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靠臗PU的成本就要随之提高。反之。如果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与晶圆尺寸相反。能蚀刻的尺寸越小,一块晶圆所能生产的芯片就越多,成本也就随之降低。比如1978年英特尔8086的蚀刻尺寸为3um,1985年的时候为1。3um。每隔两三年,技术会提高一个等级。相应的投资也会高一个等级。而且随着技术的复杂性,和人工、土地、设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这个投资也是呈几何数的增长。其中的风险也极大。尤其是你没有核心技术的时候。
该有的设备都有,一些设备可以说是最顶尖的。几年的筹备和未雨绸缪,让李思明拥有了大量的高科技设备。但是一个晶圆厂的建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涉及到水处理系统、空调系统、无尘系统。李明前世在一家军队系统的晶圆厂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是一家8英寸工厂。
从总体技术上讲。建立一座5英寸工厂,他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只是细节问题仍让他头疼。因为这涉及到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专业知识。
李思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但是他还是尽量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晚上尽量早点回去。因为他有他的家庭。
事业与家庭是一对矛盾的事物,无数的名人访谈中,记者们都会问到那些名人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但给出的答案往往让人无法参考。这些名人们会说,我感谢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人,他们是如何如何支持我的事业,我又是如何如何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陪陪家人,这话人人都会说。关键是如何掌握分寸。
李思明也在学习如何掌握其中的分寸。他的儿子。李小明同志每天白天玩得欢。精力无比旺盛。一到晚上就呼呼大睡,反正李思明每天回到家时,他总是躺在摇篮里睡觉,他也许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无忧元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足以形容他的幸福状态,因为这两样因为年纪太小,他都犯不着用得上。
做了母亲的杨月。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嘴角始终挂着浅浅的微笑。这个世界的任何事在她的眼里都是美好的。李思明有些嫉妒。为什么女人天生就应该在意生活与家庭。而男人们必须要事业有成。要奋斗要创业要坚强不屈。所以女人们如果偶然出了几个“厉害”点的。就被人称为“女强人”。而男人们如果成了强人往往被认为天经地义。如果一无无成就被称为“窝囊废”。
“天道不公啊,我为什么是男人?”李思明这么想。“也许做了女人。我就不会有那么多雄心壮志了!”
所以说。好莱坞的女演员认为李思明有性别歧视的迹象,是很有道理的。
“你在想什么?”杨月偎依在他身旁,半裸的美妙躯体让他忍不住动手动脚。
“没想什么!”李思明道。
杨月打断了他不老实地手,轻声地说道:“我跟你商量点事!”
“商量?您大人有大量,吩咐我一声就成。小生我保证办到!”李思明笑着道。“用商量这个词,我多不好意思。”
“跟你说正经事呢。你白天工作很忙吧?”
“嗯!”说到工作。李思明真感到有些累了。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这也许就是条件反射吧。
“小明白天闹腾一天。精神好。一到晚上早早就睡了。”
“这不很好吗?要是反过来,那就麻烦了。天天晚上开音乐会。那就是无法无天了!”李思明道。“不愧我地儿子。从小就这么自觉。有纪律性。是个当兵的料!”
“可是咱们儿子。有时候一天也见不到你一次。你不觉得这不太正常?”
“距离产生美嘛。要是天天见面就有损我的权威了。”李思明笑道。“正好让你有表现的机会。人家不都说吗?‘贤内助’就是专门称赞你这样的伟大母亲。”
“你别尽捡好听地说,可我还听人家说过一个词,‘模范丈夫’呢!”杨月不同意李思明这个说法,“你就这么谦虚?”
“咱不跟别人争。只要在你的心里。我是最好的。我就心满意足了。”李思明笑着道,这个表情里很有讨好她的意思。
“瞧你说地,你当然在我心是最好的。”杨月掐了他一把,凑到他耳边。“要不怎么会嫁给你?你就知足吧。不过。你那个香港秘书我还没见过,听说很漂亮很有职业风范,整天藏在公司里有什么意思。哪天带家里来让我看看?”
李思明“腾”地坐了起来。憋了半天道:“小月。你不会也别的女人一样吧?”
“别的女人怎么了?”杨月盯着他道。她觉得身为女人中的一份子,有必要纠正女人在男人心目中的形象,维护世界和平。
“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之前就说过,你们女人爱琢磨,没有地事就是没有的事。”李思明抚着脸苦笑。
“你这么急于表白什么?我又没多想。是你自己多想。此地无银三百两。”杨月看李思明一脸无奈的样子,扑哧一笑。
“弄了半天,还是我错了?行,是我错了,咱是男人嘛,就要有人的气量。”李思明道。他亲呢地捏了捏她精巧地鼻子。“以后,不许胡思乱想,人家还是一位黄花闺女。注意影响!”
“你还挺怜香惜玉嘛!”杨月娇笑道。
“嗯?我又错了,以后涉及到这种事,我就是哑巴,跟渡边三郎隐忍四十年一样。我也能忍。不发表任何意见。”李思明立刻投降。
“不说话。那就是表示默认了!”杨月乘胜追击。
李思明觉得不能再退让了,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口才,今天实在不太好使。杨月跟自己实在是太熟悉了,都得到真传了。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一翻身将杨月压在身下,准备“家法从事”。正当他提枪跃马之时。儿子表示抗议了。躺在摇篮里的儿子,这个时候醒了。在那嚎淘大哭。估计不是尿了就是饿了。
杨月连忙推开李思明。半裸着身子,将儿子抱起。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听着母亲轻声给唱的歌谣。儿子不哭了。又迷糊地睡着了。李思明瞪着儿子。无比羡慕。
“你唱地摇篮曲。我好像在哪听过。还一股东北风的味道?”李思明问道,“你不会在东北那年头,还是一个小姑娘,就特意学的吧?”
“什么小姑娘?总归比你大!”杨月很不满。娇羞地说道。“我乐意。”
“哎,我真想回东北看一看。”李思明却说道。脸上有一丝伤感,“咱们的老连长和指导员好几次托人带口信。要我回去看看,还问我是不是看不起他们?我怎么会看不起他们?我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们?”
“你现在很难抽出时间,倒是越活越忙。”杨月安慰道。“等你有时间了。我陪你一起去,咱们一家三口都去!”
“行,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李思明道,“以后…不准胡思…乱想了。”
“那得看你的表现!”杨月觉得很必要保持警惕。
“嗯……”李思明迷迷糊糊的答应了一声,睡着了。
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一百三十九章大展宏图
1986年的元旦到了。
在过去的1985年,李思明除了关注国外科技的发展之外。对其它的并不太关心。
除了在国际上的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这位一度被中国年轻学子视为偶像的“新思维改革家”走上了苏联最高政治舞台,不过此君只能称为“政客”。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只能亲手葬送一个超级大国的辉煌,带来的是十多年的混乱和痛快,还有一个大国公民地骄傲。当然还能让西方国家的民主精英们拍手叫好。庆幸苏联出了个戈尔巴乔夫。他的失败。为走上另一条不同的“有特色”的中国之路的下了一个最生动的注脚。
而跟李思明密切相关的是,在几天之前的1985年11月28日,我国颁发首批专利证书大会在京举行。在此次大会上,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的微星科技公司引起了轰动。该公可一口气申请了一百一十七项专利,这当中除了前几年在国外陆续购买的专利使用权之外。还包括苏成功本人在国外申请的七项专利,还有李思明曾经“发明”的“五笔字型”。不过专利所有人是北大。
这次大会的后果之一,就是代表公司领取一堆专利证书地张华,在会后被两位自称是中科院的老同志给堵在会场里长达两小时之久。不过令李思明很遗憾的是,这些所谓专利都不是微星科技自主研发的。
元旦这一天。是微星科技下属的香江电器有限公可正式生产的日子,一帮人忙了好几年。就为今天这个日子。公司内外红旗招展,花团锦簇。喜气洋洋,门口挂着巨大的欢迎深圳特区领导地视察的条幅。
微星科技在深圳投资的数额。到目前为止是单笔最大投资,累计已经起过了四亿五千万美元,当然占大头的是高新设备等固定资产。预计在一年之内将会达到六亿美元。已经创造了纪录。当然从曾智和特区政府隆重签订地协议中。计划投资是十亿美元。冲着这十亿美元,深圳特区的头头们当然要来捧场。此前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应湘先生。协议投资20亿港元。开发福田新市区。当然也比不上微星科技。
大约一年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刚创刊的《追求》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特区市长》地封面文章,作者不吝赞美之辞饱含激情地描绘了深圳的抱负、气魄和胆量。从这篇文章中。读者们强烈感受到,深圳早已是一派狂热如沸的大跃进情景。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候。这也是最坏的时候。
经济的高速运转,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基建摊子铺得过大。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的规划不够。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的外销竞争能力不强。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和社会问题:人们发现。深圳地一些商品。如家电、尼龙布、服装、雨伞等。竟是从内地出口到香港。通过奇妙的价格差作用而倒流回来地。
就在深圳沉浸在不绝于耳的赞歌声中的时候。一些敏感的人,很快听见一个专业狙击手从80公里以外的地方。猛然扣响扳机的声音:1985年5月,香港《广角镜》杂志在第152期发表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陈文鸿博士的文章《深圳的问题在哪里?》。这是打响“特区失败论”的第一枪,这一枪揭开了“深圳第一次大围剿”的帷幕。这篇专揭深圳“短”的文章,石破天惊。它对沉浸在喜悦中地深圳人犹如一盆冷水,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地失落和彷徨;又犹如一块砸向湖面的大石头。在国内外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经济特区失败论的大合唱。各种议论纷至沓来。首当其冲的是深圳地市长被免职。来了一位从北京来的姓李的新市长。
这位新来的李市长。身上的压力是巨大的,有人劝他不要来。因为这里是一个是非的旋涡。稍有不慎就晚节不保。但他是带着中央的期望来的。也很想干出一番事业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丰收。
但是微星科技公司不同,这家公司不仅是真金白银的投了进来。而且它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精端设备。它拥有一百一十七项专利。它拥有一批包括归国华人在内的专业人才。这跟那些香港人或者在香港地中资公司办的那些服装公司、制鞋公司。以及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的自然资源,为外国人组装机器设备赚取加工费地“三来一补”企业相比。这是一家真正地高新技术公司。这与国家开办特区的目的之一是吻合的。是国家最欢迎的企业类型。
这位李市长对这家公司很好奇,第一是因为这片可以用来建设一个中型飞机场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了这家公可。根本就没经过特区政府;第二是因为从老板到几位副总裁是如此的年轻;第三。有来自北京的领导有意无意地对这家公司表示关注。作为一位新来地主政者,他特意调查了一番,从那位秦主任处得到的答案似乎合情合理。这是一家有“来头”的公司。不过让他大吃一惊的还在后头呢。
李市长和曾老板等人在一片掌声中剪断一截红绸。然后是致辞,李市长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热情洋溢地发表着对微星八百七十名职工的慰问。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顺便表示深圳特区欢迎一切有志于促进内地发展地海内外投资者。并且深圳特区将……(以下省略一万字)
曾智站在高台上,也发表了一通感谢。将所有地来宾都一一恰到好处地点到。他是从内心底感到高兴,这是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家族的赐予。发言的时候。他用眼睛的余光打量了一些站在身侧地李思明。
李思明正站在大帅等人的身后,微笑地观察着所有的人。这样的场景。他经历过无数次。他本人也曾经经常在数百名甚至数千名听众面前。发表着无关痛痒地讲话。这是中国特色。人人都得适应。要是人家领导真没空过来剪彩,你却要指着老天骂娘了。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家给你面子。给你某种支持,你也要给人家面子。
然后曾智带领所有领导和嘉宾参观公司内部各处。公司内部的气象十分不错,至少这门面功夫让人惊讶。大帅为此舍得花钱,因为在李思明看来,这是实力的象征,人人都应该在一个优美整洁舒心的环境中工作。况且将来的半导体公司,需要一个整洁的环境。甚至车间里对无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厂区里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在自己的工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灯光明亮。用特种油漆处理过地地面被擦洗得反射着亮光。现代化的流水线和美观的车间让人印象深刻。看上去很不错。至于生产出来地产品怎么样,就难说了。李思明忽然有了些担心。
曾智在一边煞有介事地介绍着。遇到别人问了一个专业的问题。只得请教负责技术的章工程师。领导们自然会大加赞扬一番。其实香江电器公司现在只生产彩电。因为摊子不能铺得太大,彩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