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卡耐基经商之道 作者:高国政-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创造和幸福是什么关系?创造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创造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宁创造之中,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创造和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创造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

  为什么说创造是人类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知道,幸福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然而怎样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要靠劳动、靠工作,为事业奋斗。而人们需要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提高的,旧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要,实现人们对幸福的新的追求,就要靠创造,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要深入理解创造和幸福的关系,就必须探讨研究人的需要问题。

  人的需要即人的欲求,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人活在世界上,就要求生存、求发展。这种需要推动人们去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创造了人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的本质,同时也创造了人的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和源泉,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它引发着人的活动力量,规定着人的行动方向,直接导致人的各项活动。

  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向外界进行摄取活动的需要不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即使是摄食需求,也不再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是社会化的生理需要,具有社会文化色彩。动物的需要是直接建立在肉体机能基础上的,是天生的;而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通过流汗和劳动而获得满足需要的手段。可见,动物只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而人则会自己去创造。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生理物质的需要,又有发展创造的需要,既有劳动和工作的需要,又有娱乐和休息的需要,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大体说来有这样三个层次:

  其一,是人的生存需要。这是维持生命和繁衍种族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需要,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前提和基础。

  在人的生存需要中,包括维持生命的基本的物质需要,获得安全保健的需要,延续种族的需要等。

  其二,是人的享受需要。这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需要,旨在优化人的生存条件,令人舒适、惬意。人在世上生活,不仅要求能够生活下去,而且要生活得好,享受世上的快乐。这就产生了人的享受需要,包括丰富的物质生活需要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需要。享受需要是人在生存需要得到比较稳定的满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人既然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自然不会满足于动物式的生存需要,而且讲究色香味和滋补作用。如果一个人只满足食、性生活这些最起码的需要,并以此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的则抛弃人的其他活动和需要,那么这种需要就变成了动物式的需要了。

  人的享受离不开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不能超越客观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脱离现实条件提倡”超前消费“,盲目追求高消费,不但造成个人的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而且会给社会生产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一味人为地压抑人们正常合理的消费和享受,会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对发展生产也不利,因为享受需要的合理增长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在人的享受需要中,有一个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享受不仅有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并不只是重视物质需要,而且要正确地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从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来说,物质需要无疑是最重要的,人对吃、穿、住、用、行等物质资料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说,精神需要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到了物质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未来社会,精神需要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人的物质需要和人的精神需要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的物质需要是在人的一定的精神需指导下发展的,而人的精神需要则是以一定的物质需要为基础,是人的物质需要的升华。物质需要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需要的发展水平,精神需要又反过来规定了物质需要的性质和内容。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不但要追求物质生活的幸福,更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幸福,精神生活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完全放弃对崇高精神、远大理想的追求,那么,这样的人决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其三,是人的发展需要。人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以适应改造客观世界和健全自身的需要,其中包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开发智建和创造能力的需要,健康身体的需要等。人不仅是享受的动物,更是创造性的动物。唯物史观认为,创造性地活动的需要即表现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力——智力和体力的需要,这是享受更高级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这里的着眼点是人而不是物,是创造而不是享受。

  美国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把自我实现的需要看作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人都有发展或成长的趋势,成为探索真理的、有创造力的、有美好愿望的人;对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说,人的其他一切需要都”可以看作是达到一个终极目的的手段。“。马斯洛所说的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类似于前面所讲的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人的生命力,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因而也是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自我的表现。例如,作家勤于写作,画家乐于绘画,科学家潜心研究,技术工人努力攻克技术难关,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在精神上感受到极大的幸福。而有些人没有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他们就会感到精神空虚,使自己的青春年华虚度。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动物受到自然和机体的限制,因而其需要是狭隘的、有限的。人因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丰富多采的需要,就其发展趋势来说是广阔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物质需要的实现将越来越有保证,其结构将趋向丰富化、优质化;人的精神需要将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趋向于大量化、高雅化。

  总之,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需要不断发展,并不断产生新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不断发展和新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又推动着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和新产生的需要,从而把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推向幸福的新境界。

  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人的实践活动是在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研究创造性思维对于开拓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对此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把握。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探明未知的认识过程中,能提出新理论、形成新观念、创造新方法的思维活动。它不仅强调思维成果的独创性,而且重视其思维成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影响。例如,杰出的思想家提出的重大新理论,杰出的政治家提出的重大新观点,杰出的科学家发明的重大新技术,这些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巨大推动作用的思维活动就是创造性思维。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没有有效方法可以直接运用,不存在确定规则可以遵循的那些思维活动。也就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凡是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敢于破旧立新的思维活动,都属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强调的是能克服常人、前人所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常人、前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总之,只要不是重复已有的结论,模仿已有的方法,而是在原有的结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的独创,新的结论,用新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了新的问题,都是创造性思维。

  不仅在科学领导中那些重大的发现和发明过程中需要创造性思维,就是在人们日常的政治、经济、生产、教育、艺术等活动也需要创造性思维。因此,创造性思维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需要人们付出艰巨劳动,运用高超能力的思维活动。这是因为,人们要获得一项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往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艰辛的探索、潜心的研究,并且要经过多次挫折失败的反复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经过长期的知识学习和积累、智能的开发和训练、素质的提高和磨砺才能具备。

  与常性思维相比较,创造性思维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

  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创新,它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那独具卓识,能提出新的创见,作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常规性思维是遵循现存常规思维的思路和方法时进行思维,重复前人、常人过去已经进行的思维过程,思维的结论属于现成的知识范围。人生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常规性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经常重复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注意观察研究,可以看到我们周围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不加分析的接受现有的知识和观念,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安于现状。这种人既无生活热情,更无了创新意识。另一种是思想活跃,不受陈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注意观察研究新事物。这种人不满足于现状,常常给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勤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我们应该学习后一种人,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它的机动灵活性。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它既独立于别人的思维框子,又独立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框子。它是一种开创性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并伴随有”想象“、”直觉“、”灵感“等非规范性的思维活动,因而,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它能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常规性思维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方法进行的思维活动,使人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

  风险性。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而不是过去的再现重复。它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它是在没有前人思维痕迹的路线上去努力探索。因此,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不能保证每次都取得成功,有时可能毫无成效、有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是它的风险。但是,无论它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因为即使是它的不成功结果,也向人们提供了以后少走弯路的教训。常规性思维虽然看来”稳妥“,但是它的根本缺陷是不能为人们提供新的启示。

  创造性思维对于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尤其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们为了取得对尚未认识的事物的认识,总要探索前人没有运用过的思维方法,寻求没有先例的办法和措施去分析认识事物,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从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创造性思维可以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观念,形成的一种又一种新的理论,作出的一次又一次新的发明和创造,都将不断地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使人类去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为人类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和”幸福乐园“的飞跃创造条件。

  创造性思维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开辟新的领域。它不满足环境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客观世界中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的规律,从而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开辟新领域、打开新局面。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人类的实践活动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在创新中发展,开拓中前进,必然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创造性思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所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前人和别人从未进行过的极其艰巨伟大的事业。从事这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又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以照搬,只有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摸索和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邓小平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他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典范。

  他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