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明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嘲讽,他气得一挥袍袖,转身就要列回班中。姚元之却赶紧把他挡住:“宋大人,陛下有旨,快去接旨吧!”
“接旨……”宋璟木然地立在御案之旁,身子象僵住了一般。
“启奏陛下!”姚元之知道宋璟是断然不肯遵旨屈从的,他灵机一动,赶紧跪奏道,“宋大人昨夜在省中值宿,偶感风寒,神志有些不清,此事仍请下诏由窦大人与礼部朝议吧!”
“这……”睿宗回头望望惨紫帐,见帐后的妹妹并无异议,这才回答姚元之,“依卿所奏。”
“唉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啊?”听着父亲的口敕,望着窦怀贞走向殿阶的身影,李隆基那木然的头脑里,突然感到自己异常的孤独、凄凉。“我坐在这寸步难行、步步维艰的庙堂上,到底为了什么呢?……”
他心灰意懒。缓缓地立起身来,也欲告病还宫了。
“窦大人!且慢宣诏!”正当窦怀贞走到殿阶前,清清嗓子,要向礼部官员宣诏时,内给事中高力士却突然紧跟过来,附着他的耳朵说。窦怀贞一愣,只好又随高力士返回殿中。
原来就在太平和太子姑侄争斗时,高力士在殿角接到兵部呈奏来的火漆告急文表。高力士拆开一看,大吃一惊。正欲转奏,却见窦怀贞已至殿阶,他便趁机阻止了他宣诏,二人一同转回殿来。
“启奏陛下!今有兵部呈来的告急文书,请陛下御览!”
一听“兵部告急文书”这几个字,殿上的君臣,都紧张地望着高力士手中的火漆文书。睿宗的嘴角也微微抽搐了起来:“呈来!”
高力士跪递告急表章后,立于一旁,静候皇帝的敕令。方才还称有病的宋璟,挺立身躯,焦急地看着皇帝的神情变化。太平公主也以惶惶不安的心情,注视着兄皇。只有李隆基,脸上闪出难以察觉的苦笑。他早已猜度出几分告急的事由:“定是东都危急万分了!”
实际上,比他猜度的还要糟得多!
“这个该死的逆贼!”睿宗未及览毕,便也大惊失色,把表递予高力士,“速叫太平、太子议处!”他那口敕里,已透出抑制不住的惊惶了!
高力士急忙把表传呈到惨紫帐后。太平公主匆匆一看,心里也随之压上了一座大山!
“这个逆贼!他竟在此时……”她心情极为复杂地骂出声来。
原来,兵部急奏:江州司马郑愔等人,已在洛阳草制,立重福为帝,改元为“中元克复”,宣告尊睿宗为皇季叔,温王重茂为皇太弟,封郑愔为左丞相知内外文事,另封右丞相、天柱大将军知武事、礼部、吏部、驸马都尉等伪官多员。兵部闻报后遣细作刺探,已遇逆王率众抵达天津桥头了!
“这逆贼若攻陷洛阳,在东都定都称帝,诸韦余党及其他不逞之徒,定然前去附骥……”看着告急文书,想着局势的骤变和发展,太平公主气急交加,连双手也颤抖起来。她默然地把告急文表交给高力士,高力士忙传呈到李隆基手中。
李隆基接表之初,仍处于那种麻木淡漠的精神状态中。可是当他看完告急文书后,不禁暗叹道,乱臣贼子危及社稷,本应早着裁处,一延再延,延至今日,反而置之不议!现在,东都洛阳,天津桥头,均已燃起了冲天大火!说什么重修贞观之治,定国安民,重兴大唐;只怕从此之后,大唐的疆土之上,便要无寸土之安宁可言了……
他猛地立起身来,恨不能将手中的表章,朝惨紫帐猛掷过去!可是,当他的视线触到父亲焦灼惶骇的目光,只好把一腔苦涩之气咽了下去,无可奈何地开口说道:“儿,隆基,敬候姑母教谕!”
他把表章重新呈递进惨紫帐里。
此刻,重福的响应者已上千人。他挥剑驱马,率着这伙迎立新皇的将官,已快抵达东都的左、右屯营了。只要左、右屯营的数万兵将一朝归附,重福在东都的加冕大典,就可择吉日举行了……
第十二章
红日当顶,大朝会却还未散朝。
面对太子李隆基沉痛激愤的诘问,太平公主却以告诫的口吻回答他,要他以社稷宗庙为重,和众位平章立即议决征讨逆王一事,作为国之储君,“不可以廷争中的言辞介意”!
“儿岂是介意廷争中的言辞么?”分明应负重责的姑母,居然又居高临下地来训斥自己未以社稷宗庙为重了!想到大半日来应议决者难议决的种种情形,想到重福果然掀起轩然大波的诸多缘由,李隆基那满腹的委屈、无处发泄的怒波怨涛,不禁冲口而出,“直至方才,姑母还在言说重福之乱,乃系浮言流辞,不允儿臣等发兵征讨之议。而今重福已兵抵天津桥,姑母!这该不是浮言流辞吧?”
“太子殿下!”姚元之见太子过于激动,怕再次将朝议陷于争吵,忙走出班来劝谏,“陛下有诏,正待殿下与公主议决平叛之事呵!”
宋璟对太平公主的作法,也很反感。可是作为宰相,他又深知此时实在不是空论孰是孰非的时候,所以也忙劝阻李隆基:“殿下!逆王来势猖獗,还是从速朝议为是!”
睿宗看了兵部送来的急本,才悟出儿子和宋、姚二相刚才竭力廷争是事出有因;想起自己刚才左右摇摆,犹豫不决,心里感到几分惭愧。但看到儿子在他下诏后却又去和姑母纠缠不休,又不免有些愠怒。他见两相出面劝阻,使儿子没有说出更为激烈、尖锐的言辞来,稍稍放心了一点。本想微微训斥几句,又怕儿子受不了,重起争端;不训斥,他又觉得儿子当着省中大臣,顶撞了姑母,姑母心中一定很难堪。他犯难了一会,只好向着惨紫帐内的妹妹,沉重地叹了一口气,用歉意的眼光,朝妹妹赔着罪。
“东宫和宋、姚二卿体察国事精微,”出乎睿宗的预料,妹妹却避开侄儿的反驳和诘问,象朝议中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争端似的,平静地说,“他们上奏诸议,望兄皇依本照准。”
“御妹之议正合朕意,”睿宗赶紧呼应太平公主的话,似乎这样做,也可稍稍弥补一下太子对其姑母的不逊之举,“太子可和中书省及兵、吏二部,议后再奏!”
在如火的骄阳下烤了大半日、立于龙尾道两旁的四、五品朝官,直到这时候才听见高力士在殿阶上宣呼兵部和吏部大员上殿议事,同时也听到了散朝的三声鼓声。他们有的这才悄悄舒舒已经有些麻木的腰、腿,有的用袖口拭拭额上的汗珠,有的注视着东、西廊上、金钩竹帘内匆匆走出的兵部和吏部大员,暗自揣测着朝阁内发生的事端……
鼓乐在殿东悠扬、明快地响起。宫嫔内侍拥戴着睿宗离开御座,向东序门返驾后宫。太子和太平公主率着殿上群臣跪送睿宗后,太平公主撤去了帐幔,戴上了帷帽。她那不亚于皇后排场的銮舆,拥着她走出了殿阶;李隆基憋着满腹怒气,和宋璟、姚元之、窦怀贞、肖至忠、岑羲等躬身立于殿檐下,送她下殿。只见她的步履从容,面露微笑,在百官恭送、金吾前导的御道上,更显得仪态万方。窦怀贞从殿檐下望见丹凤门前现出了公主的香舆,急忙撩着袍服,匆匆赶到丹凤门前,叮嘱公主府的侍从们小心辕驾,勒稳缰绳。另有不少官员则一直敛息捧笏,把公主香舆送到丹凤门外。
“众卿免礼,各自散朝吧!”出了丹凤门换上香舆,太平公主才向四周的文武大臣颔首示意。车前护卫朝辕马轻轻嘘了一声“驾!”随着这一“驾”声,丹凤门前响起了一派争先恐后的“送过公主!”的喧嚷……
“启奏公主!”就这时,窦怀贞扶着车辕,低声问道,“少时朝议……”
“都依他!”太平公主迅速地打断窦怀贞的问话,简洁地说,“议后你和肖、岑等卿,速来府中!”
“臣知道了。”窦怀贞连忙离开车辕,对辕前侍从笑着微微一挥手,等太平公主的车骑仪仗朝翊善坊而去,他这才重新去含元殿。
太平公主的车骑还没到翊善坊街口,公主府那朱红大门早已敞开了,候在侧门内的府官、男女侍卫刚看见车骑扬起的尘头,就潮水般涌出门来,列队于甬道两旁,迎接散朝归来的公主。
公主的车驾在大门前刚一停下,两个饲养拂菻狗的女侍,连忙抱着公主的一对宠物,侍立在车门两旁。
两名女侍,一名躬身伏在车门下,另一名搀扶着公主踏着那侍女的背部走上甬道。
两只拂菻狗见着主人,亲昵地一扑而上,一只轻轻衔着公主筒裙的右翼,一只衔着裙的左翼,跳蹦着,献媚地摇动着那毛绒绒的大尾巴。接着又立起上身,前足合拢,向太平做作揖状。靠左边的一只立得过急了一些,猛然一下摔在了太平公主的云卷高头鞋的鞋尖上。就在它准备重新站立还没有立起时,想不到太平公主一脚踢去,把那讨宠之物踢了个四蹄朝天。恭候在甬道两旁侍卫,一看公主的举止,吓得脸色煞白,一齐朝太平公主惶恐地望着。那饲养拂菻狗的女侍,更是魂飞魄散,忙一头跪下去,正要把那狗扶起来,不料公主又伸出脚来,朝着狗肚上狠狠踩去!
小狗凄惨地叫了一声,滚圆的肚腹猛地瘪了下去。那高五、六寸,长不过一尺的小生物,便停止了呼吸,一动不动地倒在殷红的血泊中!女侍惊叫一声,差点吓昏过去。
甬道左右的府官和侍卫们,有的吓得闭上了双眼,有的索索发起抖来……
大概是被血的腥味所诱引,另一只拂菻狗抖着厚毛,摇着尾,蹒蹒跚跚地跳到已死的同伴面前。饲养它的女侍恐怖地看着它,看着公主那溅满血污的云头鞋。她下意识地趋着身子,伸出双手,想唤它回来,口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来。
“哼哼!你还敢来触犯我,太平公主掀起帷帽上的帷幔,露出一张苍白而狰狞的脸来,朝着奔过来的那只舔着同伴热血的小东西,声音嘶哑地说,“找死!”
随着太平公主这句话,公主府的众官群仆,如遭雷击似的,一齐跌跪在地上;太平公主连正眼也不瞧地便从这颤栗着的两排人中愤愤地走了过去。只听到中门石阶上传来一阵裙裾摆动的“唰、唰”声……
执事仪仗的宫人刚想去拾地上的金杵玉杖,不料太平公主却猛然转过身来,指着那两个饲犬女侍和另一只拂菻狗,对掌刑府官冷冷地说:“找死,就让他们死吧!”
下了这道命令后,太平公主这才踏上石阶,充耳不闻那两名女侍绝望的惨叫,进府去了。
征讨逆王重福的军机要议,并未认真进行,便草草收场了。
“唉!太子万不可以意气用事呵!”宋璟一回到中书省,便拖着姚元之进入密议厅,顿着足说,“天下稍安,百姓们尚未喘过气来,岂可中道废志,忍看江山社稷重陷水火之中?”
原来刚才李隆基在众相所议尚未尽意、征讨逆王的军机事宜尚无眉目时,便宣告休议,要众相将所议奏报父皇、姑母就是!被他这种态度弄得大吃一惊的宋璟,见李隆基起身走进侧殿,也紧紧尾随上去,正要询问,谁知李隆基却陡然转过身来,两眼噙着无比气恼和痛苦的泪花说:“宋卿不必相问!自此而后,卿与元之,好自为之吧!三郎实不愿再返东宫了……”说到这里,不由宋璟劝谏,便指挥车骑,匆匆入大明宫去了。
“宋子不必烦躁!”姚元之凝神沉吟少顷,语调从容地劝慰着宋璟,“今日东宫敢于当面驳斥太平已算不易了。眼下虽有废志之意,但依元之观之,太子正有魏武之风:真临险境,自会小心三思而行……”
“讨逆乃关乎新朝、兆民之大事,东宫如此草率处之,只怕他的心,真死了……”宋璟忧心忡忡,言不尽意。
“哈哈哈哈!”姚元之却朗声笑了起来,拈着须点着头,说,“宋生呀宋生!心死之人,焉有如此之义愤和举止?依元之看来,他不过是一时灰心罢了。说不定过一会心更活呢!”
“唔?”宋璟仔细一想,也认为姚元之所说并非毫无道理,可仍放心不下,“他眼下匆匆进入大明宫,万一向今上提出辞让之事……”
“今上断不会准其所请的,”姚元之对李旦了解甚深,很有把握地对耿直倔强、但却不善揣人意的宋璟说,“眼下至关紧要的是平逆之事不可误,败弛朝纲当重振!”
“这,也得靠东宫呵……”
“是呀!眼下须尽快有一绝妙之法,顺东宫之气,警东宫之心,长东宫之志!”
“唔!顺气、警心、长志!对极!”宋璟连连呼好,“不知其法可有了?”
“宋生!”姚元之走上一步,对宋璟耳语说,“我即去宣政门,找太子妃之兄王守一……”
“启奏妃子……”
“太子回宫来了么?”东宫的奏事太监刚刚向太子妃王妃跪地启奏,王妃便迫不及待地反问道。
“启奏妃子,”奏事太监摇摇头,“尚乘奉御王守一求见妃子。”
“唔?”听了禀奏,王妃那疑虑重重的心中,更添一层疑云,“哥哥怎么这时进宫相叙?难道太子在朝会时和太平……?”她不敢想下去了,忙令太监宣王守一进宫。
奏事太监应声退出后,王妃忙站起身来,在四名执扇、捧孟、捧巾宫娥的侍奉下,转至东宫西侧厅,等着哥哥王守一。她刚在凉榻上坐下,昨晚李隆基愤然向她叙说的话儿清晰地回荡在耳边,“先朝弊政难革,都因太平百般阻挠!明日大朝会,她若再作梗,我定不屈从于她了!……”她的心,陡地收缩了一下,“万一他们在朝堂之上争吵起来,三郎势单力孤,父皇又素来袒护姑母,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臣王守一拜谒妃子!”王妃正想着心事,猛听凉榻前端传来哥哥的参拜声,她忙收摄心神,朝王守一说:“哥哥请起——坐下叙话吧!”
“谢妃子!”王守一在妹妹凉榻左侧坐定,迅速看了看妹妹身边的内侍,这才说,“逆王重福的乱兵,已抵洛东天津桥头了!”
“啊!”王妃惊得瞪大了眼睛,“果不出三郎所料啊!”
“是呀!”王守一感叹万端地应声说,“今日早朝时……”
“早朝,三郎怎么样了?”
“唉!他和宋、姚二相所奏的平逆等议,被太平讥为本末倒置。太子今日不同往昔,竟和太平当着众平章和今上的面,争执起来,——他也是忍无可忍了!”
“殿下现在何处?怎么还不见回宫?”王妃一听哥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