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武安天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吾何尝不知破贼一事实非易事,只是吾乃圣人之后,大汉臣子,如此退走,老夫实愧对天子,愧对综上呀。”孔融可是不折不扣的忠臣,因此对于退兵一事,仍是感叹不已。
“罢了,事已至此,多作责罚也是无益。”孔融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也明白武安国等人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危才会这样做,因此也不欲对陈宫和太史慈多作责骂:“子义,如今我等身在何方?”
“大人,我等如今乃在兖州之地,离北海尚有不少路程,只是已无追兵之险了。”见孔融问道,如今负责唯一在孔融身边带兵的太史慈立刻答道。
“如此,子义你且去收拢各部士兵,并派人打听天下的情况,如有变故,马上回报!”如今孔融唯一担心的,就是仍在虎牢关前的武安国了。
“是,末将这便去办,请大人安心。”一路上太史慈也是十分担心武安国的安危,如今得了孔融吩咐,连忙出了马车之外去安排士兵前去打探消息了。
而此时此刻,武安国一行人已经到达了颍川的地界。之前来虎牢关的时候,武安国就一直想来这人才汇聚的人杰地灵之地,只是由于战事繁忙,因此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如今虎牢关战事可以说是暂告一段落了,前身身为三国爱好者的武安国,又怎么会错过前来游览的机会呢。
而且由于之前已经见过曹操,再加上对三国的了解,让武安国断定此时此刻,在颍川中的那帮智力超卓的人才,如荀氏叔侄,郭嘉,戏志才等等,此刻还没有归到曹操的帐下。因此,武安国此次前来,除了想一睹这些三国名人的风采外,更多的,就是想为自己的老大孔融多找一两位擅长内政和军事的谋士了。
虽然此刻孔融帐下已经有了一个陈宫,不过爱玩三国游戏的朋友都会明白:没有谁会嫌自己手下的人才‘多’的。而且依仗今后的天下之势,只靠孔融帐下的这丁点人,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收服一名谋士,除了必备的实力,好的口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武安国还在来的路上,武安国还偷偷地模拟了一下情景,准备了不少‘上场’的台词。
不过,由于武安国带了一千人马在身边,这样冒然进入颍川郡的话,未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武安国在离城还有十多里的时候,就命那一千士卒原地驻扎,不必跟随自己去颍川。
“大人,不如让末将跟你一齐去吧,也好在路上保得大人周全。”见武安国居然一个人也不带,就这样独自一人去颍川,一直跟随在武安国身边的王二不禁有些担忧,因此提出跟武安国一齐去。
“呵呵,王二呀,你的武艺可是还不如我哦,如果我遇到危险,你要怎么保护我呢?”见王二如此担忧,武安国本来想随意开个玩笑,没想道王二一听,脸色忽然黯淡下来,低声说道:
“末将自知本事低微,能得将军赏识实乃大幸,如若将军遇险,王二宁可不顾性命,也要保德将军周全!”一直以来,虽然得到武安国的赏识,但王二一直觉得自己本事低微,除了当当侦察兵,根本就没有作用,如今一听武安国的无心之语,心情更是黯然。
而武安国这边一听,知道王二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连忙安慰了王二几句,说明自己方才只是想开开玩笑,绝对没有看不起王二的意思。而王二曾经见过有将军会给士兵真诚道歉的?心里感动之余,王二也是暗自决定,回到北海后,要好好学艺,才不会辜负自己将军的看重之情。
最终,武安国还是带着王二和五六个士兵当随从,一同进了颍川郡。只是近了颍川后,武安国才忽然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路!!!
第三十四章 大失所望
PS:送上周六第二更,大家多多砸票支持呀
武安国没想到自己来之前千算万算,却唯独忘却了自己原来根本就不认识颍川郡的地形,更加不要说是去那些人才的住处拜访了。无奈之下,武安国只好随便拦住一个路人,向其问道:
“这位大哥,请问你可是颍川人士?”武安国一看此人一身朴素的装扮,心想定时颍川的普通人家,问路应该不难。
“不错,在下正是颍川人士,请问兄台有何贵干?”那人似乎也没有料到自己居然被人拦住问路,自是呆了一下,待看清武安国的面目后,方才慢慢答道。
“哦,在下路径此地,听闻此地乃有数位大贤在此,于是想拜访一二,无奈初到贵地,实不识路径,这才欲向兄台请教。”见这位被自己拦住的路人似乎不太高兴,武安国连忙诚恳地说道。
“哦,在下久居此地,对此地人物也是略知一二,不知道兄台说的大贤是何名号?”那人一听武安国居然是来拜见什么大贤的,。似乎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
“哦,在下久闻颍川郭奉孝,戏志才,荀公达,荀文若皆是身具大才之贤,因此特来拜访,不知兄台是否得知这几人的住处?”见那路人问起,武安国也不多作隐瞒,连忙将自己想拜访的人的名字都说了出来。
“哈哈哈哈,不想我等从未出郡,却已成了大才。”那路人一听武安国的说明后,仿佛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之事似的,立刻捧腹大笑起来,直笑得武安国尴尬之极的时候,这才止住了笑声,对着武安国拱手道:
“兄台勿怪,在下正是那颍川戏志才,大贤之名,实不敢当!”
“你…你…就是戏志才?”看着眼前一位一幅路人甲模样的仁兄,武安国实在难以想象,这位就是三国中曹操前期麾下的首席谋士——戏志才。
“呵呵,在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倒是这大贤一名,倒是从未听过。不知兄台是从哪里听说我等几人的名号呢?”看着武安国的惊讶模样,戏志才心里更是确定此人并未见过自己,因此也就对武安国来访的缘由感到更加好奇了。
“在下乃是北海人士,姓武安,名国,字天下。今日得见先生,实是有幸之极。”武安国倒是没想到刚进颖川郡便已经遇到戏志才,当下很是高兴地对着戏志才介绍自己。
“不知兄台可是那位,在北海孔融孔大人会麾下的武安将军?”不想戏志才听见武安国的名号后,脸上的惊讶竟然一点也不比刚才的武安国少。
“正是在下,不想先生也听说国的名号。”听到对方居然也听说过自己的名号,武安国心里自是十分高兴。
“将军说笑了,当今天下,怕是没有不认识将军的人了。”戏志才看着武安国,很是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是何故?”听戏志才这么一说,似乎自己如今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了,这真叫武安国有些疑惑。
“此处说话甚是不便,不知将军是否方便与在下同归住处,再作详谈?”戏志才见两人站在街道之上说话,不免有些不便,于是邀请武安国到自己的住处做客。而武安国自然是欣然低答应了。
来到戏志才的住处后,戏志才请武安国和王二入屋坐下,又命家中小童奉上茶水,这才开口说道:
“自虎牢关一战,将军先是挫败华雄,后又败温侯吕布,最终更是身先士卒,于关前大败董贼之兵,如此一来,自是天下闻名了。”
“是嘛,不想些许小事,竟已人尽皆知了。”武安国此刻才知道,原来在虎牢关前关于自己的‘神勇’事迹,已经传了开去,此刻的他,早已不再是原史中那个默默无闻的北海小将了。
“将军过谦了,如今将军已名满天下,此次前来,怕是不只为访友而已吧。”见武安国谦虚,戏志才也不多做客套,而是隐晦地说出了武安国的来意。
“既然先生明白,国也就有话直说了。如今天下纷乱,贼寇横行,国此次前来,除了欲拜访各位先生外,还欲请诸位出仕,助我家大人一臂之力。”既然戏志才都如此直接,武安国也就不多作客气了。
“既然将军以诚待我,志才也就不妨直说,将军此次前来,若想与我等相交,倒也无妨。但若是想要我等为你家大人效力,则恕在下无法应允了。”戏志才缓缓低说道。
“不知先生何出此言?”一早就想过不会那么简单,因此武安国也不着急,而是慢慢地向戏志才问到。
“孔融此人,若在太平盛世,倒也不失一名良臣,但如今天下大乱,恕在下直言,以那孔融之资,是非明主。”在戏志才眼中,孔融可以说是一文不值了。
“志才老哥,怎的今日不见你来找愚弟饮酒呀。”还没等武安国说些什么,屋外忽然响起一把声音,而戏志才一听这声音,更是十分欢喜低说道:
“门外的可是奉孝老弟?快快进屋一叙。”
“奉孝,是郭嘉?”一听这名字,武安国又是一惊,连忙转头向屋外看去,只见一文士打扮的高瘦青年慢步走进屋中,正是颖川郭嘉郭奉孝!
“老哥原来家中有客来访,愚弟怕是多有打扰了。”郭嘉一进屋内,便已经看到武安国和王二,知道戏志才家里来了客人。
“呵呵,奉孝有所不知,我家中的这位客人,不单是来寻我,也是来寻你的呀。”戏志才淡笑这说道。
“哦?这位兄台,不知如何称呼?”郭嘉仔细打量了武安国一下,却还是不记得自己有认识过这样的人物,只好客气弟向武安国问到。
“奉孝呀,这位便是名动天下的武安将军呀!”这次还没等武安国说话,戏志才就已经把他的名号说了出来。
“不想竟然是将军来访,倒是嘉有失礼数了。”对于这位武安‘神将’,郭嘉当然也听说过他的辉煌事迹了。而武安国见郭嘉如此友善,当下也就不多作客套,把自己的来意又当着两人面说了一遍。
“请问将军此生,到底有河志向?”听了武安国的话后,郭嘉倒没有如戏志才一般直接开口拒绝,反而问起了武安国的志向。
“国的志向嘛,希望孔融老头和家中母亲平平安安,一帮朋友快快乐乐,再找个美女当老婆,,可以的话结识一下当世英豪,也就差不多了。”其实在来之前,武安国确实有模拟过对话的场景,但是以他的性格,要说出那些什么立志为国为民的话,感觉真的很别捏,因此想了又想,武安国索性就直话直说了。
只是这话一说完,武安国忽然发现,郭嘉和戏志才听了自己的话后,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神色,再看看两人,一幅目瞪口呆的样子,竟是当场呆住了。
第三十五章 颖川之旅,失败!
PS:刚去评论区看了看,又有许多书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感想和建议。在这里进行回答一下:关于本书的发展方向,小仙在这里要说明一下,主角是不争霸的,因此最终还是会辅助他人得天下。而关于有书友问及这书的中心,本书的中心就是以轻松文笔为主,当然,热血沸腾的战争画面也不会少的。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继续支持小仙,嘻嘻,送上今天的三更,大家记得砸票支持哦
老实说,听完武安国的‘志向’之后,郭嘉和戏志才真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东西:一个绝世‘神将’,平生志向居然就只是如此平庸。但是再看看武安国那真挚的眼神,两人知道,那番话绝对不是戏言,更不是谎话。
过了一会,郭嘉终于回过神来,苦笑着说道:“没想到将军正值壮年,却已是如此精通进退之道。枉嘉苦学多年,却仍未看破世情,一心只想寻觅明主,实在是惭愧之极。”一旁的戏志才也是点了点头,看样子对郭嘉的说法很是赞同。
“………。。”看着两人一幅‘顿悟’的样子,武安国真是无语了:自己只是说出了一个正常‘二十一世纪’青年都会有的想法,不过就是家庭安康,朋友快乐,自己可以幸福美满而已。没想到把这两人吓到了还不算,竟然还让两人想到这么多的‘至理’。武安国真有种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感觉。
“只是,恕嘉直言,将军虽是名将,但那孔融,实非可托付平生之人呀。”虽然很敬佩武安国的‘志向’,但是说道择主问题,郭嘉始终不愿意去投孔融。
“敢问奉孝,何为明主?”身为三国爱好者的武安国自然知道,以孔融的名声,要招揽一些文人墨客不难,但要招收一些良将贤才,就不太容易了。不过武安国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的人,见劝说不行,干脆就直接反问郭嘉。
“这,所谓明主,须得是当世之雄,且能让我等施展平生所学,助其一统天下,方不负在下这数载苦学。”一说起自己向往的明主,郭嘉就立刻显得豪情万丈。
“奉孝说的不错,孔融虽好,但却难以一统天下。今日若是将军为自己而来,在下尚可思量一二。”戏志才更绝,话里不但有拒绝之意,更有挑拨武安国自立之心。不过这样也证明了戏志才的却很看重武安国,要不然也会打这样的比方。
“不错。将军如今可谓名满天下,可算得上当世英雄,为何不拥兵自立,去尝试一统这天下呢,如若将军愿起,嘉愿助将军一臂之力。”说着说着,两人竟然联合起来想要说服武安国了。
“多谢奉孝和志才的美意了,只是孔融老头有恩于我,家中老母尚在北海待我侍奉,国又岂是如此忘恩负义之徒?其实明主与否,对国来说并不重要,国只是想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而已。”武安国很真诚对郭嘉和戏志才说道。
“呵呵,不想将军如此高义,倒是我等冒昧了。”郭嘉和戏志才见武安国如此坚定,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既然今日能够相逢,证明我等亦是有缘,不知二位科员与我一醉否?”既然明白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武安国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多作留难了,反而提出要与二人痛饮一番。
“哈哈,既是将军有令,我等岂有不从之理?”见武安国说起喝酒,郭嘉和戏志才这两个好酒之人自然是眼睛一亮,齐声应道。
当天夜里,武安国和郭嘉,戏志才三人就在戏志才的屋子里举杯痛饮,直至三人大醉而倒。而王二为防止意外,因此倒是滴酒未沾,一直在屋外守候。
到了第二天早上,武安国醒来后便向郭嘉二人问明了荀氏叔侄的住处,便向二人告辞而出了。
“奉孝,你看此人如何?”待武安国走远后,戏志才向郭嘉问道。wωw奇Qìsuu書còm网
“之前虎牢关一战,可知此人并非寻常之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