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岁月匆匆-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滋甜蜜蜜的。姐姐选了一颗特大的,剥了皮,把它塞在我的嘴里,那甘甜的滋味,远远胜过荔枝的本味。留给我一生无穷的回味。
我们只在树上自寻开心,有时也摘几串扔进箩筐里。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一个小伙子来了,很快就摘满了一担。母亲来了,小伙子操起扁担,就上了路。我们紧追慢赶才回到鞋店。小伙子放下担子就走了,怎么留他,也不肯在店里吃午饭。
母亲说,白露节气的荔枝最甘甜,也最滋补。她端了一筐放在店门口,用一张矮凳垫着,使它更加显眼,以每斤二角四分出售。
我在姐姐家吃过午饭,在姐姐床上午休到下午两点多,抱着母亲给的十多斤荔枝回家,让舅父、舅母、表弟、表妹尝尝鲜。
父亲圆头宽脸,全身胖嘟嘟的,大热天赤膊上身,坐在店内一张特制的宽宽的高板凳上,眯缝着眼,满面笑容,就象是弥勒佛的亲兄弟。后屋的小孩颠来颠去地挑衅他,他都不会气恼。
母亲沉默寡言。她清早起来做好早餐,先到小桥头市场采购一天的菜、荤。回来吃了早饭,涮洗碗筷,接着就洗衣物。再下来就准备午餐……
母亲她是打心眼里喜欢我,嘴里却不明说。有一次她带我到三捷透去,回收外包加工的鞋面。虽然一布袋的鞋面并不重,我也扛得动。她却不让我插手,只让我跟在她的身边。到了下杭路,她放下口袋让我看着,跑去买两块饼和我分享。我们边吃边走,还是她扛的布袋。
有一个星期日,母亲又留我吃早餐。早餐后,她领我一起上小桥市场,回来后,给了我两元钱。我再三推辞她都不依。我一回到家,就将钱交给舅母。舅母说:
“既然是会母给你的,你就留着吧!”
后来我用这些钱,到大桥头新华书店,购买一角钱一期的《时事手册》和几分钱一份的《活页文选》。
寒假前的总复习,在姐姐家的阳台上。正好母亲去乡下走亲戚,父亲在楼下看店,这楼上的世界就属于我们的了。
那一天,姐姐说肚子痛,用拳头顶住腹部,挨下阳台,艰难地在床上躺下。我紧随其后来到她的床边,问她需要什么。她说要喝水,我总算有了帮助她的机会。我打来了开水,捣动凉了递给她,扶她起来喝了水。她再次躺下,紧紧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忍着痛,不吱声,也许这样能减轻她的痛苦,那怕再痛,我也心甘情愿。
在我的眼里,姐姐无疑是一尊女神。当我忍不住要说粗话的时候,她只要一瞪眼,我那半截话就会缩回去。
姐姐值得我佩服的地方很多。她的一颦一笑,我都看着顺眼。她还会做树叶书签,会用樟树的果实制作绒球,还会用钩针勾织装樟瑙丸的小网袋。
姐姐总喜欢打扮我。她会用小梳子整理我的分头,并抽下她头上的发夹,卡住我眉前的长发。我们到倪碧筠家去,姐姐拾起落在地上的白玉兰,插两朵在我胸前的口袋上。
西河的夏令营,买柴、买菜,借行军锅、淘米、做饭,全是大同学在操劳。菊英姐姐就领着我们小同学,做各种游戏。我们在河滩上堆沙堆,建小屋、挖坑道、筑碉堡……,在水里打水仗,摸蚬子。姐姐还领我们到村子里访贫问苦。
西河边上有一处林子,姐姐领我们在林子里打游击。
林子中间,有一处常青蒺篱围成的花圃。花圃里种满一畦畦的茉莉花。幽香随着清风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姐姐领着我去推开竹篱门,走进守园人的屋子。她说这园子是她的一个亲戚看管的,随口就喊大姨什么的。姐姐的亲戚出来了,给我们沏了茉莉花茶。我们一边喝茶,一边闲扯。姐姐出去一会儿,就捧回一大捧茉莉花来。她向亲戚要了针线,把它们穿起来,做成一串花的项链。姐姐把我拉到身边,将项链套在我的脖子上,一双巧手摆弄着我的双肩,左右端详,象摆弄她的洋娃娃一样。
姐姐是个好姐姐。她的温馨,她的关爱,她的美丽,及她的欢声笑语,都让我终生难以忘怀。在我此后的顺境、逆境中,时常伴随在我的甜蜜的梦中,给我留下深深的怀念,留下绵绵的回忆。
我思念家乡的西河,
在洪山脚下流淌着,
你清粼粼的水波。
你淘尽了,我们
多少艰辛、多少苦难,
多少坎坷、多少折磨……
在你悠长悠长的岁月里,
它只不过
是一些小小的、小小的旋涡。
我思念家乡的西河,
在魂系梦萦里徜徉着,
我欢快赤裸的双脚。
从茉莉花丛里沁出了
多少馨香、多少温情,
多少憧憬、多少向往……
在你悠长悠长的岁月里,
如点点繁星
在你博大的胸怀里闪烁。
8
市政府要在北门修建登云水库。寒假其间,学校得到三百个义务工名额,发动同学们报名。我也报了名。在审核资格的时候,我即将被淘汰,因为我年纪太小,还不足十四岁,不能参加体力劳动。我通过姐姐据理力争。我说我年纪虽小,可天天在菜园里劳动,能挑能扛。最后还是让我参加了。
出发的那一天,在大操场集合队伍,三百名中我排在最后,也是个子最小的一个。但我并不气馁。我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紧紧地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后面,和着他们的歌声,唱起《勘探队员之歌》:
是那山谷的风
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林中的鸟
为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怀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
这首歌在此时此刻虽然有些文不对题,但毕竟充满着朝气。队伍踏着矫健的步伐,伴随着歌声,一直开进北门外的登云村。在工程指挥部统一安排下,同学们分成几拨,分别住在登云小学、较大的民房和祠堂里。我们就住在祠堂进门的左边厢房里。看见大同学在煤油灯下写写划划,我逼着他们告诉我,他们在写什么。原来他们是在写入团志愿书。我要他们告诉我怎么写,自己也学着写。在完成我们的任务之后;我将志愿书交给姐姐(她已经是团员);由姐姐转交团支部。当时我们初二甲班入团的多,单独成立一个团支部。
年岁大的都入团了,少先队员相对减少,我被推选为中队委员。
1956年10月15日,新一批团员张榜公布,我的名字也在其中。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团委书记叶茂春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具风格的团课。他以高云览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为蓝本,厦门地下党吴七等同志组织秘密劫狱的故事为主线,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不拘谨于讲台,而是在舞台前来回走动,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将故事演绎得活泼生动、扣人心弦。
10月31日,新团员在礼堂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从此,我成为一个正式的青年团员,加入迎接团改名的行列,完成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光荣使命,自然脱去红领巾,解除了少年先锋队中队委员的职务。
三年的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初中毕业了。全班同学在工人文化宫的文艺楼前合影拍照。初中生活到此结束。
报考高中时,我想尽早参加工作,独立生活,就去报考福州师范学校。也是机遇不凑巧,这一年各种中专停招新生,大家都集中去师范学校,结果许多考生都落榜、转录他校。我也被福州四中高中部录取。
和我一起录取福州四中的还不少,具体是多少,我不清楚。只知道菊英姐姐在高一⑶班,我在高一⑷班。我的教室在楼梯口,姐姐在我的隔壁。
也许是长大了,也许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我和姐姐之间,那种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的心情不复存在了。上学、放学,姐姐不再需要经过我家门口。虽然姐姐就在隔壁,上下课也不好意思打招呼。我也不再到姐姐家去做作业了。每天菜园子里都有新鲜蔬菜出售,都有现金收入,生活比过去有所改善,家里也点起了电灯。
我和菊英姐姐的金兰姐弟之情,似乎到此结束了。以后的许多年,都没有再见面。但我总是在心里,时时缅怀那一段清纯的情结。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六章《初入人世》。
第六章初入人世
    进入高中后,反右派斗争开始。胡振铎不知所以,辍学务工。
他进入福州纸厂,先在机械制浆车间的调木工段。大炼钢铁开始,每天做工十二小时。大锅饭带来大浪费,接着是浮夸风等造成的经济困难。交友不慎,使他陷入囹圄六个月(虽然1986年改判无罪,但所造成命运的多舛,却无法改变)释放后在街道学做泥水杂工。1962年修建国防公路,参加台江三中队,在永太、闽清等地段筑路。1963年9月,自闽清完工回家,大病九天,无医得愈。
1963年10月,沙县国营农场来福州招工,胡振铎毅然离家。
1
还在初中的时候,贾端生就邀我去工人文化宫。我们特别喜欢去图书馆。由于去的次数多了,与管理员萨仿鹿伯伯和张步良叔叔就成了好朋友。他们允许我们进入库区,随意选看自己喜欢的书。因为张叔叔那边都是技术、工艺类图书,萨伯伯这边都是文史地、艺术类图书,所以我们两个都在萨伯伯这边帮忙。
他们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张叔叔擅长各种美术字体,馆内的新书宣传、时事宣传栏等,都又他担当;萨伯伯擅长毛笔正楷,一些濒危的古籍,则由他修缮。我跟在萨伯伯身边,有时也帮他抄写,那工作是需要十分的耐心的,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进了高中以后,不再去姐姐家了,更多的课余时间都在文化宫。文化宫的文艺馆、第一礼堂(电影院)、第二礼堂(剧院)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都有象我们这样不需报酬的义务工。后来为了加强管理,将我们召集一起(有二三十人)开了个会,宣布我们为正式的义务服务员,发给我们一面胸徽。并定下我们的义务和权利。就是:在群众入园活动的高峰期,要忠于职守,积极帮助正式员工做好接待和疏散工作;高峰期过后,有权进入各娱乐场所,免费借阅图书、观看电影、戏剧及参加其他文娱活动。
1958年,是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特殊年代。各行各业都能突发奇想地大放“卫星”。
“卫星”代表着一种创举,实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事件。苏联可以发射人造卫星,我们为什么不能放“钢铁卫星”、“水稻卫星”、“红薯卫星”呢!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在平均亩产三四百斤水稻的地里,创出了亩产二万一千多斤的奇迹……。钢铁的产量,也要在一年之内创造历史新水平,赶超英国、美国。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五年计划看三年,
三年之计看头年,
我们赶超英国
用不了十五年。
十五年,十五年,
嘿,嘿,十五年!
伴随这些豪情壮志的,是文化艺术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及亚非拉美国家的许多电影,被介绍进来;几乎所有的地方剧种,都被搬上了银幕。还有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游园活动,民间文艺也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这段时间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文艺素养。我几乎每个星期,能看上七八片电影,二三场地方戏、话剧、歌剧等。
我突发奇想,就是在大表妹上学、奶奶外出的时候,将自己关在奶奶的前屋,用三五天的时间,改编一个电影文学剧本。梦想有朝一日突然成名成家。当然得到的是退稿和客气的退稿信了。
2
舅母多年没有生育,竟然又怀孕了。农历二月十七日,小表妹诞生了。接生员要填写出生证明,问刚刚下班回来的舅父。他也不问问是男是女,一口气说了三个“建国,建国,建国”。到了满月,要去洋中派出所申报户口,拿着出生证明,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奶奶去请了算命的先生来,请她定时改名。我站在一旁,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
“姐姐不是叫建昇吗?那就给妹妹起名叫建清吧!清明节生人,女孩子嘛,清清秀秀的,多疼人哪!”
算命先生装模作样地掐起指头,子、丑、寅、卯地折腾一番,说:“嗯,这个名字好,就叫建清吧!”算命先生收了资费走了。其实,一个孩子的命名,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为什么一定要白白送钱给那不相干的人呢?
小表妹出生,舅母特别疼爱,只要有空,就把她背在背上。后来一直背到八九岁。我从此也多了一项任务,就是要抱抱小表妹。
刚刚进入高中,时逢学生会改选。不知怎么的,全校2300个学生,竟有1800多人投我的票。我以高票当选。学生会召开全体成员会议时,我被推选负责墙报、黑板报的工作。
反右派斗争蔓延到学校里来,教师自然首当其冲。特别是从教多年的资深的教员。学校发动学生写大字报。我们不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弄得学习不能正常进行。听说福八中的一位老师自杀了,吊死在音乐教室里。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我也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
暑假期间,我们到东门外农村参加了夏收夏种,晚上就住宿在第十中学的教室里。白天到水田里学拔秧、捆秧。早上九、十点钟,新早米稀饭送到田头,就的是橙黄色的萝卜干,十分可口。倒使我羡慕起农民来了。我觉得,这美味城里人不容易享受得到。
中午,我们在村口大榕树的阴凉下休息,由我负责读几段报纸新闻。
寒假去凤凰岭开荒。我没去。
我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舅父巴不得我早日辍学,做工挣钱,就将我带到福州造纸厂去。福州造纸厂我是熟门熟路,除了到机械制浆车间挑柴片外,暑假里也到这里打过零工,就是捣水泥磨石。一个暑期能干十来个工,每工一元二角。
我终于自动退学,到纸厂机浆车间调木工段,当一名临时工。
调木工段有个大大的水坞,山区采购来的松木,从水路扎排运送到这里贮藏着。水中贮藏有两大好处:一是有备无患,能保证正常开工;二是经过浸泡的松原木,表面的树皮脱落,内层的真皮也容易去除。原木一般四米至四米二长。调木工段就是对它进行初步加工。先将原木经曳木机,从十几米底下的水坞拖上来,到电锯口下,下锯成60厘米左右的木段,经凹槽形的皮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