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国的敌人-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什不断强调着关于美国的反恐立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军事实力的重要,及其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显然,美国已经把军事实力的概念升华了,用世界和平来为其撑腰。欧洲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国际秩序就这么被美国毁于一旦,于是在焦虑之后不忘提醒美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联合国。可惜美国并不买账,仍旧是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给恐怖主义划分范围,那些被列入〃邪恶轴心〃的国家是不是真的那么邪恶,全在美国的一念之间。欧洲知道,这些国家都是美国利益的绊脚石,不除不快,但自己没必要跟这些国家过不去。于是,欧盟公开表示,不会与〃邪恶轴心〃国家断绝关系,反而会在某些方面加大来往密度。
欧洲的善意提醒基本上成了美国的耳旁风,美国如此紧张地在全球展开反恐号召,无非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从〃邪恶轴心〃名单上的国家就不难看出,美国对付的是中东,这个最混乱,最不好掌握,但却蕴藏着巨大财富的地区。美国已经通过以色列的成立来告诫世界,中东事宜他是管定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成了中东地区战争的导火索,也成了恐怖活动的高发地带。在欧洲眼里,美国对以色列的溺爱,严重影响了整个中东安全,激化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美国对以色列的义无反顾,对巴勒斯坦的不闻不问,与欧洲的中东措施大相径庭。美国不承认阿拉法特的领导地位,欧洲却予以肯定,而且还与巴勒斯坦有来有往。
第152节:欧盟欧洲是欧洲人的(9)
美国当然不满意欧洲无视其〃邪恶轴心〃的规定,于是便对欧洲展开了口诛笔伐,口口声声称欧洲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平主义者,对那些恐怖主义国家的友好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欧洲的回应是,欧洲并不奢望在给予阿富汗、苏丹援助之后,那里的恐怖主义就能消失,但必须承认,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以暴制暴都是恐怖主义滋长的温床。
遗憾的是,美国同欧洲一样执拗于自己的世界观,而且是竭力在全球推销自己的世界观。欧洲的提醒也好,警告也罢,丝毫影响不到美国的行为作风。即使是在被欧洲冠以〃世界恶霸〃的称号时,美国都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的行为准则出了问题。从〃9·11〃之后,欧美关系正式走入了一个低谷,思想意识上的背离,恐怕是多久都难以弥合的。
三 理解不了的美国式〃民主〃
欧美之间的分歧让很多人无法接受,虽然在大洋两岸,但是一直以来都被以〃欧美〃统称。在多数人看来,欧美一直都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之间在文化和政治制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理由支撑着他们相信欧美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都只是暂时现象。
没错,欧美一直以来都被亚洲以及东欧国家称为西方国家,这种政治意义上的划分,本身就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类似英美这些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较完整的国家,在某种意义上组成了一个政治圈子。然而,这个看起来固若金汤的圈子,四周却布满了裂纹。就像是西方国家领导们经常提到的民主和自由,这两个名词被他们奉为金科玉律,用来为自己的行为做标榜。然而,从欧洲选择了同情第三世界国家那刻起,它就不再存在于美国民主政体国家的名单内。对于民主,欧美各执一词,都在指责对方已经脱离了民主轨道,正走向黑暗的深渊。
所谓的民主,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装饰与借口,是挡在强权国家夺取利益的前面,让一切不应该的对外干涉看起来足够合情合理罢了。利益,是美国选择敌友的唯一标准,不管这个国家是不是真的在实行民主,只要有利益需要,美国都可以竭尽全力与其修好。于是,在美国意识下,昔日的盟友也可以是拔刀相见的仇敌,往时的敌人也可以是温情脉脉的朋友。过去的苏联,如今的俄罗斯就是美国利益需要转变的一个重要见证,美国总统在访问俄罗斯时所受到的热情欢迎就足以证明这点。
更直接点说,在美国眼里,此时此刻的伙伴才能算得上是民主国家。所以,以色列变成了中东唯一的民主国家,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苏丹、阿富汗统统都是十恶不赦的恐怖主义国家。
以色列也跟着美国屁股走,也用民主来为自己的侵略行为作掩饰。按照以色列总理沙龙的话说,巴以冲突就是一场文明与邪恶的较量,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打击就如同当年美国入侵阿富汗一样正义凛然。
中东和平,在21世纪彻底变成了一个让全世界头痛不已的问题。以色列就像是一个翻版的美国,在中东耀武扬威。谁都不能否认,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这个民族遭遇到了太多的不公正待遇,13世纪的时候就被赶出了家园,被迫四处流浪;二战时遭遇了希特勒血腥的民族大屠杀,这些苦难都只有一个原因,犹太人没有依靠。当以色列建国之后,为所有流浪的犹太人找到了归宿,这份来之不易的珍惜伴随着强大的复仇情绪迅速爆发。从情感上来讲,以色列的行为在情理之中。然而,就国际环境来看,以色列的报复却拖累了世界和平的进程。
当以色列高喊着〃民主〃〃自由〃的口号寻求国际支持的时候,美国毫不吝啬地给了以色列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份支持让以色列如虎添翼,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然而,欧洲无法看着中东出现第二个美国,于是便唇枪舌剑一起对准了以色列。
美国一看欧洲亮明了底牌,便也抖擞了精神开始跟欧洲打起口水战来。就这样,双方捧着各自的民主与自由,唱起对台戏。2002年4月,美国出人意料地给了欧洲重重一锤,打的欧洲眼冒金星。华盛顿大声疾呼,要求以色列看管好1967年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不要轻易放弃。
第153节:欧盟欧洲是欧洲人的(10)
为了领土问题,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多次交手。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戈兰高地。其中,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是从巴勒斯坦那夺来的,戈兰高地原先则是叙利亚的领土。这些领土被以色列一直强行占有,联合国多次出面要求以色列撤军,都无济于事。以色列从一开始躲在美国的身后羞涩地看着这个世界,到如今叱咤中东,可以独当一面,美国绝对功不可没。虽然支持,但美国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过于激烈的言辞。而且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巴以冲突一度得到了解决,可是到了布什时期,矛盾再次激化。尽管如此,布什也从来没有否定过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属于巴勒斯坦这个事实。
然而,2002年4月的那声疾呼让世界为之一颤。发表此言论的人是美国众议院共和党的二把手汤姆·迪雷,一个彻头彻尾的亲以色列者。在他的世界观里,巴勒斯坦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有地位的,恐怕也只有以色列了。
从犹太复国主义出现,犹太人就有了精神依托,大多数犹太人致力于这种精神的发扬和传承。人们都说犹太人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这个民族在苦难中坚定起来,因此变得无畏。他们忍受过不公、歧视、迫害、掠夺、残杀,在沧桑之后面对那些指责也淡定了起来。当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被占领之后,犹太人就从未想过会双手奉还。他们称这两个地区是〃上帝认可〃的,自古以来就是犹太人的,他们只是拿回,而不是抢夺。到如今,它已经变成了蔑视巴勒斯坦人权的一种罪恶。近几年,连以色列政府都不敢公开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原本就是犹太人的这种说法,没想到,再次提起的却是一个美国人。
美国帮助犹太人说了不敢说的话,给足了以色列底气。可与此同时,中东的和平进程也由此然停止,无法前行。这种意识,换来的将是更加残酷的暴力和源源不断的死难。将会有更多无辜的生命成为这种意识的卫道者,给历史留下挥之不去的悲哀。
也许汤姆·迪雷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有多么支持以色列,也许那些为迪雷喝彩的人可以通过这次机会来宣泄自己的大国情怀。但是他们忘记了,这种思想在全世界被孤立着。不过,美国向来是要把一件不占理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民主〃和〃自由〃再一次成为美利坚的保护伞。
迪雷将矛头指向了欧洲那些盟友,他责备盟友们背弃了对自由和民主的责任,抛弃了对民主和自由的维护。迪雷认为欧洲对以色列的制裁,是本末倒置,不分黑白,漠视以色列曾经受过的苦难,是欧洲的耻辱。
不管美国是在为以色列的前仇旧恨打抱不平也好,还是旨在打击欧洲从而实现本国利益也罢,迪雷的这番颠覆性的言论是在预示着接连不断的冲突与战争危机。
至此,巴以冲突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自杀性爆炸不断在两国发生。沙龙政府殚精竭虑打击巴勒斯坦,伤亡数字直线上升,什么文明,什么自由,什么民主,都在无数鲜血中化为虚有。人们听到的是孩子与妇女的痛哭声,看到的是尸横遍野。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男子被以色列当作恐怖分子带走,这些人的下场可想而知。巴勒斯坦的权力机构瞬间崩塌,无数的坦克、装甲车围在阿拉法特所在的总部。一顿疯狂扫射之后,以色列军队竟然动用了推土机,将阿拉法特总部周围的建筑能铲的就铲,能推的就推。阿拉法特同他的几名助手一直在一栋孤零零的建筑里待了十多天。
阿拉法特的坚定感动了国际社会,那些利剑般犀利的谴责飞进了以色列,多少人对沙龙政府嗤之以鼻。联合国频频下决议,让以色列撤军。欧盟国家也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游行,甚至有人烧毁了当地的犹太教堂,犹太人再次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以色列的暴行连累了这个民族,如果说二战时期人们对犹太人报以更多的是怜悯的话,那么在此次之后,怜悯就变成了愤恨。
美国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它并不在乎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做出怎样的评价,也不在乎欧洲是否在这个问题上加深了对美国的看法,只要符合它的游戏规则,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第154节:欧盟欧洲是欧洲人的(11)
然而,犹太人的复仇情绪依然没有得到充足的宣泄,在践踏巴勒斯坦人权的同时,还在掀起更大的风波。
2002年5月,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在即,美国最大的犹太人组织,〃美国犹太人大会〃在报纸上刊登抵制电影节的广告,号召美国电影界集体参与抵制。这个广告一经刊登就在演艺界引起了一阵骚动。〃美国犹太人大会〃细数着法国如何欺凌犹太人,烧毁犹太人教堂和学校,掘毁犹太人墓地,对犹太人言语轻薄。
〃美国犹太人大会〃成功地将一次演艺圈的盛事与政治扯上了关系,这个组织成立于1918年,创建者是当时著名的犹太教领袖怀斯和法官布兰戴斯等人。这个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反犹太主义,发展至今已经不单纯是个民间组织,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成员一度多达500万名,遍布世界各地。〃美国犹太人大会〃倡导的是复兴犹太教、捍卫犹太人利益,是以色列最忠实的支持者,也是联系美以关系的重要纽带。
幸运的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将娱乐同政治挂钩,演艺界的人更执着地认为他们应该远离政治。因此,〃美国犹太人大会〃的抵制并没有起到他们理想中的效果,很多人选择了冷静。如今毕竟不能等同于过去,二战时期,为了对希特勒蔑视人权的行为表示抗议,大家是抵制过德国奥运会,但如今的法国是个民主国家,这种抵制毫无意义。就连犹太裔导演伍迪·艾伦都认为这种抵制实在是无理取闹,依然携带夫人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在他看来法国并没有反犹太,法国犹太人生活得十分安乐。
不得不承认,在法国内部是有一股反犹太的势力,但那并不足以构成一种威胁。大多数法国人能理性地看犹太民族对本国作出的贡献,也能较为客观、公正地对待法国犹太裔。相比二战时期,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民族性毁灭,法国那一小撮反犹势力根本不值一提。正如法国犹太裔导演兰茨曼所说,如果将法国近几年出现的反犹现象与二战时期的屠杀相提并论的话,那么就是对在纳粹集中营中犹太受害者的亵渎。犹太人的愤怒恐怕会一直传承下去,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倘若犹太人不懂得如何融进这个世界,而是一味地以报复心态示人,很快就会遭到淘汰。
的确,无论是政界、艺术界、科学界、文学界、思想界,到处都有犹太人的影子。人们提到犹太人就会想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共产主义领袖马克思、美国著名国务卿基辛格、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鳄索罗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及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这些成果让犹太人戴上了智慧民族的帽子,也正是因为优秀而招致嫉妒和反感。而在当今,美国变成了这个民族最大的保护者和支持者,文艺界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站在犹太人立场的影片,最早的《最后一班地铁》、近现代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罗巴图贝尼尼的《快乐的传说》以及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美国给了犹太人一个厚实的肩膀,每当有一些反犹太的言论或是行为,反正是一点风吹草动,美国犹太人都会抱以极大的热情来与之抵抗。对犹太人的支持几乎成为美国政界一种必备品质,如果想在政界走得长远就必须对犹太人做点表示。
从〃美国犹太人大会〃的此次抵制也不难看出,美国对犹太人的尊重基本上变成了放纵。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攻击其他国家,可以肆无忌惮地谴责某个国家对他们做得不够好。而美国国内,在舆论引导下,几乎没人认为犹太复国主义有什么问题,美国人对犹太人的同情依然停滞在二战时期。
当然,这些同情对美国来说都具有利用价值,犹太人身上有他们需要的智慧和财富。在文艺界,依然具有浓重的利益取向。很多评论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