乱如麻地盘算一边听着朝堂上各路英雄唇枪舌战,之后又被太子拽到东宫,虽然赫连翊不至于饿着他们,但眼下哪还人有心思吃东西,黑云都压到了帝都城墙上。
他东跑西颠了一天,这会儿只觉得四肢都是麻木的,便敷衍了一声:“嗯。”
平安却在门口道:“主子早晨匆匆用了两口稀粥便走了,一整天回来就用了半盅茶,还不叫人传膳。”
景七便笑道:“你又告哪门子叼状?”
乌溪见他实在是累,脸色也不大好,便把了他的脉,片刻皱皱眉,取出纸笔,写了一纸药方,交给平安道:“他这是平日里思虑重,这些日子又饮食不调,才气血不足的,所以没精神,这是调养用的,你叫人煎来,记着叫他按时用。”
平安赶紧接过去。
乌溪又对景七道:“人要想着健健康康,精力充沛的,便不能坏了规律,该吃东西的时候不能饿着,不到闭眼的点钟也不要老躺着,你这说是歇歇,可一闭眼恐怕就到半夜了,半夜走了困再睡不着,就更不好了,你起来,吃点东西就不迷糊了。”
景七点头道:“嗯,有理。”
他嘴上说有理,却半点从塌上下来的意思都没有,乌溪知道此君乃是典型的“虚心接受,死不悔改”,便也懒得和他废话,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亲自端了一碗冒着热气的粥进来,平安吓了一跳,忙要接过来:“这如何使得?奴才……”
乌溪道:“你去忙你的吧,我看着他吃。”
平安怔了片刻,忽然升起一种微妙滋味,只觉得跟着自家这甩手掌柜似的主子操心操了十多年,此刻才终于有了个正经说话算数、主心骨似的主子一样,于是十分感动,便体贴地退下了,临走还掩上了门。
乌溪端着碗,吹凉了,将勺子送到景七嘴边,也不言声,就一动不动地等着他张嘴。景七胃口一直不算好,没精神的时候就更懒得吃东西,便耐着性子说道:“我这会儿不饿。”
乌溪道:“你每天这个时候都吃东西,习惯了自然就饿了。”
景七被他搅合得都不困了,于是无奈道:“我真是……”
乌溪端着碗提着勺子,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景七长这么大,一直是想怎样就怎样,还没被人这样逼过,按理他觉得自己应该会不高兴,可不知为什么,对着他,却偏偏生不起气来,跟乌溪大眼瞪小眼片刻,他终于在对方的坚持下认了输,叹了口气爬起来,将小瓷碗和勺子接过去。
心里怎么都想不通,这小毒物有什么特殊的本事,竟老叫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他破例。
第六十四章 御驾亲征
狼烟滚滚,黄沙仿佛一下子弥漫到整个大庆北半江山,瓦格剌族像是一群蓄谋已久的野兽,养精蓄锐韬光养晦了百十年,终于磨亮了爪牙,呼啸而来。
然而大庆,只有歌舞升平、金粉荣华,和一群峨冠博带的阴谋家。
东宫,繁花已而落尽。
景七忽然开口道:“若真到……赫连钊打算以他手上的兵力逼宫谋反,恐怕也不容易。”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不由一愣。只见景七将京城布防图打开,说道:“赫连钊早年插入军中的人,现在大多在西北胶着着,少部分顶替了当年冯大将军的位子,在南疆边防,这些人调配不容易,若真有异动,两广那里的李延年手上还有当年收编了廖振东的散兵,五六万总有的,传他们过来也来得及。”
贺允行大概是所有人里对行军布阵之事最明白的,听到这便把话题接过来,指着京城附近的布防图说道:“京城附近有三个大营,五万御林军,是京城最后的防护,南大营的穆童是个老狐狸,若真闹气事来,恐怕他便是那哪边风大哪边倒的墙头草,一旦他这边投靠了赫连钊,便将京城与整个南边的联系都切断了。东大营的铁如不用说,乃是赫连钊的家奴出身,北大营的黄天意,我听说这些年和赫连钊走得也颇近,才收了赫连钊送的六个美女。”
末了贺允行叹了口气:“若是皇上真的御驾亲征,赫连钊九成要造反,这三面围城,王爷,下官说句不中听的,王爷常年居于京城,恐怕对这些个事不甚了解,那战场瞬息万变,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甭扯远的,便是京城这一块地方的形势,若是赫连钊造反不成,简直是没天理了。”
景七摇摇头,眼睛仍盯着那布防图,一边想一边语速极慢地说道:“周天意才是真正的墙头草,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来者不拒——允行你不知道,他不单收了大皇子的六个美女,还收了我的一斛夜明珠和一处宅子。”
贺允行从不知道他们这些私下里的交易,不由目瞪口呆。
赫连翊瞪了他一眼,说道:“上回南海总共进贡了那么几颗珠子,除了你,别人可连珠子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你倒大方,转手就送礼去。”
要说还真是,自打上回赫连沛病了那么一回之后,对景七就诡异得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儿子们都排不上,全往王府送。景七就笑,心说这太子殿下咋说话的腔调这么像平安了呢?
赫连翊斜着眼瞄着他,又已有所指地笑道:“孤知道王府家底丰厚,价值连城的和田美玉也叫你说送人就送人。”
景七就不言声了,赫连翊这句话绵里藏针——那是他看着乌溪身上素得很,便给他拿去系了。说起来平安倒是和乌溪投缘,东西给谁他都心疼,唯独给乌溪,他淡定得很。
陆深忙把眼看着要不着边际的话题扯回来:“那周天意和穆童两个墙头派正好一南一北,中间夹着铁如这奴才,臣还是觉得,就好比皇宫叫两个白眼狼和一条虎视眈眈的恶狗围着似的。”
景七听到这里,便笑了起来,回头和周子舒对视一眼,只听周子舒笑道:“陆大人,穆将军这棵墙头草,倒向谁,可也不会倒向大皇子那边的。”
陆深就是一愣,便问道:“怎么说?”
周子舒笑道:“还记得当初叫大皇子一手陷害下去的老尚书蔡建兴么?蔡大人的夫人,可也姓穆。”
景七接着道:“当初穆童在南大营的还只是都尉,本想留作个棋子,没想到穆都尉如此会钻营,这些年竟升到了禁军南营将军。也算我和子舒兄当年巨眼识英雄了。”
贺允行道:“那……那蔡夫人是穆童的……”
“同父异母的亲生姐姐。”景七啜了口茶水道,“穆童当年乃是庶出,大房无子,膝下只有个姑娘,生这姑娘的时候伤了身子,恐怕以后是再不行了,便起了别的心思,想弄死怀了穆童的女人,谁知竟阴差阳错被那女人逃出去了,穆童知晓自己身世后,曾偷偷回去看过,可是老父早亡,家里都是那恶婆娘把持,只有这姐姐听说,私下里对他不错。”
周子舒冷笑道:“岂止是不错,简直好得过头了,有悖伦常。”
陆深和贺允行同时“啊”了一声,面面相觑,只觉自己低估了这京城的藏污纳垢之处。赫连翊点点头:“那便看明日早朝吧。虽是如此,还需多做几手准备,京中万万不能乱。”
第二日朝堂上争论依旧,赫连钊振振有词,在这种时候,主战的台词听起来总比主和的有扇动力,而鼓动皇帝御驾亲征的,总比鼓动皇帝安全起见缩头乌龟的有扇动力。
天子率领数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扫平西北,听着就那么威风凛凛,那么叫人热血沸腾。这年代太平顺,已经没有什么叫人热血沸腾的东西了,赫连沛几乎忍不住张口叫好,扫了下面群臣一眼,终究还是咽下去了。
景七在下面看着那龙椅上坐着的男人——华发已生,年华不复,可依旧残忍地天真着。赫连家坐拥江山,三山六水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百姓们只能求神拜佛,期盼着苍天能多明主贤臣,少天灾**。
只可惜天灾**常有,而明主贤臣不常有。
景七突然就想起自己还很小的时候,那还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他以为早就烟消云散在脑子里了,却不料这个时候突然念及起来。那年赫连沛把他抱在怀里,带他回王府看他的父亲。
旁人都面目模糊了,唯记得他的父亲看了他一眼,刹那间好像涌上万千思绪,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那么轻描淡写地给皇上见了礼,再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反而是离开的时候,这位皇伯父,叹了口气,一双温暖的手拍着他的后背,低低地说:“他心里难过,也很可怜,一辈子就只有你这一点血脉,你……可千万别恨他。”
而今在这金銮殿上,那声叹息和那句话,奇异地就忽然在景七耳边响了起来。突如其来地就想起了那年幼时候的孺慕之情。他曾经觉得,赫连沛就像是他的亲生父亲一样,可原来那些毕竟是幼儿的错觉。
赫连沛是君,他是臣。柴米油盐的感情,永远不会出现在帝王家。
景七不合时宜地在这时候晃了下神,耳畔是附议赫连钊的声音。
这时赫连沛忽然看向他,说道:“朕可想起来了,当年北渊还跟朕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话,这会怎么成没嘴的葫芦了?”
景七垂下眼,他心里知道,赫连沛在等更多人的认同——他打算当个英雄,而不是一个穷兵黩武一意孤行的昏君。他心里还知道,赫连沛心有多大,本事就有多小,离了这禁宫皇城,哪里还有他的活路?
那电光石火间,景七便做了个决定,他微微偏过头,看了赫连翊一眼,那眼神有说不出的冰冷、决然,赫连翊便突然明白了,他张张嘴,终于把嘴里的话咽了进去,做了和景七一样的决定。
景七开口道:“臣以为大殿下所言极是,愿为皇上鞍前马后,扫平西北。”
景七的松口,代表了整个太子党的松口,终于言论往一边倒去。御驾亲征一事,就此敲定。
心里糊涂的,继续糊涂,心里明白的,主动或被动地同意了,换一个皇帝。
无情最是帝王家。
赫连沛第一回做大将军,心里激动得很,亲自督促兵部各项事宜,跃跃欲试。景七却于那日从东宫出来的时候叫住了周子舒道:“你……还是叫九霄离开京城吧。”
周子舒一怔,景七并不是个爱管闲事的人,难得这样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