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南海备忘录-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越野吉普车又开了一阵子,才到了一个院子附近。    
    毛泽东下了车,仔细望了望双清别墅的大门,然后大步走了进去。院子不小,夜色下,只见一个古色古香的六角凉亭,还有不少松柏自由自在地站在院子里。一股清风袭来,树枝摇摆,似是在欢迎新来的主人。    
    “这个院子不错呀,比我们在西柏坡的院子还大还漂亮。”毛泽东很高兴地说道。    
    双清别墅的院子确实不小,房子也很大。它是一排坐北朝南的平房,屋子里阳光充足,房子高大优美。从西头起,有卫生间、卧室、办公室,中间正厅是会客厅,能容纳20多人。从正厅往东走,还有办公室和会客厅,过了会客厅是小餐厅。小餐厅通过一个走廊和厨房相连。    
    这排房子中,除毛泽东使用的房间外,还有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储藏室和小厨房。    
    从此,毛泽东住在这里,一直到6月份进城。但是,毛泽东只是白天去中南海办公,夜里仍回双清别墅或玉泉山休息。    
    在双清别墅,毛泽东于4月4日发表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的重要文章。4月21日又在这里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我军解放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    
    在这振奋人心的时刻,毛泽东坐在双清别墅的六角亭下,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光辉诗篇,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所取得的这一决定性的胜利。    
    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还多次在双清别墅举行重要会议,研究讨论建国的方针大计。    
    毛泽东熟悉了双清别墅的环境,他在这里心情愉快地为新中国成立而忘我操劳着。他对双清别墅情有独钟,为此不愿离开,想长期在此居住。    
    但毕竟香山离城较远,且面积很大,再加上北平刚刚解放,社会还不是太稳定,出于对毛泽东的安全,出于今后工作的方便,劝说毛泽东进驻中南海的工作“艰难”地进行了。    
    毛泽东确实不愿搬住中南海,但由于众人三番五次地劝说,拗不过大家,最终走进了中南海。    
    在舒云的《开国纪事》中这样披露毛泽东搬入中南海居住的经过:    
    国庆大典以前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的劳动,中南海里里外外已经焕然一新,于是,北平市市长叶剑英打了一个报告,请党中央迁入中南海。    
    等了几天,没有动静,叶剑英专门跑到香山上的双清别墅催他的报告。    
    “我不搬,我不做皇帝。这个剑英真固执。”毛泽东等叶剑英走了,很严肃地对周恩来说。    
    “你还是应该听父母官的。”周恩来含笑而言。他同意叶剑英的意见但又不好直接说。    
    “我偏不听,这是原则问题。”    
    “剑英坚持你进中南海也是原则,这个地方连围墙也没有。”    
    “不谈不谈。”毛泽东打断了周恩来的话头。    
    “不谈就不谈。”周恩来明白毛泽东忌讳皇帝住过的地方。它是慈禧太后独揽国家大权的地方,也是光绪皇帝因变法维新被囚禁的地方。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占据这里为大总统府,并在这里筹划复辟称帝阴谋。    
    抗战后期,毛泽东特意号召全党看一看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讲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如何骄傲又如何失败的。毛泽东很喜欢这本书。    
    周恩来希望毛泽东搬进中南海,主要考虑安全,四周的红泥高墙是天然的屏障。    
    “毛泽东住进去,我们才好高枕无忧呵。”周恩来对坐在一边的朱德总司令说。    
    朱德表示赞同。    
    党中央终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搬迸了中南海。


第二部分 中南海新生第39节 怀仁堂一座西式宫殿

    怀仁堂,明清两代西苑的仪銮殿。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毁于一场意外之火。慈禧回京后,在仪銮殿的废墟重建了一座西式宫殿,取名佛照楼。清之后,民国初年改佛照楼为怀仁堂。    
    中南海怀仁堂是举世闻名的地方,毛泽东主席生前经常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接见全国各条战线的代表和英雄模范人物,会见外国来宾和朋友。如今,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依然在这里经常聚会商讨国家大事。    
    怀仁堂原是明清两代西苑的仪銮殿。光绪年间,仪銮殿成为慈禧的寝宫。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居住在紫禁城的养心殿,殿内悬挂着一个黄色的纱帘。它是晚清历史的见证。    
    清朝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当侵略者打到通县时,咸丰皇帝带上皇后慈安,贵妃慈禧和皇子载淳,逃避到承德。为了遮人耳目,咸丰皇帝还美其名日“木兰秋狝”,说是仿祖宗遗制,行围猎大典去。在承德不到一年,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连病带忧,死在避暑山庄的寝宫“烟波致爽”殿,咸丰帝临终遗诏,立6岁的皇子载淳为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在载淳亲政之前掌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处理一切政务。为了防止皇权旁落,咸丰帝将自己平常使用的“御赏”和“同道堂”两颗印章,分别交给皇后慈安和皇太子载淳,作为下达谕旨的信物。凡是下达谕旨,都要在开头文字上盖上“御赏”印,在结尾文字上盖上“同道堂”印。两印合符,方可生效。    
    按照咸丰帝的遗诏,皇太后、皇帝除负责铃印上述两印外,军政事务皆由辅政大臣处理,皇帝成年后才全面实行皇帝权力。但权欲熏心的慈禧,利用皇帝生母身份,又以皇帝年幼,将“同道堂”印章控制起来,代子铃印,以此争取了阅览大臣奏疏的权力。一向见风使舵的山东御史董元醇,见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并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辅政。对于这种公然违背先帝遗诏、希旨邀宠的行为,顾命八大臣决定予以严厉批评。他们拟写了切责董元醇的谕旨,请皇太后加盖印章。    
    慈禧太后见到这份谕旨后,非常恼火,拒不盖印。顾命八大臣见太后不在谕旨上盖印,使停止办公以示抗议。    
    慈禧太后怕急中生变,被迫盖印,但扳倒八大臣的决心也同时下定。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合,控制了北京局势,利用咸丰梓棺回京的机会,于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发动了政变,逼令载垣、端华自尽,将肃顺公开处死,其他辅政也全部撤职。十一月一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在养心殿东暖阁开始了“垂帘听政”。    
    因为西苑的仪銮殿是慈禧太后的第二居室,里面也有一套卷帘,作为备垂帘听政之用。因此,仪銮殿也有两卷殿之称。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掠夺西苑之后,侵略军头子瓦德西窃据了仪銮殿。不久,仪銮殿发生了一场大火,金碧辉煌的宫殿,烧成一片灰烬。《春冰室野乘》上载有《咏佛照楼》诗词一首:    
    无半灯摇紫电流,玲珑殿阁仿欧洲。    
    却因一炬西人火,化出繁华佛照楼。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慈禧回到北京,她决心要在仪銮殿的废墟上重造一组瑰丽的建筑,于是专门用于接见、宴请外国女宾之所的海晏堂开始动工兴建。    
    由于慈禧喜爱居住中国传统宫殿,所以,在建筑海晏堂的同时,在海晏堂的西北处,又为她兴建一座新的仪銮殿。仪銮殿耗银500万两,为一西式楼房,建成后,命名为佛照楼。    
    《德宗实录》记载:慈禧于是年十月二十六日重新驻仪銮殿,后来,每驻西苑都在仪銮殿起居,她的生日也在仪銮殿接受庆贺。    
    1911年后,佛照楼更名为怀仁堂。堂前陈列着一对景泰蓝石狮,东西对峙。南有长廊几十间。袁世凯曾在这里办公,接见外国使臣,接受百官元旦朝贺。    
    1914年,袁世凯还曾在怀仁堂宴请国会议员。徐世昌、黎元洪也在这里接受朝贺。曹锟曾把这里作为他的府眷住所。晚读轩主人对此作过形象的描写。他在一首诗中这样说:    
    十年紫陌逐芳尘,眼底风光日日新;    
    一曲霓裳天上乐,后宫闲煞白头人。


第二部分 中南海新生第40节 钟灵睁眼闭眼36小时

    新中国即将成立,怀仁堂定为政协会场。中南海布置科主任钟灵承担会场布置任务。他率领108将,忙了三天三夜。会场验收合格后,他一下子歪在桌子上,睡了整整36个小时。    
    中南海淤泥清除后,便开始了紧张的装修。    
    延安俱乐部主任钟灵随部队从西直门入城后,来到中南海,成了中南海俱乐部主任。    
    钟灵,山东济南人,1921年出生,1938年济南沦陷,他流亡到武汉、长沙等地,并于这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共产党地下组织派年仅17岁的他赴延安学习,他便于1938年进入延安“鲁艺”美术系攻读。    
    1938年,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委托“鲁艺”学院在延安城写些宣传标语,任务落到来延安学习的钟灵头上,他在延安城墙上,用小板刷写出“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的巨幅标语。他在写“工人”两字时,感到与相邻的“农民”(那时“农”字没有简化的“农”字,只有繁体的“農”字)两字相比,笔画太少,于是想到隶书的写法,便把“工人”两字写成“工”。    
    1940年,钟灵到延安的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工作。在他的同事中,有一位精通围棋的聂春荣,他就是后来中国棋圣聂卫平的父亲。于是钟灵这一学就变成了师出名门。无奈在那战争年代没有时间深入钻研,且钟灵爱好颇广,故棋艺长进不大。但他没有想到,后来却碰见两位大棋手与他对奕。这两位大棋手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是当时只有9岁的聂卫平。    
    钟灵与毛泽东对奕是在1946年。而在对奕的前4年,曾有这样一段小故事。    
    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整风时发表了著名的《反对党八股》的讲话,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毛泽东说:“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讲到这里,毛泽东环顾台下,说道:“早几年,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条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可是那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一竖,而是转了两个弯子,写成了‘工’字。人字呢?在右边一笔加了三撇,写成了‘人’字。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难得到解释。”    
    钟灵听完毛泽东讲话,脸红红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他书写的标语,便完全按照人们所熟悉的常用字,而再也不进行“艺术加工”了。    
    1946年,钟灵当上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俱乐部主任,常常去枣园为首长们举办周末舞会。一次,舞会正在进行之中,毛泽东看见桌上放着围棋模具,便问“你们谁会下围棋呀?”    
    钟灵见毛泽东指着围棋在问话,便走上前如实地说:“我刚刚开始学,棋艺不精。”    
    毛泽东笑着说:“无妨、无妨,切磋棋艺,友谊第一。来,小鬼,我们下一盘。”    
    钟灵没有想到,毛主席会和他对局,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毛泽东见此,又笑着说:“不要紧张嘛,你我都是同志,下棋是平等的对手嘛!”    
    钟灵自知自己的棋艺不行,便小声地对毛主席说:“我执黑先行,且让我两个子。”    
    毛泽东欣然应允,但钟灵还是输了。    
    在这之后,毛泽东就经常与钟灵下棋。一次,钟灵和毛主席下过两盘棋,下第三盘棋时,毛泽东笑着说:“钟灵、钟灵,此人很灵,我可要认真对待!”结果杀了钟灵一个“中盘负”。    
    还有一次,钟灵和毛主席下完棋,毛主席起身要走时,走来一位同志向毛主席问道:“主席,你知道和你下棋的小鬼是谁吗?”    
    毛主席说:“这小鬼不是俱乐部主任钟灵吗?”    
    那位同志说:“他是叫钟灵,但他也就是您在延安批评的延安城墙写标语的那位。”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问钟灵:“还那样写么?”    
    钟灵再一次不好意思地说道:“当然不敢再那样写,不但我不敢,连写隶书的书法家也不敢那样写了……”    
    毛泽东听后,摆摆手说:“那就不对了,篆书不是更难认么?还是要尊重传统的写法,我的批评不是说写法不对,而是不应该作宣传时用这种不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形式……”    
    转眼间,3年时光过去,钟灵以中南海俱乐部主任的身份来到中南海。不久,中南海布置科成立,28岁的钟灵担任科长。上任伊始,接手的第一个任务是绘制中南海详图,以便组织人力物力加紧修缮。    
    年轻而又精力旺盛的钟灵,把中南海的里里外外都跑遍了,绘制出一份中南海详图。周恩来看后,非常满意。    
    身为布置科科长的钟灵,有两名副手,一位是郭英副科长,另一位是李钊副科长。郭英以后当了香山饭店经理,李钊后来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周恩来在钟灵绘制的中南海详图上,在怀仁堂的位置用红笔圈了个圈,这是整个中南海建筑修缮的重点。    
    当时,北平城内没有合适的礼堂可以作为政协会场,只有这座怀仁堂了。不仅要翻修,还要改建扩建。    
    周恩来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钟灵。    
    此时,钟灵和两位副科长已将中南海布置科组建成,共计108个年轻人。有人戏称是梁山水泊一百单八将。其中有中南海留用的花匠,有解放区来的干部,有刚从地方招收的十几岁的女学生。    
    钟灵接到布置修缮怀仁堂的任务时,他刚忙完政协筹备会的布置工作。忙对于这位在延安就早已出名的四大忙人之一的钟灵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钟灵率众弟子,来到怀仁堂,对怀仁堂的结构仔仔细细地进行了“考察”。他们初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