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破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这三年不通,其实以前也是通的。
哦?那这三年怎么运,今年还这样照做不就好了。
这个,……,大人,今年不行了,因为管这事的那个人回乡了。
那你们可以问一问呀。
凤玉很少这样吞吞吐吐的。
她看了我一眼,仿佛下了决心,但是声音依然很小。
往年都是周桥管的,……
听见他这样说,我的手居然一颤。
……,再想旁的办法好了。
大人,这里放了两颗夜明珠,一直没有见大人用,送这个如何?
再说好了。这两颗珠子我有旁的用处。
让凤玉退下之后,我翻出这几日的各省的公文,看着看着不知觉当中已经到了深夜。这些天都是这样,战乱的危机已经过去了,至少在多数人当中是这样想的,所以子蹊趁着稳定加紧对吏治进行整饬。虽然不像上半年那样的劳师动众,可这次他的决心也不小。国家藩库空虚,而战后还需要抚恤新州那一带的难民,所需要的花费自然不同寻常。
可是钱呢,钱应该从哪里来?
揉揉眼睛,靠在椅子的背上。心中却是反复的思量。
张慈的家底不错,处置他的家产如何?虽然听说了那个白草大侠把他家的银子给穷苦的百姓,可那些绝对是很小的一部分。
不妥,单凭借一束白草就治朝廷重臣的罪,太儿戏了。再说,要是治了他的罪,那我也收到了那束枯草,是否也同样治我的罪呢?
不行,那笔银子实在太诱人了,割舍不下,也不能割舍。
张慈呀,张慈,其实贪污和道德沦丧对他没有什么区别了,死了,死了,死了就一了百了。
下定了决心,以张慈父子夜宿娼窑,饮酒过量和人起了争执,然后被人杀死于妓馆,道德沦丧,有辱斯文,如此衣冠禽兽实属名教罪人这样的名义抄了他的家,那就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了,当然是不可以提及任何关于他贪污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冷笑,这样毒的做法伤阴德的。现在游弋于青楼楚馆的官员很多,这已经到了心照不宣的地步,风流罪过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以这样的罪名治了一个堂堂的左都御史,张慈在青史之上再无可翻身之日了。
这个主意打定后,想着给老家的东西还没有着落不免有些烦躁。父亲,他还是不肯原谅我,也许这一生他都不会原谅我了。我每年都会往家里送东西,可他们每年都会退回来。现在想想,他们的做法,也许是对的。周家世代清白,怎么可以容我如此败坏家风,这样如何面对祠堂之上的祖先,对后人又如何教导后代子孙。可想到这些年都没有回去,难免伤心,不知家人的身体如何。
听见外面打更的,留心一听,已经过了三更了,正是半夜,也是略微收拾了一下公文。弹劾张慈的折子没有写出来,这样的事情还是和子蹊再商量一下。刚想吹熄蜡烛,突然灯花跳了一下,我看了看窗子,原来被风吹开了,于是赶紧去关窗子,外面有小童听见响声就走了进来,看我要歇息了,赶紧侍侯。
今夜你们守夜的注意一些,前半夜下了雨,现在风又大,多穿一些,小心着凉。
我嘱咐了他几句然后叫他不要收拾了,看没什么事的话也得空休息一下,就锁了书房的门。因为现在事情有些特殊,所以书房门口特意留了两个府兵,再叮嘱了他们一番就回房了。心想,最近真是操心的事情多,琐碎的事情可以耗尽精神,所以这些日子特别容易累。回到房间中,沾床就睡了,但是后半夜突然被一种凉意惊醒,一看,原来房中的窗子也被风吹开了,走到窗边看外面,到是月朗星晰,何曾看见半分风雨,不禁有些奇怪,窗子怎么开了?
夜里的寒气还是很重,原本有些睡意的我被这样的寒意一冻,也就清醒了,睡意全无。我原来就睡不好,近几年好了一些,但这几个月来事情很繁杂,又有些无法入睡。
眼见着今夜是无法睡了,只好披上衣服起床,点亮了灯,然后随便拿了一本书看看。居然是论语,上面的一字一句已经熟记于心,现在也只是在打发时间而已。慢慢翻过了几页,心里却怎么也无法沉静下来。
好吧
,承认好了,我还是对龙泱怎么也无法不在意。这几年我究竟倚仗了他多少,恐怕连我自己也无法说的清楚。无论我想做到如何的决绝,可骗的了别人却无法骗了自己。午夜过后,独自一人的时候,很多往事会浮出眼前,清晰的感觉是难以淡忘的。
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些,即使是子蹊我也没有想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好象不像原来那样剑拔弩张的,也渐渐的和谐起来,这些都是慢慢习惯的。
放下了书,走到窗前,关上了窗子。月已经沉了下去,天快亮了,其实想想自己睡的也不短。门外的小童大概是听到了动静赶紧走了进来,我看天尚早,今天没有大朝,所以不用那样早就到宫里去,就说,过一会进来,我想再睡一会。那小童听了这话赶紧退了出去,然后我就又躺了回去,合上眼,迷迷糊糊起来。睡的也不是很沉,恍惚中看见有人来过,也只是隔着帘子看了一眼就走了。
天亮了起来,外面可以看见清明而冰亮的天空。我仿佛隔着窗子看见了无比熟悉而又现在显的生疏的家。三进的院子,外面还有条河,要是在暖春还可以看见几只鸭子悠闲的游弋于平静的河面上。
我的书房的窗子是向阳的,白天看书的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满屋子晶亮的阳光。周府的书房虽然宽广豪华,可幼年看书时的喜悦无有踪迹。这里的书房堆放着满满的糟杂和混乱。更多的还是无可奈何后的作为。
多年前的一天,郑王嵘蕲,也就是子蹊的王叔,那位死于后宫的先王召见我,当时我没有来的及备轿,牵了马就奔向王宫。事出紧急,而且我的骑术不好,在京城官道上马惊了,怎么也拉不住,眼见我就要摔下来,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双刚强的手拉住了它,把它停了下来。
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周桥那平淡的脸和一双晶亮的眼睛。他把我抱了下来。
如果不会骑马就不要骑,这里人多,马惊了会伤人的。
他的声音并不和暖,冷冷很是疏离。
我看着四周都是一些惊了的百姓,都在小心的收拾一些刚才被我的马踩坏的东西,可没有谁敢上前和我理论。知道自己理亏,远远的看见我的随从也赶了过来,于是立在马前,等着给他们交代一些事情。原想给拉住马的人道谢再给他几两银子,但是听他这样说,到注意起他来。英挺的身材,衣服虽然破旧可是很干净,平凡的脸让人看一眼也无法记住长相。
我笑了一下,说,多谢这位壮士相救,在下周离,由于有要事在身所以即使骑术不精而冒险纵马,若非壮士襄助则恐有粉身之祸,……
一番话说的咬文嚼字,说到最后连我都笑了,而他原本严肃的脸也变的十分的柔和。
刚才的话说的虽然有些玩笑可句句属实,在下也的确有悔意。
我转身见随从已经到了,于是让他们留在这里安抚刚才因为惊马而受惊吓的百姓。
见我上马要继续走,他拉了一下马的缰绳。
等等,你做什么去?
我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我有急事,耽搁不得。
你走这条街,前面依然这样人潮汹涌,以你的骑术是走不快的。
他没有走开。
我听他这样说,真的笑了笑,招手叫了人过来,给我开道。他们恭身等候。而后又对周桥说,刚才真的是事出突然,你看,其实我不想在闹市招惹是非。这位兄台,在下耽搁不得,可不想就这样让兄台走了,以后不知何时再相逢。寒舍就在谪仙楼外的那条大街上,周府,请兄台务必要到寒舍等我。
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他如此的执着,后来也想,当时也许不是他故意的,也许真的是场意外而已,而如果我没有那样执着,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想到这里不知为什么突然醒了,看着屋顶怔了一会。
怎么会想到龙泱了?龙泱,这个名字的确比周桥更适合他。
那时我的很信任他,甚至给那个四岁郑王的羔饼也是他给带进王宫的,他还知道我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只是他已经走了这样久了,为什么不把这些传过来呢?有我在,他应该知道该多耗费多少精力。看来他还是不是很精明。
心里却有个声音在说,为什么不说他还念一些往日的情分呢?
是不敢这样想,如果做了这样的设想,那我的心等于又一次陷入了对往日背叛的伤心中。
周桥和龙泱在我的心中总也无法合成一个人,他们就像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人,但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记忆和现实像两把锋利的刀,切割着他们的联系。
想到这里叹了口气坐了起来。看外面的天亮的不是很透亮,就知道今天是阴天。因好象听见外面隐约有人说话,听不真切,于是高声问,谁在外面?有人赶紧进了屋来,是凤玉。
爷,起来了?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卯时刚过。
外面说些什么,好象有外人在。
宫里的苏袖苏公公来了,说郑王要召见。
我一听赶紧起来。
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早报。
其实刚才小童以为大人醒了就进来刚想报,可大人又说想睡一会,他就赶紧退了出来。苏公公说,是郑王吩咐的,要是大人没有醒是不能叫大人起来的。
听到这里越来越感觉有一些不寻常。子蹊自持身份,不可能在天没有亮的时候召唤外臣入宫,即使亲近如我也是断然不可能的。既然不是子蹊就是朝廷的事了。
我一边换衣服,一边问凤玉。
苏袖没说是什么事吗?
凤玉则摇了摇头。
没说,再说这事我们也没身份问,也就没有问。爷睡的时候我们把苏公公让到里屋也歇了会。给他端了杯定神的银杏茶,然后派了人在身前伺候着呢。等伺候您换好了外衣,收拾停当后就着人去请他去。
我看了镜子里的我,头发散着,一直披满了后背,衣服已经整理停当了。
不碍事的,叫人们请苏袖过来,我这个样子也许见不了外客,可苏袖是郑王近身侍臣,不算外客,再说君命不可误,已经耽搁了这么久了,不能再耽搁了。
凤玉听了这话赶忙出去叫了个门外听候差事的小童去请苏袖过来。
爷,已经叫去了,您先放心。我现在去厨房把今天早上煮好了粳米粥端过来,先让旁的小童侍侯您盥洗。
我听她说的很有理,于是让她走了,身后的小童给我梳头。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心思却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虽然总是说服自己要冷静,等苏袖进来就知道发生什么了,可总也无法平静下来。
那小童拿着紫檀木做的梳子在慢慢的梳理,因为要进宫,所以头发必须梳的工整方可带上官帽。今天他的动作也格外的慢,如此持续的动作增加了我的烦躁。
好了,你先下去吧,头发不用梳了。
我突然说了一句。
可,……
那小童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一说,登时呆了呆,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我见他这样反而不好发作了。于是换了口气,平静了一些。
你先下去吧,一会等凤玉回来了,叫她进来好了。
是。
他把梳子放在我的面前就躬身退了出去,屋子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眼前没有了一个侍侯的,到感觉有些空,反正怎么都感觉不是很舒服。于是高声问了一下外面,苏袖,苏公公怎么还没有请来?
还是那个刚出去的小童有些惶恐的声音。
已经去请了,因为早上的时候苏公公来的早,所以凤玉姐姐叫开了客房让苏公公休息一会。客房在另一个院子里,本身离这里就远,请大人耐心等一会,马上就到了。
我一听,自然知道客房离这里少说走也要一会的工夫,可我就是没有耐心,与其在这里焦躁不安索性就直接过去找苏袖好了。于是我拉开了门,看见门外站了一排人,有我周府的侍童也有一排御林军。他们见我突然拉开了门很是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衣冠不整的见过外人,在外人面前我永远是仪容整齐,纤尘不染。
见到御林军到把苏袖的事情给放在了一边。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是郑王派你们来的吗?
什么时候到了,几时到的?
你们和苏袖一起来的吗?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他们有些木呐,幸好一个看上去是个头的人走了出来。
周大人,我们是连夜奉命来保护大人的,这是郑王的手谕。
说着捧出了一个白色的锦缎封皮的手谕,我打开来一看,果真盖着子蹊的玉玺,就给了他。而他见我相信了,就接着说。
这几个月东边出了点什么事,闹的很乱,而最近有很多的难民突然涌进了京里,也许有乱民乘机做乱,所以郑王为了防患于未然,就派驻了一些御林军到朝中重臣府里。
我们也是到了半夜方才受命,这不就赶到大人家里来了,我们和苏袖公公不是一起来的,想必苏公公找大人是另传旨意的。
东边,乱民,……
他的话中有话,我好象可以听出一些什么。
郑的东边如渤海和黑河一带,一直是边境交叉处,北方游牧的昊族,南边的封国,还有郑的很多民众都集居在这一带,很久以来难以维护清楚。
可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情就棘手多了。
到底是怎么出的事?
我问。
大人,这,……
这说到这里,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苏公公到,……
然后那个人躬身施了一礼,就退了开去,我转身看见苏袖走了过来。
一身白衣显的清爽干净,没有一丝的褶皱,看来,他即使在客房中也未必休息了,也许仅仅是坐了一下,等待我的清醒罢了。
苏公公,……,让你久等了,……
我也只能这样说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