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纵横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摇。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五、夷陵之战
公元219年,关羽被吕蒙擒杀,荆州为孙权所有,刘备在巴山以东的势力全部消亡。为挽回既得利益,并为关羽报仇,不顾大臣劝告,决意东出,令车骑将军张飞自阆中(今属四川)会师江州(今重庆)。张飞出发前被部将刺杀,刘备仍令诸葛亮留成都,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自统大军于七月东征。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八月再次遣使称臣。曹魏趁势封孙权为吴王,加紧离间孙、刘。孙权接受封王,同时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桓等部5万人拒蜀军;令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守益阳(今属湖南),企图阻止武陵(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一带)土著部族助蜀。当4万蜀军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属湖北)时,陆逊针对蜀军势盛、求胜心切以及地形于己不利的状况,采取先让一步、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令守将李异、刘阿率部退至夷陵成亭(今湖北枝城北,长江东岸)一带,据守有利地形,将几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疲惫蜀军。次年正月,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南渡,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夷道(今枝城)一带连营,坐镇I亭指挥;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至夷陵北,与吴军相拒,兼防魏军袭击;派侍中马良进至武陵郡,接应反吴投蜀的部族首领沙摩柯,争取更大支援。当刘备遣前部督张南围孙桓于夷道时,吴军众将请求陆逊派兵救援,陆逊知孙桓得人心,且夷道城坚粮足,坚持不予分兵。蜀军频繁挑战,吴将急欲迎击,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有的老将和公室贵戚出身的将领企图各行其是,欲贸然出动,陆逊绳以军纪,严加制止。刘备埋伏8 000蜀兵于山谷,派吴班在平地扎营,企图诱陆逊出战。陆逊识破其计,仍不与战。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远道出师,速决不成,且营地分散,运输困难,兵疲意懈。时值暑热,刘备将水军移驻陆上,失去主动。闰六月,陆逊认为时机成熟,决定由防御转入反攻。先以火攻破蜀军一营,继令诸军乘势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闻讯,亦弃夷道北走,受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即令水军封锁江面、孙桓等扼守夷陵道,分割蜀军于大江东西,进而各个击破,火烧连营,克营40余。蜀军死伤惨重,将领杜路、刘宁投降,大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西北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歼蜀军数万。刘备领余部趁夜向西突围,后卫将军傅肜等被吴军斩杀。刘备军退向秭归,并令驿人于险道上烧铙铠阻塞道路以断后。吴军将领纷纷请战欲大举追击。陆逊为防曹魏袭吴,仅派李异、刘阿跟踪至南山(指秭归南岸之山)。黄权因归路被吴军截断,率众投魏。刘备收集散兵后由秭归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李异、刘阿于八月还守巫。次年四月,刘备病亡。
六、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自己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派老将赵云、邓芝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2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投靠蜀,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睿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15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领5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自己也亲自到达长安坐镇。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抢先占据战略要地街亭,马谡不听副将王平的苦告,把军队驻扎在附近小山,同时让王平在附近驻扎;张合到达街亭后,分一部分兵马阻止王平与马谡合兵,自己带领主力把马谡军队围在山上,同时命令放火烧山;马谡大败,不敢见诸葛亮,而逃回成都,后病死在狱中。蜀军失去街亭后,基本为张合所钳制,无法突破张合防线;而东线的赵云部也为曹真的优势兵力所败;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在北伐前,大将魏延提出由他带领5000精兵从斜谷出发抄近路直取长安,为诸葛亮所拒绝。
当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为吴所败,关中主力东下救曹休。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着,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军郝昭领3000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南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20多天后还没有攻破,蜀军粮草不足,曹魏名将张合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援;诸葛亮只得命令退回汉中,设伏兵杀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陈寿之父)取武都、阴平两个小郡。第三次北伐虽然是获得了两个郡,但无法扭转被动的劣势。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攻打曹魏据点祁山。曹睿命令司马懿、张合等带大军迎战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王平领一部分人马继续攻打祁山,自己率领主力与司马懿决战;在路上击败曹魏凉洲牧郭淮部,抢收当地小麦当军粮。司马懿知道蜀军远道而来,再加上补给线漫长而艰辛,于是坚守不出;后诸葛亮设计败司马懿,司马懿更是坚守不出。但蜀军由于负责后勤的第二号实权人物李严(李平)粮草供应不上,而假传后主命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只好退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命令大将张合追击,张合抗议,司马懿强行命令张合追击,张合为诸葛亮所置伏兵射杀;第四次北伐也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经过3年修养生产的蜀军,一改过去从祁山出发的老路子,从斜谷出兵,同时发函让孙权配合作战;曹魏也司马懿带领大军与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到达五丈原后,为了和曹魏军队长期作战,在当地进行屯田;孙权军队也为魏明帝曹睿亲自带领大军击败,孙权退回建业;司马懿知道蜀军不可能长期作战,也采用坚守不出的老办法等待蜀军粮尽而退,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还是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病重;诸葛亮抛开副统帅魏延与姜维、杨仪等商量后事。诸葛亮死后,以杨仪为主帅,让魏延殿后;魏延与杨仪不合,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和儿子逃回成都路上被杨仪派马岱所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以失败便告终。
七、关东联军伐董卓‘‘‘‘‘‘‘‘‘‘‘‘
八、淮南之争‘‘‘‘‘‘‘‘‘‘‘‘‘‘‘‘‘‘
九、曹魏灭蜀十‘‘‘‘‘‘‘‘‘‘‘‘‘‘‘‘
十、西晋统一中‘‘‘‘‘‘‘‘‘‘‘‘‘‘‘‘
三国武将评价
PS:今天打算更新的,开始动笔的时候,写了一千多字,就写不下去可,有点不想写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象是写烦了‘‘还是其他的什么‘‘我相信一些和我一样的写手‘‘也会出现这样的事吧?嘿嘿‘‘废话我也不多说了‘‘三国纵横记是不会TJ的‘‘大家慢慢欣赏一下吧。下面喜欢些话都是我在论坛上看到的,觉得最有道理的还是最后论黄忠的话。
1、吕布,人们心中的第一猛将,曾经一个人在虎牢关外抵挡诸侯联军。要不是刘、关、张的横空出世,联军把人就丢到家了。但奇怪的是,后来,吕布后来怎么连战连败,英雄气概荡然无存,但谁也不敢怀疑吕布的威名。工夫还在,只是运气差了一点。
2、赵云,长板坡单骑救幼主,在百万敌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杀曹操大将数十人,其功夫和威力不在吕布之下,我认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古代打仗是个力气活,百万军中不仅要对付敌将,还要对付小兵,并且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使自己不受伤,更重要的是怀里还揣着一个小活人。
3、马超,一个人连败曹操七次(乱战比单挑更费神),并且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随后,又和张飞练了整整一天而不分胜负,厉害厉害。
4、张飞,一个人独守当阳桥,勇气可嘉(运气的成分可能多一点)。整本书里只有老张敢在非正式场合主动和吕布单挑,更重要的是老张的名字绣在曹操的衣服上(关羽的提议),被曹操随时带在身边以防不测。
5、关羽,温酒斩华雄,战吕布(和张飞、刘备一起群殴),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等。如果不厉害不会是武神。但书上没写关羽的混战能力如何,所以这一点我不好评价。
6、颜良、文丑,生不逢时啊。张辽,夏侯敦都不是对手,可是却碰到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关羽。招呼都没打,你就上来开打,仗着你马快啊(颜良语)。我不如我大哥,你能杀我大哥,肯定能杀我,恐怖啊(没点自信)。
7、许楮,号称“虎痴”。能和马超打上半天而不躺下,能力不可小视。况且还救过曹操的命呢。
8、孙策、太史慈,孙策号称“小霸王”,太史慈能和小霸王打的不分高下,二人的武功不是吹的。
9、甘宁、周泰,前者率30名士兵踹营(大概数字),后者乱军中救过孙权。
10、夏侯敦、张辽、徐晃、张颌、黄忠、魏延等。这些人我估计在50个回合都难分高下。
注:典韦因为挂的太早,况且挂的原因不是很光彩(替曹操守营,曹操在房里睡别人的老婆。) 三国其实是从初一才开始的;我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人;于是乎就被里面的各式英雄人物所深深吸引。白手起家的刘备;名门之后孙氏一族;自幼能力过人的曹操;天妒英才;早逝的郭嘉;渡过两个截然不同27年的诸葛孔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郎;老谋深算;鹰视犬顾的司马仲达。
除了这些可以改变历史的主角;冲锋陷阵的武将可能更为三国迷所喜爱。 我在一些书上看到过一些武将排名;也在网上看过别人排的排名;各有各的说法;各不相同。
我就以书中的一些排名为基础加上自己对于三国的一些了解;作一个新的排名。合理与否;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也欢迎大家给出自己心中的排名。
排名:第一;吕布 奉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当赤兔和吕布结合在一起;只有两个字形容:无敌。虽然武将不同于剑客;可以自由的挑战自己所挑战的所有对手(只要有盘缠…_…#) 虽然与之交手者并不多;但是单挑时可以活命的只有张飞。虎牢关 三英战吕布 永远是经典。但是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例更是让人汗颜;吕布奇袭兖州;攻占濮阳;曹操回马来救时;曾经上演典韦;乐进;曹洪等六人群挑吕布一人不能取胜的震撼场面。吕布的武艺;耐力纵观中国历史;也实在难有人能与之匹敌。
第二;赵云 子龙…一身是胆,威震长板坡,百万军中杀得七进七出,背水一战尽显英雄本色,无敌骁将。省时喥事,治军严明,认清形势,随机应变;方显儒将风采。多少三国迷渴望看到赵云对抗吕布的画面;可惜这一切只能在游戏中出现了;我们永远也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两人谁更强。不过论极在军中冲杀的能力;赵云是丝毫不逊于历史上的任何将领;百万军中杀个七进七出;直杀到白袍变血袍。汉水背水一战寡胜众。 赵云七旬力斩武将;更让人嗔目。
诗人赞曰: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第三;典韦…双铁戟使得出神入化;且还擅长飞戟绝技;百步取人性命如同吃包子。";恶来";的称呼倒是不知道如何而来;";恶来逐虎";之说也不知真伪。但是关于典韦的出侍;说法很多;但是都凸现出典韦力大无穷的特点。现代人举哑铃;典韦举鼎。 统领虎卫;保护曹操安全;可见曹操对于典韦武艺的信心。也正因为曹操贪恋美色;害典韦中计失去双铁戟和飞戟;最后死在乱军之中。这也成为典韦的绝唱。当时典韦裸体战大军;没有武器就拾起敌人的刀作战;砍到刀钝;就拿起人抡;砸死数人;可惜身无寸铁庇护;最后中无数箭;无数枪而死;尸首最后全无。
这样的猛将;难怪曹操事后长子虽死;然仍哭诉独泣典韦将军。(我相信曹操是肺腑之言;而不是政治讲话)
第四 马超 孟起人称";锦马超";;人不仅仪表不凡;而且勇力过人;世人皆以其为";吕温候";在世。长安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后归顺蜀国;镇守边境,被羌族尊称“神威天将军”。马超与许褚;张飞两人各自将近三百回合的大战不分胜负更是传为佳话。可惜投靠刘备之后;马超就再也没有表现的机会。
第五 张飞 翼德猛张飞;吕布这一身最不爽的可能就是张飞了;总是被张飞骂三姓家奴。张飞性格直爽;豪气冲天;战场上更是天不怕;地不怕。论及气势;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飞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兵;大闹长板坡;吓死一将更是耸人听闻。虎牢大战吕布;巴蜀义释严颜;汉中大败张合都是成名作品。
第六 许褚 作为典韦死后虎卫军的新统领;负责曹操的安全;长安裸衣战马超;近三百回合不分胜负。这些足见许褚的勇力。 尤其是与马超一战;杀得性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