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隆美尔传-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报中,希特勒还获悉进攻的代号是“ 霸王行动计
划”。
3 月20 日下午,在巴伐利亚召开了西线所有海、
陆高级将领参加的会议。此时的希特勒已成了一个身
躯伛偻的老头。但他的智力并未减退,他发表了一个
钟头的演说。隆美尔在日记中称赞希特勒的演讲“出
人意料地清晰明快,而且那样镇静自如”。 他依然崇
拜着这位独裁者。希特勒再次断言盟军将进攻诺曼底
和布列诺尼。
隆美尔对打败盟军的行动仍然信心十足。但他仍
把眼睛盯在第15 集团军的防区,而没有将诺曼底视
为最危险的地段。5 月9 日,他动身前往诺曼底,注
意到敌人空中活动比第15 集团军防区要少得多,这
更增加了他的怀疑。实际上,直到盟军在诺曼底发起
进攻后,隆美尔还以为那不过是虚张声势,目的是把
德军从加莱海峡吸引过来,以便在那里发动一次真正
的进攻。
1944 年4 月中旬,经过几星期的干燥天气后,
雨水来到了法国。隆美尔站在城堡内卧室的窗前,思
忖着他还剩下几个星期可以做好准备,以迎接他一生
中最大的一次战役。整个德国都托付给他了,希特勒
曾对他这样说。
15 日晚些时候,一辆军用轿车驶过高大的铁门,
在大门口嘎然停下,一位陌生的军官钻出车来,走进
雨中,此人是斯派达尔中将,隆美尔的新任参谋长。
斯派达尔46 岁,他也是斯瓦比亚人,比隆美尔小6
岁。他长得非常严肃,戴着眼镜,并曾获得过很高的
历史学位,举止落落大方。他有着学究式的派头,深
谋远虑,喜欢美学和音乐。
隆美尔对新任参谋长非常满意,他曾写信给露西
说 :“他给人的印象很好,富有朝气,我想我跟他会
合得来的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1944 年4 月的
斯派达尔是一位肩负一项秘密使命的将军。斯大林格
勒战役后,他便参加了反希特勒的密谋。他是受总参
谋部反希特勒分子的委派来引导隆美尔参加他们这个
团体的。
在他们合作的短短几个月里,斯派达尔显然从智
力上控制了隆美尔。隆美尔对他还有几分敬畏。他以
其冷漠无情和镇定自若在指挥部里出了名。一位名叫
兰格的指挥参谋曾在信中描述了1944 年6 月18
日的一件事 :“我在餐厅休息室里大开着收音机,欣
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房门砰地一声打开,隆美尔进
来要我关掉’那可怕的吵闹声‘。我关掉收音机,但却
从斯派达尔房间里传来了同样的音乐,而且声音要
大得多。隆美尔耸耸肩回到书房里去了 。”
斯派达尔还经常向隆美尔灌输失败主义情绪,自
从他来后,隆美尔的调子就变了 :“将来历史学家会
怎样评论这些撤退?对于我,历史将会作出什么样的
裁决?假如我在这里取得胜利,谁都会说,一切全是
光荣——正像他们大肆赞赏我构筑的防御工事和设置
的滩头障碍物那样。倘若我在这里失败了,那么所有
的人都会因此而责备我 。”
1944 年初,盟军在选择登陆地点上则进行了
反复磋商和比较。当时可供选择的登陆地点有4 个:
1。塞纳河口东北面的加莱海峡沿岸;2。诺曼底;3。
布列塔尼;4。比斯开湾。 后两个地点因为离盟军进
攻基地较远,因此进攻时要冒很大风险,而被盟军司
令部放弃。在加莱海岸登陆虽然可以迅速占领法国东
北部、比利时南部和德国南部等经济中心,直接摧毁
德军事经济力量,且距离较近,但盟军知道德军一定
在此设有重兵,如果选择在此登陆,将失去战略上的
突然性。最后盟军把登陆地带选在了诺曼底,在此登
陆可以在最短时间,运输最大数量的兵力和武器,且
德军不易估计,具有战略上的突然性。
为了达到在诺曼底登陆的计划,盟军司令部采取
了一系列迷惑德军的措施。 其蒙骗计划代号为“ 坚
毅”。 在紧靠法国北部的多佛尔地区进行军事演习和
假集结,发出大电讯,此外还利用两面间谍和中立国
家的电台提供和散发大量假情报。这使隆美尔对盟军
在加莱海峡登陆信以为真,再加上他的内部反纳粹分
子的活动,使隆美尔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是准确无
误的,因此,对以后希特勒等的再三提醒都没有引起
足够重视。
1944 年5 月,隆美尔曾获特工人员报告,说
盟军进攻定在5 月的头一星期或第三星期。这的确是
盟军原定的时间,但后来推迟了。5 月份平静地过去
了。进入6 月份隆美尔查看了日相和潮汐表,发现6
月20 日以后才会有适于进攻的潮汐。6 月4 日,隆
美尔放心地告假回德国了。
6 月6 日是露西的生日。一大早隆美尔就起了床。
他的赫林根别墅里摆满了鲜花,最鲜艳夺目的一束自
然是隆美尔送给露西的,客厅里的桌子上放着各种各
样的礼品。隆美尔身穿一件红颜色的条花睡衣,趿着
拖鞋,心满意足地摆弄着那些礼物。大约10 点钟,
门外有人敲门,女仆走进屋告诉他有电话找他。隆美
尔走进吸烟室里接起了电话。话筒里传来了斯派达尔
的声音:敌人的进攻已经开始。隆美尔顿时脸上没了
血色,一时竟无以对答,停了片刻才说 :“我马上就
回去 !”其实,如果隆美尔早1 小时收听敌军广播,
他就会听到盟军正式宣布的重要新闻 :“在艾森豪威
尔将军的指挥下,由强大空军指挥的盟军海陆军部队,
于今天早晨在法国海岸开始登陆 。”继阿拉曼之后,
这是隆美尔第二次为时过晚地去挽回一次战役。
1944 年6 月5 日,盟军6483 艘宠大进攻
舰队离开英海岸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而又悄悄地向诺
曼底驶来,从而揭开了二战史中的重要一幕,英美开
始了第二战场的开辟。这次行动是史无前例的一次行
动。照理,在侦察机、无线电、雷达和间谍战的时代,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德军提前10 小时知道是不成问
题的,但德军却宣称海浪太大,全部躲进了军港,直
到6 月6 日凌晨,首批英军开了火,他们才如梦初醒。
德国对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难道没有丝毫察觉
吗?当然不是。在法国一些重要的地下组织里,就有
德国的间谍人员。这些人对法国地下组织与盟国之间
的联系密码了如指掌,德国的许多无线电监听台对此
进行监听。密码用语中有两行凡雷思《秋之声》中通
俗易懂的诗句,其中一句是:秋声瑟瑟,提琴长吟”
——表示进攻将在两星期内开始;第二句“凄声切切,
刺伤我心”——作为进攻开始前48 小时的进一步通
知。6 月1 日,德反间谍间头目莱尔上校的监听人员
冲进他的办公室,报告他们截获了英国广播公司发给
法国地下组织数量多得异乎寻常的第一组密码电讯,接
到密码电文的那些地下组织都置在布列诺尼,诺曼
底和横跨德军补给线的利勒——亚眠地区。这表明盟
军将在两星期内进攻。莱尔不敢怠慢,立刻报告了伦
斯德和柏林的秘密警察。秘密警察报告了德国统帅部。
6 月2 日,最高统帅部将这一异乎寻常的情报传送给
总参驻西线“外国部队”的专家们,该机构肩负着情
报工作事项并把消息转达给下属各部队的职责,但该
机构负责人是反纳粹机构负责人,所以什么事也没做。
就德国人来说,6 月5 日这一天是在平静中度过
的。英美继续着多个星期以来的空袭,这一天看来也
不比以往更加猛烈。这天上午,斯派达尔还邀请了巴
黎的反纳粹分子集会。夜10 点,隆美尔的情报官斯
道布华塞从作战部长坦贝尔霍夫办公案上打来电话。
告诉斯派达尔第15 集团军情报部门已收到第二组密
语。毫无疑问,这意味着6 月6 日盟军将会发动进攻。
于是,斯派达尔面临着应该不应该把诺曼底的第7 军
团处于战备状态的问题?
斯派达尔放下电话。他恢复了冷静的神情,他让
斯道布华塞向伦斯德司令部征求意见,伦斯德一位副
官很快答复,请他们定夺。因此,斯派达尔没有将第
7 军团处于戒备状态。
6 月6 日凌晨1 时,斯派达尔和他的参谋人员大
多上床睡觉。第7 军团好梦正酣,而隆美尔此刻正在
900 多公里以外的赫林根。就在这时,英军进攻部
队的6 名士兵第一批被空投到瑟堡半岛上。他们四周
空投数以百计的稻草人,旨在使德军认为这是一次假
进攻。随后盟军伞兵和滑翔机开始在诺曼底实行真正
的空降着陆。第7 集团军于1 时35 分终于开始了戒
备状态。第7 集团军参谋长立即电告斯派达尔。此时
B 集团军司令部,一位上校正津津有味地讲述被希特
勒赶下台的勃劳希齐、哈尔德、马肯森等人的事情,
其他作战值班人员一个个听得入了迷。被叫醒的斯派
达尔接到电话后不太相信。但把情报转报给伦斯德,
他也表示怀疑。斯派达尔及其手下人继续睡觉。大约
10 时许,他才打电话给隆美尔。
隆美尔离家后,急忙驱车赶往法国。一路上,他
忧心忡忡,下午4 点55 分,他们在兰斯稍事停留,
向他的指挥所打电话询问战事的进展情况。斯派达尔
回答说已经毫无指望。盟军已把大西洋壁垒撕开了一
条20 英里长的裂口,英军已有7 个师涌进了桥头堡。
卡昂四周已有2 个英军空降师着陆;另有2 个美军空
降师进入瑟堡半岛。经过10 小时延宕,最高统帅部
终于同意把第12 党卫装甲师和李赫装甲师投入反冲
锋。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斯派达尔报告说,
“但不能排除在别的地方还有另一次大规模进攻的可
能性 !”
隆美尔不耐烦地问道:“我们的反攻有什么进展?”
斯派达尔告诉他,第21 装甲师等着进一步的增援。
隆美尔生气地说 :“马上把这个师投入反攻!不要等
什么进一步的增援,马上进攻 !”
6 月6 日夜间10 点,隆美尔的小车终于赶回了
设在拉罗歇—基扬的集团军群指挥所。但至此,艾森
豪威尔已在诺曼底海岸80 平方英里的一连串桥头堡
阵地上布下了15。5 万人的部队。他的参谋告诉他:
在英吉利海峡可能还有另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因为此
时多佛尔完全笼罩在一片烟幕后面。隆美尔相信了这
一论断,为等待“敌人的第二次进攻 ”,从而打乱了
隆美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的军事部署。
此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来自法国的消息。
人们都对隆美尔的才干深信不疑。希特勒为了蒙蔽视
听,曾信心十足的预言,“敌人今年的进攻将在最有
意义的一块地方遭到彻底失败”。 如今人们似乎明白
元首为什么处处精打细算,为的是把一切都集中在西
线的胜利上。
这种骄矜自满的情绪也漫布在德军前线的部队里。
赫尔穆斯·兰格在家信中写道 :“一切有关人士竟然
表现了惊人的怡然自得,特别是参谋长斯派达尔。”
夜里,他们全体睡在峭壁中的防空壕里,镶板的小屋里
有暖气、空调设备,头顶上是100 英尺厚的岩
石。他们异常镇静地对待眼前发生的事情。每天早晨,
一遇到隆美尔上战场上去,参谋们便退到乒乓球室里,
他们进行双打比赛。
隆美尔不参加他们的游戏。像在非洲一样,一股
同样的不知疲倦的活力推动着他奔赴战场,促使他密
切注视事情的发展,他计算散兵坑能容纳几个掷弹手,
什么地方需要炮火支援,什么地方该投入增援部队。
一位战地记者曾写道 :“在知识和能力遇到人类自己
的局限和制约的时候,直觉便大显身手了——超感官
的自觉是生就秉赋灵感和洞察力的产物——这就是一
个将才真正具有的领导素质。隆美尔秉赋这些素质。”
隆美尔发现敌军士兵都很年轻,平均为22 岁或
23 岁。而他手下的步兵师平均年龄为35 —37 岁。
与阿拉曼战役一样,敌人投入战斗的装备和弹药远非
德军所能相比。盟军使用了两栖坦克、扫雷坦克。
6 月9 日,德军没有大的作为。下午,隆美尔一
直呆在第7 集团军的指挥所里,他开始忧心如焚起来。
美国人眼看就要杀出他们的桥头堡,挥戈向西,跨过
瑟堡半岛。为了对付瑟堡半岛面临的威胁,隆美尔企
图调集一部分精锐部队,但因缺少运输车辆和燃料,
以及敌军的空袭,未能如愿。最后他被迫决定先防守,
等所有部队准备就绪再进攻。
 6 月10 日,隆美尔再次驱车到诺曼底。盟军的
空袭使他不得不接连30 次跳出小车找掩蔽物卧倒。
最后总算到了吉尔的指挥所。吉尔向他汇报了局势,
隆美尔就不断恶化的局势向凯特尔起草了一份措词强
烈的电文,在电文中他列举了德军的种种不利条件,
建议重点防御西翼,保卫瑟堡,消灭美军桥头堡。但
最高统帅部否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将重点放在东翼。
但这中了蒙哥马利的圈套,他正是为了声东击西,吸
引德军向东,以减轻美军向瑟堡进攻的困难。
6 月11 日,战争对德军愈加不利,在希特勒的
大本营里,不管人们从表面上怎样对希特勒的计划信
心十足,但私下里却认为西线败局已定。
的确,盟军方面经6 月7 日至12 日六天的激进,
已初步在80 公里宽的正面上建立了集团军群统一的
登陆场,并在同一时期输送了32。6 万名官兵、5。
4 万辆车辆和10。4 万吨军用物质上陆。 希特勒和
隆美尔原来在盟军登陆之初将其赶入大海的计划破产
了。随着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隆美尔把主要精力投
入建立新的防线,以使盟军尽可能长时间地呆在登陆
场内,但希特勒仍坚持发动反攻,把盟军赶下海去,
使隆美尔难以专心志致地按自己冷静的判断进行防御
作战。 
第十一章 隆美尔之死
1944 年6 月28 日下午,一辆飘着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