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光绪之中华再起-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建了一座水泥厂、卷烟厂、橡胶厂还有一个铅笔厂,张大人,这就是卷烟厂刚刚生产的!”吴鹏说着拿起一盒烟来,这是卷烟厂刚刚投产的香烟,吴鹏把它递给张之万。
张之万接过烟,仔细地看了看,这个年代卷烟已经不稀奇了。
“敢问皇上哪来的这么多银子办洋务呢!”
****************************************
(如果书友觉得本书还可以,请收藏一下吧!另外如推荐芷文感激不尽)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一章 移民到来
更新时间2011…11…21 18:45:55 字数:2745
“这个问题你早晚会知道的!”吴鹏哈哈一笑道。
“张尚书,能给我说说朝廷这一年多发生的事情吗?”吴鹏见张之万不还不想下去休息,又问道。
“不知皇上想知道哪一方面的,去年黄河发大水,河南、安徽两省受灾严重……”
“台湾正正式建省,首任巡抚为刘铭传……”张之万细数着。
“台湾现在才建省呀!”吴鹏喃喃地道,也许是受后世影响,吴鹏一直以为台湾本就是一个省呢!
“自从十四年前日本侵台,朝廷也注意到台湾的重要性,刘铭传善于带兵,由他镇守台湾,无忧矣!”张之万也道。
“对了,有没有日本的什么消息!”吴鹏又问道,这一年多来,他信息过于闭塞,今年算起来已经是1888年了,吴鹏除了要发展壮大之外他还要准备着几年后的那场大战,而且自己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自从自己离开京城的那一刻起,历史已经改变,他已经不能也不敢太过于相信后世所谓的历史了,他必须时刻关注着这个世界的变化。
“对外事务李中堂较为了解,微臣并未听说过日本事情!”张之万回答道。
吴鹏长叹一声,看来自己离开京城是很英明的,在朝廷里挑一些有共同语言的人还真困难。
“来人,带张大人去歇息吧!”吴鹏喊道,外面进来一个侍卫,张之万跟着走了,看来张这万对于吴鹏不想回京早有准备,也不多说,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
“皇上,对于张大人及其带来的那些人怎么安排!”又进来一个侍卫问道。
“不用限制,只要他们不进军营就行,这里的东西想藏是藏不住的!”吴鹏道。
“是!皇上,刚才李先生派人通知说五船移民已经来到了,他们是从营口下的船,李先生派人接过来的。”
“这么快!”吴鹏眼睛一亮,“我们去看看!”
鞍山周围的土地有一部分是荒地,不过更多的是吴鹏在旗人及官地买过来的,吴鹏利用皇帝权威、军队以及银子,在辽阳南部及海城北部买下了大片土地,由于吴鹏的到来,鞍山周围几个县直接被吴鹏收编了,连县官也被吴鹏收编了。辽阳海城地方官也不敢插手皇帝事务。
鞍山城东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叫于岭的地方,本来是一片原野,不过今天这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移民像一条小河一样,汇集着,吴鹏粗眼看来少说也有一万了,而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移民点而已。
“参见皇上!”这个移民点的负责人是见过吴鹏的,一见皇上来了,赶紧跑过来跑倒在地,虽然吴鹏已经禁止了这种参见方式,但底下人执行起来也需要时间。
“起来吧!你是于岭的负责人!”吴鹏问道。
“属下是新组建的民政部的干事,正是于岭的负责人!”
李恩富的动作很快,吴鹏一个月前交给他的任务,一个月内就组建了这民政部门。
“这里有多少移民,你们的工作方案是怎样的!”吴鹏又问道。
“具体数目还没有查清,正在登记呢!不过估计应该有一万多人。方案是这样的,首先建立食品发放站,这些人有饭吃管理起来也容易,接着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住所,这些就要靠移民们自己了,民政部门做的就是尽量多的提供用具,第三步就是分给他们土地,最终是要在这里建立一个移民村。”
“进行的怎么样!”吴鹏看着远处虽然人多,但却并不乱,也没有发生哄抢事件,当然主要原因就像那个干事说的一样,有饭吃管理起来也容易一些。
“有三百名士兵协助,食品发放站已经建立起来了,登记完的移民已经开始建设房子,这些移民都很团结,也很勤劳,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建了好几座房子了,只不过缺少建设用具,而且也缺少衣物,夜里还是很冷的……”
“这些确实是个问题,也是朕想的不周到呀!只是朕也没有想过一下子来了五六万移民,董亮这任务完成的不错,起码开头还是不错的!”吴鹏苦笑道。
“爹,来吃吧!”吴鹏把马交给侍卫,自己步行走在移民中间,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正端着一碗粥给一个老汉。
“三呀!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没排队吗?”老汉接过碗来问道。
“只排了一小会儿,那边又多了一个食品站,不像昨天那么挤了!”小伙子道。
“听说还会分给我们地种,是不是真的!”老汉又说道,不过吃饭的速度也是一流的,片刻半碗粥下肚了。
“真的!我都看到一些人已经去丈量土地了!只是我们人太多了,可能一时半会还轮不到我们……”
“爹,你看到那些兵了吗?就是那边的那些……”小伙子又一指远处的几个士兵。
“我早就看到了,这些兵和我们家乡那些兵可大不一样,开始我都不敢靠近他们,不过后来发现这些士兵是在帮我们的……,三儿,你是不是也想当兵了!”老汉看透了儿子的心思道。
“那边有一个告示,听人说是一个招兵的告示,报名就可以,每个月还有四两银子拿……我悄悄地问过了,这些兵都是见过皇上的……”小伙子看来是真想当兵。
“皇上,皇上也在这里,难道我们已经来到京城了,这附近也没有城呀……”老汉四处张望了一下。
“爹,这里不是京城,听他们说这里里叫于岭,皇帝在鞍山,离我们这里并不远,爹,你想想,给我们吃的还给我们地种,除了皇帝还有谁能对我们这么好……”
吴鹏听着心里有些感动,民众还是朴实的。
“回去告诉机械厂,看看能不能先造一批炊具和农具,食品发放不是长久之计,把粮食分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做比较好。”吴鹏对身后一侍卫道,这是他的习惯,这种事情他怕自己忘了,回去让侍卫再提醒一下。
“老丈你好,你们是哪里人呀!”吴鹏蹲下身子来到刚才那个吃饭的老汉前笑道。
老汉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吴鹏,知道这肯定是个当官的,起身就要下跪,吴鹏一把扶住了,“我只是想和你聊聊天,我们坐着说!”说着吴鹏也坐在了草席上。
“小人是安徽人”老头老老实实地回答。
“你们是怎么到这里的!”吴鹏很想知道董亮连同那五十名士兵是如何把这么多人运送过来的,又是怎么把这么多人召集起来的呢!
“去年家乡遭了灾,我们一路往南乞讨,前些天被一群官兵拦住,说带我们去一个能吃到饭的地方,之后我们就上了船,走了几天又下了船,然后就到了这里了!”
“官兵!”吴鹏愣了片刻又笑了,董亮果然挻机灵的,知道和当地官府合作!
“这位官爷,真的会分给我们土地种吗?”老头还是有些不放心,周围还有着不少的移民都看了过来。
“是的!只是这里人手不够,你们要有耐心等待!”吴鹏又道。
“那这土地就算我们的了!”老头又问道。
吴鹏摇摇头,“土地是国家的,你们只有种地的权利,我想等你们安顿好了还会签一个契约!”
“契约,跟地主签吗?”老头神色暗淡了不少。
“不是地主,以后在这片土地上不会再有地主了,大家以后耕作都是为自己而耕作!”吴鹏笑道。
“那以后有没有田租呢!”旁边另外一人问道。
“这个……”吴鹏挠挠脑袋,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好,有心不向农民收租,但现实问题摆在这里,也许现在不收租还行,但以后地方大了,需要建设的地方多了,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不收税财政只靠工业是绝对不行的,起码短时期内不行。
“田租当然还是要交的,不然那些官员吃什么,不过这个税应该很低!”吴鹏又道。
************************************
(感谢所有收藏与推荐的书友,同时再次呼唤收藏、推荐,新书不容易呀!谢谢了!)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二章 间谍初现
更新时间2011…11…22 13:35:13 字数:2947
“臣有负太后所托,臣有罪!”张之万终于在两个月后回到了北京,他在鞍山呆了一个多水的时间,这一时间内他很少去找吴鹏,只是在看,吴鹏也不限制他,在他看来,慈禧竟然已经留意到了自己,这些事情想藏是藏不住的。
“这不能怪你,皇帝不回来你也不能把他拉回来不是!说说你在盛京的见闻吧!”慈禧颇通人情地道。
“太后,皇上并不是在盛京,而是在鞍山!”张之万又道。
“鞍山,哀家倒是第一次听说,鞍山是个什么地方!”慈禧问道。
“鞍山在盛京之南约三百里,一年前还没有鞍山这个地方,据微臣探知,鞍山是皇上八个月前率一些兵士及在盛京迁出的移民建立起来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几万人的小镇了!”
“皇帝的洋务办的怎么样!”慈禧又问道。
“回太后,皇上建了数个工厂,有铅笔厂、橡胶厂、机械厂、卷烟厂、钢铁厂,这些是皇上托奴才给太后带回来的,皇上说这是给太后的献礼!”说着张之万把抱着的一个盒子给了李莲英,里面放着几盒烟,还有几支铅笔。
“见过皇帝训练的新军了吗?”慈禧摆弄着手里的烟与铅笔,嘴上问道。
“只见过几十人,似乎皇上并不想让臣见到!”
“你感觉皇上所练新军如何!”慈禧又问道,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具体战力如何臣实不知,但臣发现皇帝新军有几个特点。”
“说说看!”慈禧盯着张之万道。
“奴才只是偶尔见过几十人,单就那几十人而言,皇上治军非常严格,这些兵都能做到令行禁止;皇上的新军似乎都有一种……一种很狂热的精神状态,微臣从他们眼中看到一种很强的自信;微臣还看到了邹良率领的那一千护卫军,这一千护卫军并不属于新军,他们的性质相当于……相当于各府衙内的捕快。”张之万边斟酌着用词边慢慢地说道。
“也就是说邹良与皇帝之间还是有隔阂的,他并不是真正听命于皇帝!”慈禧一听那一千人并没有被吴鹏收编心中一喜,现在只有张之万一个大臣,慈禧也没什么顾忌。
“这个……”张之万尴尬地站着,不知说什么好,他很明白,现在邹良已经和吴鹏穿一条裤子了,但又不想让慈禧发怒。
“有话就说,哀家想听实话!”慈禧喝道。
“是!依微臣浅见,皇上不是不能收编邹良那一千人,皇上怕是看不上那一千人才……”张之万边说边偷眼看慈禧。
“看不上……看不上……”慈禧像是听了笑话一样,又觉得好笑又觉得心里堵的慌。
“照你这么说,皇上所练新军比我大清的兵士强了!”慈禧音调一变道。
“太后……皇上的新军也是我大清之兵呀!”张之万心里一惊,还以为慈禧有别的意思呢!立刻纠正道,虽然惧怕慈禧,但国家的份量占的更重一些。
“废话!”慈禧怒道“这还用你说!”
“是,微臣多嘴了,依臣之见,皇上所练之后或许就那几十人较为强一些……”张之万既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是,只好打起太极来。
“皇帝还做什么了!”
“皇上还开设了多所新式学堂,很多民人孩子已经入学了。”张之万想了想又道。
“这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这是谁给他出的主意!”慈禧自言自语道。
“微臣打听到,皇上身边有两个留美归来的学生,一个叫李恩富,另一个叫刘家照,另外皇上还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就是招收了大量的受过西式教育的人!”张之万又补充道。
“我说皇上怎么突然长了见识了,原来还真是有人撺掇呀……你先下去吧!记住这些话不要再对外人讲了!”慈禧想了想又道。
“皇上虽然有这两个人帮忙,但却绝非他们撺掇……”这些话张之万没说,也不敢说。
鞍山皇宫内
“皇上,在盛京建立了三所新式学堂,在鞍山及鞍山周围村镇建立了十几所学堂,基础教育前几年的老师还能找的到,但之后的高级老师人才缺乏呀!皇上要未雨绸缪。。。。”又一次月末领导人会议,刘家照在会上发言。
“是呀!人才难得!”吴鹏也是感叹,现在缺各方面的人才。
“现阶段财政状况也很不好,现在只是出项,没有进项,前一段时间买地,培训费、给工人发工资,给老外的薪水,加上移民费用,特别是移民,这些人虽然有地,但种子农具都是财政提供,而且他们起码要财政供养半年,短时间内并无产出,如此下支财政也吃不消!”李恩富现在兼任财政部长,这些天里钱花的很快,但工厂产出太少,而且开工的产品也是财政消费。
“银子问题相对要好办一些,过一段时间工厂就有进项了!”吴鹏自信地说道。
“现在最主要地还是人的问题,军队的扩编也存在困难,忙活了两个月,从周围村镇及移民中才招了一千多人,离皇上给的目标差距太大!而且军队实战训练也越来越难了,几百里之时的强盗都被各营分散剿灭了,没被剿灭的也逃跑了,再练兵恐怕要出盛京才行了!”高丰道。
“兵练的也差不多了,招兵慢没有关系,招来到主先缓一缓,不过宁缺毋滥,对于兵员要求绝不能降低!”吴鹏再次要求道。
“钢铁厂那边怎么样了!”吴鹏问道,炼钢厂是最后完工的,也是最让吴鹏放心不下的。
“已经调试完成了,正要请皇上参观第一炉铁水的出炉!”炼钢厂厂长道。
“建成后每年产能为多少?”吴鹏道
“回皇上,预计每年能产生铁一万吨、钢一千吨,二期工程完成后产能可扩大数倍!”
“一千吨钢……有点少了!”一千吨钢也就能铺三里长的一段铁路,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