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罗人本来就步兵多,骑兵少,步兵对抗飞速前进的战马群简直就是自找被屠,全军很快崩溃,他们丢弃掠夺来的女人、财物,蜂拥着奔向没有唐军出现的北城门,可惜北城门外刘仁愿率领的两万人正等着他们的到来……
天渐渐亮了,平壤城内死尸纵横,血流成河,北城门外也是尸体密布。先是新罗人洗劫了高句丽人,后来是唐军开始冲杀新罗人,反倒是很多高句丽的百姓躲在低矮的茅草屋内,没有人理睬了。
城内的激战渐渐平息下来,被杀死的新罗人不计其数,粗略估计有十多万人,还有三、四万成了俘虏,逃走的顶多有三万人。
……
“金春秋抓到没有?”李林龙在高句丽皇宫大殿内问着进来的几名将领。
“妈的,这龟孙子有一支彪悍的禁卫骑兵,硬是突破了我的拦截,逃窜了!”刘仁愿恼火地应道。
“他逃不掉的,孙仁师,命令平东军休整两天,向新罗进发!”李林龙对一身血浆的孙仁师说道。
“是!”孙仁师应答。
“可惜没有见到泉盖苏文,一代名将呀,真想会会他!”李林龙因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有些感慨。
“据说他服毒自杀了,国王高藏、泉建生还在,怎么处理他们?”朴逆风问道。
“全都好好对待,把他们送往京师,让陛下发落吧!大捷的消息也飞马报向朝廷吧!”李林龙坐到椅子上,心事沉重的又说道:“这次战后,我就要被朝廷召回去了,完全统一和治理半岛需要诸位努力!”
“山主,不要悲观,朝廷不会这样快速安排的,即使有旨意下来,我们也当尽力按照原先的计划治理好这片土地,推行西疆的政策。”孙仁师安慰道。
“仁愿,刚才我走一路看到,平壤城让新罗人劫掠屠杀的,已经十室九空,把剩余妇女分给将士们,男人和老人、孩子组织向关内输送,对高句丽、百济各地百姓都要这样分批送往内地,要先高句丽后百济,不要一起动手,以免横生枝节。娄师德会鼓励营州、幽州百姓到这里定居的,同时也将引导内地居民来这里发财。半岛百姓大换血利于这里长期被我大唐管理,输送时要注意方法,不要激化矛盾,引起大的流血事件。”李林龙叮嘱道。
“山主,学生记住了!”刘仁愿应答。
……
平东军整军后杀向新罗,一路过关斩将,新罗军队望风逃溃。与此同时,在刘仁愿所部督押下,高句丽人拿着领到的过所(过所,相当于现在的护照,也就是说,这些人以后再想返回故地,必须得到当地及边境府衙的批准,否则就是非法。)大举向大唐内地迁移,而唐人也因看到高句丽人有肥沃的土地,巨大的财富,纷纷向高句丽搬移。
整个高句丽境内到处都是哭泣背井离乡的百姓,而奔来的大唐百姓则个个充满了发财的渴望。
……
在平壤,卢照邻组织大批从营州和幽州抽调的文职官员,推行李林龙在西疆颁布的各种律令,给新来的居民划分土地,高句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新罗王金春秋的军队不断被平东军打败,最后的几次拼死顽抗都以失败告终。
新罗王朝投降了,李林龙会见了金春秋。
“金王爷,无谓的抵抗使你的子民伤亡很大,要是你明智,在我们突袭平壤后,你就应该命令举国投降,何必自找苦吃!”李林龙带着斥责的口气说他。
金春秋从心里感到窝囊,恨恨地想:你们大唐背信弃义,现在却责怪我不该抵抗,难道任你们宰割吗?
李林龙见他没有出声,知道他怎么想,继续说道:“新罗本是我大唐属国,你这王爷也是我大唐王爷,现在新罗这片土地被战火劫掠后,繁华打了折扣,王爷尊贵之身不该在停留这里。为了你的安全和能够更好地享受荣华富贵,我即刻安排你去长安吧!那里的繁华会让你过的很舒心,还有所谓你的子民,本就是大唐子民,我会爱护和关照的。请放心。”
金春秋一听慌了神,连连请求让他和他的子民留在故土。李林龙笑着站起:“到了长安,你去跟圣上哀求吧!”话音不及落地,人已拂袖离开。
…………………………修改稿………………………
第二十九章 半岛春天(三)
攻占平壤、与新罗开战的战报通过各役所不分昼夜的传递,很快就送到了遥远的京师长安,这在长安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可是先帝太宗就想完成的遗业,大多数百姓远处战火之外,对于李林龙和唐军战无不胜的表现很敬佩,而李林龙一系的紫薇派和苍鹰军旧部自然也是欢欣不已;恼火愤恨的当然也少不了,长孙无忌一系的,李绩一系的,许敬宗、李义府一系的都担心李林龙一系更加强横,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打压的对策。
大家都知道,平定半岛后朝廷一定要论功行赏的,这样才能激励将士为国浴血奋战,李林龙一系势力将进一步壮大,这导致其他系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也就是说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官场的潜规则,但事要关己,就要暗地插刀了。历代朝堂,都是如此。
早朝之上,各系人马各怀心事,纷纷择机开始了对李林龙的诽谤和攻击。
“陛下,李林龙这次作战虽然立下了大功,但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藐视君王之罪!”先出来攻击的是李义府,他想彻底扳倒李林龙,所以叨住了理往死里踩。
坐在金銮宝座上的高宗皱了皱眉,问道:“爱卿,这话怎么说?”
“新罗与我大唐主仆有盟,这个盟约是先帝时建立的,在陛下手里发扬光大。可以说,新罗对我天朝忠心耿耿、恭敬有嘉,其心其志无不表现着对陛下的尊崇,而陛下是英明之主,心胸博大,也视新罗国王及百姓为自己子民,多次向他们表达天子的慈爱和威仪,所说的言辞、所做的恩典是新罗百姓景仰陛下的因由,原本一切都很好,但现在被李林龙未得到陛下的授权,未得到兵部的指令,擅自用兵,毫无理由地毁约,新罗人必以为这是陛下准许的,必然视陛下为无道、无信用之君王,这还是他一国想法,这事要是传遍天下,天下的诸蛮夷也必然认为我天朝和天子是无信用之国君,定然心生叛逆,如此一来,不知道出现多少祸乱。”李义府义愤填膺。
“陛下,臣以为,李林龙做事卤莽,胆子太大了。他开了个武将私自行动藐视君王的先例,这样的开端不加惩治,恐怕朝廷如何约束边军?边将是否都可以任意妄为了?那样的话蛮夷虽除,边将拥兵自立,危及社稷安危呀!”一名属于李绩一系的官员也站出激烈评说。
“陛下,李林龙所做之事到底对否,自有陛下和各位大臣定论,臣不敢乱说。不过幽州、雍州一带官员的折子上提到,他把高句丽人大量迁移到这些州郡,还强令各州郡妥为安排,颐指气使之态昭然。州郡官员还哭诉道:高句丽人源源不断被迁移过来,地方要给他们安置住所,给他们提供粮食,地方的财库、粮库很短时间都被掏空了,还有这些高句丽人因是被强迫迁移过来,普遍思念故土,对大唐心怀嫉恨,随时可能爆发大的骚乱,危及地方安全!”许敬宗也插话捧场。
高宗听到这里,已经气的脸色发白,半天骂出一句话:“胡来……”
“陛下,他们所言虽然确凿,可李帅这些措施都是有因由的。新罗是想借我大唐之手统一百济、高句丽,然后自身壮大,再与我朝分庭抗礼,将来必是我朝大患也!李帅深通兵法和治理地方之道,故先下手为强,至于没有请示陛下,那是路途遥远,战机稍纵即失,因此才有雷霆一击,此举都为国家社稷着想,陛下明鉴。”狄仁杰见这些人对山主不利,不顾高宗已经震怒,不惧危及自己,抢出班来辩解道。
“狄大人所说确有道理,把高句丽人大量迁移到内地,把我子民大量迁移到高句丽,一是有利于高句丽之地真正被我大唐管理;二是有利于各民族混杂居住,便于民族融合,短期看有些混乱,长期看利于社稷安定。”大理寺卿周兴也急忙帮言。
高宗虽然心里别扭,不过也知道他俩人说的有些道理,因此还不好发火,他眼光看向李绩,想知道他的态度。
李绩自然明白该表态了,老谋深算的他沉思片刻,出班奏道:“论战功李林龙确有功劳,论作为灭新罗迁移民的确有利于社稷,但这些功劳和远见再高,也无法掩盖藐视君王之事实。陛下如不责罚,则天下将轻视君王之权威,不利于陛下的威仪,故其人有功,但也有过,功虽大,却不能抵皇严威仪受损之过,陛下应责处之!”他把皮球踢给了君王。
高宗很满意李绩的综评,略一沉思,下了圣喻。
……
半岛三国相继灭亡,但残存的一些地方武装依然很强大,他们见唐军驱赶高句丽人离开故土,而唐人则大量移民过来,原住民普遍反感,趁乱鼓惑各地百姓起来反抗,半岛各地随之涌起了无数的叛乱。
“山主,汉城州大地主金表顺聚集十数万人准备对抗我们,黎元城有原百济贵族福寿聚集十余万人也不准官员到任。除这两支较大的武装外,其余大小不等的武装有十多支……”孙仁师向李林龙禀报着军情。
“严格弹压,否则将致使我们治理半岛的意图夭折,绝对不能手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拥有别国的土地就要用血腥手段摧毁其国其民的抵抗意志,这是强国实现目标的唯一手段,假仁假义只能祸害自己,我不愿意看到以后半岛局势因我们今天的仁慈和软弱变的动荡不安。”李林龙毫不犹豫地下了杀罚令。
“山主,咱们成了嗜血的军队,这样会被这些民族嫉恨的!”卢照邻文人习气,心中不忍。
“哼,如果让他们有反盘的机会,使他们可能建立新的国家,那么我们这些人的确会被子子孙孙痛骂,但我们要是将这半岛彻底变成我大唐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使他的百姓与我们各民族融合在一起,那么他们的后世子孙会把我们当成英雄崇拜。”李林龙不屑回应道。
……
平东军杀进了汉城州,反叛的金表顺军队虽然拼命反抗,但他们仓促拼凑的军队,持着简陋的武器,与训练有素的平东军比起来相差太远了,城内血流成河,成了屠宰场。
黎元也被平东军攻克,遭到血洗。接着又先后有三十多城被血洗,因涉及叛乱至死的人达数十万。半岛上很多城市都空闲下来,五万平东军将士、两万刘仁愿管辖的五军都督府军队、两万新组建的新营军队,一万高侃所部和一万王方翼所部,共十一万人都分到了数百垧不等的土地。
蜂拥赶来的关内百姓有二十多万人,也都平均分到了百垧以上的土地。
有土地就需要有人耕种,很多人开始雇佣新罗和百济人做帮工。
……
在平壤皇宫内,李林龙召集将领们商讨如何治理半岛。
卢照邻拿着一个厚厚的簿记,向大家讲解:“高句丽人全部被迁到了关内,新罗百济百姓叛乱被镇压后,大约不到二百多万人,其中年轻妇女被将士们娶走的有十万多人,平均每名将士拥有一个女人,剩余的妇女、老人、孩子有一百四十万,男丁有五十万人……”
“除了有抵触情绪的反抗分子,不能再杀了,这片土地需要有人耕种建设。颁布一个法令,只要是臣服大唐,服从各地官府治理,就是大唐子民。我大唐不分民族,只有唐人,无有其他的什么民族;州府筹建养老所,赡养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儿女的孤寡老人;雇佣任何帮工等必须给予正常合理的酬劳,让他们能够安居生活;百姓生活富足,隐患就会降到最低。这样,二、三代人后,这片土地上将只有唐人,所认的字,所讲的话,都与关中一般。”
“通过没收高句丽、百济、新罗王公、贵族、地主的财产,累计为数千万贯,粮食五百万石,这些钱和粮食如何分配?”卢照邻问道。
“财产折现后一半留做军费及抚恤费,粮食一半留做军粮,其余划给州府,用于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救济贫苦百姓。”
“军队咱们分为四支,不利于集中指挥调度,大帅该给合并了!”孙仁师也提醒道。
“不错,高侃所部、王方翼所部、黑齿常之所部四万人返回营州驻防。其余军队合并为一支平东军,原数量为十万,现无战事,压缩到五万人,但建制不变,遇到战事,即可扩充。分别驻防熊津、周留、汉城、平壤、金城五地,由朴逆风、柳断刀、许沧海、耶律顺达、黎黑分别统领,孙仁师为总大都护、刘仁愿为副大都护,统管五军。暂时先这么安排,我拟了圣旨已经送往京师了,具体如何安排还要看陛下的。”李林龙回应道。
……
京师皇宫内,秀香按照李林龙密信的安排进了皇宫,见到了皇后武媚娘,请求皇后对于半岛的军政人事安排要多多照顾有功将士。
“林龙总是说,要报答姐姐对他的知遇之恩,在边军如何苦都能忍,但为了长治久安,他在信里让妹妹跟姐姐说,多多嘉奖那些出生入死的将士,这样姐姐在军中的威望就会越来越高;至于他自己,等到战事了了,想让姐姐安排他回京修养,继续当他的逍遥公,再也不管什么军权了。他说,就想活的轻松。姐姐,你看他,真是不成器,无法为姐姐分忧呀。”秀香明着贬李林龙,实则是想武媚娘吃宽心丸。
武媚娘已然知道高宗欲召李林龙回京,而且有可能施加手段严厉约束,甚至可能贬官,她对这个处罚,心里也很赞同,李林龙势力过大,不利于她对其驾御,所以适当地要给李林龙点颜色,让他知道她才是他永远的天,是他的永远主子。
“唉!林龙一些作为,大臣们议论很多,陛下和本宫也要考虑群臣们的意见,所以这次让他回来,会有些说法,不过忍忍就过去了,毕竟他战功显赫!他回来,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多陪陪你,这也是好事,戎马劳累催人老啊!”
秀香知道因由,为李林龙强争,却是害了他,故借坡下驴说道:“姐姐做主吧!只要让他舒心就好!”
……………………………………………修改稿…………………………………
第六卷 抢夺封地
第三十章 京师风云(一)
秋风轻轻地吹拂着长满金色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