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N个能力-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培养孩子爱的表达能力时,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先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2005年,浙江曾有一位富商出资数万元,帮助了上百名贫困的学生,可是在新年的时候,没有一位学生记起给帮助自己的人送上祝福和问候,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贺卡都没有。

    是这些同学太缺乏爱吗?不是的。在他们的心中,一定有着对曾经帮助自己的人的无限感激,可是他们却不会将爱表达出来。生活中,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不懂得父母的养育多么辛苦,不懂得亲人的『操』劳多么珍贵,造成了他们不会理解、不会感恩的心态。有人说,爱就像是一个耗电太快的电器,每天都需要充电,否则能力就会不足。

    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灌输一些爱的知识,如告诉他们爸爸为了养家工作十分辛苦,妈妈每天洗衣做饭很『操』劳,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应该学会帮他们分担一些事情等等。让他们明白,自己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表达爱。

    第二,给孩子做好爱的榜样。

    一天,明明要妈妈带他去小区游乐场玩,妈妈让他吃了饭再去。没想到明明指着妈妈喊道:“你这个蠢女人,真啰唆!”在一边的爸爸被明明的怪脸逗得笑出声来,不料,明明又跑过来生气地踢了爸爸一脚。其实,明明之所以有这样失常的行为,是其父母造成的。两人经常当着明明的面吵架,明明的语言和动作全都是照搬过来的。

    爸爸妈妈的行为直接决定了孩子学会什么样的爱,也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模式。通常情况下,如果父母相互尊重,彼此接纳,能够很好沟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爱意,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就会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友情,更善于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爱。

    而在那些家庭不幸福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总是不懂得如何去爱人,总是会把爱深深的埋藏起来,永远不愿被别人发现,有的甚至根本不相信有爱的存在,这些都是家庭的不良环境所带给孩子的阴影。家长要知道,你们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爱的教育最好从自身做起。

    有一则公益公告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一个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端洗脚水后,也萌发了给妈妈的端洗脚水的念头。当孩子稚嫩的双手端着洗脚盆向妈妈走过来的时候,妈妈十分感动,更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因为孩子懂得了爱,也从妈妈那里懂得了如何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第三,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

    『奶』『奶』生病躺在床上,可玲玲还是缠着『奶』『奶』要带她出去玩。爸爸试图用零食吸引玲玲,可是没过一会儿,玲玲又跑回来缠着『奶』『奶』做游戏,爸爸只得强行将玲玲抱出去。

    其实,此时爸爸应该这样教育孩子:指着病中的『奶』『奶』对孩子说:“『奶』『奶』也很想陪你玩,但你看『奶』『奶』生病了,觉得很难受,如果你能给『奶』『奶』端一杯水,『奶』『奶』的病就好了。”

    处于以自我为中心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学会去理解别人的感受,玲玲并不了解病痛中的『奶』『奶』是何感受。如果此时让孩子为病中的亲人做些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当孩子用积极的行为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并获得接纳和赞美时,爱就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

    第四,欣然享受孩子的付出。

    外出购物回家后,5岁的天天提出要和妈妈一起分享刚买的巧克力,妈妈非常高兴,狠狠地在天天的脸上亲了一下,然后对儿子说:“这是给妈妈的?太好了,妈妈也最爱吃巧克力了,妈妈来一块,天天也来一块,以后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给爸爸妈妈都留点,好吗?”

    欣然接受孩子的好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回赠,并领略到付出的快乐。父母不是真的和孩子抢东西吃,而是一个创造爱的举动,这个举动就是在培养孩子爱的能力以及让孩子感受到敢于表达爱之后的喜悦。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总有一些适合你来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学会去爱别人,学会表达内心的爱。

    题后感悟:

    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

    

第一篇 当孩子在家里 十、自控能力,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自控能力,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一个反应,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的一种行为。自控能力的主要表现是,人的意识对自我的协调、组织、监督、校正、调节的作用,使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

    当前社会中,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缺乏已经成为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了孩子父母及全社会的关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缺乏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孩子一不高兴随便发脾气,大哭大闹,在课堂上说话,无故招惹别人,说难听话,做事缺乏坚持『性』等,都是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体现。

    孩子自控能力的缺乏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也影响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切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并非生来就有的,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能使孩子在外界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呢?

    首先,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了。

    小伟今年4岁半,但每天的穿衣(冬天因衣物太多除外)、刷牙、洗脸、洗脚之类的事情早已是自己独立做了。因为在小伟妈妈的观念中,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非常重要。她觉得小伟能自己做到的就绝不能帮他,所做的就是在旁不停地鼓励,教他技巧和方法。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生疏,显得笨手笨脚,不过在渐渐习惯之后也能独立完成,小伟妈妈就放手随其所为了。小华在玩玩具时,看到妈妈端出一盘香喷喷的蛋糕,他丢下玩具想马上就吃。这时,妈妈立即制止了他,要求他先把玩具收拾好,把手洗干净,才可以吃蛋糕。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需要有意地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要求孩子不挑食、准时睡觉、准时起床等,不要总是毫无原则地迁就。另外,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义务,譬如,每天吃完饭收拾碗筷,通过此方法让他得自我训练的目的。

    其次,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家长,是不能教出认真、说到做到的孩子的。

    再次,清楚地认识孩子自我控制发展的几个阶段,据此帮助孩子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尽量不要对孩子的努力给予可观的物质奖励,最好采用精神上的奖励,让他对自己做好的事情感到满意,很在成就感。

    最后,家长可以安排一些需要一定自控能力的游戏,以此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很多孩子在家里,喜欢模仿一些以前看到过的游戏,亭亭就喜欢这样。每当这时,亭亭的父母都会十分配合,而且他们还总是会让亭亭自己扮演游戏中的一个角『色』。比如,在交通安全教育的游戏中,家长可让他扮演交警,要求她像交警一样笔挺站立15分钟,指挥交通。通过这些,亭亭的自控能力增强了许多。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家长喜欢玩游戏的孩子是“不务正业”,实则不然。游戏具有双面『性』质,只要控制地好,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而且往能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

    另外,培养孩子自己树立目标,并对目标有不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倾向,也是自控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学会自我控制,做生活的主人

    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的发展对其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形成、积极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控能力,才能控制不良有情绪与行为,做生活的主人。

    学会自我控制,首先要认识到行为的后果。

    其实,与成年人相比,孩子行为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冲动,他们在行动前往往会不假思索,想到就去做了,也不会去考虑什么结果。因此,针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特点,家长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分析这么做是对是错,并且失算其后果,让孩子充分认识到其可行与不可行『性』,让孩子们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

    小明在课堂上老是讲话,做小动作,老师发现之后,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他的父母。小明的爸妈就找小明好好地谈了下,告诉他上课时讲话、做小动作,不仅自己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其他同学的听讲。以后上课时,每当小明想讲话时,就会想起妈妈的话,从而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专心听讲了。

    学会自我控制,需要学会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策略。

    想要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是不可缺乏的,它是自我控制行为出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有意识地注意学习一些必要自我控制的策略,掌握一些自我控制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想一想、再去做、延迟满足等,将会更好地有助于我们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真正地把握好自己。

    我们可以拿抢玩具作为例子,很多孩子都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他们应该相互谦让,但事实上,很多孩子却不能做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不能有效地控制玩具的诱『惑』,控制自己的行为。

    学会自我控制,用积极的榜样来约束自己。

    同伴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伴能为孩子带来一个积极的影响,相反则是不好的影响。因此,必须善于区分,正确对待同伴的行为,要学习同伴积极、适宜、良好的行为模式,抵制不良同伴行为的影响。

    题后感悟:

    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成就孩子美好人生的关键。

    

第一篇 当孩子在家里 十一、欣赏能力,看清事物本质

    欣赏是一种视角和胸怀,是一种能力,更是对人生艺术化发出的深沉呼唤。朱光潜曾在《谈美》的末尾提到那写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话——“慢慢走,欣赏啊!”欣赏也许真的是这个时代的人们需要吧。帕斯卡也说过:“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人无法单独静静坐在一间房内。”虽然没有人考证过这句话的真伪,但是它至少说明了,静下心来慢慢欣赏的重要『性』,是可以给人带来帮助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整体素质问题既是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小事,也是影响国家兴衰的大事。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整体素质,而欣赏能力自然占有重要的分量。

    看清事物的本质的需要

    欣赏能力,指的是人对美的事物进行品味、体验的能力。品位就是品尝、玩味,它要求主体即要深入美的境界之中,又要走出美的情境之外,反复品味、欣赏,不断地体味出美的事物内涵。中国有句俗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只有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门道来,看清事物内部的本质。

    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才能真正让精神享受事物美的情感反映。欣赏能力是审美感受力、思维想像力和理解能力的综合体现;欣赏更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情感和理『性』相统一的认识活动,是看清事物真实需要。著名作家罗兰说:“气质之美与其说是来自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这份欣赏力就使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同于流俗。”

    可见,欣赏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是我们的希望,而此时的他们正是成长与吸收知识的重要阶段,欣赏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不可缺少的能力,是教育阶段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一门学科。所以,从现在开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地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怎样提高孩子的欣赏能力?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家长培养孩子的已任。只有着力提高孩子对事物的欣赏水平,引导孩子正确欣赏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是发挥艺术的价值——汲取优秀作品中的力量。

    那么,作为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提高他的欣赏能力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寓教于乐,是成人培养孩子艺术欣赏能力的一种最佳方法。

    审美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艺术欣赏的活动中才能实现。孩子在审美过程中,家长可以选一些内容与形式完善统一的艺术作品来满足孩子的审美需要。另外,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生活、游戏、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但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此外,选择的作品要符合品位高、欣赏价值高等特点。

    第二,帮助孩子结合自己的个『性』来提高欣赏能力。

    教孩子学会辨别事物的美丑,不盲目追求,学会分析、鉴别、判断,要敢于批评,结合自己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