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企风流-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领导关心的结果,靠我们这帮人是做不出什么成绩的。”柳经理自然要打哈哈。
会议就这样开着,老资听了柳经理的汇报,然后讲了一通话,会上还听柳经一个个介绍了一下啤酒厂地班子,因为多年没出来了,对黄云逸和徐工,他都不是很熟悉。
当柳经理介绍到黄云逸的时候,老资不停的点头,又不停的摇头,摘下老花眼睛,又戴起老花眼睛打量着黄云逸,等柳经理
了还插话说:“这就是小黄啊,我可是久闻其名啊,小黄不错啊,年轻人能干,好啊,好啊。”
—
老资就这样不错啊,好啊,的说了一会,黄云逸有些尴尬的坐在那里,直感到屁股有些发热,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脸上一直笑着用仰望的目光注视着老资。
老资也没说什么,就这样说了一通官话,吃了一大串美国提子然后就走了。
只是上车之前,似乎有意无意的和黄云逸说:“小黄啊,年轻人有冲劲是不错,不过有些时候,步子不能迈的太大啊,啤酒厂毕竟是多年的老国有企业,有些问题还是积重难返啊,老柳,这个问题你可要把好关啊,你是一把手。在大是大非面前,可要立场坚定。”
黄云逸听了这话有些头大的,这样虚泡泡的话,放在哪里都能用,但是今天在这里说,尤其是对着黄云逸说,那可是很有道理的啊,不过面子上地事情总得应付着过去。连忙笑着甚至有些巴结的样子说:“请领导放心,我虽然年轻有些不懂事,可有柳经理在后面掌舵,有您这样德高望重的林地把关,啤酒厂肯定不会犯什么错误的。”
柳经理看了一眼黄云逸,似乎再说,不是要你不要窜到前面来吗,怎么就是不听话呢。由我来对付这老家伙就行了。
“请领导放心,等下我就会专门开会,落实领导的指示,大方向是不能搞错的。到底是领导,站的高看的远啊。”柳经理走向前握着老资地手,把他送上了车,在车下很依依不舍的挥手送别,等他的车子没了踪影之后,这才有些无奈的说:“都要退休的人了,还来摆这么大的架子干啥呢。”
“老资视察,意在大麦啊。”谢经理跟在柳经理后面,打着哈哈说。四人直接去了柳经理的办公室,老资走的时候留下这样一句话,扣上这么一个大帽子,总地研究研究才行。
“领导的意思是啥?”徐工是没有怎么听老资说话,这阵子他正在带领技术人员试验新产品,满脑子是哪里的大麦质量如何。什么样子的大麦能弄出什么口味地啤酒,不要说是老资来了,就算李董来了,他照样是这个样子,在他眼里,官大官小一个样,都没有他的啤酒大。
“领导的意思还不明白。”谢经理瞪了一眼徐工说,“踢人家那就是大是大非的事情,这可是关系到啤酒厂兴衰的大事情,是上纲上线的大事情。要柳老板掌好舵呢。”
“狗屁,我看他真是老糊涂了。”徐工叫着,本来还要说下去,柳经理示意他不要说了。
“本来,领导的意思我们是要尊重的。”柳经理板着脸说,“不是流行说,领导的意思,领导地看法,就是我们看法嘛。”
还有这样一个说法,黄云逸倒还真的没有听说过,看来自己还真要好好的学习,虽然在华达公司做的不少事情还真是按照这个原则去做的,不管自己事情是否同意,只要汪老板同意的,那自己也就同意。对于某见事情,如果汪老板有什么看法,那自己地看法当然也和他一样,还真是领导的看法,就是我们的看法,总结这话的人不是天才,就是官场的老油条子。
“可是,现在情况大家也知道。”柳经理接着说,“要说领导的看法就是我们的看法,那也要看李董的看法是啥样。”
“厅领导的意思是啥意思。”柳经理说这话,似乎是在给另外三个人打气,黄云逸倒有些奇怪了,大家一条心,你打什么气啊,不过看他眼光看着谢经理,心里明白他是不放心谢经理。
“省里领导现在对啤酒厂是啥看法?”柳经理接着说,“这些领导对啤酒厂的意思和看法都一样。”
啊,这你都知道啊,黄云逸心里琢磨着,自己怎么不知道他们有啥看法,有啥意思,你老柳是从什么渠道获得地,居然还不告诉我们。
“领导们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要我们把啤酒厂搞好。”柳经理终于将话说完了,原来是这样的看法啊,这我也知道啊。
“那就好了,是他老资的官大,还是李董的大,还是厅领导的大,还是省里领导的大。”柳经理依然给他们分析着说,“前面传的那句话,其实还没说完的,领导的看法就是我们的看法,还可以细化一些。”
还可以细化,不要说能因为这话,可以写一篇论文把。
“在前面我们还可以加一些定语。”柳经理今天是怎么了,居然在给三个上官场谋略课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黄云逸听的可认真了,谢经理也是,虽然知道柳经理是不放心他,但是这样的课可真难得。
“领导的领导的看法,更是我们的看法。”柳经理说到这里,还真来了劲,“现在我们碰到的情况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关键是要把事情做好,今年啤酒能卖到
,不要说老资。就是老李,老子也不怕他们。”
这倒是一个真理,有些时候关系要顾忌,但是有些时候,业绩可是摆在第一的。
“好了,还是按照原计划行动,各司其职,上面扯皮的事情。还是由我负责。”柳经理依然分工。
大家讨论了这个统一采购到底如何开展,接着实际上就又是一个党委扩大会议,黄云逸让杨刚把所有的科长主任都叫了过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各自想到的话,到了最后,柳经理让黄云逸安排工作。
黄云逸考虑了一下,清了清嗓子说:“所有工作,都按工作计划进行,5S依然要搞。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到五一以后的旺抓好5S促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销售人员在第
第三卷 初涉管理 第二百五十六章 领导的人
老头还是有一些能耐的,也没有去找老大,只是不停相关部门的检查,应付的效果非常好,虽然有些吃力但还是能吃的消。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用行政的手段检查大麦和大米供应商的情况,黄云逸倒也不太在意,如果没有正规手续的单位,自己也不敢用,产品价格最便宜质量最好,也是有风险的。
和集团公司下属进出口公司的联络非常顺利,有农产品进出口资格的华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分管大麦等进出口业务的李剑也是一个年轻人,和黄云逸谈了一个下午,两人非常谈得来,李剑非常爽快的答应去给他打听有关情况。
通过进出口公司领导的讨论,在集团陈总的招呼下,进出口公司同意直接帮啤酒厂进口大麦,进出口公司不收任何中间费用和手续费,相当于是给啤酒厂白打工,当然这之间购买来大麦的价格风险,就要啤酒厂自己承担了。
经过讨论,黄云逸决定先按年产十万吨消耗量到澳洲采购大麦。有李剑的支持,加上进出口公司的同事也是非常的配合啤酒厂的工作,事情进展非常快。
黄云逸和徐工在李剑的陪同下,专门去澳洲考察了一个星期,徐工专心考察大麦产地的生产条件,以及大麦的质量,而且还各种样式带回来十多袋样品。
黄云逸却让李剑帮忙找澳洲历年大麦种植资料,虽然在澳洲只呆了一个星期,黄云逸却带回来两个大箱子的资料,走之前还让师姐找帮他联系上美国的那位记者。
回到华州。黄云逸经过分析判断,今年的大麦生产情况只怕不怎么好,这两年澳洲和北美地气候都不怎么正常,和美国记者深入交流之后,美国记者提醒黄云逸,根据气象专家的预测,今年的气候反常的几率非常的大,对大麦产品影响可能很大。
黄云逸决定要提前买入一大批期货。
按每吨啤酒需要120公斤的大麦酿造计算。就算年产十万吨,也只要一万二千吨,量算是非常的少,不过黄云逸心里却想,要是能多买一些期货,或许年底还能赚一笔外快。
可这毕竟是大事情,得公司党委同意才行。
公司召开的党委会讨论了很久,主要还是财务上地压力。对于粮食上涨的趋势,大家都比较赞同,但是如果按照十万吨啤酒的消耗量,多算一点也就是一万五千吨大麦。现在每吨在1500块左右,要2000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其实按照黄云逸的想法是能买入6000~:。保旺季前面几个月的供应。然后买一批期货,到时候可以实行套期保值,还可以顺带赚上一笔,当然也是有风险的,万一大麦价格跌下去,那就不好说了。这样不但能保证自己的需要,还能大赚一笔,为来年再战打下基础,啤酒厂要发展,没钱不行啊。
经过讨论,大家同意了先从进出口公司进口6000大麦。在虽然才是三月中旬,但旺季马上就到了,厂里地库存也不多了,得尽快想办法进货才行。
不过就算这样去买回来6000吨,也~500钱一吨,这里就可以省下300万,大家已经满足了。
对于购买期货的事情,谢经理是非常赞同的,做财务的他也敏感地感觉到这里面的商机,觉得期货这一块肯定能赚一笔。而且到时候就算不赚钱,厂里也能实行现货交割,也不会吃亏。
徐工对于这种事情不太懂行,不过对于黄云逸提出的澳洲天气可能会出现异常,对大麦的价格影响可能很大,他很赞同,在澳洲一个星期,他到农场就呆了三天,和那里的农场主和农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心里有一点这样的感觉,回来了也建议黄云逸在大麦采购上要早下决定。
柳经理不懂这些,但是担心去炒期货,会不会违反集团公司的财务纪律,凭他地直觉,这种事情只怕是有些麻烦,做的好肯定没问题,做的不好只怕麻烦就大了。
谢经理对这方面的规定倒是很清楚,集团公司并没有规定说下属单位不能炒股炒期货,当然肯定是不支持的。
不过谢经理认为,啤酒厂现在有个很有利的条件,那就是可以用购买期货是为了套期保值,就算不赚钱,到时候也能现货交割。
党委会上原则同意购买一定量地大麦期货,但是柳经理让谢经理去向集团公司了解清楚,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就是没有限制,能购买多少的量,要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
开好了会,谢经理马上就赶赴集团公司了解相关规定。
下午,柳经理和黄云逸专门去李董那里,提出啤酒厂想购买一定数额大麦期货的想法,李董和陈总倒是同意,只是要他们注意风险。李董也算是从心窝里说话,这样的事情赚到钱了,就一切好说,如果亏损了,或者说是巨额亏
就不好说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个你们两个要考虑清楚。
经过几天的讨论分析,啤酒厂最后还是决定购买约莫10吨大麦的期货,不过这也是要分三次购买,如果行情好,后面就接着购入,如果行情不好,肯定得果断空仓。第一次购5吨,估计要600万的费用,上购买6000吨的大麦现货900万地费用,这里就要动用1500元。
还好前面谢经理已经弄到了2000万。'费,如果能将大麦这个大成本解决,其他的都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职工的工资少发一些。迟发一些也没有问题。
大米一年也只有500不到,涨幅也不会很大,所以现在够用就行,啤酒花也已经老早打好招呼了,这个供应商当年得到过江南啤酒厂地支持,所以在货款上都是比较好说的,甚至三年钱的货款都是去年才慢慢付掉的。
现在事情都弄的差不多了,除了广告上的费用。差不多已经都搞定了,黄云逸终于可以放心去打一个有准备的仗了。
谢经理找了好几家期货公司,由于现在正是资本市场时候的熊市,期货公司给地条件都不错,保证金最低的只4就可以了,最高的也没超过7,,入
“老谢。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期货公司的信誉和实力你可要调查清楚。”黄云逸心里点击着李薰说的话,担心这个期货出啥问题。
“谢经理,有个人找您。”潘伟走了进来和谢经理说。看黄云逸还也在这里,就笑着说,“黄书记也在,那真是太好了,他也要找黄书记。”
—
“哦,找谢老板还说的过去,还要找我?”黄云逸笑着说,“是何方神圣啊?”
“是啊,居然还惊动了我们黄书记。看来这位客人来头不小啊。”谢经理开玩笑说,“是喜是忧,你倒是先和我们说说。”
“两位领导,这个人可是来打我们期货交易的主意。”潘伟大大咧咧地说,然后看了一下表,皱了皱眉头说。“这人可是厅某领导的人,而且还是他的小舅子。”
“啊,皇亲国戚啊。”谢经理笑着说,还别说,这几天还真有不少人来打这个期货的主意,这可让他头疼了很久,本来是不想把事情弄大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的,大家都知道了。
“既然是领导的人,那就请他过来把。”黄云逸笑着朝潘伟说。“就到谢经理这里好了,反正这事情也是谢老板作主,我这里陪好了,让办公室的人弄点水果过来。”
趁着潘伟去请那位领导的小舅子的空间,黄云逸和谢经理交换了意见,两人确定了保证金必须控制在7%一,的公司,不然无论是谁的关系,都不开那个口子。
潘伟把来人带到了谢经理的办公室,他泡上茶拿上水果就走了,他可不想扯上这样地关系,万一两位领导和他谈不来,自己可就难做人了。
简单的聊了一下,两人感觉这个交赵春天的人还不错,是华州天时期货交易公司的副总经理,一来也就说实话,现在金融市场不景气,所以也就只能找姐夫的关系来拉点业务。
天时期货,还是不错的,这个谢经理了解过了,是华州排行前三地期货公司,而且还是厅系统下属单位,虽然改制了,有一部分股份是公司管理层的,但控股权还是在厅系统,这倒是可以放心的。
至于保证金,赵春天所他们天时的最低要求就是8,这倒是一个难题。谢经理咬着不肯松口,黄云逸知道这上面肯定有不少的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就不去管他们讨价还价了。
看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