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阴谋与仕途-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一个冲动型的人,自己先前封的王和侯一个接一个地反了,本来心里就很是恼怒,听到别有用心的谗言后,以为樊哙也要造反,立时大怒,命陈平和周勃立即赶往樊哙军中,以周勃代替樊哙领军,陈平即时诛杀樊哙。陈平周勃领命出发。路上,陈平和周勃就开始在心里嘀咕,两人商议说:〃樊哙是皇帝的故人,功劳甚大,又是吕后妹妹吕媭的丈夫,既亲且贵。皇帝要杀樊哙,可能只是一时气愤,日后恐怕会后悔。不如我们将樊哙押回长安,交由皇帝处理。〃在陈平押解樊哙回长安的路上,陈平获知刘邦去世,立时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向吕太后痛哭流涕,说明事情原委。吕太后听了陈平的陈述,明白了陈平的难处,对他说:〃你一路上鞍马劳顿,先回去休息一下吧。〃陈平仍然不放心,唯恐吕媭会在吕太后那里说自己的坏话,坚决要求充当皇宫的侍卫,吕太后一看陈平对自己这么忠心,高兴得很,就任命他为郎中令(职责是负责宫廷保卫)。〃是后吕媭谗乃不得行〃。樊哙回到长安后,果然被赦免,恢复爵邑如旧。陈平的灵敏狡猾一至于斯,他能做到〃以荣名终,称贤相〃,善始善终,实非侥幸。
绛侯周勃的军事能力实际上并不突出,优点在于做事稳重,〃为人木强敦厚〃,属于那种大事上看得明白的人。刘邦在对政局做出安排时就曾点评过陈平周勃二人,认为〃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的知人之明。单凭用人一项,刘邦就平定了天下,奠定大汉四百年基业。
以刘邦的识人之能,自然不会恰好挑选两个政治投机分子来做大汉的丞相和太尉,更不会错把一个政治投机分子当成安定刘氏者。陈平和周勃两人乃是看清了当时的政治大格局和走向,所以才虚与委蛇附和吕太后的意图,所以才有了〃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一番话。当然,陈平脑筋极为活络,这里面政治投机的成分可能会多一点。但要说这两个人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投机分子是绝对不正确的。
第二编 诛吕之役 第28节:扶吕抑刘(2)
刘邦生有八子,刘盈作了皇帝,剩下七子分封各地为王,形成实力庞大的刘氏集团。但惠帝懦弱,大权落入吕太后之手,刘氏集团空有外围实力,民心所向,偏偏因为缺乏一个领导核心,以致形成吕太后主宰中央的格局,急切间难以改动。吕氏集团方面,吕太后是当时绝对的领导核心,不过还没有形成自己势力圈和关系网,而且吕太后年事已高,最重要的是人心不附,吕太后后继无人。综合来看,拖延下去实际上对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更为有利。
像王陵这样当面顶撞吕太后,效果当然是有的,最起码可以让吕太后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自己的想法,都会屈服在自己的权威之下。但混迹政治,如果不明白〃刚则易折,柔则常存〃的道理,那么注定就是政治的失败者。王陵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难怪刘邦说他〃戆〃(音zhuang,四声,意思是迂直、不知变通,接近于愚蠢),需要陈平在旁辅助。十一月,王陵被改为太傅,相权被夺,原来的左丞相陈平改为右丞相,吕太后的宠臣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王陵大为恼怒,称病闭门不出,于吕太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卒。
刘邦在去世前已经预见到了吕后掌权,所以搞了一个〃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针对的就是吕氏集团。这个盟约其实是强词夺理,你刘邦可以封,我吕太后为什么就不能封,你刘氏可以封王,我吕氏为什么就最多只能作侯?所以,周勃和陈平说的那番话反而才是正确的。这个盟约虽为广大功臣诸侯所认同,但没有实际的强制力量来保证这个盟约的有效性,在吕太后专权和称制时期,这么盟约就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吕太后很快就用自己的权势破坏了这个盟约。
祖宗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祖宗的地位相当于神,祖训、祖宗之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刘邦立过白马之盟,后来的赵匡胤也曾立过善待大臣的祖训,朱元璋更是将宦官不得干政的话刻在铁牌上。但是后代人还是违背了这些祖训,而结果也不过如此。刘邦之后有诸吕封王,南宋有高宗杀岳飞,朱元璋立的那块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铁牌子更是不知被王振扔到哪去了。在现实的政治权势下,这些祖训都形同摆设。
不过,吕太后并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在安抚功臣集团和刘氏集团的前提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吕太后先是封了一批功臣和大臣为侯,而后着意笼络刘氏集团,例如封齐悼惠王刘肥(这时刘肥已死,长子刘襄继为齐王)的次子刘章为朱虚侯,并以吕禄之女为妻,以示恩宠,然后又封了惠帝的五个儿子为王或侯。在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吕氏集团的次要人物封王封侯,例如追封郦侯吕台的父亲吕泽(吕太后的哥哥)为悼武王,鲁元公主的儿子为鲁王,吕种(吕太后的哥哥吕释之之子)为沛侯,吕平(吕太后的姐姐吕长姁之子)为扶柳侯。这些不过是一些试探性的举动,用意在于刺探刘氏集团和朝中大臣们的倾向。恐怕吕太后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番举措后,朝中大臣们竟然十分乖巧地上书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自然乐意之至。随即吕太后又立吕释之之子吕禄为胡陵侯。
真正对吕后的举动持敌对态度的恐怕就只有刘氏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了,而朝中大臣们十分聪明地认清了形势,倒向了吕太后一边。这并不是朝中大臣们对吕太后的唯一一次迎合,后来这些人连吕太后擅自废除少帝这样的惊天大事也置若罔闻。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呢?为刘氏集团卖命不仅不能获得好处,反而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对于这一点,朝中大臣们看得很清楚。我们上一篇讲到的沙丘之变乃至后来发生的政变都是如此,除了少数朝中大臣坚持立场外,绝大多数大臣都是随风倒的态度和做法。
吕太后废除少帝的事情发生在吕太后四年,那个被抱养的可怜孩子直到这时才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一时冲动之下,恨恨说道:〃太后怎么可以杀了我的生母而立我为太子?我现在还没有长大,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仇。〃这个小皇帝还没有了解政治的黑暗和险恶,一句话就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吕太后既然可以杀你的母亲,也就可以杀你。这种话在自己的心里说也就罢了,也可以长大之后暗地里付诸实行,就是不能现在说出来,说出来就是自寻死路。以吕太后今日之权威,少帝还不是她手里的玩具一般,想要就要,想丢就丢?吕太后听说了少帝的〃雄心壮志〃之后,立马就把他幽禁到当年招待戚夫人的地方——永巷,对外宣称少帝病重,任何人都不见。随即,吕太后向大臣们公布了自己的决定,她说:〃少帝久病,神思昏乱,已经不能承担皇帝的责任,应该改立新帝。〃这么重大的事情,朝中大臣们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一致认为〃皇太后以黎民百姓和社稷为重,臣等叩首奉诏〃。五月,吕太后挑了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仍然称为少帝。为免混淆,一般称这个少帝为后少帝,原来的少帝被吕太后〃幽杀之〃。
第二编 诛吕之役 第29节:扶吕抑刘(3)
连这么重大的事情朝中大臣都没有人敢有异议,刘氏集团中的人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吕太后就知道自己可以再做些事情了。
吕太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氏集团开始遭到吕太后的连续打击,一年之内,高祖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现变故。
第一个被吕太后瞄上的是赵王刘友,刘友原是淮阳王,刘如意死后,刘友改封为赵王。刘友是个不幸的人,因为他的妻子姓吕,刘友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吕氏妻子,另有喜欢的爱姬。女人一嫉妒,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刘友的妻子便跑到长安向吕太后告状,说刘友讲过〃吕氏诸人怎么能封王!等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要铲除诸吕〃这样的话。吕太后大怒,立即派人召刘友前来。刘友来了之后,马上被关在赵王的府邸,断绝饮食。给刘友送食物的人一旦被抓获,立即严厉处置。很快,这个皇帝之子、一国之王就自杀了。死后,吕后也没有忘记作践他,以百姓的规格下葬在长安百姓的坟地里。
赵王死后不久,二月,梁王刘恢被改封为赵王,刘恢同样不觉得幸福,因为他的妻子又是吕氏家族的人,而且是吕王吕产的女儿。仗着吕氏当权,刘恢的这个妻子专横跋扈,使得刘恢〃不得自恣〃。这样的妻子哪个会喜欢?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于是刘恢在另一个爱姬那里找到了幸福和快乐。刘恢的妻子偏偏不要他好过。刘友妻子的办法是去向吕太后告状,刘恢的妻子干脆一杯毒酒把那个爱姬给毒死了。凶手是嚣张的吕家人,刘恢虽痛不欲生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命人做了四章诗歌咏唱怀念。六月,刘恢终于自杀了。吕太后听说之后,借口刘恢竟为了一个女人自杀,太不成样子,断绝了刘恢一系的继承。虽然刘恢并非吕太后所杀,但刘恢因为吕氏的欺压而死,吕太后又趁机断绝了刘恢一系的继承,将刘恢之死算在吕太后的头上也不算污蔑。
同样被断绝继承的还有燕灵王刘建。九月,刘建去世。刘建并没有什么事情冒犯吕太后,没想到竟也遭到吕太后的毒害,被断绝继承。与刘恢不同的是,刘恢并没有留下子嗣,刘建却有一个美人所生的儿子。吕太后便斩草除根,派人暗杀了刘建这个唯一的儿子,让刘建从有后变成无后,于是〃国除〃(爵位取消)。
加上吕太后先前鸩杀的刘如意,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已经有四个受到吕太后的毒害或暗算,而齐王刘肥也曾经险些喝下吕太后安排的毒酒,最后付出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才保住了性命,暂时安然无恙的只有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而已。
这些刘氏王死后,他们留下的空缺就被吕氏填补了。吕王吕产改封为梁王,武信侯吕禄成为赵王,吕台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这样吕氏一族在世的王就有三个,势力相当可观。吕氏集团已隐隐有超过了刘氏集团的迹象。
一年之内刘邦的三个儿子连续遭到吕太后的暗算,这就不是吕太后的心血来潮和偶然为之了,而是吕氏集团向刘氏集团开战的序幕,吕太后已经打算用她的铁腕为将来吕氏集团掌权打下基础了。不过这里需要破除对吕太后的一种误解,吕太后对刘氏集团的打击并非斩草除根,赶尽杀绝,明白这一点相当重要,是理解吕太后行为的关键。另有一个问题是,吕太后不怕刘氏集团就此起兵造反么?答案是,她不怕。她不仅不怕,刘氏集团起兵造反正是她希望看到的。
原因很简单,吕太后傲视天下十几年,最后却发现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后继无人,吕氏集团中没有人具有吕太后的资历和能力。她的妹妹吕媭倒是吕氏家族中比较有见识和能力的一个,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媭被封为临光侯,〃高后时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但这时吕媭年龄也不小了,而且她的身份和资历、威望都不足以服众。吕太后已经预见到自己这棵大树一倒,吕氏集团将面临被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消灭的危险。
在一定程度上,历史出现了重复。当年彭越死后,吕后就献计用彭越的肉酱将那些不甘心的诸侯引蛇出洞,借刘邦之手为自己铺平道路。如今吕后也开始抓紧自己有限的时间,尽量削弱刘氏集团的力量,为自己死后吕氏集团的掌权和保有富贵扫清障碍。所以吕后暗算刘氏三王,看似占尽上风,其实是以进为退。
八年(公元前180年)三月,吕太后外出祈福,归途中,忽有一状如苍犬之物窜出,撞在吕太后腋下,而后倏忽不见。占卜显示乃是刘如意作祟,吕太后于是病倒。这是吕太后唯一一次有关鬼怪的纪录,占卜者居然还能卜出是死去多年的刘如意在作祟,这就很怪异了。
到了七月,吕太后已自知不久于人世,做出了最后的人事安排,赵王吕禄为上将军,掌管北军,吕王吕产掌管南军,并郑重告诫吕禄、吕产说:〃高祖曾立有'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如今吕氏封王,群臣心里其实不服。皇帝年幼,我驾崩之后,朝中大臣恐怕会有所行动。你们率兵守住皇宫,千万不要去给我送葬,以免为人所乘。〃
第二编 诛吕之役 第30节:扶吕抑刘(4)
八月一日,吕太后驾崩。遗诏中,吕太后任命吕产为汉相国(汉相国这个称谓是一种名誉的称谓,并不表示当时的丞相陈平和审食其被免职了),以吕禄之女为皇后,并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各赏金不等,同时大赦天下,以此笼络天下诸侯官吏,减少人们对吕氏的敌意。
不过,这种政治贿赂好像并没有什么效果,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都不会被这点蝇头小利蒙住了眼睛,至于朝中大臣们,按照我们上面分析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早就做好了另攀高枝的打算。他们也不会选择为已经没有发展潜力、地位岌岌可危的吕氏集团继续卖命。所谓树倒猢狲散,便是如此了。
当吕太后对吕产、吕禄作最后的嘱托时,她的内心该有多么悲凉和无奈啊。吕太后交待给吕禄、吕产的,不过是消极的保命方法罢了,她已经不敢想象什么最高要求,能为吕氏家族作的就是尽量延续吕氏的富贵和地位了。
但是,即便这个最低标准也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已,最后也化作了泡影。在政治上,这种没有实力而占有高位的有名无实的情况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在吕太后这棵大树倒后,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立即开始了反扑,吕太后费尽心机为吕氏家族争取来的荣华富贵瞬间变成了灾祸。
吕太后这一生,历尽艰辛,曲折坎坷,治国的功绩当然是有的,例如减轻百姓负担,废除许多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