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帝王刘义隆-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迹。他爱酒,写有《酒会诗》。山涛曾评价他:“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傀俄,倾倒的样子。

    《刘参军》写刘伶的寄情于酒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其中写道:

    “韬精日沈饮,谁知非荒宴。”

    这两句写刘伶的寄情于酒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刘伶常常乘坐鹿车,自带一壶酒,让童仆扛着锹跟着他,说:“我死了便就地掩埋。”其为人淡默少言,不妄交游。他曾经向妻子索酒,其妻泼洒了酒砸坏了酒器,然后哭谏:“此非养生之道!”刘伶听后说:“说得好!但我不能自禁,只有摆好酒肉祝鬼神起誓,然后才可禁酒。”其妻摆好了酒肉,他跪下祝鬼神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于是饮酒吃肉,酣然又醉。从他所作的《酒德颂》中可以看出他深藏于内心的隐情。

    《阮始平》中“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写阮咸虽有高材美质,荐者再三,终究不被信用,而权贵一麾,他就不得不出任始平太守。他与叔父阮籍一样纵情越礼,也一样不为世俗所容。他爱上了姑姑的侍婢,姑姑回娘家时答应为他留下侍婢,但临走时又带上了侍婢一道走了。其时正有客在坐,他急忙借客人的马追赶而去,赶上之后与那侍婢同骑一马而归,路人惊怪不已。诸阮都爱饮酒,一旦阮咸到了,宗人就不再用小的杯觞斟酒,而改用大盆,然后圆坐相向,大酌再饮。权贵荀勖曾经和他谈论音律,自以为远不如他,心怀嫉妒,就出他外任始平太守。这就是谢晦打趣颜延之“二始”的由来。

    《向常侍》一赞颂向秀专心文辞,甘于淡薄的情怀,诗一开篇就说“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他与嵇康、吕安关系友善。嵇康喜欢锻造,向秀就为他打下手,两人欣然相对旁若无人;他又和吕安在山阳灌园,嵇康、吕安被司马氏杀害之后,向秀经过山阳旧居时,听到邻人笛声,有感而作《思旧赋》。

    颜延之所咏之五君,都好酒,不以官场为务,又都任性而为,不媚权贵,这不正是颜延之的自画像吗?此诗一出,虽还不如当初谢灵运的诗有那么大的影响,但凭着颜延之的名望,加之诗中似有影射意——这往往会让好事者争相传抄,因此它很快就传遍了京都。

    刘湛等人自然也都看到了这组诗,他们不仅仅着眼于它是不是颜延之个人自叙的问题,而且要细细地寻找诗里有多少影射的成分,以及颜延之在诗中究竟在影射什么人。寻找的结果,让刘湛以及司徒义康大为恼怒,他们也不管已经宣布过让颜延之去任永嘉太守,就在颜延之备办行装的时候,干脆彻底削了他的职——他既然言辞如此不逊,那就让他在家闭门思过好了。

    他们好象觉得这事对颜延之的打击还不够重,就在宣布削了他的职的同时,任命光禄勋车仲远代替他为永嘉太守,而这个车仲远正是颜延之平素所鄙薄的人。

第五十八章 刘义隆的病情恶性循环

    元嘉十二年秋冬之际,伴随着肃杀的悲风,刘义隆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竟至于屡屡昏厥。。

    在太极西殿刘义隆的病榻旁,是伺候着他的彭城王义康等人。真不亏是皇上情同手足的亲兄弟,彭城王精心伺候着卧病中的兄长,从外面端进来的每一份汤药,他都接过来亲自尝一尝汤药的凉热:他觉得过热,就把它放在一旁凉一凉;他觉得过凉,就令下人端回去再加热。兄长神志不清或昏厥了的时候,他都一直陪伴着,有时忙得连饭也吃不上,甚而至于一连几天都不回东府,夜晚常常衣不解带。只有等到皇上的病情稍微稳定了些,他才会回到东府去沐浴更衣睡一个安稳觉。

    现在,日头已经升起来了,彭城王就要离开太极殿回东府去了。在侧房的过厅里,是在那里焦急地等候着的潘美人。她在那里等候着,有时是一个人,有时带着她的爱子虎头。今天,她又带着虎头在那里等候着彭城王的离开,彭城王离开了,她才能进去见皇上。她往往是带着一个红的眼圈走进去的。

    此前,是由潘美人在夜间负责伺候皇上的,白天就由彭城王和殷景仁等人轮流伺候于侧。可是一旦看到皇上的病情稍有好转,潘美人就会屏退那些垂手而立的侍女们而和皇上同床而眠。一触到潘美人的细腻柔软的肌肤,再加上有她那一向让皇上不能自持的温存,刘义隆常常会不顾自己的病况而尽力而为,即使在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也会让潘美人伏在自己的虽然还可说是宽大但已不能说是健壮的身体上温存一番。有时候,刘义隆在获得了短暂的快感的同时,他的脑门上也会渗出一粒粒豆大的汗珠。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就是这样不能抵挡得了来自她的温柔的魅力。这样,刘义隆的病情往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御医费时费力地把皇上的病调治得好了一些,潘美人一去伺候,往往就会前功尽弃。

    就这样,久而久之,刘义隆竟至于无力撑起身体坐起来;久而久之,他竟至于屡屡昏厥。

    彭城王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既怨怪作为皇上的兄长神志昏昏不顾大体,更气愤潘美人为了一己寻欢作乐而置皇上的身体于不顾,于是他当即作出决定禁止任何宫妃走近皇上的病榻。可是有着无穷力量的潘美人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而皇上也会在清醒的时候不时地念叨着潘美人和虎头。

    看来皇上是要有所安慰的,他的精神不能寂寞着,不得已,彭城王只得采取妥协的办法:在皇上病情稍好的时候,潘美人可以在午前伺候皇上半个时辰,但侍女们都必须同时侍侯于侧。

    彭城王等人总算离开了,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的潘美人母子这才迫不及待地快步走了进去。进了合殿,潘美人看到御医钱塘人陈一旬还在病榻旁写着些什么,就远远地站在那里等候着。

    这御医陈一旬是为了皇上的病征特地从钱塘召入宫中的,“陈一旬”并非他的姓名,只因他的医术高明——凡是一般的疑难杂症,经他医治后,往往不出一旬就可痊愈,于是钱塘人乃至周边郡县的人都称他为“陈一旬”。

    待陈一旬收拾好他的医箱药袋往外走时,潘美人就迎上几步询问起皇上的病况来。这陈一旬也知道她在宫中的特殊地位,也就隔着一段距离低着头大体说了一下皇上的病况:皇上所患是虚劳疾。此病病久体弱则为虚,久虚不复则为损,虚损日久则成劳。其病变过程,是由积渐而成。潘美人恭敬地听完,又很关切地询问皇上如何才能复原何时才能复原,御医只是一叠声地说:静养即可静养即可。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远处传来皇上咳吐的声音,陈一旬只是向那里望了一下并没有动,潘美人就急急地往皇上的病榻走去。

    也就在潘美人和虎头进入合殿不久,袁皇后也领着太子来到了太极殿前。他们没有能进入合殿,他们得到了内侍太监的禀告:

    “殿内传旨,皇上正在入睡,不得惊扰!”

    袁皇后愣了一下,向殿内张望了一眼,然后领着太子往回走。将要出门的时候,已经十二岁的太子才若有所悟:皇上既然正在入睡,殿内传旨,传谁的旨?他向高大的侍卫走去,抬着头问:

    “是司徒在殿内吗?”

    “回殿下:司徒刚刚离开。”侍卫毕恭毕敬地答。

    “谁在殿内?”

    “是潘美人母子,殿下!”侍卫再一次毕恭毕敬地答。

    太子一听,哼了一声,转身就往殿里走;袁皇后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衣袖,揽住他,轻声对他说:

    “皇上正在入睡,不要惊扰他!”

    太子停下了脚步,望着毫无愠色的皇后,皇后也正无言地看着他。

第五十九章 谁在疑忌大将檀道济

    随着皇上的一次次昏厥,执掌朝政的彭城王义康以及领军将军刘湛等人就把注意的目光由爱牢骚的诗人颜延之的身上转到了司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檀道济的身上。。

    晋朝末年,檀道济一直追随高祖刘裕南征北战,并屡立战功。不论是讨伐阴谋篡夺帝位的贼臣桓玄,还是剿灭扰乱天下的孙恩、卢循、徐道覆,他都是身先士卒,所向摧破。等到宋台建立,他又辅佐世子刘义符镇守京口。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他为前锋,大军所到之处,姚泓的城守望风降服,前后攻城破垒甚多,俘获四千余人。部下建议他尽杀俘虏以成京观,檀道济以“伐罪吊民”为名全部释放了俘虏,于是西北戎夷感激涕零,奔走相告,络绎归顺晋军者甚众。——古时胜者为了耀武,常常堆积敌人尸,封土而成高大的坟丘,谓之京观。

    后来世子刘义符改镇江陵,刘裕又以檀道济为辅佐,兼任南蛮校尉。高祖代晋称帝之后,以檀道济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让他率军守卫台城,同时领石头戍事——即兼任台城西的军事要地石头城的守卫事务。因前后屡立大功,他由男爵晋封为公爵,食邑二千户,其后又兼任京都的地方长官丹阳尹。高祖病重期间,他和徐羡之、傅亮、谢晦一同入侍医药;高祖驾崩,少帝刘义符继位,由徐、傅执掌朝政,檀道济出外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

    时值魏人乘丧侵宋,包围了青州刺史竺夔所戍守的东阳城;竺夔告急,檀道济与王仲德急救东阳。到了东阳,魏军已经闻声撤军,他们也退回广陵。徐羡之等人将废黜庐陵王义真为庶人,告诉他,他坚执不可,但他的意见最终未被采纳。

    徐、傅等已废黜少帝而刘义隆还在江陵,台城虚留帝位长达七十余日,他率领军队守卫着朝堂。及元嘉三年西讨谢晦,前锋到彦之战败,遇到檀道济率军到达,西军人情惶恐,最终不战而溃。事平,檀道济升任征南大将军兼任江州刺史,食邑增封千户——将军而加“大”者,在刘宋王朝道济尚属第一人。元嘉八年,到彦之北伐失败,朝廷加檀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大军北讨;檀道济率军转战于济水上,连战二十余日,前后数十战,宋军多胜。后来宋军到达历城,因为粮运断竭而全师返回,回师后檀道济进位为司空,仍镇守寻阳。

    自晋末以来,除了已经代晋建宋的高祖刘裕外,朝中建立大功者无人能与檀道济相比。檀道济威名日盛,他的追随者往往也都身经百战,像人们视作关、张的薛彤、高进之一类智勇双全的猛将,在檀道济麾下又何止一二人,并且檀道济诸子身居朝廷各部门,又多有才气,其中尤以其长子和次子为突出。

    长子檀植现任给事黄门侍郎,他不但能冲锋陷阵,而且长于谋略,有其父之风。晋末,檀植助守广陵,有亡命之徒从北方偷渡过淮河,率领百余人借助暗夜爬过广陵城墙,然后大声呐喊着直奔厅事。檀植被射中大腿后对部下说:“贼乘暗夜得入城,妄图袭我不备。现在只需打五鼓,贼听到五鼓声响必定以为天将晓,天晓贼必逃。”部下按计行事,众贼听鼓响果然以为天将晓,于是慌乱逃散。而此前檀植已经令人在城外设下埋伏,奔散之徒至此,如入袋中,一一被擒获。

    檀道济的次子檀粲供职于司徒府。司徒义康笃信佛教,在瓦官寺铸成丈六铜像,但是自汉代有佛像以来,铸像工艺总不能尽如人意,瓦官寺铸成的丈六铜像也是如此:铜像铸成之后,司徒觉得其面部瘦小,但生米煮成熟饭,铸工也无可奈何,众人只能叹息而已。檀粲进言说:“佛像并非面部瘦小,只是臂胛过于肥大。”瘦小不可补,但肥大则可治,于是工匠错减臂胛,这样瘦小的毛病没有了,司徒和众人无不叹服。只是司徒的叹服里,又多了几份疑忌。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此时主上处在危殆之中,檀道济的高功虽未“震主”,但是他的威名、身边追随者以及他的诸子,却越来越让刘湛等人不安。

    自从深结义康以来,刘湛就贪执朝政,而檀道济此前常常不与执政者同调,刘湛自然怕他对自己有非议,况且来自檀道济的威胁可不像诗人颜延之那样只不过是妄言惑众而已。司徒义康见皇上一日不如一日,纵有御医陈一旬,似乎也无力回天,而一旦皇上驾崩,檀道济就无人能制服;加之刘湛又不时在他的耳边危言耸听:“刘宋之檀道济,怎知道就不是曹魏之司马仲达!”司马仲达即司马懿,曹魏末年他控制了军政大权,最终由司马氏代魏建晋。因此司徒义康对他也就逐渐疑忌起来。

    司徒和刘湛既然同持此见,况且大权在握,那么只需略施小计出人不意,就没有办不成的大事。

    元嘉十二年冬天,久病在床的刘义隆已经危殆到了屡屡属纩的地步——因新的棉丝易于晃动,古人常常把新的棉丝放在病危者的口鼻前,来察看其是否气绝,称作属纩。这时正有小股魏军南侵,这虽然还不足以动用到镇守南方的大将檀道济,但司徒和刘湛正可以此为借口征召檀道济入朝。

    接到征召令,檀道济毫无戒备之心准备上路。临行,他的妻子向夫人满面忧戚,她对夫君说:

    “高世之功,道家所忌。今日无事相召,莫非大祸将至?”

    檀道济宽慰她,说:

    “如今皇上病重至于属纩,召臣入朝,并非无事相召,或是临危授命也未可知。夫人不记得十多年前高祖病重时召臣入侍汤药吗?不记得此后朝廷将废黜少帝而召臣入守朝堂吗?臣是国家大臣,国家有事,朝廷自然召臣入谋。夫人宽心,不必多虑!”

    从寻阳到京都,顺大江而下,也要不了多少时日。到了京都,凭借钱塘名医陈一旬回春妙手,皇上竟然奇迹般地转危为安。于是司徒就叫檀道济回到位于青溪边的檀家大宅院暂时安顿下来,随时等候吩咐。

第六十章 京都有股不祥的异味

    在似有好转的数日间,刘义隆甚至能够走动走动了。。尽管太极殿是又高且大的,但卧病数月以来,刘义隆仍觉得它小得像一个罩子,罩得他透不过气来:在这个罩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