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衰故我无敌-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处,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面印有一个斗大的“张”字。



不知何时,一队唐朝骑兵已经从他们的侧翼隐秘的行进到了吐蕃军的身后,只见一名全身银甲的将领提着一杆长枪,骑着一匹白马,带领着数百大唐骑兵冲了过来。



第六十九章 传说中的单挑



这队骑兵所属张云部的先锋军,领军人物名叫韩翎,字飞羽。



此人倍受副帅张守硅的青睐,一来他的身家好,祖父乃为唐朝大将薛仁贵的亲卫;与薛任安西都护府时;因与吐蕃交战,为救薛而殒命;薛感其恩;养其幼子;妻之以女;故与薛家有通家之好;与薛刚等兄弟熟识。更与那吐蕃有着不共待天之仇。



二来他卖相好,这韩翎,韩子羽年景约为双十,身高一米八二。长的是浓眉大目;身体修长;肤色淡褐;面貌看上去忠厚老实,又不失军人的威武英气。再配上那一身,银灿灿的明光铠,骑在高大健壮、长颈高扬的焉耆马上(貌似是进口货),让人打眼一瞧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人楷模。



三来他武艺高强,手持马槊(状似丈八蛇矛,前端尖锐扁平,既可挑砍,也可直刺,极其适合马上作战),腰配横刀(即所谓“唐样大刀”,刀身窄而微弯,是后来日本刀的鼻祖。)乃是一员千军万马里来去如飞的人物,当初与突厥军交战的时候,他便是那大将张守硅手中的头号战将,有着战矛的称号。



当得知了这名小将,竟然与着后世自己所看的章回体小说《薛家将》中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后,张云对他是生出了老大的兴趣。



虽然这次张云已经把军权交于了张守硅,但出于对他的尊敬,那张守硅遇事还是先请示张云后,再下达命令的,因此这韩翎能在此时于临淄出现,还是出自张云的手笔。



自从两天前,大军进入了瓜洲地界后,唐军的细作便将第一号战报交到了张云手中,“吐蕃军直指临淄,形式危机。”得到此消息后,那张守硅本意是大军急速行军,收拢兵力,以兵力优势全部歼灭来敌。



但也许是因为神仙在侧的缘故,本来形式果决,一但下定主义就很难改变的他,却先是去请示那张云是否有命令要下达。



张云本来对军事来半调子都算不上,哪里懂得什么行军打仗,从情报上得知吐蕃只有六千骑兵后,他出言建议道:“从先锋营里抽出三千精骑,每人备马两匹,火速支援临淄。张将军以为此策如何?”



听到了张云的建议后,张守硅心里挺诧异的,天下哪个将领不知道,吐蕃骑兵之精锐根本不是大唐军所能比拟的,人家吐蕃军里的骑兵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论起来弓马之娴熟,唐人是相差甚远,往往三不敌一,跟吐蕃骑兵打野战,这实在是想不通啊想不通。



但毕竟张云的神仙名头在那里摆着呢,也许张大仙已经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了吧,虽然心里仍旧对张云的这个命令有点不名所以,但张守硅还是点头道:“帝师高论,守硅定当从命。”



于是那身为先锋的张翎,便带了三千骑兵脱离了大队,率先奔赴了战场,虽然这些士兵们知道,他们所要面对的将是六千精锐蕃骑,但士气却是高昂无比,有着神仙给咱领军,那还不是打哪儿,哪儿胜吗。



却说这张翎一路奔来,当真见识到了当兵多年,自己从未见识过的一幕,先是一队衣衫不整的唐军在前面疯狂的跑,后面跟随着黑压压的一大片吐蕃部队,而且两队人都有着筋疲力尽的趋势。



见此情形,那张翎当机利断,如同下山猛虎一般,率领座下的三千精骑,绕过了自己人,直扑蕃兵。



没有了马的骑兵就不再是让人闻风丧胆吐蕃骑兵,没有了弓的吐蕃军,也就如同失去了牙齿的老虎,战争进行的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在屠杀了数百几乎累的连刀都举不动了的蕃兵后,剩余的敌人全部投降。



命人将他们的武器收缴后,那队溃逃的唐军便起到了新的作用,两千手持武器的临淄残军,便在张翎的任命下,担当起了看守两千吐蕃俘虏的任务。



而所有骑兵,在韩翎的命令下全部上马,绕过了临淄,直取吐蕃军大营,张翎知道,那里的敌人绝不会超过一千。



于是,便有着现在的一幕。



三千唐朝精骑与不足一千名的吐蕃骑兵遥遥对峙。



“本将乃是大唐先锋官,上府果毅都尉韩翎,韩飞羽。对面蕃将,抱上名来。”



催马上前,韩翎扬声道。



听得那唐朝军官报出了自己的名号,吐蕃大将哥尔步隆也催动坐骑来道了阵前道:“本帅乃是吐蕃狼牙大将哥尔步隆。”



要说好玩就好玩在这里,这个时代的将军们仍然没有改掉“单挑”这个坏习惯。每当大战开始,便有一方的大将前去叫阵,待有人回应后,两方人马按兵不动,两名大将便开始上演一出武戏。



胜利的一方自然是士气大增,一往无前的冲向敌人,而失败的一方,往往便会落荒而逃(也许这段写的不符合历史,但却传承了一些章回体小说中的写法,希望大家喜欢)。



冷眼盯着对面的敌人,哥尔步隆不禁胸中气闷,世人还把自己称做名将呢,可今天自己可是衰到家了,居然莫名奇妙的败的这么惨,只知道自己中计了,连自己中的什么计都不知道,真是郁闷啊。



而另一边,听得自己所要面对的敌人竟然是吐蕃第一大将哥尔步隆后,小将韩翎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哥尔的狼牙之名,威震天下,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如果放在平时,即使韩翎再怎么骁勇,恐怕面对这绝世名将也会没有了信心,可是这次却是不同,神仙张云的智慧企是小小凡人能理解的,既然张仙长派自己来了,那自己就肯定不会失败。



想到这里,韩翎的眼里蓦地腾起两团烈炎,心中暗道:难道今天老天就要成就我韩翎的不世威名了吗?



“勿那敌将,可敢与我韩翎一战。”



呼喝间,韩翎双腿一夹自己的坐骑,直奔哥尔杀去。



第七十章 两虎相争



“哇呀…呀…”口中吐出了一声低喝。



吐蕃大将哥尔步隆心中充满了怒气,自己狼牙将军的威名,启是一名小小的唐军督卫所能亵渎的。



摘下了挂在得胜勾上的槟铁大刀,哥尔步隆目光紧紧的凝视着远处飞速奔驰而来的唐军小将,十年之前,自己不也是如他一般吗?



瞳孔猛的收缩,就在那韩翎冲到了哥尔步隆身前二十米的时候,这名吐蕃第一大将,猛的一声狂啸,座下那与他心意相通的战马随之唏溜溜的一声嘶叫,便如同一支离弦的快箭,冲向了敌人。



十米对于一般的马匹来说,根本提不到最快的速度,但对于哥尔步隆那座下神驹乌云踏雪来说,用这个时间爆发到速度的极限已经是足够,两匹战马的对驰在一瞬间就拉进了二人的距离。



“杀!”



眼见着自己的敌人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马前,唐军小将韩翎手中那又叫做破天斩的马槊猛的划破长空,由上至下呈着四十五度角猛地劈下,利刃带起了一阵呼啸的气流,一时间声势无比。



唐军何时出此人才?电光火石之间,哥尔步隆见识到了敌人武勇的时候也丝毫不落下风的将手中的大刀迎向了敌人的兵器。



“当啷啷…”



一声巨响震的双方人马一阵耳鸣,但正在交战的两名主将却仿佛感觉不到这噪音一般,手中那要命的宝贝再次扬起。



“当,当,当!”



火星四射,两骑交错间,二人已经顷刻间硬拼了三次。



手中的破天斩握的是越发的紧了,韩翎将战马兜了一圈再次面对哥尔步隆的时候,心中的战意已经沸腾到了顶点。



“天下名将不过如此,想不到我韩翎年方二十,便可与之角逐疆场。”



根本没有感觉到刚才的战斗中,自己的虎口已经被震裂,任凭着鲜血顺着枪杆缓缓流下,韩翎再次冲出,心中只有着一个信念,此战必胜。



而他对面的哥尔步隆现在情况却是很为不妙,敌人只是一名小小的督卫,没想到竟然能与自己战个旗鼓相当,当下心中骇然,那唐军的主将,究竟会厉害到一个什么程度啊?



但哥尔步隆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败,自己是吐蕃的主将,如果自己败了,那么将会导致军心涣散,这一仗也就不用打了。



咬紧了牙关,哥尔步隆再次冲出,与那韩翎交锋。



论力气他那八十多公斤的槟铁大刀轮起来当真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但对面的韩翎却也是招架的住,而且韩翎的速度明显要比他快,更何况与唐军屡次交战,这哥尔步隆几乎并没有与真正的唐军大将对过几阵,所以那韩翎所用的兵器他很是难以适应。



砍,劈,刺,挑。韩翎的招事刁专难防。打的哥尔步隆是越来越心惊。按理说他的武功应该在那韩翎之上,但现在他的心志不稳,所以才会生出有一种无力感,十成的功夫只能用出了八成。



破天刃猛的划来,哥尔步隆身子后仰堪堪躲过,就在这时,那韩翎从马背上突然跳起,



手中的利器用出了十二分的力气砍向了哥尔步隆。



生死关头,哥尔步隆终于显示出了一丝大将的风范,双手握刀,向上平举,口中喝到:“开!”



一股子巨力传来,他只觉得耳中翁的一声,喉头上便涌出了一丝甘甜。



强咽下了一口鲜血,哥尔步隆奋起余力,用出了自己的绝招“断天斩”。



刀如影,气如虹。



澎湃的刀气夹杂着翻滚的杀气,猛的挥向了自己的上空,这一刻哥尔步隆已经因为血气上涌的缘故,双眼黑了一瞬,这一刀完全是下意识的动作。



但,此刀虽猛,斩到的却是一个残影。



小将韩翎早已经借助了刚才的一击之力回到了马背上。但哥尔步隆这一刀也不是没有作用的,如此凶猛的一刀下,韩翎不禁冷汗淋漓,再回过神后,那哥尔步隆早已跑回了本阵。



唐军势强,吐蕃军退。



虽说兵败如山倒,但吐蕃军却在有一代名将哥尔步隆的带领下,临败不乱,留下了两百死士殿后,大队人马朝着身后一阵齐射后,便开始战略转移了。



“杀!”



冒着箭雨,韩翎一马当先冲向了那二百留守之人,在他身后,那三千铁骑洪流也随之爆发了,刀光剑影中,吐蕃的两百骑兵终究演义了一曲悲壮的乐章。



不退反冲,两百骑士在临死之前,终于要唐军见识到了什么是百战之军,什么是真正的骑士。



用战马与身体的力量把敌人撞飞,即使是死也要轰轰烈烈,有马、有刀,他们便是真正的吐蕃勇士。



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吐蕃军凶悍的一面体现了出来,宛如一支利箭插入了唐骑中,如果不是仗着韩翎的骁勇,独自斩杀了数十蕃骑,恐怕大唐方的损失一定不小。



“将军,追吗?”



看着远方那已经变成了黑点的吐蕃骑兵,一名韩翎的亲兵侧马上前与他们的将军问道。



摇了摇头,韩翎嘴角漏出了一抹笑容,蕃兵如此强悍,为什么会败呢?



这一仗打的还真是莫名其妙啊…



第七十一章 抵达临淄



经过一个多月的急行军后,张云所率的六万大军终于来到了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临淄。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当前形式相当紧急,吐蕃未平,突厥又起,据京师里传来的最新消息,突厥大军又有异动,压在唐朝边境上的兵力已经突破了二十万,甚至有小股敌人已经开始饶过长城,劫掠了一些个边陲村镇。



现在的大唐不比宋元与明清,一百多万的军队,精锐的装备。足以打败所有的来犯之敌。但是张云却知道,有些战争,真的不该打,也打不起。



没有来到大唐的时候,从电视里、小说里,张云所了解到的那些个战争,根本不是真正的战争,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上百万大军的火拼,其实都他妈的是个笑话。



这次张云来打吐蕃,只带了六万大军,但仅仅这六万人的辎重给养问题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为了运输大军的粮草辎重,朝廷一次就征发了将近三万民役,抽调了沿途三个省的存粮与国家的三分之一库存。



大军每天所消耗的钱粮物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还好现在朝廷处于盛世,还可以供应上这次出征的经费,但如果突厥也开始进犯,那么两面受敌的大唐,恐怕也会学其他各代王朝一样,从人民的身上,吸取更多的血液吧?这一幕是张云无论如何也不想见到的。于是当前的吐蕃一战,必须速战速决,用吐蕃的大捷给突厥一个威慑的作用。



按照历史的发展,这一战张守硅打的还是相当成功的,吐蕃战败突厥退兵。大唐的政权也没有过丝毫的动摇,所以已经知道了结局的张云,心里一点压力也没有。这一幕看到众将的眼里,那就只能用高深莫测、成竹在胸来形容了,在加上这次临淄大捷,这军心还真不是一般的振奋啊。



这次张云率军出征只有两个收获,一个勉强学会了骑马,二是张守硅的地狱性灌输下,学会了一些行军打仗的皮毛。



原本以为传说中的骑士是个相当威风的职业,但真正骑上了那高头大马后,张云才知道,骑马就是在受罪,那种颠簸真不是人该受的,但作为全军名义上的统帅,他只能硬着头皮,任那马鞍把自己的屁股磨破、长好、再磨破…终于在血的洗礼下,张云学会了骑马。



而那张守硅虽然答应了张云,自己代他统帅全军,但当他做出了决定后,仍是要在事后请教张云,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有纰漏。



即便是对这事很反感,但张云却无法表现出来,每天都在张守硅的语言轰炸下,慢慢的学会了如何扎营,如何行军,如何……



临滋城内张云端坐在太守府的正位上,背后护卫着他的金牌保镖李灵萧,下首坐着副帅张守硅,其余诸将侧立于两边。



穿着一身别扭的金甲,张云在坐位上,用眼神细细打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