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纵横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 许褚 作为典韦死后虎卫军的新统领;负责曹操的安全;长安裸衣战马超;近三百回合不分胜负。这些足见许褚的勇力。 尤其是与马超一战;杀得性起;居然裸上身而战;真是无愧于";虎痴";之名。
第七 关羽 云长…义薄云天,文武双全。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但是关羽的武力是有被夸大的;在徐州时;也曾与纪灵一战;未能取胜。不过不管怎样;能斩杀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之后曾与黄忠;徐晃等其他多名武将作战也不落下风;可见关羽的武力也非同一般。
第九 文丑 颜良;文丑同为河北名将;可以说武力绝非一般。可惜竟然阴差阳错地被关羽轻松斩杀;所以使得两人的形象大打折扣。然而像张合这样可以与张辽打平手的角色;在袁绍身边的地位也远远不及此二人;可见此二人并非图有虚名。在野史上也曾经与年轻的赵云一战;虽败;但也没吃亏。
只是文丑的心理素质奇差;因为颜良被斩杀;而心中畏惧关羽;只战几合;竟然想要逃跑;无奈关羽赤兔马快;拍马赶到;马后一刀将其砍死。
凡言三国武将,必及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等,似乎前几名总也排不上黄忠。大家也跟诸葛亮一样,觉得黄忠这把年纪,能忝列五虎大将之四,已经很不错了,还想咋样?估计黄老将军也不会想咋样,也就是我这样想了。黄老将军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后八年(建安十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这也是他老人家最辉煌的八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第二年,老将军即辞世。他老人家的一生,可以说是光辉清朗的一生,再无一点耿介和瑕疵。看官发话了:你如此不遗余力地推崇黄老将军,可有什么说头?看官勿急,且听我仔细道来。
凡人之武力,与年龄有必然关系,此乃常识。黄老将军年逾古稀,仍然驰骋沙场,“勇毅冠三军”,不能不令人惊叹。由此可以想象,黄忠年轻时该是多么勇猛!顺带提一句,黄忠可从来没有靠什么宝物来提升武力。只是他年轻时未遇良主,英雄无用武之地,故未有壮举,大器晚成。
我们要想知道黄老将军有多勇猛,首先要知道他的年龄。
据三国志卷三十六黄忠本传记载,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斩杀夏侯渊,“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刘备,怕关羽不悦,但刘备没听,“遂与羽等齐位”。三国志卷四十一费诗传说:“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当时关羽五十八岁,被五十八岁的人嫌老,按照正常的心理,估计黄忠当时年纪不下于七十岁。另外,黄忠“自霞萌受任,还攻刘璋”时是建安十七年,已称老将,刘备卒时六十三岁,尤未言老,可见当时黄忠至少有六十五岁。综上所述,大致可以确定黄忠卒时至少有七十三岁,姑且定为七十三岁。也就是说,黄忠斩杀夏侯渊时年已七十二岁!而且按照三国志黄忠本传记载,黄忠并非杀了夏侯渊个措手不及,而是“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震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说:“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可见当时夏侯渊并非在马下休息,那是罗贯中的小说描写,留给夏侯家族一个面子。正是黄忠斩杀夏侯渊和张飞宕渠击破张合这两次战役彻底锁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即使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黄忠与关羽战了个平手,那也是一场花甲老头与盛年壮汉之间的比斗!想想吧,你七十岁的时候能干些什么?呃!
我替黄忠说:“要是在俺年轻的时候。。。吕布都要跟着俺屁股后面乱转!哼!”
现在我们感兴趣的是黄忠年轻时在干啥呢?可不能瞎猜。
案三国志黄忠本传:“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曹操克荆州时为建安十三年,黄忠六十一岁。曹操也没有看上他,这当然是因为黄忠太老了(这时我想到英明的刘备,慧眼识英才啊)。更早些,“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磬共守长沙攸县。”刘表执政荆州达十八年之久,荆州相对较安定,我可以较肯定的设想:黄忠的大半辈子都是在荆州度过的。本传说他有一个儿子,早没。可能他的妻子也较早去世,他后来也一直是一个人过。甚至可以讲,他有相当一段时期是呆在长沙攸县,与刘磬在一起。刘磬是刘表的侄子,与黄忠交情甚好,黄忠还向刘备推荐过他。
现在我要说说刘磬这个人。三国志里只有一处讲了他的事迹。卷四十九太史慈传:“刘表从子磬,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分海缗、建昌左右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建首府的意思)海缗,并督诸将拒磬。磬遂绝迹不复为寇。”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刘磬之所以骁勇,那肯定是因为有黄忠在身边,所以给东吴的边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其实刘磬和黄忠倒不一定是要抢东吴的地盘。而孙策、孙权只好派出太史慈这样的猛将(手下还配了一帮将领,当时孙策手下的猛将只有太史慈了)才得以保住边境。当时太史慈三十来岁,而黄忠已年过半百。我完全可以设想,当时黄忠和太史慈交过手,而且不止一次,应该打个平手。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黄忠则是开二石弓,百步穿杨。两个人应该有经常比划比划。
让我们列个时间表。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大爆发,黄忠三十七岁。显然,黄忠并没有参军打仗,黩立功名,不然以他的武艺,早就出头了。他已经过了二十几岁血气方刚的年龄,也成家立室了,不会想去打仗的。可能在这个时候,他为了躲避战乱,携家移居到荆州的。
初平元年,董卓擅朝政,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刘表继任刺史,黄忠四十三岁。
初平三年,曹操破黄巾,黄忠四十五岁。
现在,我们大致可以对黄忠的一生作简要的描述:
黄忠,男,南阳人,姿容英俊,为人忠厚。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漂亮,儿子活泼可爱。两口子男耕女织,其乐融融。虽然经济拮据,但一家人很幸福。后来战火烧起,黄忠不得不背井离乡,带领全家逃亡来到安定的荆州,谋了一份武职。后来儿子不幸染病夭亡,两口子痛不欲生,其妻因伤心过度,加上身体虚弱,不久亦撒手而去。从此黄忠便没了快乐,人生失去了意义。看到黄忠这个样子,刘磬便经常邀他出去打猎,或骚扰东吴,以此散心。黄忠武艺高强,罕有敌手。他在战斗中才稍找回一点点感觉。但他出身平民,不受重用。贫乏无聊的日子一天天的过,黄忠早已心灰意懒,也准备就这样了此余生。一直到刘备发现了他,他已年逾花甲,白发苍苍。行将锈腐的宝刀终于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闪耀出熠熠逼人的光芒,为刘备奠定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建安二十五年,老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追封刚候。
在我的心目中,黄老将军是纯粹的武将,是真正的勇夫。我把您摆在三国武将第一位
血性男儿必看(转载)
PS:今天早上,起来打看电脑,弹出了一条信息,结果我越看越愤怒‘‘NND,死日本人。‘‘我靠他奶奶的祖中‘‘(希望大家看看‘‘现在有血性的中国男儿已经没多少了~~无忘国耻)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
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
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
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
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
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
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地告诉你经过和影响。他自豪地说:";一个不研究自己文化的民族,就是落后和愚昧的。是被别人瞧不起的。";
我马上回击:";你们日本人就被别人瞧得起吗?别忘了黄种人在美国是什么地位。";
";你去过美国吗?你了解美国吗?如果没有,请不要妄加判断。我在美国生活过两年,我想,在美国,亚洲人如何,我应该比你有发言权。";
我哑口。
";有一次我去买首饰,选了好久,服务生都态度很生硬。而当我告诉她我是日本人的时候,他马上很恭敬的帮我选,还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还以为您是香港人哪‘‘‘‘,这就是尊重,是你们永远享受不到的尊重。";
";你当人家真的尊重你啊?还不是因为日本人的钱?";
";就算是为了钱,怎么样?事实就是人们尊重日本人,不只是因为钱,更是因为日本强大,因为日本人的素质比中国人高。";
";你凭什么说中国人素质低?你去过几个地方?";
";我去过十几个省,绝对比你去过的地方多,让我说为什么,我不举别的地方,我现在在的城市是上海,这算是你们中国最好的城市了。可是怎么样哪?人们像盲人一样根本不看红灯的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向发狂一样的挤来挤去。随地吐痰,晚辈在街上辱骂长辈,这些都是真的吧?";
我又哑口,朋友接到说:";有些人是这样,但是不代表所有人是这样啊。我们深圳人就不会乱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