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武安天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往后的几天内,各路诸侯也纷纷到达了陈留城,他们分别是: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太守韩馥,豫州刺史孔伷,究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河内郡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当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再加上一早就到了的渤海太守袁绍,北海太守孔融,还有陈留太守张邈和此次讨伐会盟的号召者曹操。就是此次讨伐董卓的全部人马了。
几天后,曹操分别派人邀请各位诸侯前来议事。别看来的诸侯多,实际每个都才带了一到两万人马而已,像袁绍这些带了三万人马的,居然已是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了。也就是说,即使这些诸侯加起来,实力也就比坐拥长安洛阳的董卓稍强一点而已。待各诸侯纷纷齐聚坐下后,曹操开口说道:
“想必各位都知道,此次曹某邀请各位前来会盟,为的就是要一举歼灭国贼董卓,以还我大汉朗朗乾坤。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也是想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个出兵的方法。”
“王某以为,在讨伐董贼之前,应当在在座各位之中选出一位,作为此次会盟的盟主,以便行事,大家以为如何?”就如同历史一般,曹操的话音刚落,河内郡太守王匡便提出了选举盟主的建议。
只是,他这话一说,所有人顿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曹操。
第十四章 陶谦也是来做观众的
当王匡一提出要选举盟主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曹操。虽然,这并不代表大家心里都想选曹操为盟主,只是这次会盟毕竟是由曹操发起号召的,如果曹操不发话,大家也不好意思推荐别人成为盟主。
“王大人说得不错,要是能选出一个盟主,对往后的作战也是大有助益。但曹某自知本事低微,此次发起号召也是代天行事,希望各位可以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盟主。”曹操一开口就表明不会争当盟主,这倒让不少诸侯心里暗自惊讶,摸不准曹操的心思。当然,这可不包括武安国。
“曹操这家伙,还真是会装呀。”武安国知道,如果真要论实力,曹操在一众诸侯中至少也是排在前几位的,如果不是自己提前穿越了过来,使得北海多了太史慈,管亥,陈宫三位,又收服了三万黄巾,北海的实力恐怕就要排倒数了。
虽然许多人的摸不透曹操的心思,不过既然曹操说了无意挡任盟主,众人也就打破了开场时得安静,开始纷纷议论起盟主的人选来了。而武安国一看自己的老大孔融正在和陶谦在闲聊,也就懒得理会这两位老人家,转而观察其他人来了。目光在现场来回转了一圈后,武安国忽然全身一震,目光死死地盯着正站在北平太守公孙瓒身后的三个人。
这三个人,一个个都身穿普通士兵的服装,手上也没能武器,除了一个脸好了一些,一个脸黑了一些,一个耳朵稍微大了一些以外,也就没什么特别之处。虽然在那红脸和黑脸的大汉长相十分威武,但在这乱世之际,有此长相的勇武之人也不在少数,因此倒也没有特别引起其他诸侯的注意。
但是,别人或许不会因为这三个人而激动,但是武安国却不可以,因此就是这三个人,日后个个都成为了威震天下的英雄人物。耳朵长长的正事日后三分天下的蜀国开国皇帝刘备,红脸的则是日后威震华夏的武圣关羽,而黑脸的自然就是那被誉为‘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张飞了。
来到三国也快一年了,要论当世良臣名将,除了太史慈,还有小孩版诸葛亮,武安国也就数今天最兴奋了。本来曹操手下也有不少名将的,可是这家伙似乎真的打算这次要‘装’到底了,居然只带了个曹仁来,害得武安国大失所望。
“天下,天下?”就在武安国一边看着刘关张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听到耳边有人在叫唤自己的名字,扭头一看,原来是孔融正在叫他。
“来,恭祖兄,这便是我北海的上将军武安国,字天下。之天下,快来见过陶大人。”原来是孔融和陶谦聊着聊着,陶谦见孔融身边一人长得魁梧异常,气势不凡,于是向孔融问道。
“见过陶大人!”对于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武安国也是恭敬有加。毕竟陶谦和自家老大孔融一样,都是备受百姓爱戴的,而且在历史上,陶谦在临时前为了徐州得以延续,竟然选择让给了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实在令武安国有些敬佩。
“天下!?”听到武安国的表字竟然是天下二字,陶谦也是震惊不已,虽然说现在汉室暗弱,但如此取字,依然是有些过于张狂了。
“不错,此字乃末将自取,意在为天下百姓不遗余力。”武安国自然知道自己这个表字在这个时代很吓人,不过既然都取了,只好想办法自圆其说了。
“哦,原来如此。”听了武安国是为了天下百姓【才怪】,才取的这个表字,陶谦的脸色才稍稍好看了一点,随后又问道:“你便是那在北海,以一招大败三万黄巾乱党的武安国?”
“又来了。”武安国现在终于可以理解后世那些明星每次上台解释舆论时的痛苦心情了。自当日北海大胜后,武安国的名声便渐渐在青州一带开始传了开来,后来在琅琊,武安国也同样是‘一招’【民间传言】,击败数千来犯贼寇。更是让附近民众争相传颂,这不,连远在徐州的陶谦也听说了此事。
“大人过谦了,此乃坊间传言,当不得真。”如果是换了第二个地方,武安国一定会毫不知羞的把这个‘传言’化作己用,只可惜如今可是诸侯会盟,如果胡乱吹嘘,到达众诸侯一时兴起,让自己去董卓军那表演一下‘以一敌三万’,那就不妙了。
“呵呵,天下果是一员良将阿。”武安国的谦虚让陶谦那是十分满意,连声夸奖道,只听得一旁的孔融也是高兴不已。
“对了,久闻徐州丹阳军骁勇善战,不知大人此次讨贼,可有带来,末将也想一开眼界。”见陶谦如此欣赏自己,武安国也就趁热打铁,说出想见识一下丹阳兵。
“呵呵,天下怕是要失望了,最近徐州颇多山贼作乱,老夫已命丹阳精兵紧守徐州,以平贼乱,因此倒不曾带来。”陶谦十分坦然,直接就把丹阳兵没来的事实说了出来。
“倒是没想到这老头一把年纪,也学会像曹操那样‘装’了。”武安国才不相信有什么山贼竟然厉害到,非要徐州最精锐的丹阳兵去‘镇守’不可。想必陶谦也看出这次会盟其实个个都是各怀鬼胎,因此索性也就随便派个两万人敷衍了事了。
见陶谦这次也是打定主意来做观众的,武安国顿觉无趣。之前见曹操是这样,现在陶谦又是如此,再回头看看在场诸位,聊得那叫热火朝天,可是,就是不见有人高声提出建议,想来也是如同自家大人一般,在忙着和老友‘叙旧’了。
“诸位,且听我一言。”结果,还是曹操先开口说话。听曹操这一发话,各诸侯纷纷停止了议论,个个看向曹操。
“操觉得,本初兄家世乃四世三公,其人又是汉代名相之后,兼本初兄有勇有谋,故操不才,愿推举本初兄为此次讨贼盟主!最终,就如同历史一般,还是由曹操自己,提出了由袁绍担任盟主的建议。
PS:今天二更,希望大家周末快乐!!同时希望支持本书的朋友多多留言,给小仙更多的建议,嘻嘻
第十五章 讨贼开端
PS:有书友说小仙每天更新太少了,确实,因为小仙是新人作者,还没有签约,所以每天还必须得上班,下班后再为大家码字,所以请大家多多见谅,本书绝不段更,如果大家觉得好的话,请不要吝啬你们手中的票票,嘻嘻
“这可如何使得。”听到曹操居然主动提及让自己挡任盟主,袁绍心里可是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嘴上却还在推辞。不过曹操这次似乎是铁了心要支持袁绍,竟然再三地提及让袁绍担任盟主。而众诸侯见曹操如此主动,还以为曹操已经和袁绍连成一气,于是也就纷纷附议,让袁绍担任盟主。最终,袁绍在‘再三推辞’后,才终于‘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在选举出盟主后,众人又议定第二天进行盟主宣誓。这次终于结束了今天的漫长会议。
“终于完了。”对武安国来说,这一天可真是难熬之极。一大堆诸侯在皮笑肉不笑地虚伪客套,比后世那些八点档的垃圾剧还要恶心。要不是还能看到刘关张这样的三位名人,武安国怕是早就坐不住想走了。还好最终还是曹操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武安国得以提早离开。
话说袁绍回到营内,便马上对着营内早已在等候的一位文士说道:“元皓先生果然料事如神,绍已被推举为此次讨贼的盟主了。”
“主公过奖了,此次会盟诸侯根本无心讨贼,只是为得一虚名而已。而盟主一职,自是名大于实。而论家世,在座诸侯也鲜有能与主公比肩的,自然是非主公莫属了。”那文士赫然便是袁绍谋士团中的第一人——田丰。此次袁绍前来会盟,除了带来三万兵马,麾下猛将如颜良文丑之类的猛将那是一个也没带,连谋士也只带了田丰一人。
“此次若非先生献策,绍几乎错过一个天大良机。”此时的袁绍还没有成为日后的北方之主,自然对田丰是礼数有加,不似往后那般,爱听不听,后来还害得田丰死在狱中。
“明日主公只要依计行事,则此次讨贼必可名利双收。”此次会盟,袁绍原本真想把猛将精兵都打来,幸亏有田丰提醒,这才只带了三万普通军马前来,而真正的猛将精兵,却趁诸侯会盟之际,在渤海周围一带开始抢占城池!
“哈哈,想那天下诸侯何其多,竟不知我袁本初之心。”眼见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袁绍不由得洋洋得意,放声大笑了起来……。
第二天,陈留太守张邈便早早地派人在城外筑起了三层高台,周围插上表示各方的旗帜,摆好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台。袁绍整好衣冠佩带宝剑,登台烧香行礼,各路诸侯正式结盟,由袁绍宣读宣誓的誓词。袁绍那家伙也算得上是影帝级的人物,读得那个叫激动呀,还哭了出来,让武安国不由得暗自‘佩服’。
盟誓结束了之后,袁绍边走下高台,返回昨日聚会的营帐,而哥诸侯也纷纷返回大帐,各自按照爵位和年岁的顺序分坐两边。
“承蒙各位将军抬举,让绍得以居于盟主之位。绍必赏罚分明,与诸君共进退。”看着一切就如自己的预料一般进行,袁绍的心情真是好得不得了,连说话也彬彬有礼了起来。而诸侯听到袁绍这番话,少不得又是一番客套,看得武安国直打瞌睡。
“如今联盟粮草尚缺人打点,吾意由吾弟公路负责督办粮草,供各营使用,必不短缺。”客套一番后,袁绍也就正式行使起盟主的权利来了。
“如此甚好。”诸侯听袁绍如此安排,也没有觉得不妥,纷纷同意。
“好你个大头鬼!”武安国心里暗自对一众诸侯鄙视了一番【自家老大孔融除外】,本来就诸侯就是各怀鬼胎,如今再用一个势利小人袁术负责粮草,如此联军,还有何战力可言?
“等等,我记得,袁术被指派负责粮草,第一个倒霉的是…。”想到这,武安国开始在人群中不断来回用眼睛搜索着。不过还未等他找出那人,袁绍已经在继续发话了。
“如今诸事已定,尚需一先锋大将到汜水关挑战,立下首功,不知道哪位将军愿往?”说完了粮草,袁绍又向众诸侯问及先锋之事了。
“坚愿当此先锋!”还没等武安国找到,这个诸侯会盟第一个倒霉的家伙——长沙太守孙坚,就亲自出来请战了。
“好,那绍就在此静候孙将军的佳音了!”袁绍命人倒了一杯送行酒,然后亲自递给孙坚。孙坚接过酒后一饮而尽,然后便对袁绍抱了一下拳,大步走了出去。
“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人倒霉了。”对于孙坚,武安国倒是挺敬重的,这次会盟,各路诸侯几乎个个都是出工不出力,大多都是想来收那渔人之利而已。唯独这孙坚,不仅亲自带兵前来,麾下猛将更是一个不少,而且还自动请缨当这个先锋,真可谓大丈夫也。
只是,武安国叹了口气,还是打消了去提醒孙坚的想法。毕竟自己不是孙坚的人,提醒得了一次,提醒不了一世。一个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况且武安国也知道,自从自己来到三国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事情。自己所依仗的,无非就是对三国的熟悉,如果到时三国变得面目全非了。那自己的最大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洛阳——汜水关
“将军,如今诸侯联军已至,我等是否尽早派人报与丞相,请丞相早日发兵?”汜水关的城墙上,华雄正与副将胡轸,李肃,赵岑正在巡视城防。
“哼,当日丞相与我五万兵马,就是让我等好生守卫此关。如今只是一些无能之辈来犯,尔等就只知求援,岂不弱了我等西凉军名头,徒让天下人笑话?”华雄本来就瞧不起这些诸侯,再加上那次陈留之战,要不是怕时间拖长了会引来更多的诸侯军队,他才不怕袁绍那三万兵马。如今听了李肃求援之言,更是不屑一顾。
“是,我等失言了。”听了华雄的话,三人都惭愧地低头认错。只是胡轸,赵岑二人是真心拜服,而李肃却只是嘴上迎着,心里却不以为然。
“将军,你看,前方似乎有敌军来犯!”说着说着,胡轸忽然指着关外大叫起来。华雄等人砖头看去,之间关前不远处沙尘滚滚,不少军马的人影在不断浮动。
“终于来了。”华雄冷笑一声。
“就让尔等无知之徒看看,我西凉军的实力!!!”
第十六章 孙坚兵败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孙坚到达汜水关之前,有这样一个傻瓜,为了争夺功劳,竟然私自让他的弟弟带三千人马,抄小路来汜水关前挑战,想要说立下首功。如今,这傻瓜又再次出动了……。
“居然只有三千左右的兵马?”待看清来犯的人马,胡轸,赵岑,还有李肃都不禁有种古怪的感觉。汜水关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兼且守军也有五万之众,三千人,恐怕连城墙都摸不着呀。
“莫不是,来下战书的?”看着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