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武安天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人才?”听了这话,王二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武安国,那眼神,就好像看着一个外星人似的。

“对,你不用惊讶,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当下,武安国连忙把自己的想法跟王二说了一遍,刚开始的时候,王二依然是那副惊讶的表情。但是听着听着,王二的表情也渐渐地由惊讶,便为对武安国的敬佩。

“放心吧…。。给两天时间,我一定可以把城里的朋友都召集过来,为将军效力!”听完武安国的整个构思,王二已经是激动得不得了,当下连忙向武安国告辞,去召集城里的专干下三滥的‘能人异士’了。

等王二兴冲冲地来开后,武安国打算数遍前往铁匠铺看看自己的暗器打造的进度,来到铁匠铺,那伙计连忙热情地招呼武安国,当然,那暗器自然还没有完全打造出来。武安国看了一会,也觉得有些无趣,正准备离去的时候,忽然一人闯进来,对着伙计问道:

“我前些日子打造的短戟,是否已经完工了?”

“是的,已经打造好了。这位爷,你稍等,我这就去取来给你!”那伙计似乎也认得那人,连忙应道。

“短戟?这是北海…。。难道是…。”当下武安国连忙上前向那人问道:“在下北海太守孔融麾下将领武安国,不知壮士如何称呼?”

“在下东莱黄县人士,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孔大人的仁治之名响誉青州,在下对孔大人也是十分敬佩。”那人见武安国是孔融手下的将军,淡笑着地向武安国说道。。

“果然是你!!”一看对方果然就是三国的其中一位猛将太史慈,而且口里对孔融也是有些欣赏,武安国就喜上眉梢,嘴角又再次不自觉地溢出奸诈的笑意“

“嘿嘿……这个上天让我遇见的小弟,我要了!”

第三章 又一个会用暗器的

“那个,武安将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被一个五大粗的大老爷们这么看着,饶是太史慈这样胆大的人,也不禁感到全身都起鸡皮疙瘩了。

“哦,没什么,对了,子义为什么会来到北海郡打造兵器呢?”为了进一步地拉近关系,武安国干脆就直接热情地称呼太史慈的表字了。

而太史慈说的也和武安国原先就知道的历史差不多:现在的太史慈正在辽东避祸,这次也是专程回来探望母亲,顺便打造一对短戟,以作防身之用。而武安国还趁机打听了一下,知道此时扬州刺史刘繇还没有给太史慈来信邀约。于是趁机邀请太史慈明天一同去见孔融,太史慈也答应了。

“没想到去一趟铁匠铺都能遇到一个名将,看来以后没事还得多去几趟。”告别了太史慈后,武安国美滋滋地想到,今天的收获可真是丰富,不仅想到了一个新构思,还遇到了太史慈这样的猛将,当下武安国一边哼着自己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一边不顾周围行人的怪异眼光,慢慢地走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武安国就和太史慈一同前往拜见孔融。太史慈见到孔融后,也是十分地恭敬。而孔融也没有因为太史慈的身份低微而不与其交谈,反而与太史慈谈及一些行政之道,其谈吐让大史慈也是感到佩服。

“不知道子义,将来有何打算呀?”聊了一会,武安国见大家都熟络起来了,连忙趁机向太史慈问及未来的打算。

“这…。暂时都没有打算…。”太史慈这几年也是东奔西走,暂时也没有什么目标打算。

“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建功立业,报效大汉。如今朝廷动乱不安,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子义岂可再停滞不前,白白耗费大好时光?”正所谓,该装的时候,就得装。武安国一听太史慈迟疑的语气,连忙拍案而起,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对着太史慈怒喝道。

“天下说得好呀,子义,如今我这也是用人之际,不如你也过来辅助于我。你觉得如何?”听武安国这么一吼,孔融也觉得太史慈这样不应该去四周游荡了,于是干脆开口让太史慈留下在北海任职。

“如此,则多谢孔大人和武安将军的赏识,不过在下还得回去与家母商量一下此事。”太史慈显然也被武安国的话说动了,不过他是一个孝子,自然需要征求一下家中母亲的意见。

“如此甚好,子义真乃孝子也!”孔融对太史慈这个提议自然不会感到不妥。不过武安国为了以防万一,特别是被人挖‘墙角’,干脆就向孔融申请了一下,跟着太史慈回家探望他的母亲。不过太史慈可不知道武安国心里的小九九,还为武安国如此厚待自己而感激不已。

于是两人随即起身向孔融告辞,而武安国则跟着太史慈到他家去探望太史慈的母亲。而太史慈的母亲也是因为武安国的亲自到来,而感到受宠若惊。而当太史慈说想要投效孔融的时候,太史慈的母亲更是一口就答应下来。就是这样,武安国来到三国时代想要收复的第一位猛将太史慈,就这样成功了。

“子义,你这短戟是怎么使用的呀?”在太史慈收拾行装的时候,武安国不经意地又看到了那对短戟,于是随口问道。

“哦,其实这是防身之用的,我以前的那对不小心遗失了,这才重新打造一对。”太史慈见武安国感兴趣,连忙把那对短戟拿来让武安国仔细观看。

接过太史慈这对短戟,武安国发现这对短戟虽然小巧,但是分量也是十足,而且两端也是十分锋利,看来就是杀敌之用。“如果对敌时忽然甩出,恐怕对方也是防不胜防呀!”看着这对小巧的利器,武安国不禁感叹道。

“哦,将军还真是说的不错,这对短戟就是在下备以生命危急之际使用,的确屡见奇效。”太史慈见武安国一口道破了这短戟的用法,心里对武安国的见识又多了几分佩服。

“不会吧,原来你也是玩暗器流的,这小弟可真是没收错!”得知太史慈原来也是半个‘同道中人’后,武安国内心不禁暗自为自己的好运气偷偷窃喜。

简单收拾几下后,太史慈就告别了家中的母亲,和武安国再次回到北海郡。这一来一回的,又再次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武安国见今天天色已晚,干脆就邀太史慈来自己家中暂住。待每天一早再去孔融那任职。

第二天一早,武安国就和太史慈一同来到郡守府,向孔融报道。而孔融看见太史慈能前来效命,也是十分高兴,当下就命太史慈作武安国的副将,平日的工作就是帮助武安国打理军中的事务。而武安国又提出了要招兵的建议,也被孔融采纳了。拜别了孔融后,武安国又带着太史慈去军营熟悉环境。

“将军,您来了呀。”刚来到军营,门口眼尖的小兵就看到了武安国,连忙恭敬地问候道。

“嗯,让全营的人集合!”武安国也不多话,应了一声后吩咐小兵却让通知其他士兵集合。由于此时士兵人数太少,因此武安国也就暂时没有设立营帐之类的职务。

不一会儿,全营的士兵都集中完毕,武安国向所有士兵介绍了太史慈这位先来的将军。为了让士兵心服,武安国和特地让人取来士兵用的长枪,让太史慈表演了一下武艺。果然,太史慈一演示,立刻让不少士兵心悦诚服。

“武安将军,还不知道你武艺如何,不如你和太史比划比划吧!”不知道是谁忽然提出这么个建议,顿时全营的士兵都大声叫好,不断地为武安国加油打气。

“娘的,要是让老子抓到这个乱开口的,老子非要他去我家清理茅厕不可!”武安国心里暗暗咒骂那个带头开口的士兵,脸上的神色却丝毫没有变化。论武艺,武安国知道自己不是太史慈的对手,不过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不比肯定是不行了。

“有了。”武安国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连忙向太史慈说道:“子义,我今天来得匆忙,没有打顺手的兵器来,可否把你的短戟借我一用呢?”

“当然可以。”太史慈连忙从腰间取下双戟,递给了武安国。

“哼,小样,等下就让你们知道本大爷的厉害!!”武安国一拿到双戟,那一丝奸诈的笑意,再次浮现在脸上。

第四章 慢慢发展

“请把。”武安国将借来的双戟别在腰间,然后又从一旁的兵器架上去了一柄长枪,然后示意太史慈出招。太史慈正待出招,却发现武安国两眼直直地看向自己身体的后侧,还面露不可置信之色。太史慈见此,不由得也扭头向身后看到。

只是太史慈这一回头却发现身后空空如也,根本什么都没有。忽然,耳边传来破风之声,太史慈心知不妙,当下也不回头,直接身形一转,向破风之声的另一边闪躲过去。只是当他站稳之时,忽然感觉颈上一凉,一把短戟正横在其脖子上,不用问,自然是武安国趁太史慈不备。

“武安将军好生奸诈…。”

“居然暗施偷袭…。”

两人的比试就在军营之中,武安国的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营内的一众士兵。当下不仅太史慈面露不愉之色,士兵们也是议论纷纷,对武安国大有不满之意。

“尔等是否认为本将刚刚暗施偷袭,有欠正道?”武安国两眼缓缓地扫过太史慈和一众士兵。面对武安国的这一发问,士兵们都默不作声,但是从他们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的确对武安国的这种做法感到不齿。

“兵者,诡道也!”武安国忽然说了一句兵书上非常有名的这一句话:“论武艺,我不及子义,因此如果正面交锋,我必败无疑。”武安国这一句突如其来的开头以及承认自己武艺不如的话语,让太史慈和士兵们都忽然讶异起来,齐齐看向武安国。

“但是,战场之上,有的只是胜利和失败,没有正道和诡道之分。如果本将只顾正道,那尔等就只能成为那战场上的尸骸。你们都是本将的子弟,如果说使诈可以让大家,也让天下百姓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的话。那么本将宁愿背负这卑鄙小人的恶名!”武安国真不愧为后世穿越之人,几句话就将自己的偷袭行为上升到了为国为民的境界了。

“将军高义!”士兵们听到武安国居然肯为了自己这些小卒的安危而甘负骂名,纷纷感动得无以复加。就连太史慈虽然不太认同武安国的说法,不过倒也是为其的爱惜士兵而感到欣赏。。

比试到这里就可谓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武安国又安排士兵前往城中各处张贴招兵的启示。毕竟北海城也算是一座不小的城池,守军只有一千多人的话也太不象话了。不过孔融在北海确实很得民心。告示只是张贴了半天,就已经有人纷纷前来参军。

“将军,末将已经按将军的吩咐,将城中的昔日‘同道’,悉数召集过来。”就在武安国正在为招兵而忙碌的时候,之前前往城中招揽‘能人异士’的王二,刚好赶回i了营中。

“很好,你让他们全部到我营中侯命。”王二找来的人可以说是武安国穿越到这世上的首次创新的关键之处。当下武安国连忙向主要招募人员吩咐了数句,又让太史慈负责招兵之事,自己则匆匆赶向主将营中。

一进到营中,武安国就看到数十服装各异,显然也是各行各业的平民,而为首的先前被武安国提拔为副将的王二。而众人也得知武安国的身份,连忙纷纷向武安国鞠躬行礼。

“将军,这就是末将在城中召集过来的‘民众’,清将军示下。”当着那些人的面,王二自然不好意思说出‘能人异士’这几个字。

“恩,你给本将介绍一下他们各自的来历吧。”武安国也不多话,而是直接让王二介绍一下这些人到底有何‘才干’。当下王二连忙逐一为武安国介绍起那些奇人异士来:有些也是如王二以前一般也盗窃为生,有些则是靠说书,卖艺,或者拉车为生,总之都是一些北海城内的三教九流人物。

听完王二的介绍后,武安国发现这一群人基本可以说是北海郡里地位最低的一群人。他们既没有好的家境,也没有过人的才能,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偷鸡摸狗的伎俩。可以说,如果没有武安国的出现,他们的一生,也只能这样平淡的结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是谁,因此我也就不和大家客套了。”武安国直奔主题地说道道:“我只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想不想建功立业,升官发财呢?”

在座的无不是出身低贱,家境贫寒之人,武安国这句话可以说是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因此一听此话,个个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武安国,期待着他的下一句话。

“我让王副将把各位请来,就是想请各位成为我北海郡军中的一员。”武安国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用意。

“将军,我等既无武艺在身,对行军打仗更是不在行,即使参军,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呀。”说话的是一位常年拉车的马夫。他的这句疑问也是在座许多人的疑问。说实话,让他们干干杂活倒是可以,如果是上阵打仗,恐怕就只有当炮灰的份了。

“诸位可以放心,我让大家来,自然不是让大家白白上战场送死,相反的,我会让大家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说完,武安国便开始对着在座的众人讲叙自己的全新构思。

武安国的思路其实就是想用在座的各位底层人士,组建一支全新的部队,就是是‘秘营’。所谓‘秘营’,其主要任务就是侦查,打听消息和执行一些特殊任务。也许有人会以外这些人不足成事。但是来自后世的武安国却知道,论机智,这些小偷可一点都不会输给那些训练有素的特工,君不见后世的盗取犯罪率是多么的高,由此就可见这些小偷的能力。而且论到打听消息,那些平时经常在市井之中的走卒马夫之流,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老实说,武安国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在穿越之前,武安国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三国爱好者而已。对于那些什么特种兵,特殊部队的训练方法,他可是根本不懂。而且时间紧迫【孔融当北海太守一年左右,董卓之乱就发生了】,因此,在没有时间也没有方法的情况下,武安国只好‘物尽其用’了、

只是武安国不知道的是,他这个不得已的下策,却令这些一直找不到出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开始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也因为这样,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些因为武安国而找到人生价值的人,对武安国始终忠心不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